大流寇(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638

  而且济尔哈朗说的不错,多尔衮不死的话,八旗会有太多的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难道要让这些人天天提心吊胆害怕多尔衮回来吗?
  而被诸王所抛弃的多尔衮回来之后,又会不会同诸王大动干戈,血染盛京?
  代善不敢想。
  那样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是比放弃关内更要可怕的,是真正会让满洲亡国灭种的!
  退一万步,多尔衮回来了,他代善难道还要跟从前一样在家装病吗?放弃他好不容易重新得到的权力?
  他可以,济尔哈朗可以吗?阿巴泰可以吗?...
  从站出来主持同顺军议和的那天起,他代善其实就没有了退路,他和多尔衮这个亲弟弟之间,也已没有亲情可言。
  代善想了很多很多,他想到了阿玛当年处死二叔舒尔哈齐的事,也想到了他向阿玛告发大哥禇英的事,更想到了八弟皇太极为了权力圈死莽古尔泰和阿敏的事。
  这些事情都是兄弟相残,甚至是父子相残,然后这些事情却让满洲不断走向壮大,最终成为同明朝分庭抗礼甚至可以取而代之的存在。
  他记得阿玛当年说过,如果一个人生了病,就应该及时将生病的地方剔除,要不然这个人很快就会死。
  多尔衮就是病菌。
  大清的病根子统统在多尔衮身上!
  为了满洲的团结,代善亲手处死了儿子和孙子,现在,为了满洲的再次团结,又为什么不能葬送一个十四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多尔衮的死都符合大清的利益,符合满洲族人的利益,符合爱新觉罗家的利益。
  代善也确信,多尔衮的死将让八旗重新变得凝聚,也重新强大!
  只要大清能够再次新生,他代善就绝不是兄弟相残的罪人,而是大清和爱新觉罗家的功臣!
  只要多尔衮死了,阿济格那个莽夫同多铎是绝不会有胆量去争摄政王之位的,代善将名正言顺的成为大清新的掌舵人。
  ..........
  午门前,正在出宫的太后銮驾突然停了下来。
  正黄旗的护军统领鳌拜见队伍突然停下,急忙打马过来询问为何不走,但见国主福晋哲哲太后从车中下来,怔怔的看着身后的午门。
  “太后,”
  鳌拜翻身下马,轻步走到国主福晋身边。
  哲哲轻声一叹,道:“鳌拜,这皇宫真大啊,汉人的皇帝真是好有福气。”
  鳌拜鼻子一酸,“扑通”跪在地上,红着眼睛道:“太后放心,奴才这辈子拼着一死也要让太后同皇上重新入主此宫!”
  “好奴才,起来吧,咱们得快些,免得郑亲王他们担忧。”
  哲哲朝鳌拜轻轻点头,她的侄女相信多尔衮,但她这位姑母却只信鳌拜,鳌拜能重为护军统领,担负两宫及皇帝銮驾护卫之事,也是她向诸王提出来的。
  坐在另一辆马车中的圣母太后布木布泰隔着窗帘也在看她住了三年的皇宫,交泰殿中的一花一草,都让她为之牵挂。
  “起驾!”
  随着鳌拜的一声大呼,长长的銮驾队伍再次启动,向着外城缓缓驶去。可是还没有出满城,銮驾队伍的速度就变得越来越慢。
  哲哲不知道为什么走的这么慢,就叫管事太监吴良辅到前面看看。吴良辅没一会就过来回报,说是出城的旗人太多,把正阳门那里都给堵了。
  “尼堪是怎么办的差事?”
  哲哲生气了,叫来贝勒岳乐让他马上带人将道路疏通,千万不能耽误銮驾出城。
  “喳!”
  岳乐不敢怠慢,赶紧带一队侍卫赶到正阳门找到负责城门的正红旗兵丁,让他们将堵在城门下的旗人先赶到一边,待銮驾通过之后再放旗人出城。
  正红旗的人又哪里敢耽误銮驾出城,当下上百个兵丁就开始强行驱散堵在城门的旗人车马,甚至还使出了鞭子,好一阵乱哄哄后总算把道路给清了出来。
  銮驾那边总算是顺利出了满城,可外城比满城还要乱,虽说已经有两黄旗的人在维持秩序,确保銮驾顺利通过,但速度还是快不上来,不时走走停停。
  被尿憋急了的小福临从额娘手中接过尿壶一边尿,一边埋怨道:“额娘,这车走得好慢啊,照这个速度咱们什么才能回到关外老家啊。”
  “快了,快了。”
  布木布泰知道现在也不是心急就能快得了的,只能一边安慰儿子,一边让人通知前面再快些。
  城内的清室着急,城外的顺军更是着急。
  眼看都到正午了,北京城中的清军及撤离的满洲人还是源源不断从城中涌出,镇帅左潘安真是有些不耐烦了,“呸”了一口浓痰在地上,骂道:“妈的,鞑子再这么磨蹭,老子现在就带兵杀过去!”
  边上的副帅郑思华一惊,赶紧劝道:“左帅,可不能打草惊蛇,要不然就不能一网成擒了。”
  “我就是说说而矣,哪能呢。”
  左潘安嘿嘿一笑,“就是他娘的等得真烦,这都半天了也没见鞑子的劳什子太后出来,心痒痒的着咧。”
  “左帅,都督不是传令过来说是谁能擒住鞑子太后,就把这太后赏给谁嘛...反正左帅放心,不争馒头还要争口气呢,咱们第二镇说什么也要为左帅抢一个太后过来...”
  “这话我爱听,最好是两个一起抢回来,我这镇帅有面,你们脸上也有光...嗯,大不了一起...这太后的身子可美的很咧。”
  左潘安一脸坏笑的看着郑思华。
  郑思华四下看了眼,却是低声道:“就算两个真叫咱们擒到了,左帅千万不能都留下,得交一个上去。”
  “为什么?我那大兄弟不是说谁抢到就是谁的吗?”左潘安不解。
  郑思华干咳一声:“反正左帅听我的没错。”
  “噢,”
  左潘安摸了摸脑袋,寻思真要交一个给大兄弟的话,那就把老的那个交上去,年轻的那个留下来。
  其身后的军营中,到处都是磨刀声。
第583章
除掉多尔衮
  喀尔楚浑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其与领军出征的多罗衍禧郡王罗洛浑都是代善长子岳托的儿子,不过同哥哥是郡王不同,喀尔楚浑只是镇国公的爵位。
  前往涿州的瓦克达同侄子除了身负重任外,还携带了一道皇帝旨意,旨意自是让在涿州的八旗兵停止对顺军的攻击行为,然后就出关的相关事宜与顺军进行谈判,择定出关时间、路线等。
  除了这叔侄二人代表两红旗,两蓝同两黄旗也有人员陪同。
  在顺军的护送下,瓦克达一行快马加鞭,换马不换人,仅用了一天时间就从北京赶到了一百多里外的涿州。
  然而叔侄二人却没有立即进入被困在涿州以北、良乡以南巴掌大地方的清军大营,而是先在顺军方面的安排下参见了大顺监国闯王陆文宗。
  因为顺清双方在北京达成的议和条款中,清廷已去皇帝号降称满洲国主,所以瓦克达叔侄是以觐见皇帝礼节参拜的陆四。
  陆四对两位爱新觉罗宗室的跪拜坦然受了,随后命人赐座。
  “和谈已定,今后我大顺与你满洲便是世代交好,望你满洲能够洗心革面,不复从前寇扰中国,否则我大顺天兵必出关荡平你满洲。”
  简单的恐吓式开场白后,陆四再一次肯定了满洲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为两国邦交正常化和两国友好所做的努力及贡献,尔后话锋一转,道:“然你满洲仍有两支大军在我国境内,南方阿济格暂且不论,且说眼前多尔衮,此人对我国颇是敌视,恐难接受你朝廷和谈,若执意与我继续为敌,当如何办之,想来你们已经有了法子。”
  “我等此来便是为了此事。”
  已得阿玛支持的瓦克达当即起身,向大顺监国闯王表示他叔侄二人稍后便将前往清军大营,料理相关事项。
  “我以诚意对你满洲,你等也当诚心待我,此事若成,于你满洲诸王之利远大于我。”
  陆四习惯性的摸起一枝烟点上,“吧嗒”一口后却意识到此“外交”场合似有不妥,便问瓦克达:“你们不介意我抽烟吧?”
  瓦克达同侄子这才晓得大顺的监国闯王抽的是烟,当下忙说不介意。
  “你我两国能不能实现真正的世代交好,能不能再也不要彼此攻伐,使生灵涂炭,全在此一举。愿你等同以和平为念,毋怀侥幸心理,而使你满洲遭来灭顶之祸,为天下人所窃笑。”
  陆四起身,“总之有多尔衮,便无你满洲。”
  说罢,命姜学一送客。
  瓦克达同侄子忙起身再次叩拜,也不在顺营吃些食物便匆匆前往多尔衮大营。
  可是让叔侄二人没有想到的是,大营竟然不让他们进入,甚至说他叔侄二人从顺贼处过来,显然已经投敌,再也不是满洲人。
  瓦克达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再三表明身份,又要同他一起来的其余各旗人员也表明身份,更说他们是前来宣旨的,然而,大营内的清军依旧不许他们入营。
  不用说,一定是多尔衮的命令,否则那些两白旗的兵怎么敢不让礼亲王的儿孙入营。
  争执不下时,闻讯赶到的罗洛浑狠狠打了守营的正白旗甲喇章京呼图赖一个耳光,但摄政王不许人入营,他罗洛浑也不敢私自放人进来,便出营去见叔叔瓦达达同弟弟喀尔楚浑。
  看到兄长罗洛浑,喀尔楚浑十分激动,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哥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