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638

  这一夜,他几乎未睡。
  事情太多了,多到陆四根本没时间合眼睡上一会。
  大顺再次进入北京,不仅预示着满洲东奴被击败,也意味着大顺将重新于北京建立中央政权。
  同陆四前世那位伟人一样,陆四接手的也是一片烂摊子,甚至可以说是废墟。
  一穷二白,除了大片大片无人的土地,陆四什么也没有。
  最乐观估计,北京周边地区人口最多只有一百万,这是山东现有人口的三分之一,淮扬的五分之一。
  连同河南、陕西、山西部分地以及辽东,顺军实际控制区现有人口数量大概在1200万人左右,这个人口数据差不多是前明万历年间顺天府同京东数府的人口总计。同后世相比,两个市的人口而矣。
  而现在的局面还不是大顺统一中国,除了满洲另一重兵集团阿济格部外,大顺还面临明朝余部、大西军势力,所以如何快速建立稳定的中央政权,恢复民生,发展经济,进而开展统一之战,对陆四而言任重道远。
  快马已将攻占北京的捷向淮扬、徐州、山东、河南、陕西传去,用不了多久,各地的贺捷奏章必将如雪片飞向北京。
  心情,陆四肯定是高兴的。
  从崇祯十六年运河起义以来,经历三年多的艰苦奋战,不仅打败了腐朽的明朝,也击败了万恶的东奴,陆四岂能不高兴,岂能不骄傲。
  虽然,他有些胜之不武。
  事实上满洲人并不是输在战场上,而是输在了棋盘上。
  满洲之败,非败于人力,而是败于天。
  陆四,就是那个天。
  说句难听点,陆四就好像一个窃贼,在知道主人家的具体情况,知道主人何时不在家,从而能够一件件的将主人家的好东西拿出来,最后成功把房子也搬空。
  当然,这也要怪满洲的当家人多尔衮太过昭和。
  赢就是赢,没有人会认为陆四胜之不武,只会认为这位大顺第三代闯王英明神武,料敌于先机,制敌于帷幄。
  进京,是考试。
  考试的第一步就是进考场。
  左辅顾君恩认为入京之后,陆四应当立即登基为帝,重定年号,建立中央朝廷,设立地方官吏,以安北地人心,尔后肃清满洲余孽,恢复北方民生,并着手统一天下。
  陆四深以为然,将登基具体事务安排交由顾君恩负责。
  “四爷爷,您要称了帝是不是以后就得称朕了?”
  侄孙的这个问题让陆四不由失声笑了起来,“叫朕也好,叫我也好,叫咱也好,你四爷爷还是你四爷爷,总不能就变成你四老太爷了吧?”
  “孙儿要是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四爷爷可不就是四老太爷么。”陆义良笑咪咪的将卷好的纸烟递给四爷爷,这些烟叶是四奶奶特地从西安送来的,说是从高老太后那哄来的。
  陆四又笑了笑,尔后点上烟不无感慨道:“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对朕这一称号疾迷向往,为了这个朕,又有多少英雄好汉抛了头颅,洒了血噢。当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老爷!”
  帐外传来侄子陆广远的声音。
  “广远叔!”
  陆义良赶紧搬来凳子请他广远叔坐下。
  陆四打量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见的侄子,微微点头,对侄孙义良道:“你广远叔这声老爷可比那万岁,皇爷要好听的多,也亲切的多。”
  “怎么?”
  广远不知道老叔刚刚思绪复杂的很。
  “北京城中安定下来了吗?”陆四随手丢了根烟给侄子,侄子却是摇了摇头说他不爱抽这玩意,呛人的很。
  “不抽烟是好事,这玩意费钱。”
  广远嘿嘿一笑,说北京城中已经稳定下来了。
  “皇宫可曾遭到破坏?”
  “宫中并未遭到破坏,只是有两处偏殿走了水,现已扑灭。”
  陆四噢了一声,道:“多半是小太监们偷东西放火。”然后朝外叫了一声:“樊霸。”
  “末将在!”
  手持大铁锤的樊霸掀起帐帘走了进来。
  陆四吩咐道:“旗牌兵现改为羽林军,你领着入驻皇城,暂时负责宫中。”
  “遵令!”
  待樊霸退下后,陆四对侄子道:“我们大顺不是强盗,我们的将士也不能是骄兵悍将,对于胡乱抢人杀人的,必须要予以重惩罚,哪怕功劳再高,该杀也得杀。”
  陆四面色凝重,第一镇这支主力竟然在北京城中乱搞一气,让他这位淮军创始人真的很生气。
  “这...”
  广远说有些人也是功臣,杀了是不是有些不妥。
  “什么功臣?功臣自古以来就是权贵的另一种说法,”
  陆四抬手打断侄子,“以前都说明太祖杀功臣,可谁想过明太祖杀的是哪些功臣,骄兵悍将,不服王法,欺压百姓,忘了自个身份的功臣,算个什么功臣!
  这种人,明太祖杀得,你老爷我更是要杀的!
  造反打天下,该给的富贵我照给,封王的封王,封公的封公,封侯的封侯,但有一条,谁敢忘了自个是什么身份,忘了从前的苦,反过头来仗着有了点功劳就不拿百姓当人看,那咱也不怕千秋后落个杀功臣的骂名。”
  功臣等于权贵,无论什么功臣,即便本人再如何坚持本色,不忘初心,他的儿女也必然会成为新的权贵,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要想王朝长久,要想社会稳定,整治功臣几乎是所有明君都必须的作为。
  区别在于手段。
  陆四很清楚权贵于这个国家的危害,骄兵悍将于这个政权的隐忧,对此,他有他的做法。
  “富贵我给,但谁也不能变了质!”
  “谁欺负百姓,我就杀谁。将来哪怕姓陆的欺负百姓,跟他朱家的皇帝一样不顾百姓死活,百姓就有权力起来造咱姓陆的反。”
  陆四放下抽了半截的烟,不无语重心长对侄子道:“你要记住,不管是谁当皇帝,百姓都有杀官求活,把这皇帝吊死的权力!”
  “有闯王这番话,我大顺必将万世一统!”
  顾君恩人未至,声音先至。同他一起来的还有高一功。
  陆四哈哈一笑:“先生自个说历朝历代都多少年?最长不过八百年的周朝,哪有什么万世一统的王朝......
  要照我说,只要咱大顺对百姓好,让百姓有饭吃,有肉吃,有衣穿,有活做,有钱拿,有书读,那天不亡我大顺。可咱大顺要是同崇祯朝一样让百姓易子而食,那就是老天不灭咱大顺,我也要亲手灭了这大顺!”
第612章
我就是正统!
  陆四所说,其实用他前世的语言归纳就是八个字——“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这个理论是超前若干年的,因为当下最先进的理论也仅是“虚君”。
  一个马上就要登基称帝的天子却对自己的臣子说,没了活路的百姓不用告御状,可以直接起来造他的反!
  这个造反不仅没有罪,反而是正义的,是皇帝特准给他们的权利。古往今来,还真是头一遭,用千古奇事都不足以形容此言论的惊世骇俗。
  要说同此理论相近的也不是没有,但区别却大,便是前明太祖朱元璋允许百姓捆绑贪官污吏送往南京受审。
  不过此令在明宣宗时就被禁止了,倒不是明宣宗不愿惩治贪官污吏,而是人都有报复心与私心,很多被百姓绑缚送京的官员并非因为贪脏枉法,而是被他人收买鼓动百姓恶意中伤,打击报复。
  因此明宣宗这才禁止以《大诰》判断官员是非,剥夺百姓绑官这一特权。
  陆四当然也知道此事,但此事在他看来不是明朝的法治精神得到提高,而是官僚集团的胜利。
  至于官僚集团是怎么胜利,怎么将明太祖赋予人民的这一政治特权给弄没了的,那就是官僚集团的政治智慧了。
  总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明宣宗以后,百姓想进衙门就很难了。而在从前,他们可以光明正大进入衙门,将里面高高在上的老爷五花大绑捆送押往京师由“中央”审讯。
  若真冤,百姓反坐。
  若不冤枉,百姓的胜利。
  不过明太祖即便给了百姓受了冤屈和不法侵害之后可以绑官送京的权力,却也没在《大诰》中说百姓可以起来推翻压迫他们的朝廷,吊死让他们没饭吃的皇帝。
  所以,陆四刚才那番话,真的是石破天惊。
  尤其是听到陆四说这话的四人都是与农民起义息息相关的四人,陆广远、陆义良这对叔侄就不用说了,打崇祯初年就起来造明朝反的高一功、身为大顺军师的顾君恩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如果不能理解陆四这番话所蕴含的意义,那就真的白枉了这些年同明朝的血泪抗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