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638

  在大顺进军北京前的一年多时间中,高进手下的细作伪装成各种身份人员混迹北方,刺探清军虚实,有力配合了先期北进的第六镇及随后的北伐大军。
  第六镇高杰部能在京畿纵横,时刻调动清军而不是被清军死死咬住,就得益于高进源源不断提供的情报。
  为了区分北方同南方高家兄弟组织的情报网络,淮军内部又称高进所领导的北方系统为“大高营”,高武领导的南方系统为“小高营”。
  随着大顺即将在北京建立正式中央政府,原先有很大独立性的“大高营”肯定要纳入新政权体系,目前高进已将所部花名册递呈监国行营,这既是要给其部下在新朝获得正式名份,也是向闯王表达忠心。
  只是陆四却没有将高进所负责的情报系统向左辅顾君恩移交,而是交由行营参军贾汉复负责,这倒同前明锦衣卫有点相似。
  对于是否筹建类似锦衣卫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情报组织,陆四本人尚在考虑之中。
  此举有利有弊,他须权衡之后再做决断。
  既然让顾君恩等在新朝建立之后着手替明朝修史,并保护昌平明陵,那么对前明宫中的诸多嫔妃同样也要给予妥善安置。
  据陆四了解,泰昌、天启、崇祯三朝是有很多嫔妃健在的,比如当年三大案有名的“移宫案”主角西李,也就是李康妃就活着。
  天启帝也有一些妃子尚在人世,而崇祯虽在死前让皇后自杀,并要其余嫔妃自尽,但依旧有人活了下来。
  “对于这些前明嫔妃,以及尚在的前明公主,能找到的要妥善安置,有亲戚收留的着其还乡,拨予一定银钱供养。没有亲戚子女的就在京中妥善安置,不可使人说我大顺对前朝苛刻。咱们,总不能连鞑子都不如吧。”
  陆四倒是无意去昌平祭拜崇祯,因为这涉及到大顺政权的合法性、正义性。就算要祭拜明陵,他也只能去祭明孝陵。
  至于其他的前明宗室,皇亲国戚什么的,陆四的意思只要这些人不反大顺,那就让他们以平民身份在大顺做个顺民,将来他们的子女同样可以参加大顺的科举,没有必要加以歧视。
  高进将闯王的吩咐一一下记在心头,并回说现已找到三个前明嫔妃下落,其余的正在找寻之中。
  陆四点了点头,问高进另一件事:“窦太妃找到了吗?”
  这个窦太妃其实是从前明朝宫中的一个宫女,陆四老丈人李自成进北京之后纳了此女为妃,所以名义上这个姓窦的宫女便是陆四这个新闯王的“岳母”。
  当年李自成离京匆忙,不知因何缘故竟然没能带上这个窦妃,就此窦妃下落不明。
  两天前西安高太后派人前来行营,希望行营方面能够找寻窦妃下落,于公于私,陆四都要把这件事当成大事来办。
  “先帝离京之后,窦太妃就一直下落不明,属下已经派人查找。不过有传闻说窦妃被宫中的太监蹂躏杀死。”
  高进对此也不太肯定,因为说窦妃被杀死的只是宫中一个太监所言,而其他人说法却不相同。
  陆四沉默片刻,吩咐高进:“宫中那些太监宫人都要过一遍,不管你使什么手段,总之,死要见尸,活要见人。确认之后,要立即报给我知。”
  “属下遵令!”
  高进应声之后又说了件事,就是京中其实尚有不少满洲人割辫扮为汉人潜藏。
  “这些人有的是私占外城无主之宅,冒充户主。有的是同城中汉人勾结,以利使汉人为之掩护...”
  高进称因为大军刚入城,对于城中具体情况还没进行过彻底的摸查,只是无意发现了一些满洲人冒充汉人,加上闯王前日又遣人谕令不许杀人,因此高进也不敢擅自组织人手搜查,毕竟这样容易导致不知情的北京居民再次恐慌。
  “人性使然。”
  陆四拍了拍身边的石象,并未对此事有什么具体指示。
  高进低头寻思,不知闯王究竟是何意思。
  行营书记姜学一前来问询是否可以出发进京。
  “当然要进京,要不然我这闯王怎么赶考。”
  陆四翻身上马,左右旗牌亲兵令旗挥动,顿时卢沟桥畔响起震天炮声。
  “闯王有令,进京!”
  护卫统领陈威力勒缰纵马,带领八百骑兵当先开道。八百战马分青、红、白、黑四色,战马与骑士俱着甲衣,威风凛凛。骑兵之后又有1200名重甲大刀军士昂首挺胸,旌旗招展,煞是精神。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大旗之下,一身白衣的陆四骑着缴获自多尔衮的千里马,意气风发。
  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天,他就向渴望向北京进军。
  今天,他终于实现了人生夙愿。
  从这刻起,北京将不再是虏都,不再是遍地腥膻,不再是奴才当道,不再会遗毒无穷,而将是一座崭新的、充满生机、朝朝向上的华夏之都。
第614章
大清的公主
  香河遇袭后,满洲豫亲王多铎带领千余护军保着几千家眷拼命东逃,想要同前面的两黄、两红旗会合,然而顺军却死咬他们不放,根本不给多铎喘息的机会。
  在开平境内的沙河,多铎再次被顺军高杰部追上,双方在沙河边展开了一场厮杀。镶白旗固山额真伊尔德率两百余满洲死士奋勇阻击高部,终以全军覆没的代价换取多铎及众满洲家眷成功渡河。
  然而在渡河时,多铎的侧福晋那拉氏同多铎的四子察尼、五子多尔博不幸掉入沙河淹死。
  因为缺少过河船只,高杰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满洲的亲王从他眼皮底下往东逃窜。
  可是渡过沙河并不意味多铎已经安全,随行护军同家眷几乎丢失了全部辎重及车辆,他们只能靠两条腿向滦州艰难前进。
  此时多铎唯一的希望就是前往庐州报讯的英俄尔岱能够带来援军,可是两天过去,他们并没有见到从滦州方向赶来的两黄、两红四旗援军,反而是再一次发现了从身后尾随而来的顺军。
  贝勒尚善劝豫亲王抛弃那些满洲家眷只带护军逃走,可多铎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忍心这样做,结果被不断赶来的顺军合围在了离滦州城不到三十里地的凤凰山。
  初六日,在一次顺军攻山的战斗中,多铎不幸被顺军的火铳击中右臂,虽然伤口并不致命,但当天夜里多铎的右臂就开始感染,整条胳膊便如坏死一般抬不动。
  凤凰山虽山势不高,但整体山势却是陡峭,满洲兵守住几处险要之处,顺军强行攻击数次都不果,便反复派人劝降,说只要多铎肯率部投降,大顺不但可以保证他们所有人的性命,更可以将他们编入顺军。
  这个条件已经是极为优厚了,然而多铎却是执意不降。
  耿仲明还想再派人上山劝降,高杰却不干了,下令各部把凤凰山围死,要将山上那几千满洲人全部给饿死。
  高杰是顺军大将,耿仲明是新降之人,同时也不想在这帮注定死路一条的满洲人身上白白牺牲部下,便让所部汉军配合第六镇封围凤凰山。
  围困的效果很快出来,本就丢失了辎重的多铎部很快就断粮,为了吃的满洲人漫山遍野寻找能吃的东西,山上的野果几乎被他们挖光,甚至连老鼠洞都被挨个翻了一遍。树上的鸟窝更是没有逃过他们的毒手。
  可是,这也支撑不了多久。
  “阿玛,这是女儿找到的果子,甜的很,你吃。”
  一处山洞内,14岁的灵格格将一颗她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很甜的果子塞在了重伤的父亲左手中。
  多铎却没有接,而是让女儿将这颗果子给她的妹妹东莪。
  东莪不是多铎的女儿,而是其兄长多尔衮的女儿,也是多尔衮唯一的孩子。东莪生于崇德三年,今年才十岁。
  与兄长多尔衮子嗣稀少不同,多铎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长子珠兰是他21岁时生下的,最小的儿子董额是去年刚出生的。可惜在过沙河时,四子察尼、五子多尔博不幸落水溺亡,让多铎好一阵伤心。
  三个女儿都嫁了人。
  长女阿宁九岁的时候便嫁给了三十七岁的巴林齐门台吉为妻;次女果果儿十岁的时候嫁给了二十三岁的二等侍卫豪善。
  大女儿的亲事不是多铎做的主,而是他的哥哥皇太极给配的婚。大女婿齐门台吉除了在关外到盛京接亲时多铎见过一次,此后就再也不曾见过。
  多铎也不想见这个比他还大几岁,走路明显驼背的女婿。每每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竟给了那么一个老男人为妻,多铎总会气的就想带兵到蒙古去把齐门一刀宰了。
  二女儿果果儿的婚事还好,两人年纪相差虽有十三岁,但总好过大女儿阿宁,而且豪善那人也不错,机灵。
  这些年豪善在京城常到王府给阿玛多铎请安,多铎的几个福晋也喜欢这个女婿。
  小女儿阿灵的婚事是多铎自己做的主,顺治元年阿灵11岁的时候许给了石廷柱长子石华善。
  原本准备年底成亲的,哪知道石华善同其父石廷柱随巴哈纳南征山东,结果父子都在山东战死了,使得小阿灵还没过门就成了寡妇。
  满洲人其实不讲汉人的礼俗,因此多铎一直有意想给小女儿重新找个丈夫。
  当时洪承畴向京师转来山东陆四贼议和条件时,多尔衮就想将阿灵许给那个陆四贼,以换取这个山东大贼向大清臣服。
  在听说那个陆四贼才二十出头且未婚娶后,多铎倒也不反对兄长多尔衮的这个安排,哪怕他的女婿石华善就是被那陆四贼所杀。
  只是后面发生的事让这个“和亲”计划作废,豪格尸体上的那封信所问,更是让多尔衮勃然大怒,发誓要将那陆四贼千刀万剐。
  奈何当时大清的头号大敌还是如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的李自成,所以对山东方面采取了守势,八旗主力尽出以求尽快消灭李自成,转而再来收拾山东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陆四贼。
  然后...
  如果多铎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他一定会选择带领大军南下平定山东,将陆四贼的脑袋提到京城。
  可惜...
  多铎眉头微皱,皱的不仅是右臂传来的疼痛,更是对大清,对满洲能否存亡的担心。
  从姐姐阿灵手中接过果子的东莪,并没有选择一个人吃下这颗宝贵的果子,而是拿出小刀将果子切成了三块,一块给了姐姐阿灵,一块递到叔叔的手中。
  这个举动让多铎没来由的又是鼻子一酸,他想到了阿济格,想到了多尔衮,三块果子便好像他们兄弟三人一般,却是切开之后再也无法合起了。
  东莪肚子也很饿,但她没有将那一小块果子狼吞虎咽进肚,而是轻轻的咬了一小口,在小嘴里微微的咀嚼。
  阿灵同样也是如此,姐妹二人自从随各自的阿玛入关之后便跟着王府的女官学了好多汉人的礼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