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638

  他要将鞑子的小皇帝直接献给大顺天兵!
  ........
  “快说,鞑子太后在哪!”
  冯铨揪住一个吓得瑟瑟发抖的太监,眼神无比可怕,胡须一翘一翘,嘴角似有口水。
  “奴才不知道,奴才不知道!”
  太监哭着说自己不知道太后在哪,冯铨身边的两个红袖套作势扬刀吓唬,结果这小太监的裤裆下立时传来难闻的味道。
  “废物!”
  张定辽一把推开这小太监,嫌弃的又踢了一脚,然后快步抓住一个年长些的宫人。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那宫女吓得哭都哭不出来,哆嗦的指了指后面,泣道:“太后在后面,在后面...”
  说完整个人软倒在地,扶着一根柱子在那一抖一抖的。
  冯铨一听太后在后面,顿时来了精神,随手一抹嘴边的口水,朝四周一众红袖套和白布条大喝一声:“活捉太后!”
  喊完犹觉不过瘾,再呼:“为了大顺!”
  这两句话如春风灌耳使得一众红袖套精神大振,是啊,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顺!
  大顺,一定不会忘记他们!
  .........
  后院那边已是哭天抢地叫喊声,同銮驾一起出京的一帮太妃都涌了过来,有麟趾宫贵妃娜木钟、衍庆宫淑妃、庶妃那拉氏、庶妃奇垒氏等,小阿哥博穆博果尔也被他娘娜木钟抱在怀中。
  太妃们拼命拍打着院门,希望院里的国主福晋能放她们进去。
  院里的几个太监宫人却是不敢动,因为太后没有发话。
  而国主福晋哲哲正盯着侄女圣母太后看,眼神满是催促。
  三等侍卫苏修提着刀,颓丧的耷拉着脑袋。
  十一阿哥穆臣他们几个娃娃刚才被他吓跑了,但他知道用不了多久,十一阿哥他们会带着更多的人过来。
  他的命运同大清一样,亡了。
  “大玉儿,你还在等什么!”
  侄女迟迟不肯上路让哲哲真的很生气,难道大玉儿不知道外面的贼人马上就要冲过来了吗!
  “姑母,我...”
  布木布泰梨花带雨,明明脚下动了一动,可身子看上去却还是留在原地。
  哲哲明白了这个侄女不想死,她想对侄女再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变成恶狠狠的一句:“苏修,你帮圣母太后上路!”
  “啊?”
  颓丧的苏修一惊,握着刀不可思议的看着国主福晋。
  布木布泰的脸色也是瞬间一白,苏麻也是身子一紧。
  主仆二人的身子都是凉的很。
  苏修没有动,国主福晋的命令让他无法接受。
  “赫舍里家的,我替先帝求你了!”
  让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哲哲竟然屈膝跪在了那个三等侍卫苏修的面前。
  此刻的国主福晋是多么的无助!
  她只能以这种方式去求苏修了。
  因为,院中只有这个侍卫是个真正的男人,也只有这个侍卫能帮她成全侄女的名节,不让地下的太宗文皇帝蒙羞。
  “太后,我,我...”
  苏修上下牙齿不断交颤抖动着,国主福晋的下跪和极度哀求的目光让这他终是举刀一步一步走向圣母太后。
  布木布泰惊慌往后退去,喉咙发颤,脸色苍白,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苏麻也是腿软,她没法替主子做任何事。
  她也不能挡在主子身前,因为这是国主福晋的命令。
  “太后,不要怪奴才,奴才也是,也是没法子...”
  苏修的刀举了起来,紧闭着双眼,他这辈子都没想过有朝一日他的刀竟会砍向他的主子,砍向大清的太后!
  然而,这一刀并没有对着太后的身子落下,而是手腕如电击一般突然无力,长刀“咣”的一声掉落在石板之上。
  接着,苏修的身子摇了一摇,然后一道血箭“噗嗤”一声喷向半空,溅了圣母太后一脸,也溅了苏麻一身。
  倒下去那刻,苏修看到了一个右手紧握匕首,左手却握着一把梳子,整个人都在颤抖,脸色比惊惧的太后还要白的一个男人。
  是那个小太监,那个给圣母太后梳头的小太监——那个根本算不得男人的男人。
  “小杨子,你,好...很好...”
  死里逃生的布木布泰定定看着每天都要替她梳头的小太监,她没想到这个奴才竟然会这么忠心,这么有胆量,一时心中满是对这个小太监的感激。
  “狗奴才,你干什么!”
  哲哲惊住了,难以置信的望着那个手中握有匕首的小太监。
  杨植也是第一次杀人,地上那具还在抖动的侍卫身体让他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心底也是冰凉。
  直到耳畔传来的国主福晋怒吼声才让杨植清醒过来,但他没有理会跪在地上怒视他的国主福晋,而是回身看向仍在颤抖的主子,腰微微躬了下去,有些羞愧轻声说道:“太后,闯王托我给你带句话,他会善待你母子的。”
第662章
陆亲开道,闲人勿近
  扬州,沈家大宅。
  前明崇祯十六年淮军攻打扬州时,宅主沈于泰携家小南逃江南,此后沈家大宅便为淮军大都督陆文宗暂居之所。
  陆四率扬州淮军北上之时,曾命扬州府尹郑元勋派人过江找那“逃难”的沈于泰,一是允其可以携家小重回扬州仍安本宅,二是扬州方面作价收购沈家这座老宅。
  沈于泰没多想就选择后者,因为占他老宅的可是淮贼,他哪敢把家小再往虎口送。
  按市值,沈家这座老宅虽说不是扬州最好的园林,但其位于东关繁华之所,该地段属于扬州寸土寸金地区,因此真卖的话怎么也得上万两。前些年扬州郊区有一座园子出售,当时成交价就高达四万余两。
  一座宅子赶得上一个县的赋税,这事搁其它地方想都不敢想,可搁扬州这里却是再正常不过。
  因为,这地方盐商多,丝商多、粮商也多。
  尤其是盐商,不敢说个个是富可敌国,但富可敌县却都是能称为盐商的基本要求。
  最终,在郑元勋的争取下,沈于泰将其家一百多年的老宅作价六千两卖给了淮军。
  当时负责跟沈家签订契约的就是陆四的堂兄陆文亮。
  交易成功之后,沈家大宅便彻底成了陆家大宅。
  陆四得知那座大宅只用六千两便完全归陆家所有后,当场就摇了摇头,知道这是人家宅子原主人害怕自己这才低价贱卖,不过也没有故作高风亮节让他大哥陆文亮再补那沈家人多少钱,只传话过去,将来大军渡江后对那沈家人稍稍照顾,如此以补人家贱卖之情。
  有了属于陆家的大宅子,从盐城迁至扬州的陆家近亲便都在此宅居住。包括陆四的大伯陆有才一家,二伯陆有富一家,以及陆四亲爹陆有文。
  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陆四奋斗这么多年给陆家弄来一座大宅,那肯定是要让他爹、大伯、二伯他们好生享个晚年的。
  扬州这地方也着实是好,至少在当下,扬州的经济水平是全国屈指可数的,更不用说北边还有个直辖市性质的淮安。
  作为“老根据地”的淮扬,经三年经营,如今仅账面上的人口、赋税便占了大顺政府的三分之一,相比残破往往百里无一人烟的北方地区,简直就是天堂。
  陆四对淮扬也十分重视,兵力部署上淮扬名义上只有通泰的第三镇,扬州的第四镇,但实际上却多达四镇兵马。
  通泰程沈集团除建制第三镇外,又有新编一镇,另外还有水师一部,总兵力近三万人,承担着自通州至扬州的长江防御任务。
  扬州陆文亮、蒋魁原编第四镇之外,又有两个独立旅编,一旅位于宝应,一旅位于仪真,总兵力近两万人。
  南京方面因为政治因素不可能渡江“北伐”,故对淮扬地区能够直接构成威胁的是“半独立”性质的明军淮西集团。不过淮西明军兵马不过三万余人,其北侧又受徐州、山东、河南淮军威胁,根本不可能有胆量进攻淮军“老巢”。
  另外,陆四倚为“刘伯温”的现宫内厅提督太监高歧凤又策反了凤阳监军太监卢九德,所以哪怕凤阳总督马士英头脑发热想给淮军来个“雷霆扫穴”,其也难以指挥得动卢九德提调的黄得功、朱纪二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