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638

  “杨公公?”
  年大那个宫人见杨植看着斋居发呆,在旁小声问了句:“我们要进去吗?”
  “陛下的话,你没有听见?”
  杨植转身吩咐那年小的宫人兰儿,“你去把宫中备的药箱取来。”
  兰儿很快就将药箱提来,杨植也不多言,带着两个宫人便往斋居内走去。
  屋里,薄纱轻帐,大床一张。
  映入三人眼帘的是正趴在被子上低声抽泣的前圣母太后布木布泰。
  此时的太后一丝不挂,披头散发,泪流满面,身心俱碎的样子让人看着十分不忍。
  床上也是凌乱不堪。
  看到从前自己的梳头太监带着两个宫人进来,布木布泰愣了一下,下意识将被子盖在身上。
  杨植面无表情,年长宫人有些羞红,便是那年小的兰儿也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耳朵根子很是烫红。
  “主子,您受惊了!”
  念着昔日圣母太后对自己的关照,杨植还算恭敬,然后朝那年长宫人打了个眼色:“伺候主子穿衣。”
  说完,转身退到屋外。
  布木布泰浑身无力,可衣服总要穿的,强打起精神穿好衣裳,在两个宫人的搀扶下了床。
  杨植一直听着屋内的动静,觉得差不多后便再次进来,却没再跟从前的太后主子说什么,只走到药箱边从中取出一根用白布裹着的物件走到了太后主子身后。
  布木布泰一怔,没明白怎么回事时,后面的奴才就说了句:“主子,对不住了!”
  就这么在布木布泰还诧异迷惑时,右侧腰身下方突然传来巨疼,她本能的想往前一步,却被两个宫人死死的抱住双手,让她不能动弹一分。
  杨植依旧面无表情,连续用桃木棍重击太后主子腰身数下,方才罢手。
  可怜圣母太后疼的香汗淋漓,腿上狼藉一片,要不是两个宫人架着她,怕是当场就要瘫坐在地。
  “你们两个伺候主子用药,可不能伤着主子,我先出去。”
  将桃木棍重新放回药箱,看了眼从前主子痛苦的样子,杨植不禁暗叹一声,他也是奉命行事没法子,谁让陛下不喜这位的呢。
  出了屋子不忘带上屋门,原以为陛下已经离去,不想陛下还在永寿宫大门那里,并且还向他小杨公公招了招手。
  这让杨植受宠如惊,赶紧快步小跑上前,恭声道:“陛下有何吩咐?”
  “给你个差事,你把那位国主福晋送到我爹那里,”
  陆四负手朝安置哲哲的花阁房看了眼,没有再说什么,转头带着侍卫们往临时政务院所在的前明内阁值房而去。
  父慈子孝,儿子出息了,怎么能忘记当爹的呢。
  老爹一把屎一把尿的把陆四拉扯大,如今他陆四风光了,出息了,怎么着也能给老爹续个弦。
  这叫孝顺。
  太上皇配国主福晋,也是合乎礼制,合法辈份的。
第667章
大顺隆武帝
  中国乃礼仪之邦,以孝治国。
  即将黄袍加身的陆四身为大顺臣民榜样,自当身体力行践行孝道。
  此为公。
  论私,哪有儿子快活不让老子舒坦的。
  又不是没钱,也不是没女人。
  当然,给老爹续个弦除了陆四真心孝顺以外,这件事也关系到国事。
  也是事实,天子之家,又哪有私事可言。
  此国事为大礼事与蒙古事。
  陆四要登基当天子,特意命人护送他爹来北京,按从前规矩肯定是要封他爹为太上皇。
  奈何这大顺非陆四首创,而是由他岳父李自成所创,所以怎么将李顺与陆顺理清,怎么追谥李自成,又怎么安置健在的闯王他爹,就成了大顺朝如今最棘手的大事。
  急,比中央政府成立更急。
  大顺这个国号,经多方考虑,综合各方意见,权衡再三,陆四不做更改,因为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高举革命旗帜的第三代闯王,是带领大顺将士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监国。
  既为大顺监国闯王,又怎可能把大顺旗帜给换了呢。
  再怎么着,这个大顺旗帜给陆四带来了十余万精兵,他陆文宗不能做白眼狼,提上裤子不认人。
  国号改不改倒不是大问题。
  大问题是李顺和陆顺的承继关系。
  而这个承继关键的关键又首在于怎么给李自成这个岳父和陆有文这个亲爹定性。
  顾君恩引经据典,说闯王生父不当为太上皇,当依后周柴荣例以“元舅礼”待之,并在皇帝登基后回扬州安置,不然于礼数不合。
  毕竟儿子是天子,父亲只是元舅,父见子行臣下礼肯定也不合礼数,因此干脆两不相见。
  陆四不答应。
  敢情闹了半天革命,他倒把老子给革没了。
  所以,叫顾君恩他们再议。
  原则只有一个,要两全其美,既照顾了李自成这一块,也得照顾他爹陆有文。
  至于陆家的太庙供个李家的先祖,陆四倒无所谓。
  礼制嘛,人定。
  周礼未定之前,何来礼?
  周礼定后,难道也不曾修改过?
  还不是揣磨上意,修修改改,文官礼官想破脑袋替君上的决定背锅做文章。
  当年,嘉靖不就是这样干的。
  更何况,李自成代表农民阶层推翻腐朽的朱明统治阶级有功,其殉国更不失民族气节,于公于私都当为后人崇敬,为万世所祭拜。
  故而,陆四要给李自成一个公正待遇,是盖棺定论,永不翻案,不是什么五五、四六。
  淮军能够发展壮大,也脱不开李自成的大顺,没有李自成就没有陆文宗,因果关系也是成立的。
  当年要不是李自成让河南节度吕弼周、定南侯董学礼率军南下淮扬,幼小的淮军早被明军绞杀干净,哪可能绝地逢生,挥师北伐,从而有了今日之陆家天下。
  李自成要崇,陆有文也要敬。
  岳父、亲爹都得一个待遇,陆四断然不会允许自己没了爹的,所以他得接他爹来北京,而将满洲的国主福晋哲哲下嫁于他爹,也是替他爹贴金。
  另外,哲哲是满州人的国主福晋,出身又是漠南蒙古科尔沁,其若成了陆四他爹的老婆,是有利于团结漠南蒙古诸部,为大顺接下来的统一蒙古之战奠定基础。
  任何中国新兴王朝,必定要解决蒙古问题,实现王朝的统一和扩大,此必然事,陆四这边肯定不能免俗。
  是先征蒙古还是先征南明,陆四这里也在考虑。
  军事实力上,大顺如今是可以两线用兵的,毕竟蒙古如今分漠南、漠北两部,漠南被满洲打成残疾,漠北又分裂成几个部落,陆四只要派几万精兵出关,绝对能够威慑蒙古诸部,吞并漠南,对漠北形成绝对压制。
  前提是钱粮能够供应得上,而钱粮问题又恰恰是大顺现在最大的短板,尤其是粮食。
  另外要老爹娶哲哲也是对归降满洲的一种安抚,此举也极有可能会分化准备降明的阿济格部满洲兵。
  至于老爹是不是愿意纳个满洲太后为妻子,陆四觉得他爹多半是愿意的。毕竟打他娘去世之后,他爹也打了十几年光棍。
  要说年纪,他爹陆有文其实也不大,今年不过46岁,比哲哲这个国主福晋还小一岁。
  哲哲嫁了他老爹,陆四是不是得喊一声娘,问题也不大,只要哲哲别高龄产子给陆四弄出一堆弟弟妹妹就行。
  不给老爹找个年轻的女人续弦,偏要把47岁的哲哲嫁给老爹,显然,陆四存了私心。
  他还真怕老爹聊发老年狂,把国主福晋肚子弄大,留个烂摊子给他。
  到了政务院,就听里面吵成一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