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638

  现任陆家的族长是陆有学,曾经往安东见过大侄子陆四,后来陆四给安排做了兴化县令。陆有才同陆有文他们进京前,陆有学托人给有才他们捎过话,意思他在兴化干了两年,是不是能挪一挪。
  这事陆有才可记在心中,因为有学这人不错,往年间祭祖什么的,都是人家有学操持的。族里谁家有个什么事,也都是有学帮忙张罗,着实是个不错的人。
  “大哥啊,怕你这次进京同二哥要弄个王爷做做呢。”
  陆有财是真羡慕有才三兄弟,一个太上皇两个王爷还能跑得了?
  板上钉钉!
  为啥?
  礼法。
  “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江山是小四子打下来的,又不是我这老骨头去打的,将来只要小四子对我这个大爷孝顺就好了,当什呢王爷啊,你们不要瞎嚼蛆了...”
  嘴里这么说着,陆有才心里实际也挺热乎,因为打扬州出发时就听三兄弟有文说过,这次小四子造反当皇帝,论功劳,文亮和广远出力不少,所以父子两个肯定得封王。
  这父子俩要封了王,有才这个当大伯的肯定也要封王。
  大伯封了王,二伯要不要封?
  肯定也得封。
  因此,陆家这三老弟兄那就是一个太上皇,两个王爷,当真是风光无限,祖坟冒青烟。
  “行了,就这样吧,你们几个反正看着些小的就行,另外有件事要和你们商量下...”
  说了一通进京后的规矩后,陆有才又跟几个有字辈的商议起祖宗追封的事来。
  这也是应有之义,甭管哪朝开国皇帝都是要追封祖上几代为皇帝的,不过陆家这边有个麻烦,就是陆有才他爷爷是三房过继给二房的,因此到底怎么个追封法老弟兄们就得好生商议了,这种事他们老的不理顺,小四子那头晓得个什么。
  .......
  船队继续往前行驶,年纪大的陆亲们在舱中围座暖炉谈天说地,畅想陆家美好的将来。年纪轻的则三三两两的在船头站着,看看两岸北地景色,不时还朝过往的船只吆喝几声。
  越临近临清,运河上的船只越多,约摸半个时辰后,前方来报说船队已至临清码头,山东运河督办同临清知州等地方官员正在码头恭侯。
  “知道了,去跟大太公说一声,船到码头我们上趟岸见见人家督办知州,免得寒了人家的心。”
  从扬州到临清,陆有文已前后接受若干批地方官员的恭侯,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笑谈风生,方方面面可谓都是熟络,这会看起来太上皇的架势明显开始具备。
  徐厨娘就说太上皇不愧是生下龙子的,举手投足都透着龙气,还打趣太上皇说她要给陆家怀个龙种,所以这一路要把太上皇的龙精吸干才行,免得进了京便宜了哪个小骚蹄子。
  “你同老大去吧,我就不去了,没什么意思。”
  陆有富却是不大愿意去和那些当官的假客气,而且自打进入山东境内后他的风湿犯了,因此情愿在船舱中暖和也不上岸挨冻。
  “也行,等会我叫妙莲给你弄点小菜,烫壶酒,我同老大去应付下就回来,这把不算,等会重来。”
  陆有文随手拨了把棋盘,这把他两車两马一炮都叫有富吃了,想翻盘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倒重来。
  ........
  中堂近日将前往西北甘肃考察民风,巡访民情,为期六到七天,每天早晚更新一章均为自动发布。
  太上皇这里及众陆亲进京,为时代特色,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故而稍多笔墨。
  一直以来,网文主角九成九都是死全家,这回陆四兄弟破个例搞了个庞大宗族出来,所谓造反成功,鸡犬升天,自然要讲人情世故。
第677章
哲哲夫人
  “你啊,输就输了呗,承认一下要你命呢?还有那个厨娘跟你什么关系啊,一口一个妙莲的,我看你倒是想老牛吃嫩草...都快五十岁的人了,悠着些,小心叫人家把你吸成骨头干子。”
  陆有富打趣弟弟,同时也理解弟弟,毕竟也是守了十几年的“寡”,突然有个女人投怀送抱,作为男人把持不住是正常的,不为所动反而不正常。
  “哪有,”
  陆有文讪笑一声。
  这次进京的是陆家的老哥三,老大家的文亮在扬州坐镇没法进京,而且刘通会进京的时候说北京那边可能要文亮当淮扬巡抚,因此文亮更加不能离开淮扬了。
  老二家的文华在盐城忙着盐场的事,一时也走不开。文柱本来是准备跟着父亲一起进京的,但却被大哥陆文亮拉住了。
  跟父亲、两位叔叔想的不同,陆文亮打一开始就不同意带这么多陆家人去北京,说这不是给陆家涨面子,也不是去帮小四子,而是叫小四子难堪,也让陆家叫天下人笑话。
  就算小四子照顾宗亲,也没道理浩浩荡荡两百多人进京要官的,这搁哪朝哪代也不曾发生过。
  可老哥三却不同意,说以往那些开国皇帝也不是不照顾家里人,问题是他们宗亲在世的少,如明朝的朱元璋那是家里死的差不多了,真要跟陆家一样宗族都在,朱皇帝能不管?
  “说破天,小四子是陆家的人,他不帮陆家谁帮陆家?一个个出息了就不管宗亲,难不成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陆文亮说不过他爹,眼不见心为净,只将弟弟陆文柱给留下,看这老哥三进了京后怎么闹腾。
  另外一个原因是南都有消息递过来,说是鞑子的什么英亲王要向明朝那个史阁部投降,而这个史阁部过去就敌视淮军,也曾被淮军打败过。
  所以这次史阁部要是收降了那帮清军,弄不好就会指使那帮清军攻打淮扬,为了防止这个情况出现,陆文亮这边就更加不能离开淮扬了。
  这边陆有才一听临清地方官员在码头侯着,赶紧叫几个有字辈的先回去,稍作收拾来到老三船上。
  等船靠了码头,兄弟二人便要上岸,没等上岸,耳边就锣鼓齐鸣,两岸更是鞭炮大作,码头那边除了乌压压的官员士绅外,还有舞狮、舞龙的,当真是好不热闹。
  各条船上的陆亲及护卫官兵都被岸上的热闹吸引,尤其见那舞狮舞龙的都有真本事,纷纷拍手叫好。
  再见沿河两侧,不说多么繁华,却是干净整齐,不管是沿河房屋还是码头那边的街铺,张灯结彩,白墙绿柳,瞧着就清爽的很。
  “下官山东运河督办胡尚友恭迎亲公!”
  胡尚友官最大,肯定第一个自报身份,并代表码头上的众临清官绅亲自到船上迎亲公上岸。
  “有劳胡督办了。”
  陆有文摸了摸刚留长的胡须,示意大哥有才先走。
  “你是亲公,该你走前边。”
  陆有才规矩还是懂的。
  无奈,陆有文便当先一步上岸。
  那队舞狮和舞龙的立时“舞”了过来,二者皆是临清特色,是那胡督办特意重金请来为亲公老太爷表演的。
  狮、龙表演之时,更有铿锵大鼓声,气势磅礴,旋即又听铳炮声,如声声春雷,硝烟如滚滚云雾,狮龙便在硝烟中翻腾搏击,把两位老太爷看的都是呆了,均是寻思这北方的侉子挺会来事啊。
  龙狮接驾毕,又有临清知州杨王休领大小官吏一一通名给二位老太爷行礼,并奉上仪金及各式礼物,把二位老太爷弄得是不住点头。
  这边胡督办见风大,怕冻着两位老太爷,赶紧请两位老太爷到他酒楼一坐,用些酒菜,暖和暖和。
  陆有文对临清这边接待颇是满意,当下便给了这胡督办面子,与大哥有才一起去吃些酒菜。
  席间自有当地官员坐陪,那胡督办更是热情万分,不时给两位老太爷添酒,倒把两位老太爷喝的有些多了。
  席罢,陆有文想着差不多了,便起身要与大哥有才回船继续赶路。
  这时隔间却有一面白无须之人进来给他行了一礼,恭声道:“奴婢杨植参见太上皇!”
  “啊?”
  这一声“太上皇”叫的不止陆有文怔住,陆有才也愣了一下,旋即哥俩都是目露喜色。
  能不喜么,太监都管有文叫太上皇了,说明小四子真的当皇帝了!
  家门有幸,祖坟冒烟,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陆有文不知怎么称呼这个叫杨植的太监,那杨植赶紧道:“太上皇但叫奴婢名字好了。”
  “噢。”
  陆有文点了点头,问杨植:“你是宫里过来的?”
  杨植道:“奴婢奉监国之命前来迎接太上皇进京。”
  “好,好。”
  儿子大老远派人过来接自己进京,陆有文能不喜么,当下同那胡督办、杨知州告辞,兄弟二人打着酒嗝继续上船赶路。
  “太上皇,您慢着点!”
  杨植一路微躬身子小心翼翼搀扶着陆有文,生怕这位太上皇脚下不留神给摔了。
  “莫扶我,看着我大哥些。”
  陆有文酒虽多,可年纪在这,示意小太监去扶他大哥有才。
  杨植赶紧应了,搀着大亲公慢慢往码头上去。途中大亲公不时问着京里侄儿的事,杨植但凡知道的都回了,话语间把大亲公捧的也是上天,老怀舒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