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9/638

  冻得两耳、两手都红仲的小将却是打定主意非要破了沈阳城,然后把城中的鞑子扒光衣服扔野地里,看他们挨得住挨不住。
  高帅所率的主力已经抵达广宁,现正向辽阳开来,一切顺利的话,最多还有十天就能赶到沈阳。
  这期间,李延宗能做的事情除了和后方高帅、北方第七镇联络外,就是命军士四下砍伐树木用于取暖。
  棉衣这块,倒是不缺。
  如何攻打沈阳,也成了顺军上下最关心的事。
  沈阳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由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闵忠督建。在努尔哈赤和明军的数年征战中,沈阳明城墙除北门外,几乎全部被毁坏。
  故而顺军现在所看到的沈阳城是努尔哈赤及洪太父子陆续后建的,整个城池的格局和明时也大不一样,仅城门就多修了四个。
  反正的锦州汉章京耿云生在沈阳生活多年,对城中情形可谓是了如指掌,因此成了李延宗的特别参谋。
  据耿云生说沈阳现有内外城之分,内城有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汗王宫,还有各大小贝勒府、留守的六部衙门。
  外城则是沈阳旗人和蒙、汉百姓居住所在,杂乱得很,人口却是众多,原先鼎盛时有二三十万众,现在怕是只有六七万人,且以汉人居多。其余大多随入关的八旗兵进了北京。
  汉人阿哈人数虽然众多,但李延宗同李本深都认为城内的阿拜、何洛会不会征发太多汉人上城助战,因为那样他们就得担心会不会有汉人和当年建奴攻打明国城池一样内乱开城。
  收买汉人奸细在城中放火,抢夺城门这把戏当年满洲人玩得不亦乐呼,且屡屡奏效。虽说现在能留在沈阳的汉人及阿哈多是奴性十足,被满洲人驯服了的,个个以真旗人自居,可也难保其中没有人还念着故国,知道自己是汉人,因此铤而走险内应城外顺军。
  毕竟,大清已经亡了。
  真要大量武装组织汉人守城,内中出现内应开城,沈阳城再高再大也无济于事。
  至于沈阳城内能拼凑多少守军,耿云生给出的数字可能有上万人,因为之前何洛会曾在关内带了4500名披甲八旗兵出关,而沈阳城内原先留守也应有三到四个牛录。这些牛录八旗兵当算真满,余披甲阿哈、包衣凑一凑,上万人应该是有的。
  这个兵力同李延宗之前以为的相差很大,他一直以为沈阳城内的清军全凑起来也不到五千,没想光是真满就可能有五千,难怪李化鲸的第七镇主力会被何洛会击败跑到朝鲜去。
  “小爷还须知道,满洲定都沈阳后,为防有朝一日明军会打回来,不仅将沈阳城修建得格外牢固,还将历年从明军手中缴获的火炮摆放在沈阳城头,奴才估计这会沈阳城上的大小火炮怕是不下百门...”
  耿云生说当年明军同金军的浑河之战之所以战败,就是因为金兵驱使城中投降的明军炮手往浑河开炮。
  “难怪人家不肯降,原来也是有些本钱的。”
  李延宗有些庆幸自己把营扎在了南岸二道岗子,这要是稀里糊涂的扎在北岸,半夜睡觉时怕不得被清军轰出魂来。
  “不过要取沈阳也容易,”
  耿云生说沈阳城防虽坚固,火炮众多,然而当年为了让盛京看起来气派,在一个风水师的指点下,在原明沈阳城的基础上增建了四个城门,城内又修八条大街,所谓“八门对八街”。
  这等格局自然让沈阳城一下变得宽大整齐起来,能够一下容纳不下十万人口居住,很适合一个小国初兴定都所在,可问题是这八个城门却在不经意间分摊了沈阳守军的力量。
  “以前满洲兴起的时候连战连胜,对明军采取攻势,压得关外的明军根本喘不过气来,烧香拜菩萨求着清军不要来打他们都来不及,哪里有胆量去打清军,更别提沈阳城了。就是明军有胆量攻打沈阳,也要先越过广宁和辽阳这个坎,不拿下这两座城,明军根本不可能长趋直入兵临沈阳的...”
  耿云生说可惜有明一代,别说广宁和辽阳,就是离锦州只几十里的大小凌河明军都没能迈过去,耗费了无数钱粮人力尽跟清军玩我建你拆的游戏了。
  故而虽然洪太等满洲高层知道沈阳城守卫的弊端,却从来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在他们看来担心明军攻打沈阳,还不如担心今年要冻死多少汉人阿哈呢。
  现在好了,洪太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他才死了三年时间,不仅老婆孩子叫汉人弄了去,费尽心思打造的盛京也要迎来汉人的屠刀。
  八座城门,万余守军,沈阳城防的弱点一下就突显出来。
  李延宗得了舅舅陆四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每战前必推演,战后必总结。
  于是一众将领就在大帐中围着火炉,就着桌上用木头拼出的沈阳城开始推演如何进攻。
  沈阳守军兵力不可能全部集在一起,而顺军可以在任意一个城门发起进攻,这就是顺军的天然优势。
  最后得出的方案就是待高帅主力和第七镇赶到,以少部分兵马佯攻其余各部,集中火炮猛轰南门,再以主力由此强攻。
  这样当能以数千伤亡夺取沈阳城。
  不过还有个更好的法子,就是围而不攻,同当年清军围明朝的大凌河城一样,让城中断粮,活活饿死他们。
  然而这个法子有个缺点,就是耗时太长,倘若春暖花开,顺军大可围它个半年,可现在关外的第一场雪怕是随时都能落下。
  因此,顺军必须强攻。
  否则,极寒的天气比清军更为可怕。
第701章
辽东总督
  十月十九,浑河南岸,人头攒动,沿河十数里旌旗飞扬,战马长啸。
  已得行营急令升任第七军提督,并任辽东总督的高杰率步军主力两万余并携带104门火炮赶至沈阳。
  枢密院命令,第七军由原淮军第六镇一部、第七镇全部及第三军马科镇一部,李延宗部连同北直部分降兵、辽东义兵联合编成,共辖三镇步兵,并两骑兵旅,炮兵一旅,计步骑四万余人。
  又因辽东地域极大,牵涉朝鲜、蒙古、北地诸多事项,不过人口却是稀少,出于关外全盘考虑,监国陆四特令高杰为辽东总督,全权处置辽东军政事宜。
  至此,辽东省全面建立,下设沈阳、辽阳、锦州、金州、定辽五府。
  总督府驻地为沈阳。
  高杰升任辽东总督兼第七军提督后,其部三镇分别由高杰举荐的杨清泉出任第十八镇帅,李延宗出任第十九镇帅,原第七镇帅李化鲸改任第二十镇帅。两个骑兵旅帅分别是李本深、曹元。
  降将祖可法出任第七军炮兵特别部队指挥官,并兼第七军辎重使一职。原监国亲卫队长齐宝出任第七军军法官。
  高杰是在抵达辽阳时获知自己出任辽东总督并兼第七军提督,精神振奋之下立时率部向沈阳急行军,因为沈阳城将是他高总督的驻地。
  世上哪有睡觉的地方还叫他人占着的道理!
  高杰的赶到意味沈阳之战即将爆发。
  李化鲸率领的“顺朝联军”一万余人已经抚顺向沈阳靠拢,不出意外的话最迟两天就能出现在沈阳城下。
  在详细听取了监国外甥李延宗同自家外甥李本深共同制定的攻城方案后,高杰很是满意,问指挥第七军炮兵并负责第七军后勤事务的祖可法炮兵方面能不能做到压制沈阳守军炮火。
  祖可法对此却是没打包票,因为据他所知沈阳城上是有十几门红夷大炮的,这种炮射程比他带来的那些火炮要远。
  李延宗提议:“如果不能一鼓而克,可以挖掘地道、壕沟掩护我方人马抵近城下,然后以爆破之术炸塌沈阳城墙。”
  高杰早从李延宗那里知道此法可破坚城,当初他率第六镇攻占通州后还曾想以此法炸毁北京城墙攻进去,奈何城中清军反应迅速,没等他们向北京靠近就由多铎领军扑向通州,高杰无奈只得率部往京东方向机动,期以实现监国所说的“在运动之中调动敌人,在运动之中拖垮敌人,在运动之中消灭敌人”的意图。
  “行营调了多少闯王包给我们?”
  高杰问出任第十八镇帅的老部下杨清泉,一直以来其部与行营的联络及物资军械交接都是杨清泉在负责。
  杨清泉道:“第一批给了我们100包,后来又紧接调了80包给我们。”
  “不多,但对付沈阳城内的鞑子应该够了。”
  高杰的意思是如果强攻不克就改以李延宗的法子爆破沈阳城墙,与此同时将大量闯王包抛射入城墙之上,双管齐下,定能炸得城内鞑子哭爹喊娘。
  “等第七镇一到就攻城!”
  高杰拍板定下攻城方案,这边李延宗又悄声告诉他翟五和尚派人从福陵赶回。
  “福临?那个鞑子小皇帝?”高杰没听明白。
  “高帅,不是福临,是福陵。”
  见高杰误会,李延宗忙说那福陵就是当年老奴的葬身之地,前后兴建了好几年,地下埋了不少从辽东汉人抢得的金银财货。
  高杰眼前一亮:“这么说来,翟五和尚得手了?”
  李延宗微微点头,请高帅同他去看看翟五和尚刚刚送来的部分“战利品”——四十多辆马车满载的各式珍宝及金银。
  福陵及永陵那边几乎没有什么守军,原先的守陵总管大臣早在顺军未到沈阳前就吓得溜回了城中,余下守陵旗兵逃的逃,散的散,即便没有翟五和尚,也会有民间胆大之人盗取。
  四十多辆马车在中军大帐外一字排开,阳光一照,很多车厢都是闪闪发光,里面更有若干高杰都不曾见过的宝贝,大东珠什么的怕有千颗都不止,看得高杰都是直了眼,想不到老奴的墓穴中竟藏了这么多好东西。
  随意在几个车厢扒了扒,高杰就命将这些东西先送到辽阳。
  金银珍宝再好,如今也不及粮食宝贵。而且中央刚刚建立,国库急需资金,他这个还没进入自家驻地的辽东总督可不能叫金银蒙了眼把东西给擅自扣了。
  无意看到中间有辆车上放着一堆残骸,不禁好奇问李延宗这些骨头是什么人的。
  李延宗也不知道,问那押送的军官,方知都是从福陵取来的骸骨,内中不仅有老奴哈赤的,还有老奴妻妾的。
  因为当时发掘时有些乱,军士进入墓穴后还发生过争抢,故而对老奴及陪葬的妻妾等人的骸骨便没有加以保护,导致全散了架。
  “听说多尔衮、阿济格的娘是被代善、洪太生生闷死在老奴墓中,却不知当中有没有这个女人。”
  高杰让人将这些骸骨从车中取出,拿脚随意扒拉了下,然后踩在一颗不知是男是女的头盖骨上,随口说道:“都拿去当柴禾烧了,老奴及其后代祸害我中国长达三十年,此罪魁祸首理当挫骨扬灰!”
  诸将没有意见,士兵正准备拎去烧时,李延宗却道:“高帅,一把火烧了未免可惜。”
  高杰问道:“延宗的意思是?”
  李延宗弯腰捡起一颗头盖骨,吩咐亲兵:“你去城下喊话,就说老奴的尸骨在我军手中,沈阳城内的阿拜要是还有孝心就赶紧出城投降,咱们可以将老奴骸骨重新安葬,否则咱大顺就把阿拜他阿玛连同祖宗的头骨全制成酒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