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638

  “西军已破武功,监国此去,恐凶险万分。”
  于满清汉八旗中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刘之源曾经历明清若干战事,更随阿济格追李自成于北直、山西、陕西,于当下战局心中洞然。
  深知若武功城尚在顺军手中,监国此去胜败可能五五之分。但如今武功县城已被西军夺取,此刻张献忠的大军想必正向西安推进,监国以不到三万骑兵长途奔袭,人马俱困迎面向十数万西军撞去,胜负已非五五,而是极其凶险。
  万一战败,恐怕大顺也只能放弃西安退守中原了。
  孟乔芳也知监国率不到三万骑兵奔袭西军乃是凶险之举,但此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否则西军一路无有阻拦兵临西安城下,只须以一部分兵力围困城中,再使精兵东去堵塞商洛山区,便能使回援的步军主力寸步不能行。
  到时西安城中就算得了监国这两三万骑兵助守,恐城陷也是迟早的事。据从凤翔逃出来的士卒说,西军攻打凤翔时采用掘地埋药爆破之法,此法孟乔芳早有耳闻,因此担心西军也以此法来炸西安城墙,那样的话城中守军就是再多上一些怕也无济于事。
  最重要的是,监国一旦被困西安,则便相当于整个大顺被困,那对大顺而言更是致命,弄得不好便同李自成进北京一样,高楼起得快,塌得也快。
  而自榆林南下的孙可望部西军也是来势汹汹,李来亨同田虎只带了五千人马过去增援延安,若被孙可望击溃,则西安就是绝地,当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故而接到监国密信他将率骑兵突袭张献忠时,孟乔芳震惊之余却感这是唯一的办法。
  不求监国能够大胜西营,但求能阻得西军数日便可,届时步军主力赶至,西安就算被围也有足够底气与他西营一较高下。
  现在,全赖武功了。
  心中祈祷监国能大胜同时,孟乔芳亦与从西营归来的巡抚张国柱开始组织城中军民开始准备撤退,监国能胜最好,不能胜的话也只能一把火烧掉西安城,尤其是城中的存粮,万不可同田见秀般妇人之仁。
  .........
  陆四没有入城,也没有下令将士歇马,而是继续带领已经人困马乏的骑兵继续西进,因为他实在没有时间了。
  武功县城离西安只有一百八十里,昨日武功失守,便算西军休整半日,今日也当出兵东进,因此若不能挫其前锋,滞其攻势,陆四将陷入极大的被动。
  最好的结局是弃西安退入河南,最坏的结局就是跟李自成被阿济格追一样,仓皇东窜。
  因为给李自成服丧的原因,陆四依旧是一袭白衣,不发一言,双手勒缰,纵马疾驰。
  陆四本来的座骑是缴获的多尔衮座骑,此马可称千里马,但也不可能供主人昼夜疾行,因此另有数匹马供陆四换乘使用,其中一匹驼着陆四已经很久没有穿过的铁甲。
  众羽林将士见监国一马当先,毫不喊累,虽个个都很疲倦,然此时也都是抖擞精神奋力驱马。
  第十一镇、十二镇官兵同样如此,西安往凤翔官道上,但见铁蹄铮铮,扬尘如龙。
  可哪怕再急,人马也不是铁打的,往西疾驰约数十里后,陆四传令歇马半个时辰。
  很多将士勒马停住后因为双腿内侧磨损出血缘故都难以下马,一些战马也因为主人驱使太急耗尽马力瘫痪在地,好一些的鼻子不住喘着粗气,差一些的直接口吐白沫。
  这些战马随后就被主人强行拖到道路两侧,也不喂水更不喂粮,任其自生自灭。
  有限的时间内,人和尚能用的战马都在拼命的吃着东西,喝着水,有实在累的很的索性就在草地上眯上那么一会。
  “呜呜”的号角声很快响起,继而各部的哨子声从东到西尖利的鸣响,士兵们扑扑用凉水把脸一激便忍着疼痛翻身上马。
  “驾,驾,驾!”
  随着军旗的指引,一匹又一匹战马开始撒蹄往西疾驰,官道上再次扬起遮天蔽日的灰尘。
  陆四没有困意,他是真的没有困意。
  因为,他的心事比泰山还重。
  当年北上攻打豪格、孔有德集团,都不曾有今日这般紧张。
  未几,就见前方第十一镇的镇帅辛思忠勒马立在道边与部下几名军校说话。
  远见监国纵马驰到,辛思忠正待上前行礼,马上监国却远远笑问他一句:“虎焰班,还能动否!”
  辛思忠闻言一愣,虎焰班乃是他早年于义军绰号,形容他领骑兵作战如风驰电疾般快。
  只此绰号自他获任大顺右威武将军后,已经多年不曾被人叫过,今再闻旧号,当真是惊讶之余更感亲切。
  旋即马鞭一扬,脖子一昂,扬声喊道:“监国还能动否?”
  “当然能动,没见我在跑吗!嘿,就是下面两颗蛋颠得疼!”
  陆四放声大笑,纵马从辛思忠身边一越而过,一众亲卫扬起的灰尘呛了虎焰班一脸。
  辛思忠却是哈哈大笑,挥鞭落下,跨下刚换的座骑立时吃疼撒腿往前疾驰。
  就听前方监国掉头喝问:“虎焰班,一比比,先至西营者得百金,如何?”
  “监国要赌,末将自当奉陪!”
  辛思忠双腿一夹,跨下战马速度更快,他可是大顺有名的骑将,监国这百金岂不是送于他花销的!
  “监国有令,跑得比他快的,花花银子用箩筐挑,不要花花银子就给花花女人!”
  羽林侍卫将陈威力扯着嗓子高呼,就差唱上一首老家的淫曲了。
第728章
火冒三丈八大王
  武功以东六十里兴平县境,渭水至此将陕西分为东西二部,渭水以西多黄土丘陵沟壑,渭水以东则为关中平原,又有秦岭横亘,县境大小山峰林立,更有西汉武帝茂陵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使得兴平自汉唐以来便为长安达官贵人游玩踏青胜地。
  只今日兴平,自前明崇祯以来,连年兵灾,百姓多避兵灾藏于山林之中,县境荒田若干,杂草丛生,破败异常。
  马嵬驿,大西御营驻地。
  相传马嵬本为东晋一武官名,因他在此筑城而命名地名,后来此地一直是长安往陇西、剑南的第一驿站。
  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突发兵变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贵妃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西军半日便破武功城后,为了发泄被堵数日怒气,张献忠命人将据城顽抗的何柴山乱刀分尸,又尽屠城中抗西军民两万余人,仅百多孩童得以生还归入西军孩儿营。
  武功城既破,张献忠自是再也无心同西安方面搞什么议和的鬼把戏,命皇城都指挥使窦名望、中军都督王尚礼统领步军大队,义子刘文秀、张化龙、后军都督王自奇、左军都督马元利连同赶来的左丞相汪兆龄、吏部尚书胡默、礼部尚书吴继善、降将党孟安等文武百余人随他亲征西安城。
  三万余西军精锐骑兵自武功东进疾驰数十里,由文武簇拥于其中的张献忠意气风发,大有当年李自成大败孙传庭夺取西安的豪迈景象。
  行经尚存村庄时,内中村民皆拜于道路两侧,口呼“大西皇帝万岁”,不敢抬首视目。
  张献忠一时高兴,命人取粮分发这些村民,按人头一人得三斤,喜得那些百姓连连磕头,都说大西皇帝仁义。
  大军行至马嵬驿时,左丞相汪兆龄说此地就是当年杨贵妃身死之地。
  张献忠于马上环顾四周,但见远处古柏参天,泉水哗哗,山川极为秀丽,不禁感慨此地风光当秦地第一。
  “万岁有所不知,不远处的黄山宫相传是道教始祖老子传经布道之处...”
  左丞相汪兆龄虽是湖北人,但于陕西地理倒也熟知。
  “李唐好像说老子是他们的先祖,今日朕也来了长安,便去瞧瞧他老子的道场是什么个模样。”
  张献忠得意之极,竟下令于马嵬驿歇马扎营,明日再往西安。
  抚南将军刘文秀急忙劝说大军离西军已不到百里,此时当快马加鞭直抵城下,不可于途中耽搁。
  汪兆龄笑道:“抚南将军多虑了,长安城中兵不过两千,守城者孟乔芳、张国柱皆是降将,有何可虑的?说不定这会二人闻武功已失,我大军西来,早已吓得弃城而逃了。”
  “无妨,误不了事。”
  张献忠也认为西安城可唾手而得,加之将士疾行数十里人马也有所困顿,不妨在这马嵬驿歇上半日,养足精神明日好以最佳状态入那西安城,好让那城中百姓好生看看大西将士的风采。
  见父皇也这样说,刘文秀寻思西安城肯定已成惊弓之鸟,且顺军援军不可能这么快赶到,为免扫父皇的兴便没有再劝。
  当下,御营传令扎营,诸将各自忙碌。
  在汪兆龄的陪同下,张献忠一行径直去了离马嵬驿不远的老子道场黄山宫,随行的还有大西的两位天学国师利类思同安文思。
  不过两位耶稣会来中国的教士对大西皇帝游道教道场却是极不舒服,并都有些失落,因为看起来他们这两年多时间似乎并没有让大西皇帝对天主教产生太多兴趣。
  只再不舒服,再失望,二位天学国士也得耐着性子陪同皇帝陛下游玩,并不时给出一些违心的赞赏。
  游了有大半时辰,张献忠便没了继续游玩兴致,正准备吩咐回营,却有探马数骑自山脚而来,匆匆来报说前方十几里外的渭水发现有顺军骑兵数十人正往御营所在奔来。
  顺军来了么?
  利类思同安文思都是吃惊,彼此对视一眼,二位天学国师可是听说这中国有“大贼”两股,一号顺,一号西的。而那顺贼从前无论是声势还是实力,都是超过大西的。
  汪兆龄也是一惊,正待询问探马那股顺军骑兵底细时,耳畔却传来张献忠的怒骂声:“你们探的什么东西?那西安城内都叫朕吓破胆了,哪里敢派兵来窥伺朕的军机?你们几个混账东西八成是将土匪当成顺军报于朕知!”
  言罢,竟叫将那为首的报讯士兵斩杀,随同的后军都督王自奇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劝阻,说这人是跟随皇帝多年的勇士,可能只是一时失察这才来误报,绝非有意为之,还请万岁饶他性命。
  “还愣着干什么,再去探!究竟是顺军还是土匪,给朕瞧仔细了!”
  张献忠摇了摇头,示意众人随同下山,还未到大营所在,探马又来报,说的确有一股顺军骑兵出现在渭水北岸山坡上,这次人数更多,怕有几百骑。
  王自奇嘀咕:“是不是顺军主力赶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