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4/638

  两天。
  整整两天,顺军没有对包围圈内的满蒙兵做出任何攻击,而被围的满蒙兵也没有试图突围。
  原因是,阁部总理史可法无一策出。
  准确说,勒克德浑多次向他心目中的南朝第一人请策是否突围,而南朝第一人在这存亡关键时候再一次露出书生本性——只知枯坐帐中,多言此吾死地。
  时间就这么被史可法消耗怠尽,两天后,顺军的火炮运到,伴随隆隆炮声,勒克德浑部遭到顺军的灭顶打击。
第820章
我史督师也
  突围时,部下劝说勒克德浑不要管那个一心求死也害了他们的史可法,可勒克德浑却依旧冒死将这位南朝第一人给带了出来,理由是勒克德浑认为史可法是他们满洲崛起的希望。
  这也是阿济格等为何对史可法无比敬重、甚至愿意奉其令行事的根本原因,在这些满蒙将校眼中,明朝如今唯一对他们信任的就是史可法。
  如果史可法出事,明朝的朝堂之上再也不会有人替他们说话,为他们争取利益,使他们能在明朝的旗帜下暂时喘息,并利用明朝的力量图谋复国。
  因此,不管史可法现在是什么心态,哪怕就是一具行尸,勒克德浑也要不顾一切将人带出。
  在被勒克德浑救出后,史可法依旧坐在那辆马车上,但心态又有了些稍许改变,不再一心求死,反而不断催促勒克德浑速走,又言可找当地百姓问路,但使百姓知道他的身份,必定会积极相助。
  又在马车上同扶车奔走的幕僚言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虽败,然无损大局,只需秦王左梦庚率军北上,则大明于湖广前线依旧有三十万重兵,绝非顺贼能够破之。
  没有马只能拽着阁部马车逃跑的几个幕僚累得都快走不动道,哪里还能与督师计讨大事,无一人应声。
  不愧是东林领袖,史可法的威望于当今天下盖世无双,以致河南境内乡野小民都知史阁部。
  当地山民原是对辫子兵避之不及,可一听史阁部大名,真就有很多百姓为这支败退的满蒙军队指明方向,并告之山中有小道可以翻越。
  顺军方面,几支人马都在追击搜寻勒克德浑,皇帝下了严旨,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沿着唐子山向东追了几十里的王进宝部,却是没有发现任何明军踪迹,问当地山民是否有辫子兵从此经过,山民也都摇头说没有。
  王进宝心下怀疑这些山民可能在欺骗他,又觉不可能,因为山民不可能帮助辫子兵。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把人追丢了,又或者满蒙辫子兵找到了一条顺军不知道的小路。
  “他娘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追了,回去,咱们去打襄阳!”
  王进宝不愧是“四汉将”之一,深知襄阳才是战役的关键,只要拿下襄阳城,跑掉的勒克德浑就是瓮中之鳖,被抓是早晚的事。
  旗牌兵正要传令回去,突见数里外的山岭上有群鸟惊起,盘空飞旋。
  王进宝一个激灵,赶紧带人往高处爬,尔后取出顺军旅帅一级才能配备的千里镜远眺起来。
  半响,放下千里镜,嘿嘿一笑,传令所部立即随他去抓勒克德浑,并命人将消息通报给另一路追兵陈威力部。
  ............
  “你是说史可法?”
  新野城中听了黄昭急报,陆四也是一愣,老对手史可法的出现让他着实惊讶。
  史可法在勒克德浑军中情报是被俘的忠贯营士兵交待的,黄昭开始也不大相信,等接连盘问数人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后,立即意识到他们有可能会放跑一条大鱼,便赶紧向上奏报。
  “陛下,臣这就亲自带人去追,绝不让史可法逃脱!”
  黄昭很兴奋,活捉史可法这个五省总理对明朝那边可是一记重创,绝对能让不少明朝官绅放弃抵抗。
  “不必了,跑就跑了吧。”
  陆四对史可法却是半点兴趣都提不上,命黄昭速整兵前往白河口同贺珍会合,准备向襄阳发起进攻。同时传令党守素、徐和尚准备对南阳的辫子兵发起总攻。
  德安第十三军谢金生已经同尚可喜会合,并成功吸引阿济格率满蒙主力东进,此时的襄阳很是空虚,西线必须将这一天载难逢的好机会牢牢把握。
  “噢,对了,如果抓到史可法也不要解到朕这里来,更无须送到北京,给其一些食物、盘缠,令其自归便是。”
  临行前,陆四多叮嘱了一句。
  .........
  群鸟盘旋下方就是逃进山中的勒克德浑部,精疲力竭的满蒙辫子兵此时正艰难的穿越山林。
  当地山民告诉他们,只要爬过这座山就是德安。
  翻山越岭的除了几百辫子兵,还有一百多史可法的忠贯营亲兵。
  弃车步行的史可法体力不及士卒,爬了不到一半就已体力不支,气喘吁吁。副将何刚赶紧过来想要让两个士兵架着总理,却被史可法拒绝,无奈何刚只好用刀砍了一根树枝让总理充当拐棍用。
  史可法的义子史德威带人在前面开刀,这处山林从未有如此多的人通过,荆棘密布,一个不注意就会被绊倒或被刮伤。
  “朝廷想来已收到我的奏疏,朝廷动作快些的话,武昌当已出兵,忠王先我们一日率军出发,或许已克复黄州...”
  撑着拐棍上了半山腰的史可法倚在一棵大树旁歇脚,头盔掉了露出光秃秃脑袋的勒克德浑将自己的水囊给这位南朝第一人递了过来。
  经此一战,勒克德浑对顺军的战斗力重新审视,心下有些悲观,正准备开口说话时,山脚下突然传来急促蹄声,定睛看去,竟有上千顺贼从马上翻身跃下,尔后径直朝山上追来。
  远处还有更多的顺贼纵马而至,或那里几十人,这里上百人,到了之后便纷纷上山。
  山脚下更是不断有烟花弹升空而起,显是这些顺贼在彼此确认位置及联络。
  史德威大吃一惊,大叫:“不好,贼兵发现我们了,快走,快走!”
  一众辫子兵同那忠贯营亲兵们哪还敢停留,纷纷加快动作往山上爬去。史可法也不敢再歇,扔掉拐棍在何刚的搀扶下也向山上艰难走去。
  山下顺军追兵因为追击方又是胜利方,士气高昂,动作神速,一边奋勇往上追,一边不时打响火铳。
  而明军这边越往上越难走,渐渐速度都被迫拉下,结果被下面追上来的顺军缠住不少人。
  一些辫子兵实在是没有力气再与顺军厮杀,只得扔掉武器跪地投降。忠贯营的明军也开始投降,并大叫他们不是辫子兵是汉人。
  勒克德浑知道顾不了手下士卒了,只得同史德威商议由他们几人带着史可法离开大队,这样逃脱机会要大一些。
  然而此时,却见那位明朝第一人突然抬脚往山下走去,且边走边喊:“我史督师也,我史督师也!”
  这一喊让原本不知史可法等在何处的顺军立时循着声音搜了过来,结果不仅是史可法被捕,勒克德浑同史德威他们也被顺军擒住。
第821章
道观无人矣?!
  南阳府桐柏县出山镇。
  前明朝内阁首辅、加兵部尚书衔总理五省军务大臣史可法在义子史德威的帮助下整理好衣襟,朝南端坐,其面容较黑,然目中烁烁有光。
  “甲申以来,重臣殉国寥寥无几,本朝欲要中兴,光复燕京,必要有重臣之鲜血唤醒世人,如此,为父便做这殉国第一人罢。但愿为父之死能使陛下振作,能使百官警醒...”
  交待完最后遗言后,史可法又将写给母亲的绝笔信郑重交托义子,并道:“汝尚年轻,若能生还,且伺奉祖母安老,再行伍报效国家,不辱为父生前志愿。”
  稍顿,“记切,不可降贼!”
  “父亲!”
  哽咽的史德威颤抖从义父手中接过绝笔信,却实不忍将真相告于其义父。这真相便是顺军那边先前已经通知,令他父子二人速走,根本不会杀害他义父。
  “此,吾之死所在,便是刀斧加身,亦不可失我朝大臣体面。”
  史可法没有注意到义子目中难言,只道不一会那顺贼就要前来杀害于他,心中甚是坦然,因他毕生以文天祥为榜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史可法殉国之心坚决,昨日荆国公勒克德浑已先他一步被顺军杀害在不远处的柴塘沟,据说荆国公临刑前大义凛然,顺贼强迫他跪下受刑都宁死不屈,这让史可法由衷敬佩,深感从前东奴亦能如此忠勇,况他国家重臣。
  “我死后,贼若着你收尸,不必带着这具皮囊南下,就埋在这青山绿水间,使我坟头遥望家乡即可。”
  史可法的家乡是开封府的祥兴县,此地虽是河南省境最南端,但仍属河南,这让史可法心中略感一丝欣慰。
  生于河南,死于河南,虽离生长之地尚远,亦算叶落归根。
  史德威正苦恼于如何告知义父实情时,屋外传来动静,数名军官打扮的贼人推开了屋门,见史可法穿着一身明朝大官服饰端坐在凳子上,为首一人很是惊讶的问道:“天不早了,你们怎么还不走?”
  “走?”
  史可法一怔,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
  王进宝看了眼史德威,后者微微摇头,顿时知道史可法尚不知大顺已经释放他,便清咳一声,扬声道:“奉皇帝旨意,史可法于南朝节秉清刚,心存干济,正直不回,堪称一代完人,故我皇帝甚为仰慕,诏令遣返南朝。”
  言罢,王进宝朝史可法拱手抱拳,很是客气道:“请史公上路吧!”
  史可法却是一阵头晕目炫,心头也是悲愤莫名,只觉奇耻大辱,脾气上来,今日定是要死于此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4/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