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38

  “就是这里了!停!”
  孙武进也聪明,怕高邮城中藏了什么神射手,在弓箭射程外还有十丈距离就早早停了。
  他这一声可是突然,被绑着往前走的高邮卫军官们有的收住了脚,有的没收住脚,结果一个百户摔倒在地,前后人的力量将套在他脖间的绳子一下收紧,差点没把这百户当场勒死。
  “何公,那些人是?!”
  站在何川左侧第三人的并非州里官员,而是致仕还乡的原刑部郎中袁应杰。
  年纪,袁应杰比何川长了许多,却客气的唤一声何公,以示对这位家乡父母官的尊重。
  其余人等或叫何公的,或叫老爷,倒无称大人,百姓人等更多则称这位何知州一声“老父母”。
  字老人不老。
  淮扬这里语系管别家小孩父母为大人,如“你家大人在吗?”
  “是王指挥他们!”
  袁应杰发现不对的同时,曾往高邮卫去过几次的通判钱文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王洪的身影,再见其他被绑的人,哪个不是高邮卫的军官!
  “高邮卫败了?!”
  奎楼下一片惊呼声,尽是叫高邮卫大小军官都落在贼人手中吓坏了。
  何川也是脸色大变。
  同知钱大朗斜眼瞧向边上何知州,心头直打鼓:高邮卫兵败,说明贼人厉害得很,如此州城可就悬了,这城中可是没一个兵啊!
  惊呼声过后,奎楼就是一片“嗡嗡”声,官吏士绅交头接耳,均是惶惶不可终日。
  城下于此时传来贼人的喊叫声。
  “高邮卫左千户宋成!”
  伴随着孙武进的点名声,左千户宋成被旗牌兵用脚狠狠踹倒在地,他兀自挣扎,却无计可施,只能跪在那里任由两边站着的人将他脖间的绳子绷紧吊直,难以呼吸。
  “高邮右千户所葛胜!”
  葛千户第二个跪倒在地,随着一个个人名职务的被喊出,三十多个总旗以上的高邮卫军官全跪倒在地,包括受伤的卫指挥王洪。
  军官们想将头低下,免得被城上的人看到他们狼狈的样子,同时一个个也是羞愧难耐,如那受伤的王指挥几次想咬舌自尽,免得受这侮辱,然而几次咬下去都没能坚持。
  看来,人,也不是没有弱点。
  王洪有殉国之念,却有怕疼之实,两者矛盾,却也不冲突。
  “贼人...贼人要做什么?”
  通判钱文喃喃一句,以为贼人是想用高邮卫的人逼城中投降,不想却有一帮手执大刀的贼人走向了那帮军官身后。
  三十三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身后刀手的出现让高邮卫军官们知道淮军要做什么了,他们都在哆嗦着,任他再有勇气在被砍头这刻,生理的本能还是会让身体起自然的反应。
  他们想挣扎,想反抗,可动不得。
  “陆爷有令,都砍了!”
  随着孙武进的喝喊声,高邮卫指挥王洪闭上眼睛,“噗嗤”声中,王洪的脖子被一分为二。
  三十三人,无不如此,高邮官绅看到三十三具无头尸首。
  奎楼下鸦雀无声。
  “城上的人听着,我淮军乃淮扬义师,吊民伐罪,若尔等半个时辰开门,则全城人等一律赦免。否则,官吏士绅尽屠之!”
  孙武进喊完一挥手,立时一队旗牌兵上前将几十根竹篙插在了那三十三具尸体前面。
  竹篙上吊着的是宝应知县钱哲以下官吏士绅首级65颗。
第99章
吃饭砸锅者,灭门
  贼人到底是如何破的宝应城,又怎么败的高邮卫?
  在通判钱文还在考虑这个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时,高邮百姓口中的“老父母”何川已做出了决定——开城投降。
  这个决定让奎楼下再次哗然一片,与先前不同的是,这一片哗然中却多了很多长长的吐气声。
  那吐气声如同心中石头落地,又如多年郁结之事突然得释般。
  官吏士绅尽屠之的威胁,实在是太吓人,也太恐怖。
  不过,哗然之后又多了许多叹息声,不知是觉得对不起大明朝,还是有什么不甘。
  当真是人间百态。
  也有那愧疚之余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一下内心愤怒的,他们愤而铤身痛斥知州何川,扬言开城便等于将全城百姓性命尽交贼人之手。若那贼人食言屠城,他何川就是高邮的千古罪人!
  “贼人能破宝应城,便能破咱州城。官兵都打不过,我们能指望得了谁?”
  人群中有人嘀咕一句。
  之后,愤怒的声音便消失了。
  城门外,宝应县的65颗首级明明白白的挂着。
  高邮卫王指挥以下三十三具无头尸也血淋淋的半跪在地上。
  这一切,都在表明贼人所言绝不会有假。
  冥顽不灵的结果只有死。
  做出开城决定的何川没有理会周围人的低语,只独自一人默默下楼。
  何川不是贪生怕死,他是不想让城中多出无数具僵尸来。
  宝应城破和高邮兵败已注定州城没有守住的可能,哪怕高邮城比宝应大了很多。
  既如此,又何必叫这城中受那生灵涂炭之苦。
  “何公?”
  致仕刑部郎中袁应杰摇头叹息之时,见何知州面色难看忙轻唤一声,对方却是一点没有反应似乎不曾听到,下台阶时甚至失脚踏空,险些摔倒于地。
  见状,袁应杰心中一动,悄悄让同知钱大朗派两人跟着何知州,以防何知州一时想不开。
  钱大朗也是一凛,虽与何知州共事不过年许,却知何知州乃刚强之人,今日迫不得已做出开城降贼之举,怕是心中早就生了死节之意,以此上报朝廷,下全名节。
  果然,何川回到州衙后先是召来衙中伺候的仆人,一人发他们十两银,叫各自散了回家。
  又提笔写了封家信交给从老家前来投奔并一直跟随的老仆何运来,并将历年文稿尽数交予何运来,着他带回老家。
  随后何川便将自己关在屋内,欲以三尺白绫结束性命,以报朝廷厚恩。幸得钱大朗所遣之人及时入内,将这位高邮人民无比尊敬的“老父母”给救了下来。
  通判钱文等人闻讯都赶来相劝,寻死不得的何川在冷静之后倒罢了殉国念头,强撑精神安排开城之事,叫人看了无不动容。
  卯时三刻,守无可守的高邮州城北门缓缓开启。
  “开了,开了!”
  淮军上下爆发出欢呼声。
  陆四“嗯”了一声挥手命全军入城。
  高邮城的明智让陆四心中也是为之高兴,因为这不仅是高邮城官吏们的识时务,更是陆四“说话算话”的第一次正面回应——一个很好的回应。
  宝应城中的杀戮拯救了高邮州城。
  “入城之后,敢有劫掠者杀无赦!”
  高邮州城北门下,陆四按刀凝视一队队从城外开进城中的队伍,抬头看天,不知两百多年前同乡张士诚在踏入这座土城时是作何想。
  .........
  随着淮军的入城,高邮州动员的守城人员全部下城,是民的回家,吃公家饭的则继续留任。
  不过这次不再是服从州衙的管理,而是服从淮军的管理。没有什么交接仪式,从入城到全面控制州城,淮军耗时只两个时辰。
  如此顺利,当然得益于高邮知州何川的务实与配合。
  为了感谢这位何知州的识时务,陆四决定宴请一下城中的官绅,本意是安抚这帮旧官僚体系的成员,让他们老老实实别犯傻,但孙武进却建议陆爷不可柔,而要硬。
  “陆爷要是太给面子他们,这帮人初时还会惧咱们,时日一久这惧意怕就淡了。陆爷有好生之德,他们却未必有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