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638

  听了这话,赵文有些诧异的看了陆四一眼,在这通判看来,眼面前的贼首毕竟太过年轻,如何知道十几年前京师旧事的。
  当年袁之死便与城外勋戚富人包括那大珰太监私产田庄被建奴劫掠有关。那帮人拿建奴没办法,便将怒火对准了袁崇焕,又都是天子身边之人,袁之结局可想而知。况且袁崇焕本人诸多行事也太令人诟病,崇祯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
  左潘安、沈瞎子他们听得是一头雾水:哪个袁崇焕?
  孙武进却是知道,那个袁崇焕十几年前在关外很有名。
  “那就,”
  陆四看向程霖他们:“干了?”
  “干吧!”
  程霖微微点头,“早干早进城。”
  待赵文退下后,程霖忽的冷笑一声:“这帮当官的鬼心眼,自己落了水就想方设法拉别人下水。”
  “什么意思?”左潘安一脸不解,姓赵的官人挺不错啊。
  程霖“嘿嘿”一声:“损人不利己。”
  “不,是损人利己。”
  陆四笑了笑,如果说何川是“实务”好官,这个赵文则是“识务”好官。
  于这年头,赵文这类人才活得久,才能将官做得更大。
  因为,他没有任何负担。
  贼来降贼,清来降清。
  不过,人品这个问题从来不是陆四首先考虑的重点,他不管赵文是出于何目的要卖扬州城,只要这个人眼下能够帮助到他和淮军,那他陆四就绝对高看于其。
  ........
  动员命令很快传达到了什长一级,各家头领除了留在高邮的富安陈大江外,也都被通知到位。
  一夺宝应城,二败高邮卫,三破高邮州的接连胜利使得各家头领和他们手下的好汉们都是士气饱满,对南下攻打扬州无比雀跃。
  城内官吏士绅送来的长子长孙都被孙武进安排人送到城外的运河边,陆四并没有将这帮公子少爷们带往扬州,而是交给正在破冰赶来的漕队。
  天冷,运河边空荡荡,一帮公子少爷们冻得不轻,可没人敢叫苦,因为监视他们的淮军手中大刀可是很锋利。
  人群中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躺在一个妇人怀中,茫然好奇的望着周围的大人,浑然不知她此时已不是什么骆家千金,而是“贼兵”用来胁迫她父亲的人质。
  州城内,骆永年带着仆人和伙计赶着十几辆大车来到城门,看到按刀站在台阶上望着自己的年轻贼首,骆永年忐忑上前,赔着笑脸道:“按将军吩咐,草民已将城中大小炮店都买空了。”
  陆四走到骆永年身后的马车挨个看了下,上面堆满了鞭炮和花炮,都是城中炮仗店备来过年卖的。
  “不错,骆东主辛苦,不过还要请骆东主再辛苦一下。”
  陆四说着将一纸清单递给骆永年,上面列满了各式淮军急需的物资,甚至还有普通商人根本没办法弄到的刀矛盔甲、弓弩箭枝等,甚至最后一行还写有虎蹲炮若干。
  “这个...”
  骆永年心头发苦,这张清单上有的东西他能搞到,有的东西却不是他能弄到的。但见年轻贼首似笑非笑的表情,再想宝贝女儿在人家手里捏着,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回头寻思是不是要亲自去一趟南京城。有些东西,除了南京有,别的地方哪有。
  陆四让孙武进派些人替换下骆家的伙计赶车,孙武进见车上都是鞭炮,不由好奇:“陆爷要这些做什么?”
  陆四随口道:“火烧史德威。”
  “嗯?”
  孙武进若有所思,旋即想到一事,忙将一叠草纸递给陆四。
  陆四见了草纸真是大喜,赶紧收在怀中,先前在淮安那会他老说弄些草纸用,结果每回都忘记。
  刚才去茅房时又想到这事,赶紧吩咐孙武进去办。
  其实元明之后,纸的造价已经极其低廉,中等以上人家普遍使用草纸擦屁股,这高邮北门后的商业市场有座公厕,承包这座公厕的人就给方便的人提供草纸,一次收费一文。再加上公厕的粪肥,很是有捞头。
  当然,民间使用的草纸不比宫中,宫中宝钞司在英宗年间停造宝钞,专造草纸,年造草纸72万张,专供宫女太监使用。那纸柔滑度比最好的杭州草纸都好用。
  陆四手中的草纸是小作坊生产,看起来质量肯定是不太好的,有点像烧给死人的纸钱那种纸。
  表叔陈大佐和富安陈大江到城门为主力送行,并给南下弟兄们准备了酒水。
  陆四不喜欢喝酒,可架不住天实在太冷,所以也喝了半碗。
  在肚中暖意升腾时,陆四当先走出高邮城,有马车,但他不坐,他已经习惯用两条腿走路。
  “弟兄们,打扬州了!”
  宝应沈瞎子发一声喊,将大刀扛在肩上大摇大摆出了城。
  大红袄左潘安这次难道的没有再异装另类,却不知哪打弄来的一身飞禽官服套在身上,这让被迫来到城门的高邮知州何川气的拂袖就走。
  百来里的南方,一支明军也正在往北方紧急行军。
  队伍的最前头打的是“史”字标旗,但队伍的中间和后面却分别打了一面“李”字和“胡”标旗。
  “史”为援剿都司史德威,“李”为甘肃总兵李栖凤,“胡”为四川副将胡尚友。
第104章
难兄难弟
就地取粮
  高邮通判赵文给陆四提供的是一个“假消息”,扬州城内的驻军并非只有援剿都司史德威一部,还有从天长过来的甘肃总兵李棲凤所领的4000兵,以及从凤阳过来的四川副将胡尚友的2600兵。
  如此连同史德威部的两千余兵,实际上扬州的驻军达到了九千余,近万人。
  赵文并非有意提供“假消息”,在此之前扬州城的确只有史德威一部,李棲凤和胡尚友这对“难兄难弟”是九天前刚刚被凤阳总督马士英和监军太监卢九德“撵”到扬州来的。
  原因是李棲凤和胡尚友所部军纪很差,他们先是依附左良玉,后来发现在左良玉那里连饭都吃不上,二人就商议决定脱离左良玉到凤阳。
  起初,凤阳总督马士英对二将的到来是欢迎的,毕竟他这凤阳总督麾下也没多少兵马。
  但随着黄得功南下攻打张献忠,在英山和太湖两县取得大胜,俘虏张献忠部一万多人,并归凤阳总督节制后,马士英渐渐就对军纪差,打仗又不肯出力的李棲凤和胡尚友瞧不上眼了。
  终于,在李棲凤部公然在定远县掳掠,并杀害知县后,马士英一怒之下密令黄得功率骑兵镇压李棲凤和胡尚友二部。
  黄在接到总督密令后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向监凤阳诸军太监卢九德请示。
  如此做法,便是黄得功出身御马监所辖勇士营,而卢九德于崇祯五年时曾任御马监提督太监,黄得功是其麾下把牌中军,二人关系十分密切的缘故。
  卢九德虽是内臣,亦是正直之人,早就听闻甘肃兵和四川兵不堪事迹,遂让黄得功奉令,并叫麾下另一大将朱纪带兵配合。
  听到风声知道不妙的李棲凤赶紧找到胡尚友,二将自知凭他们兵马绝打不过黄闯子的骑兵,为求自保便决定双双前往凤阳向总督马士英“负荆请罪”。
  “若二位将军想落个刘超下场,那就当咱家什么也没说。”站出来反对的是李棲凤的监军高歧凤。
  刘超是明军的悍将,天启年间以征讨安邦彦有功升为四川总兵,后坐罪免职。李自成围开封时,刘超请募乡勇协击,遂被起用为保定总兵官。可随后刘超以私怨杀御史魏景琦等三家,据城造反,又杀巡抚王汉。
  崇祯只得下令马士英偕监军卢九德、河南总兵官陈永福进讨。刘超在贵州时和马士英是旧识,两人关系甚好便向马士英乞降。马士英假意答应,结果刘超一出来便被他砍了,丝毫不念旧情。
  “刘超与马士英自幼相识,可谓发小,马士英杀之毫不手软,二位将军难道以为自己能比过刘超?恕咱家说句难听的,二位要决定去凤阳请罪,不如这会直接抹脖子的好。”高歧凤虽是内臣监军,胆色却不比李棲凤和胡尚友这两个武人差。
  “那怎么办?”
  李棲凤一想也对,马士英那家伙连一块长大的刘超都杀得,怎会饶过他们。
  “高公公可有法子救我二人和麾下这数千儿郎?”胡尚友虚心向高歧凤求教。
  “去扬州!”
  高歧凤给李、胡二人点出一条出路。马士英是凤阳总督管不到扬州,扬州那里并无多少兵马驻守,其地又是巨富,养活李、胡二部几千官兵根本不是问题。
  “是个好去处!”
  胡尚友和李棲凤都为之动心,又担心扬州不纳他二人。
  高歧凤却说不必担心,有一人可以帮他们在扬州立足。
  二将忙问是何人。
  高歧凤道:“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
  “史公?”
  胡尚友愣了下,旋即眉头微皱。
  崇祯八年,总理侍郎卢象升大举攻打农民军时,史可法迁为右参议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后改封副使监江北军队。其时他胡副将还是游击,在史可法指挥下追击过潜山天堂寨的农民军,二人打过一阵交道,但是互相观感怕都是极差。
  “当年我得罪过史可法,他现为南京兵部尚书,位高权重,怕是不会答应让我去扬州。”胡尚友担心道。
  李棲凤心里也没谱,他甘肃兵军纪真是不太好,想来那位史尚书也耳闻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