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38

  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目光无比坚定的陆四,一定要解开脖子上的绳套,谁阻挡,就杀谁。
  “日他妈妈的,大兄弟真他娘的...有种啊!”
  “有种”是沐阳左大柱子对好汉的最高称赞,一口唾沫,一付铁甲,总喜欢与众不同着装的左潘安第二个站在了陆四身边。
  狂人?愚人?
  不要命的人!
  程霖穿了第三付铁甲,陆兄弟说的对,他们如今只有向前,不可能再向后。
  造反没有回头路!
  “官兵人是多,可他们...也是两条胳膊两条腿吧?”
  西溪郭啸天看了看自己满是裂口的右手,并没有去披甲,而是径直拿着手中的双斧去了前面。
  这对斧头砍过很多树,也砍过人。
  “你们看着我干什么?酒白喝了,肉白吃了?”
  沈瞎子摸了摸乱糟糟的头发,拿起了第四付铁甲。
  “吊不如人,胆要再不如人,就没意思了。”草堰孙四自嘲一笑,拿起了第五付铁甲。
  “你们爱拿不拿,反正我拿一付,铁甲在身多条命。”孙武进“嘿嘿”一声,拿了第六付。
  “咱们几个可是扎黄巾的,不能叫他们给比下去吧?”
  风字营队官、大团人麻三拿了第七付。
  “俺就不套了,俺一射箭的,穿甲不方便。”徐传超取下背在身上的长弓,仔细检查起弓弦。
  风字营另四个队官拿走了四付铁甲,旗牌队的三个队官也各领了一付,还剩两件铁甲。
  正当两个头领要上前拿时,旗牌队却走出一个子并不高的士兵,操着一口众人不太听懂的闽南话说道:“能不能把这两件铁甲让给我们?”
  “黄昭,你要铁甲干什么?”
  刚刚穿好铁甲的孙武进有些不快的看着部下这个福建降兵,要不是陆爷吩咐把会打铳的福建兵收在旗牌队,他才不要这帮说话废劲的福建人。
  黄昭迟疑了下,低声用夹生的官话道:“孙爷若能给将这两件铁甲给我们,我们当为淮军死战到底。”
  “嗯?”
  孙武进也是迟疑了一下,看着黄昭的脸许久之后,点头道:“那这两件归你们。”
  “谢孙爷!”
  黄昭上前拿起一付铁甲,又朝队伍中和自己一起被俘的同伴杨祥看了眼,后者没有说话直接走到车边取了另一付铁甲,二人互相帮助对方穿上。
  “这刀不行,”
  黄昭看向孙武进,“孙爷,有斩马刀吗?”
  孙武进“嘿”的一声:“我到哪弄斩马刀?”
  听说没有,黄昭有些失望,一边杨祥则闷声说了句:“凑合用吧。”
  黄昭微“嗯”一声,没再说话。
  铁甲领完,车上的百具棉甲也被分了,另外两辆车上的长短挨牌也被一一分发下去。
  从南到北,一支支武装好的队伍沿着官道两侧的麦地向“淮”字大旗集合。
  人群气氛很压抑,但没有人止步不前,也没有人往后方流连顾盼,只因他们的带头人在南边。
  “陆兄弟,我们怎么打赢?”程霖根本没有回头看有多少人选择同他们拼命。
  “靠紧我。”
  陆四的答案就是这三个字,他也不知道怎么打赢。
  平原之地,无法设伏,只能硬拼硬,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如果我死了,你指挥。你死了,沈兄弟指挥...淮军的大旗不能倒!”
  陆四做了最坏的打算。
  没有人应声,空气中只有不时呼出的热气,隐约还有酒味。
  吴友福带人退了下来,看到“淮”字大旗下已经密密麻麻站立的人群,以及人群前一身铁甲屹立的陆四,他明显有些错愕,他以为主力已经向高邮撤了,没想到,他们却选择一战。
  “官兵的马队上来了!”
  吴友福喊完这一声,就带着他那哨人奔下官道,跳进了麦地边的沟子。
  “官兵的马队会不会直冲我们?”陆四侧脸问孙武进。
  “不会!”孙武进很肯定的回道。
  “为什么?”
  陆四奇怪,骑兵冲步兵不是正常战术么。
  “我们人多,他们人少,官兵脑子坏了才会硬冲我们。”
  陆四一想也是,淮军虽不及官兵五分之一,但也有两千人,且已做好一战准备,而官兵马队就百人,凭什么硬冲?
  内心却是有些失望,他还准备靠长竹篙给官兵马队一个下马威呢。
  远处,有蹄声传来。
  随着蹄声越来越近,明显看到南方有灰尘扬起。未几,众人视线中便有一队骑兵身影出现。
  果如孙武进所料,那队骑兵在发现前方竟有大股“贼人”时,并没有愚蠢狂妄的拍马来杀,而是远远勒停战马在那观望。
  “陆爷,他们是在等后面的大队。”孙武进道。
  陆四“嗯”了一声。
  “阿欠!”
  左大柱子的一声喷嚏来的很不是时候,把已经紧张的手心都出汗的众人吓了一跳。
  “大兄弟,要是咱们打赢了官兵,你有什么奖赏给我?”左大柱子表情很认真的看着陆四。
  “送你一朵小红花。”
  陆四回答的样子也很认真。
第108章
奋勇杀敌者,千秋万代!
  明军马队领兵者,援剿都司史德威部千总曹元,此人原是辽东总兵,现任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的刘肇基部下。
  因史可法见南都诸军不堪用,派副将何刚往浙江义乌、东阳募兵,欲建忠贯营以为江防,遂抽曹元于何刚部。
  只曹元早年与何刚有隙,不愿受其节制,刘肇基从中调节不果,史可法便叫曹元暂于扬州隶史德威。
  曹元部马队有正兵103人,辅兵200余,马370余匹,多半是辽东旧兵,颇有战力,当年曾在刘肇基指挥下同悍将曹变蛟等共破清军于黄土台及松山、杏山。
  只那时曹元部精骑上千,如今却仅余这103人,其余要么战死,要么思乡心切脱队北上。
  便是贵为都督同知的刘肇基,也是不复当年辽东总兵雄姿,如今在那南都做有名无实的大教场提督,手下使唤不过千人。
  “贼人敢于列阵,必有死士主脑,我们不可轻动,速去通传都司知晓!”
  曹元久经战阵之人,自是不会愚蠢到以百人马队冲贼人大队,当下一边勒马观望贼人动向,一边火速往后方通报。
  明军大队尚在十里外,接前方马队通传有大股贼人列阵横于官道,援剿都司史德威感到惊讶,一惊贼人既能至此,那高邮和宝应必定已落贼人之手,否则贼人不会有胆向扬州挺近;二惊贼人能见马队而不散,已非他先前以为的乌合之众,不由谨慎起来。
  “贼人中莫不是有官兵?”
  史德威部下操守官蔡一清估摸道,否则无法解释贼人大胆举动。
  “漕院近来多延揽外地兵马入淮,内中良莠不齐,难保没有胆大包天之人趁机反乱,说不得就是那外地兵做崇。”
  随史公平乱多年,今日是兵,明日是贼的场面史德威已是见怪不怪。
  当下命人将此军情通知后方的甘肃镇总兵李棲凤和四川达州副将胡尚友,同时下令本部兵马加快行军速度,并做好迎战准备。
  “淮扬贼人是无知,还是无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