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记(山海碑歌)(校对)第9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7/1266


而就在洛羽闭关十载的最后一年中,神赐大陆凡俗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此事,直接导致了南北六州凝一之势,遥遥无期。
因为,在洛羽十年之约的第六年时,人王赵玄开始闭死关于玄湖,一直到第九年都未见出关。
而这一年,赵皇成巡行天下之际,突染恶疾骤薨于泽州境内!
致使新皇人选未定,赵国上下不安,暗潮汹涌。
长公子赵彻,年方十二,却素来宽仁正直,初显明君之气象;二公子协,年不过十,心性跳脱,顽劣不堪,难堪社稷重器。
如此,国不可一日无君,理当立长公子彻,暂继大统以稳社稷。待人王赵玄出关之后,再行歃血奉天大典以正天子位。
然,如今凡俗朝堂之中多有散修之士享居护国客卿之尊位,权势滔天,非寻常人臣可比。
彼时,一众护国客卿与大将军赵能合谋,秘不发丧,封闭内外消息,欲废长立幼,强立少公子协为帝。
众臣刚直力谏,反而惨遭获罪屠戮灭门,其挟天子以令天下,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尔有忠坚之臣,暗中传信远在北方边境,执掌二十万精锐大军的书方仪,以期能回王师正朝纲,擎社稷于倒悬。
一月后,天阴如无月之夜,风起于北,速掣向南。
赵宗亲先皇赵成之皇叔,年过花甲的大将军赵能,在一众护国客卿的鼎力支持下,竟假传圣旨擅立少公子协为太子,而后数日宣告赵王成薨!
而就在少公子协即将登位大宝的前七日,已是领镇北将军的书方仪,竟引五万百战精锐暗渡泪孤海。
书方仪为洛羽之真传弟子,自得水灵族友好相待,如此五万大军有水灵族相助,一路乘风破浪南下,于继位大典前一日的辰时,自白河入海口驶入中州境内。
彼时,两岸早被预先埋伏好的斥候封禁,遂得顺漳水而下。
当翌日东阳升起时,其五万精锐已如天兵天降,陈兵于准备登基告天的北炎山下。
北炎山东、西、北三面峭壁,唯有南面开阔,可登山祭天受禅。
此刻,大将军赵能正与诸护国客卿,挟持百官,领三万禁军,拥少公子协欲登北炎山受禅台。
山上玄旗招展,三万禁军陈兵南山下,护卫左右。
而书方仪的五万百战边军精锐,亦在此时突然杀出,列开了阵势,将南面封死。
一时间,战旗猎猎,擂鼓震天!
其中军大纛玄旗猎猎招展,上书斗大金字——‘奉天王师,赵,镇北。’
但见
前军战将十数,挺枪勒马,将旗激荡;中军刀枪直刺苍穹如林;两翼铁骑沉喝闷踏如雷滚。
赫赫军威,百战肃杀之气只叫天地色变,如乌云盖压大地四方。
山下三万禁军虽甲胄精酿,铁面骇人,威武不凡,但面对五万精锐边军,他们这些未经历过战阵的禁卫,又如何不惊惧?
霎时,三万禁军已在慌乱中,直接列就半月防御之阵,大盾在前,长枪在后。
显然,他们这是明知的选择防御,打死要做乌龟了。
如此惊变,早已惊动了正登至半山腰的小皇子与赵能等人。
他们正立于山腰处,俯瞰南山脚下旷野。
那黑压压一片中,清晰可辨的镇北将军大纛正在向前移动......
见得镇北将军大纛,被挟持的百官中,多有激动之色。
而少公子协见了已浑身瑟瑟发抖,他竟慌忙摘着帝冠,畏惧的说道:“镇...镇北将军到了,本公子不当皇帝了,不当了...!”
大将军赵能霎那色变,气得吹胡子瞪眼,连忙上前阻止,怒容厉喝:“陛下乃我大赵新君,他书方仪是我赵氏之臣,何惧之有?”
少公子依旧惊恐,甚至都哭起了鼻子。
他退缩摇头:“不~父皇说过,镇北将军是洛仙师的得意弟子,连玄皇叔都是他师弟,我...我怕~。”
“岂有此理!”赵能怒火中烧。
他怒愤道:“想我赵氏自有天下以来,何曾受制于他人,仰人鼻息?今我朝有诸山外高人为护国客卿,何惧他小小银手探花?”
赵能身后一老者客卿微笑点头,捻须倨傲道:“陛下与大将军无需担忧,有我四人在此,定保社稷无恙。”
与此同时,山下三通鼓罢。
阵前大纛之下,一身披软甲,手着银丝手套,腰后横跨两把剑器的少年,已单枪匹白马行于两军阵前。
这少年,正是赵能口中的银手探花——书方仪。
第720章:山海内乱生,伽南涅槃终
北炎山下,三通鼓罢。
阵前大纛之下,一身罩素白长衫,外披银鳞软甲,头扎白麻孝带,手着银丝手套,腰后横跨两把剑器的少年,已英姿勃发,单枪匹马行于两军阵中。
这少年,正是银手探花——书方仪。
他身后五万百战之师,尽数白衣玄甲,玄旗猎猎,顶系白绫如流云激荡,山呼雷喝曰:
“奉天王师,护赵伐逆......奉天王师,护赵伐逆!”
与此同时,山腰上传来了年过花甲的赵能那苍劲的断喝质问之声。
“镇北将军兴兵来此,是为贺我大赵新皇登基大典,还是意图不轨啊?”
其后一护国客卿,声音尖锐,唳喝道:“书方仪!汝虽为玄门历凡之子,然今为赵氏之臣,既见新君,何不下马叩拜?”
书方仪气象沉稳,他自然听出对方这是先声夺人,颠倒黑白同时,给他一个下马威!
他依旧稳坐马上,微微仰望山腰处,那正顶盔着甲的老迈身影,随即又眯眼扫视其身后四名凝星修士。
只见他单臂抬手,身后五万虎贲铁甲,尽数息声。
随之,他铿锵之声已回荡八方。
“吾,书方仪起山外,历凡尘,拜天、拜地、拜恩师、拜天子,何向尔等屈膝?!
昔我大赵鼎盛之时,懿文帝贤明海内,虽应天下民心,传位于吾先皇成,然先皇仍需赤宵王剑歃血奉天,尔授正天命,贵为人间真命天子。
今,先帝霸业未成而中道骤崩,我大赵社稷微惑,人王闭关未出,客卿利欲扰秩,皇戚昏昧酿祸,南都四州遂凶,内外山河扰攘。
故,吾兴王师而奉天,特来护我大赵。”
说着,他遥指山腰处四名护国客卿,讥讽道:“然...尔等山外散修,以历凡之由,接踵而至,恬享护国上卿之荣泽,却惑以皇戚为伍,乱行废长立幼之举,屠戮社稷忠良,僭立天子之越!
以致,亿兆黎庶不安,社稷震荡;狼心狗行之辈,汹汹龇吠;奴颜婢膝之军,纷纷攀卫爪牙。
敢问,社稷苍生之安危何思?六合凝一之国策何在?”
此言一出,五万玄甲精锐霎那山呼如潮。
“护我赵统,六合凝一!”
声浪如雷,震荡八方,似天摇地动。
山下三万禁卫军闻言,瑟瑟惶惶,不知如何是好。
他们心中自然觉得镇北将军说得有理,可身为禁卫军,受大将军节制,军令如山,又岂能抗命不遵?
而书方仪则遥指山腰处,瑟瑟发抖的少公子协,质问声惊掣天地曰:“赵协~!今将士鏖战边疆,内忧外患,公子欲矫登帝位,就不怕四州动荡,社稷崩塌,以为赵氏之罪人吗?难道你已忘记赵国历代先君一统天下的大愿了吗?”
这一声质问,只叫少公子协惊惧得连退两步,畏惧得泪水奔流。
他虽年幼,惧怕的浑身颤抖,却依旧流着泪着,本能地抬头挺胸,如面对师长般稚嫩声高呼:“赵协虽顽稚,却不敢忘却先祖大愿啊~!将...将军,协儿实不想当皇...”
“住口!”话音未落,身旁赵能已当即沉喝力止:“陛下为君,乃天命所归,岂可畏臣?”
说罢,他闷哼一声,傲然俯视山下道:“镇北将军未免言重,恐偶听小人谄言,生了误会,我等所为正是为历代先王大愿想,为社稷安危计!
长公子仁慈有余,却过于软懦,难堪社稷大任。”
说着,他指向身旁已畏畏缩缩成了小泪人的公子协,睁眼说瞎话道:“反观公子协,虽略显贪玩,实乃年幼之天性,然也机敏非凡,资质过人。
故,我等不得已,方应国不可一日无主之因,拥立少公子协为新君,此...何来祸乱之说啊?”
此话音未落,山下书方仪便是一声雷霆断喝!
“住口!乱臣贼子,皓首匹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7/1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