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761


齐大公子微微皱眉,问道:“什么事情?”
“关于大周节度使的问题。”
林三郎低声道:“我初到长安,对于朝廷上下都不怎么了解,对于各地的节度使更是一无所知,听闻齐大将军乃是范阳节度使,我想向齐兄请教一下,各地的节度使大致是个什么情况。”
“三郎问这个做什么?”
齐宣有些奇怪的看了林昭一眼:“各地的节度使跟咱们又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圣人与政事堂宰相们要操心的事。”
“只是问一问。”
林昭低声道:“多少得罪了康家,总不能对于节度使一无所知罢。”
“说的也是。”
齐宣点了点头,低声道:“到本朝,大周各地一共有十个节度使,分别是范阳,朔方,河东,河西,剑南等地……”
齐大公子的父亲,就是十大节度使之一,他虽然是皇亲,但是也算是半个将门,对各地的节度使知之甚详,此时提起这些节度使,自然能够娓娓道来。
大周开国初期,本来是没有所谓节度使的。
但是开国二百年,国力总有衰弱的时候,到了百年前的时候,朝廷便开始由攻转守,于是开始在边境各州设立节度使,为了方便抵御外敌,便让节度使节制总管当地军政,以统筹力量。
起先只有一两个节度使,到后来就是五六个,七八个之多,起先朝廷国力强盛的时候,各地节度使自然是服服帖帖,一起拱卫朝廷,但是到了先帝朝,也就是灵帝时期,朝廷国力虚弱,各地自成小朝廷的节度使,已经渐有不臣之心。
本朝天子御极初期,大力整顿各地节度使,在最初的十多年里,算是挽回了一些局面,但是随着圣人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也不得不开始依靠这些节度使的力量,来抵御北边的契丹匈奴之类。
不过到了因为有了前朝的前车之鉴,圣人对于节度使的人选是经过细细考量的,鉴于外人信不过,他便派了一些自己的“亲戚”,出任各地的节度使。
比较典型的就是范阳节度使齐师道,乃是圣人的妹夫。
朔方节度使康东来,是圣人的小舅子。
除了这两个之外,其他八个节度使当中,还有三四个是与李家沾亲带故的。
但是很明显,在权力面前,这种亲戚关系脆弱不堪,随着圣人日渐老迈,乾德初年任命的十大节度使之中,已经有好几个有自立山头的倾向了。
太学学舍里,齐大公子把几位节度使的大致情况,都跟林昭说了一遍,林三郎坐在齐宣对面,听得很是认真。
…………
就在林昭在太学里听课的时候,内宫承欢殿里,风姿绰约的康贵妃,跪在天子面前,满脸都是泪水,她低声啜泣道:“陛下,我二弟定然是受人宣扬的,臣妾从小看着他长大,他绝然不会做出这些恶事……”
圣人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宠妃,面无表情,闷哼道:“他小时候不作恶,是因为没有一个贵妃当姐姐,没有一个节度使当兄长。”
“去年的时候,你们康家的那个程敬宗,甚至勾结山贼,杀进越州城里,意图谋杀本朝的探花郎,那时朕还有些不敢相信,康东来哪来的这么大胆子,不成想早在乾德五年的时候,他便已经这么干了!”
说到这里,圣人冷哼了一声:“掳掠民女,私建会馆,结党营私,杀戮朝廷命官!”
“这些罪名,哪一个不能把你们康家满门抄斩了?”
天子看了看康贵妃,沉声道:“看在咱们夫妻一场,这件事朕的意思很明朗,即便查实了,也会止于康东平,不会株连到你们康家,如果这样你还不知足,还要来朕这里哭求,只能是自寻祸端!”
康贵妃无力的瘫坐在地上,满脸都是泪水:“陛下,康家十几年来,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正因为如此,才容易招人嫉恨。”
“整个长安城里,除了康家站在陛下这一边,其余大臣,哪一个不是倒向了东宫?”
康贵妃垂泪道:“就连那个号称铁面无私的大理寺卿,前几天不也受了东宫的指使,进宫面圣,意欲置我二弟于死地?”
她抬头看着天子,泣道:“陛下,我二弟可以死,我们康家满门上下都可以死,但是我们若是死了,整个长安城里,还有谁站在陛下这一边?”
第一百六十六章
我招了!
康贵妃的话,说的无疑是非常聪明的。
她心里很清楚,康家这些年到底是怎么起势的。
她的父亲,虽然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武官,但是原本是绝对没有可能坐到节度使这个位置上去的,她的弟弟康东平,虽然十多年前在与契丹的作战之中屡立战功,但是也绝对没有到三十岁就成为朔方节度使的程度。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逐渐老迈的圣人,想要给太子在朝堂上寻一个对手出来。
父子相疑,父子相杀,绝对不是什么臆想!在大周二百年历史上,李家皇室之中父杀子,子弑父的事情,都曾经真真切切的出现过,而且是不止一次!
远的暂且不说了,就拿胡闹了一辈子的灵帝来说,他晚年便是死的不明不白,如今所有的典籍之上,都只是记了暴死二字,没有人知道那位昏君究竟是怎么死的。
正因为如此,皇帝不可能不对自己的儿子有所防备。
听到了康贵妃这番话之后,皇帝面色微沉,他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女人,声音低沉:“所以,这成了你们康家胡作非为的倚仗了,是不是?”
康贵妃满脸泪水,连连摇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老实说,本来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但是如今事情已经闹大,就小不了了,朕总不能豁出这张脸,去救你的兄弟。”
老皇帝声音有些沙哑:“你们康家人的性命,抵不过朕的脸面。”
说到这里,天子给一旁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立刻恭敬低头,从手中的木盘子里取出一块染血的绢布,放在了康贵妃面前。
“这是康家幼子,前些日子在大理寺门口写下的血书,朕不想再多说什么,你自己看一看。”
康贵妃含泪接过这份血书,打量了一遍之后,眼中再次留下泪水:“臣妾这两天也找人打听过了,这个韩县令的幼子,这三年时间都是由宋王世子李煦在照看,李煦自小在东宫伴读……”
说到这里,康贵妃抹了抹眼泪,咬牙道:“反正都是人家安排好了的,自然什么罪名都能编的出来,陛下说得对,康家人的性命,大不过陛下的脸面,臣妾也不敢让陛下丢脸,臣妾明日就出宫回康府等死!”
“你威胁不了朕。”
天子目光看着眼前的康贵妃,目光有些阴鸷:“你老老实实的待在宫里,朕只当你是李家妇,与康氏无关,你若是自己回了康家,是死是活,就都与朕没有干系了。”
说完这句话,天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拂袖道:“起驾回太极宫。”
说完,这位步履已经有些蹒跚的老皇帝,很是不悦的离开了承欢殿。
而等到老皇帝走远之后,原本哭的梨花带雨的康贵妃,用手帕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她起身来到了承欢殿的梳妆镜前,整理了一番妆容,然后唤过来一个小宫女,低声道:“给宫外传信,让他们给东平去一封信,告诉东平……”
说到这里,她幽幽的叹了口气:“告诉东平,老爷子这一次狠下心了,东来的情况很不好,我这边已经没有什么办法,让他想办法救一救东来。”
这个小宫女只有十七八岁年纪,但是看起来很机灵,闻言立刻点头。
“奴婢这就去。”
说完,她就匆匆的离开了承欢殿。
等到这个小宫女也走远之后,康贵妃才抬头看向了眼前的铜镜,仿佛是在跟镜子里的自己说话。
“事情已经闹大了……”
她自言自语,问了一句。
“事情又是怎么闹大的呢?”
………………
后宫里的对话,自然不会为外人所知,此时整个朝堂里,尤其是三法司衙门,已经忙碌了起来,大理寺卿石中矩,手中拿到了不少证据,连续数次亲自提审康东来,但是这位康二爷一口咬死了不是自己所为,连续几次问话,都没有能够定罪。
不过,有了韩参的那份血书之后,三法司衙门的官员,在这件事情上意见差不多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尽量给康东来定罪,毕竟大家都是文人,都是既要脸,又要面子的。
终于,在三法司衙门的努力之下,一直死不开口的康东来,终于开口了。
大理寺大堂里,面对大理寺卿石中矩的讯问,康东来再也支撑不住,他咬着牙,声音低沉:“不是我做的,你们谁也不能冤枉我,事到如今,我与你们说实情就是!”
大理寺卿石中矩,狠狠地拍了拍惊堂木,喝道:“从实招来!”
康东来撇过脸,不去看正堂上的三法司主官,闷哼了一声之后,开口道:“韩家一家遇害一事,康某虽然知情,但是的确不是康某所为。”
石中矩冷笑道:“康郎中先前还说毫不知情,怎么如今又说自己知道了?”
“先前说不知情,那是为亲者讳,如今事情瞒不下去了,自然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康东来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乾德五年,我家里人在蓝田县正常买地,不知道因为什么,下面的人与蓝田知县韩有圭起了冲突,走几块地就没有能买下来,当时这件事情,是我大兄的妻弟程敬宗在办。”
说到这里,康东来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
“也康家买地,是想给子孙后代置办一份家业,程敬宗没有办成,我便训斥了他一顿,后来程敬宗便背着我去了一趟蓝田,他再回来的时候……”
“韩有圭一家便死了。”
康东来闭上眼睛,闷哼道:“这件事前后我毫不知情,但是也觉得有些蹊跷,后来在我的逼问之下,程敬宗才说出了事情,说他已经找人把蓝田那边的麻烦处理干净了。”
康东来深呼吸了一口气。
“当时我极为惶恐,狠狠地打了他一顿,甚至准备揪着他去京兆府投案,但是他毕竟是大兄托付在我身边的人,如果他死了,我对大兄不好交代。”
康二爷抬头看向石中矩等人,低声道:“于是,我便没有揭发此事,但是程敬宗做下这种恶事,我也越来越看他不顺眼,到去年的时候,再也忍不了他,便找了个理由,把他从工部赶到了越州去。”
说完这一切之后,康东来大声道:“所说有罪,康某最多就是一个治家不严之罪,再加一个知情不报的罪过,三法司要怎么罚我我都认,但是不是康某干的事,康某绝不会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