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761


林昭没有多说废话,而是开门见山的说道。
“而且,长安城里的教书先生,可是要远胜越州的。”
第二百七十三章
我对胡姬不感兴趣!
再这个时代,劝一个人背景离乡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是劝一家人直接搬家了。
一般这种情况,只有家里某个人当官了,而且是当了大官,才有可能发生,即便家里有人当官了,全家搬到长安城里去住,过些年也总是要回故土的。
谢家一没有人当官,二不怎么缺钱,不需要硬着头皮去长安城里闯一闯,因此想要劝他们搬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林昭一见到谢三元的面,就开门见山的把搬家的两个好处给说了出来。
第一,三元书铺目前的生意,只有搬到长安城,才有可能尽快挣到大钱。
第二,长安城里有足够优秀的教育资源。
听到了林昭的话之后,谢三元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然后看着眼前的这个未来女婿,开口问道:“三郎,长安城的先生,确实比越州的要好么?”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也看重钱,但是远没有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么看中,谢三元在越州城里虽然算不上豪富,但是绝对已经算得上有钱人了,一家老小吃喝不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因此对于谢三元来说,后者的诱惑要比前者大的多。
因为谢家就只有谢晋这么一个儿子,林昭即便娶了谢澹然,毕竟也是外人,只有谢晋取中了功名,中了进士,才能光宗耀祖,才能让谢三元面子上光彩。
小林探花微笑道:“这是自然,谢叔你也知道,我从前在越州只是个半吊子水平,到了长安城只一年时间,便中进士了。”
“那如何能一样?”
谢三元摇头道:“你是进了太学,自然名师无数,晋儿即便进了长安城,也不可能进太学。”
这个倒是实话,关于国子监,朝廷有明文规定,只有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入太学,即便次一等的四门学,也需要家里有七品官的长辈才成。
虽然有林简这么个国子祭酒在,理论上林昭能够安排任何人进入国子监,但是元达公并不怎么喜欢这些,林昭亲自去说这件事,林简或许会捏着鼻子把谢晋安排进四门学,但是心中肯定也会不喜。
关于这个,林昭也早就想好了,他笑着说道:“谢叔放心,小弟虽然进不了国子监,但是我在长安与太学里的一个博士相熟,只要你们一家人跟我进长安去,我保证可以让小弟拜入这位太学博士门下。”
说到这里,林三郎正色道:“太学博士,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正六品上,平日在太学里想要听他讲课一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弟如果能拜他做老师,与进了太学也没有什么区别。”
国子监里不同学堂的博士品级不同,比如说国子学里的学子家里人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国子学的博士便是正五品,像周昌明这种太学博士,就只有正六品。
谢三元本来还有些不以为然,但是听到了“正六品上”这几个字,眼睛顿时直了。
他们这些普通的商贾,对于朝廷官制研究不深,但是对于官员品级比较敏感,毕竟他们很清楚的知道,作为山阴县老百姓父母官的吴知县吴大老爷,也不过是七品官而已。
想到这里,谢三元咽了口口水,有些紧张的问道:“三郎你……当真有把握么?”
“放心。”
小林探花神色笃定,笑着说道:“如果这位太学博士不肯收下小弟做学生,我就亲自去求七叔,让他收小弟当学生,这总行了罢?”
听到这句话,谢三元连连摇头,有些惶恐的说道:“使不得使不得,可不敢打扰林祭酒……”
在这些小民百姓看来,知县老爷都已经是头上的天了,更不要说是林简这种三品的朝廷大员了,差距大到了一定程度,他们连与林简打交道的勇气都没有。
小林探花呵呵笑道:“怎么样,谢叔愿意与我去长安否?”
“谢叔你辛苦弄出来的铅活字,也只有在长安城,才能大放光彩,等到了长安,那些铅活字出了名,谢叔的名字就会被长安百姓广为传颂,到时候说不定会被人记在史书里,千古流传。”
谢三元深呼吸了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三郎,这件事太大了,容我考虑考虑…”
林昭含笑点头。
“这个是当然,不过谢叔你也不用有很大的压力,咱们去长安之后就,又不是再也不回越州来了,这边的书铺找个人打理,仍然可以继续开。”
“这边的宅子也都还在。”
小林探花面带笑容。
“谢叔就当是去长安城做生意,过些年还是要回越州来的,不止是谢叔你要回来,等我哪天把该干的事情干完了,我也会回越州来养老。”
谢三元点了点头,叹息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是明白的,不过总要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才是,不止是你婶婶,还有一些家里的长辈需要知会,再者就是我要是去了长安,越州这边的生意也要找人来打理。”
“这件事不急。”
林昭喝了杯茶,面带微笑。
“我也还有一些日子才能离开越州,谢叔你慢慢考虑,您与谢婶实在不想去也没有关系,咱们还可以再想别的对策。”
谢三元点了点头,略做犹豫之后,他看向林昭,开口问道:“三郎,要是让澹然与晋儿与你同去长安,不知……”
“不行的。”
林昭苦笑道:“我与谢姐姐还没有成婚,她跟我去长安算怎么回事?”
“那你们就尽快成婚。”
谢三元咳嗽了一声,开口道:“刚好双方父母长辈都在,咱们现在筹备,半个月差不多也能成婚了。”
林昭愣了愣,然后苦笑道:“谢叔还是先跟谢婶商量商量去罢,铅活字还需要谢叔你亲自到长安去,你们一家人总不能一辈子待在越州,还是要出去看一看的好。”
说到这里,林昭颇有些语重心长。
“长安城,比起越州大了十倍不止,您与家里人,怎么样都应该去那里瞧瞧看看才是。”
小林探花对着谢老板眨了眨眼睛,笑道:“朱雀大街两边,有许多胡姬酒肆,里面有金发碧眼,肤白如雪的胡姬,生得很是好看,谢叔便不想去看一看?”
谢老板闻言一愣,然后咳嗽了一声。
“莫要胡说,我就算去了长安,也是去做生意,去给晋儿求学的,我都这把年纪了,对什么胡姬已经全然不感兴趣了——”
林昭似笑非笑的看了谢三元一眼。
“谢叔您自己考虑考虑,再跟谢婶好好商量商量,我去后院与谢姐姐说说话。”
说罢,小林探花潇洒起身,熟门熟路的朝着谢澹然的绣楼走去。
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林探花的励志人生
时间悠悠而过,一转眼,林昭已经在越州待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时间进入了乾德九年的秋天。
这一个多月里,林昭先是解决了张氏母子的隐患,而后又把林简交待的事情办好,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花了两天时间带着林湛兄弟俩在越州城里逛了逛,除此之外,林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跟谢澹然“联络感情”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乡的这段时间里,林二少林湛,在越州闲逛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农家的姑娘,可以说是一见倾心,之后便常常往乡下跑,经常到傍晚才回来。
林昭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每次向他问起,林二少都守口如瓶,全然不肯告诉林昭关于那个女孩的事情。
当然了,林昭本可以跟着他一起去乡下看一看的,但是想了想,从小在长安长大的林湛,平日里干什么事情都是漫不经心,难得这么上心,倒不好去干涉他的隐私。
这天,林昭受了林思正的邀请,一大早便赶到了兴文坊林家大宅,去给林家学堂读书的孩子们“上课”。
老师说,林昭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是“专业水平”相对于这个世界的进士们来说,还是要欠缺一些的,更不会教人怎么读书,但是林思正三番两次的邀请,他实在是推脱不过,便厚着脸皮去了一趟林家的家学。
到了林家大宅之后,林思正亲自带着他到了西院的学堂里,林昭跟在林思正身后,又看到了当初那个考校过他的林家西席秦先生。
这个秦先生,人品倒算是不错,当初考校了林昭学问之后,很干脆的就同意收林昭做学生,后来因为张氏的事情,林昭并没有能够进入家学上学,这位秦先生还曾经打听过林昭的下落,只是不曾去三元书铺寻过林昭就是。
林三郎上前,对着秦先生微微躬身,拱手道:“见过先生。”
秦先生在林家教了十几年书了,在林家地位颇高,平日里在林家都是抬着头走路的,但是见到林昭向他行礼之后,这位已经是中年的西席先生,慌忙避开身子,作揖还礼:“万不敢受探花郎礼数。”
林昭对着他笑了笑:“先生客气了,当年我到先生这里求学,先生没有瞧我不起,愿意收我做学生,便是林昭的贵人,只可惜咱们之间没有师徒缘分。”
听到这句话,秦先生也长长的叹了口气:“时至今日,秦某还常常为此惋惜不已。”
他抬头看了林昭一眼,微微叹息道:“探花郎在长安的诗赋文章,秦某都已经拜读过,且不说两年前如何,单说如今,探花郎的学问已经远在秦某之上,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万不敢当探花郎一声先生了。”
听到他这么说,林昭也没有再继续坚持下去,而是与林思正沟通了几句,便迈步走进了林家家学的学堂里,坐在了秦先生平日坐的位置上。
他往下瞥了一眼,只见学堂里坐了差不多二十个学生,有孩童也有少年,而且还有男有女。
只要是在林家出生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要进家学读书的,男丁读书是为了求功名,小女孩读书,是为了知书达礼。
这些学生里,小的只有六七岁七八岁,大的也有十三四岁了,比林昭小不到哪里去。
不过论心理年龄,林昭就比这些孩子强的多了,坐在讲台上,他丝毫不怵,咳嗽了一声之后,便开始讲课。
因为对于考学方面实在是没什么好教的,总不能教这些孩子去走皇帝的后门,因此林昭只能坐在讲台上,给这些孩子讲了讲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于是乎,林昭从东湖镇那头大青牛说起,一路说到了自己上京辛苦求学的过程,这其中有些细节部分,被他刻意艺术加工了一下,很快,一个励志少年的故事,便从林昭口中娓娓道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