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周(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761


林昭轻声重复了一遍,然后看向郑通,开口道:“他们才进长安多久?关中就已经涌现了义军,看来我远远的高估了康东平。”
“哦?三郎原先是如何看康东平的?”
“我原先以为,康东平应该能在长安待五年以上,现在看来,这厮已经在关中弄得天怒人怨,再加上李家民望人心都还在,照这样下去。”
林总管语气笃定:“他能支撑三年,都算是得了天佑。”
郑通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康东平这人,打仗有一手,但是在治理方面一塌糊涂,的确在长安坐不长久。”
他看向林昭,问道:“三郎可有联系北疆?”
“联系了。”
林昭低头喝了口茶,缓缓说道:“几天前我就给齐大将军去了信,询问他北疆的情况,至于河东王大将军那边,我跟他不熟,便没有去信。”
“算起来,北疆朔方的齐师道还有河东的王甫,已经跟突厥人打了一年多了。”
郑通眯了眯眼睛,声音低沉。
“这一年多以来齐师道或许是真的尽了力无法从北疆脱身,但是那个王甫肯定不老实。”
“与突厥人打仗,朔方军是主力,他的河东军最多只是协助朔方军,怎么可能一年多时间,连一点兵力也抽不出来?”
林昭没有说话。
他也曾经怀疑过这个问题,当初突厥人骤然进犯的时候,是齐师道的朔方军顶了上去,并且在丰州挡住了突厥人很久,并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后来,河东节度使王甫才派兵加入战斗,与朔方一起抵御突厥人。
这两个节度使的职责是成掎角之势拱卫北疆,抵御突厥人,但是突厥人现在的战斗力并不是特别强悍,一个朔方军是能勉强支撑得住的,也就是说如果当初河东的王甫足够忠心,他是有机会扔下北疆不管,带着河东军驰援长安,驰援潼关的。
最起码河东军抽出一半人去勤王,问题是不大的。
王甫的军队也是边军,即便战力比不上范阳边军,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多,如果河东军能够及时加入战斗,那么现在的范阳军估计都还没有打进关中!
林昭学着郑通的模样,也把两只手拢在了袖子里,他缓缓说道:“想这些无用,我现在去跟王甫说话,他也只会装作没有听见,只有我赢了这一仗,才能有跟王甫齐师道这些人平等对话的地位。”
人都是有等级圈子的。
河东节度使麾下虽然只有五六万兵马,但是也都是战力顶级的边军,比起林昭手下的这些新兵强横太多,只有林昭的青州军,赢了这四万进犯的范阳军,才能拥有与齐师道王甫这些大军阀平等对话的资格。
一旁的郑通咧嘴一笑:“三郎猜一猜,赢了这一仗,李家朝廷会给你个什么封赏?”
林昭淡然道:“还没有赢,不去想这些,不过总不会像康东平那样大方,给我封个北海郡王。”
“怎么样,也得给你一个青州节度使罢。”
郑大官人不知想到了什么,笑容灿烂。
“到时候,三郎你就是天底下有数的几号人物之一了。”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天下将来姓李否?
对于郑通的这番话,林昭并没有回应,但是实际上郑通说的一点都没错。
现在的大周,已经不是先帝朝的大周了。
先帝朝之时,大周算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央王朝,朝廷不说可以将整个天下控制的面面俱到,最起码能控制天下十之七八的地方。
那个时候,这天底下除了皇位以外最耀眼的位置,是政事堂的宰相,是六部的天官尚书,是门下省的大黄门,是长安城里里的衮衮诸公。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长安破城了。
长安破城,代表着李周王朝的中央力量实际上已经被打碎,而长安近二十万禁军也几乎死伤殆尽,即便李家人能够回到长安重新登临帝位,到时候中央朝廷的地位,与十年前也会不可同日而语。
简单来说,至今日起,枝强干弱了。
即便李家再出一个先帝那样的中兴之君,但是天底下已经没有第二个救时的宰相郑温,退一万步说,就算先帝李沅与郑温同时复生,想要重新组建长安禁军,把大周的主干强盛起开,少说也要十几二十年时间。
而这两个人,已经统统死了。
李家唯一一个比较出彩的宗室,李煦,也死在了长安城里,现在的李家,看不出还有什么人才。
也就是说,即便范阳军被赶出关中,赶出中原,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里,各地节度使藩镇的实力,都将远超长安朝廷。
而林昭,只要能胜过这四五万的范阳军,他就会成为天底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藩镇之一,也就是郑通所说的,天下数得着的几个人之一。
林总管两手拢在前袖里,看着郑通。
“舅父以为,这天下还会姓李么?”
“与我无干。”
郑大官人呵呵一笑:“自你外祖死后,我便不把自己当做他李家的臣民了,皇帝今后还是不是李家人,我并不怎么关心。”
说到这里,他笑着看向林昭,开口道:“反倒是三郎你,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
郑家自从当年的变故之后,便对李周皇室有了一些怨怼之心,因此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忠君爱国”,正因为这个原因,郑通等人反倒跳了出去,成为一个局外人。
而看局势看的最清楚的,往往就是这些局外人。
现在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长安朝廷最起码将会孱弱一段时间,而决定李家人能不能继续当皇帝的,正是齐师道王甫以及林昭这些各地的“军阀”们。
林总管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且过了这一关,再考虑其他的事情罢。”
…………
在总管府的会议之后,青州上下很快动了起来,首先是郑通这个大通商号的大东家,与青州的后勤总管韩参聚在了一起,定出了一个需要采买的名单,然后郑大官人亲自从青州动身,开始动用整个大通商号的人力物力,去采买这些物资。
再之后就是以沈徽为首的诸州官员们,开始按照林昭的意志,慢慢迁移青州东部边缘的一些百姓。
在迁移百姓的过程中,沈徽尽量把他们迁往幽州,毕竟幽州才是他们这些人的绝对核心,也是相对来说最为安全的地方。
不过在迁移的过程中,还是有一部分百姓死活不愿意离开故土,即便青州官员不厌其烦的跟他们说叛军就要打来了,这些人还是无动于衷。
对于这部分人,林昭与沈徽都没有强求他们,毕竟这个时候时间有限,青州上下的行政力量也有限,不可能顾得上所有人。
而在愿意迁移的这些人当中,也只有一小半人愿意向幽州靠拢,更多的人还是想要迁往青州方向。
一来是因为青州现在是大周东部最为繁华的大城,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青州总管府的治所在青州。
既然林总管在青州,那么老百姓就想当然的会以为,青州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对于这种情况,沈徽向林昭反应了之后,林总管沉默许久,也没有反对。
这个时候,他的主要任务要放在军事上,其他的问题,大部分都只能交给沈徽处理。
在青州待了七八天之后,林昭便从青州动身离开,与郑涯一起骑快马到了棣州的厌次。
厌次是棣州的州城,郑涯已经在这里当了一年左右的棣州刺史。
到了棣州城之后,林昭先是与郑涯在棣州大街上转了转,只见这座州城也比林昭第一次来的时候繁华了不少,大街上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些大通商号旗下的商铺。
棣州就在沧州边上,而沧州原先是范阳九州之一。
因此棣州也是第一拨受到叛军影响的州郡,当时的棣州刺史听闻范阳军造反之后,二话不说便带着家人逃出了棣州,之后棣州上下就一片混乱,给林昭留下了一个好大的烂摊子。
不过看起来郑涯这个棣州刺史做得很是不错,此时的棣州,已经差不多恢复了乾德年间的人口,而且看起来似乎比乾德年间还要繁华一些。
表兄弟两个人牵马,行走在大街上,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的情景,向来浪荡惯了的郑涯突然摇头叹了口气:“说来也怪,我这个人自小便不怎么喜欢与他人有所牵绊,但是在厌次做了一年地方官之后,竟然对这里有了些感情。”
他环顾四周,轻声感慨:“也不知道这一次叛军来后,这里还能剩下多少今日模样。”
青州总管府的防御战略已经定了下来,主要的重心在幽州,其次在青州,而棣州就属于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弃的地方。
也就是说,一旦战事吃紧,这里是会被放弃的。
林昭背负双手,看了一眼棣州的景象,也是微微摇头:“怪只怪咱们力弱,不能迎敌于家门之外,否则便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说着,他扭头看向郑涯,开口道:“好了大兄,现在不是感伤这些的时候,领我去火药署看一看。”
棣州,是青州集团的火药生产基地。
从半年前开始,青州那边就把重心转在了火器身上,至于生产火药这种不需要什么技术的流程,就统统转交给了棣州。
一来是大通商号神通广大,可以弄到足够多的原料,二来是棣州的郑家人是林昭的母族,也是他在整个青州集团里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
郑涯微微点头,翻身上马:“三郎随我来就是。”
看着他骑马的方向,林昭有些诧异:“火药署不在城外么?”
林昭上次来厌次的时候,曾经跟他们提过,制造火药的地方最好安置在城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7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