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战神(校对)第7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763

  可以说这一次谭嗣同,用出这种强硬的态度,也是后续有了多种后手手段了。
  “大王有所不知,后党目前来说的确不适合这个国家的变化,虽然小皇帝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当权者,但好歹他还懂得要改变。
  原本,我是的确想要借助后党的力量将前面的绊脚石都铲除,等到现在的保守派们都失去了人心后再振臂高呼取而代之,但,根据我在维新派的耳目来看,后党的力量可能超乎我之前的预判,谭嗣同的英灵赵子龙竟然被重创昏迷,既然如此,那倒是不如反过来协助维新党来对付后党。”
  袁世凯显然对于自己召唤出来的英灵很是信任和尊敬,这种本来应该是人最内心深处的野望,都被他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
  而或许某只身为搅屎棍的瘟神猴王,现在也不清楚他乱棍敲死赵云,呃,敲晕赵云后,却是莫名的添加了这一奇怪的变数……
  ……
  在袁世凯抵京陛见之时,日前首相伊藤博文由天津低调抵京!
  伊藤博文!刚刚御任的日本前首相!甲午战争的爆发就是在他在任期间发生的!
  这是一个一贯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的侵略性首相,他是使日本迈进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世界列强之一的功臣,其本身的能力和经历,哪怕是作为敌人也是需要敬佩的。
  而虽然在伊藤博文手上发生了甲午战争这种事件,但其实他本人对于大清来说,却并算不上拥有多大的敌意,更多的只是想着要从大清身上小刀子割肉,倒是对整个大清的版块没出现什么企图。
  他心中清楚,以日本的先天限制,面对大清是有极大的劣势的,一旦大清从目前的困局中走出,那一旦新仇旧恨算起来,对日本的处境可相当不妙。
  在担任首相的时候,因为身份的关系,他的言论和行动都有很大的顾虑,不过现在的话,却是没这么多限制了。
  他内心对于大清也是有着两手准备,同英国的想法一样,获取足够的利益那是必须的,这是所有国家交往的一种大前提!
  但同时,他也有一种想要化解双方矛盾,将来以便以更加平稳的方式与大清形成利益同盟,共同抵御西方列强的同时在国际上获取足够的好处。
  就出发点来说,他当然不是为大清着想,不过就行动上来说,他也趋向于协助当今大清朝廷进行新政,来获取将来一个亲善日本的政权。
  如果有可能能够吞并灭亡清国,取而代之,这位看似和蔼的老人绝对不会有丝毫手软,不过可惜,就连西方列强加起来都没这个能力,他自然不认为日本能够拥有这种可能了,既然如此,那自然只能选择现在的新方案。
  伊藤博文是日本迈入帝国主义的主导者,对于这种维新变法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而他本人这次,也是经过窦纳乐公使的介绍,过来作为大清维新参谋的。
  以英国现在的立场,窦纳乐做出这种举动当然是无可厚非,可以说伊藤博文比他们西方都更加拥有应对眼前场面的经验。
  获得了英国支持的光绪自然也会给这个面子,同时变法进行到这种地步,他也感觉到了前路的艰辛,以及……
  呃,维新派的那些学子们,的确有点眼高手低的不靠谱,空泛的谈论没问题,可真的涉及到了实践方面,他现在真的在抓瞎。
  可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所以才是硬着头皮下了诸多看来是胡闹的旨意。
  现在有个经验人士,还是以前的一国之首过来作为幕僚,他自然也会欢迎。
  至于三年前的甲午战争?那是李鸿章和太后的错,和自己又没多大关系。
  相反,如果不是那次战争,自己还可能没这么快掌权的……
  京城,东交民巷,这里坐落着各国公管,而伊藤博文也同样下榻在此。
  就卖相来说,伊藤博文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两鬓白发,整个人看上去慈眉善目,并没有拿出那种首相的傲气。
  不过当他看到了面前那位身材妖娆的蒙面黑衣女子后,眼中却是出现了一种色眯眯的神色。
  “爱实这是又发育的更加丰满了啊,只恨我没早生20年啊。”
  好吧,这种色老头的样子,的确有些毁形象,不过伊藤博文好色可以说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可就是这色老头说出来的。
  毫无疑问,如果雄风依旧的话,或许现在他就要对眼前那位虽然蒙面,但依然可以从身段看出来的美人儿出手了。
  只是可惜,年轻时的风流成性,让他现在的确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少不知精子贵,老来望逼空流泪就是他现在的典型写照。
  “大人,您真的决定要协助大清变法吗?难道大清如今的混乱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吗?”
  那位蒙面女子语气极为恭敬的对伊藤博文说道,丝毫不将他的调戏放在心上。
  “爱实啊,有时候眼光要放长远点,半个世纪前英国就用大炮打开了清国的大门,但迄今为止除了香港以及上海租界外,他们还有在大清领土上获得实质性的割让吗?
  更多的也就是一些不平等的条款而已,要完全吞并这个古老的国度,不是我们能够办到的,现在她虽然还处于混乱,但迟早都会醒过来,到时候如果还带着对我们的仇恨来敌对,那绝不是什么好消息。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我过来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帮助现在的大清皇帝完成变法的话,那一个亲日政权的大清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好处。”
  眼中闪过一丝精芒,那种色老头形象瞬间一扫而空,一种由内而外的华贵气势,让他此时看上去像一位睿智的老绅士。
  而他的话,也让面前的蒙面女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老头,你这话就说得有点过了,根据我从地图上看来的资料,那英国之所以无法吞并这块土地,仅仅只是因为距离太远而已,而对于我们日本,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已经被满清奴役了几百年的汉人,骨子里就已经拥有着一股奴性思想,趁着他们思想还未完全开放,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取而代之!”
  不过就在蒙面女子有些似懂非懂的时候,一个犹如金属摩擦一般的刺耳声音,却是凭空冒了出来,而后一道黑烟缓缓的行程了一道阴暗人影出现在了伊藤博文面前。
  面对如此诡异的场景伊藤博文却也只是眼中一亮,并没有表示过多的惊讶“这就是所谓的英灵么,这就是那位历史上……呵,这方面我们比起华夏大地来说,的确短板太大了。”
  缓缓的摇了摇头后,他似乎是在自己评价着什么。
  而后才是正色的回答对方到:“阁下大概是刚刚从历史河流中归来,对于眼前的局势更多的只能从书籍资料上了解,还未完全明白现在的局势,诚然如你所说,我们的确并不是没有一点希望。
  但就算成功了,难道我们能够永远的奴役下去?历史的脚步是不允许倒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民众的自我意识也必定会得到觉醒和加强,这仅仅是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难不成我们要学清国那样闭关锁国不成,如果这样做了,那眼前的大清就是我们的榜样!”
  哪怕是面对那位史书上的大人物,做过一国首相的伊藤博文丝毫没有半分退缩和畏惧的意思,而是据理力争的说道。
  顿了顿之后,他眼神中还闪过了一丝复杂和一点点惊恐的意味沉重的继续到“而且……”
  “吞并完大清后,真的能够算是我们吞并他们吗……”
  日本的整个文明本身一直以来就深受旁边这个庞然大物的影响,伊藤博文实在是太清楚这个邻居的可怕同化能力了。
  蒙古铁骑曾经征服过这片大地,然后,然后就出现了元朝,然后卧槽整个元朝在区区几十年内就出现了明显的汉化倾向,这还是元朝拥有着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以及统治时间较短好歹勉强保证了皇室主体官吏之间还在用蒙语,这算是在汉人的所有北方邻居和征服者当中,受定居文明的影响最小的了。
  后面的大清,算起来是当年被蒙古打败的金国女真族后裔,后金的演变,趁着明朝内忧外患的时候也拔得了头筹,品尝到了胜利果实。
  然后……
  然后尼玛自从孝庄太皇太后挂后满族自己之间又有几个用满语的,这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家乡方言罢了,在外面说这话的都是土鳖代名词,道光之后,估计连皇帝自己都不会满语了,几百年来,让他们足够沾沾自喜的最大改变,仅仅就是头上那根辫子,这是几百年的统治结果啊。
  为大和至上的伊藤博文从骨子里就反对这种建议……
第1015章
戊戌告密者1
  “直隶按察使袁世凯?就是荣禄上次举荐的那人么,听闻他手中训练的新军,军容为大清之最。”
  颐和园中,一脸淡漠表情的老女人,细声细气的说道,让旁边的小太监头低得更下了,已经紧贴在了地面。
  “皇上现在就在园子里召见他,似乎准备升任他为侍郎候补。”
  那汇报情况的小太监,很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让那个坐在椅子上的老女人一脸的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光绪将会见袁世凯的地点,定在了颐和园,是想要向自己表明心迹,说他并没有隐瞒自己暗自召见的意思?又或者……
  但不管怎么样,这种敏感的时候召见一位手握兵权,还是兵种精锐,距离京城不过两天路程的按察使,这再怎么也是需要用心提防的……
  同日,就在光绪召见了袁世凯之后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为名,催袁急回天津。
  好吧,英国这老牌的海上强国,与沙皇俄国这老牌的陆地强国,终于是忍不住之间的矛盾开始发生碰撞了。
  而大清,此时可谓是夹杂在二者之间,地位有些微妙。
  沙皇俄国,当然不希望这个人口众多与本国接壤超长的古老国度现在这个时候与自己发生摩擦,而英国却是反过来期待着清国能够协助牵制沙皇俄国。
  这种时候以此事为借口,将建造新式陆军的袁世凯叫回去,那是的确一点都没错。
  显然,目前已经是后党做大的情况下,荣禄也不希望横生变故,以他和袁世凯还算不错的关系,以及本身的上下级从属问题,开这个口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同时也算是给袁世凯一个台阶下,在他看来袁世凯本身应该也不想卷入这次的浑水中,自己这个直属上级给他下了这样一个命令后,他也正好顺水推舟的回来。
  可哪里想得到,就在荣禄下令的第二天,光绪却是二召袁世凯!并且直接下令让袁世凯与直隶总督荣禄各办各事!
  这意思毫无疑问就是让袁世凯脱离荣禄的管辖,有一种直接受命于君的意思。
  这个命令命令一出来,本来稍微平淡了些许的帝都,瞬间又风起云涌了起来!
  罢免光绪或者光绪即将逼宫太后的传闻开始如火一般的传播了开来。
  实在是袁世凯的身份太过敏感,距离京城如此之近,还是战斗力超群的新军,这种军阀头子被召见任命,怎能不引起怀疑。
  甚至这些本来是子虚乌有,凭空捏造的传闻,还恰巧击中了光绪的打算!
  果然是空穴不来风!
  而连民间的一些捏造,都能够将光绪的打算看出来,更何况那些政治嗅觉极为敏感的大员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7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