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1023


第867章
大雨滂沱
淮南军垂头丧气地退兵了,司马师也没有派兵追击,只是冷冷地笑着,目送淮南军逃回了寿春城。
穷寇莫追,司马师是不会给淮南军任何反击的机会的,更何况,司马军想要跨越这道壕沟的话,也并非是易事。
反正被围的淮南军已经是瓮中之鳖了,消灭他们是迟早的事,司马师倒也不争这一时。
司马师严格地按照司马懿的策略来进行战斗,而王飞枭和王金虎则是禀承王凌的意志而行事,在这场隔空较量之中,显然司马懿是技高一筹,死死地压了王凌一头。
突围不成,让王凌是身陷死局之中,现在留给王凌的时间已经是不多了,再没别的办法的话,只能是坐以待毙。
此次突围作战,王凌担任的殿后的角色,按照原先的计划布署,等王飞枭和王金虎打通突围之路后,王凌将会率领着后队人马离开寿春城。
可王凌终究没有等到王飞枭和王金虎突围成功的消息,他自然也就没有能够离开寿春城。
王飞枭和王金虎率着残兵败将逃回城之后,立刻去见王凌。
此刻王凌已经接到了禀报,突围失败了,他并没有斥责两个儿子,因为他很清楚,突围之战将会是一场最为艰巨的战斗,狡黠如狐的司马懿肯耐着性子耗费一年半的时间来围困寿春,又怎么可能会让他们从容地完成突围。
从这个方面来想,其实对于这次的突围失败,王凌还是有着心理准备的,但看着两个儿子灰头土脸血迹斑斑地回来,王凌还是忍不住长叹一声。
难道说,他们王家的气运,就真得止步于寿春城了吗?
王飞枭当然是不甘心的,他向王凌表示这次的突围失败,主要的原因是情报失误导致的,事先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所以没有能够突破司马军的防线。
这次撤军回来之后,王飞枭准备再次筹措兵马,根据新出现的状况,适当的调整突围的方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再度发起突围之战。
因为谁都很清楚,以目前寿春城的粮草状况,真得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了,如果淮南军不能尽快地完成突围,一旦等到粮食全部耗尽,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分崩离析绝死无疑。
虽然说这次的突围失败了,但王飞枭认为这学费并没有白交,最起码他摸清楚了司马军的防线布署,那么在接下来的突围之战中,他就可以切实地重新进行安排和布署,至少是不会再犯今天的错误了。
王凌却是神色严肃,他可没有王飞枭那么乐观,司马懿是什么样的人,王凌自然是最为清楚的,他第一次没有给你机会,第二次就更不会给,王飞枭虽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已经摸清了司马军的套路,但是司马懿诡计百出,淮南军这边将会进行调整,可你又焉能知晓司马懿那边的防线就会一成不变吗?
不过王凌不忍心打击王飞枭的自信心,如今淮南军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王凌能倚重的心腹之人,恐怕也只有自己的这两个儿子了。
尽管在突围一事上,王凌清楚,以司马懿的手段,是绝对不会再给他们任何机会的了,第一次不成功,接下来再想成功,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
但是现在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淮南军除了突围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王凌如果不是自己年事已高,骑不得马也抬不起刀,否则王凌必当是身先士卒,自己率军冲在最前面。
可现在他不服老也不行了,冲锋陷阵的事只能是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去做了,尽管希望渺茫,但终归是比没有希望要强点。
突围的失败,让淮南军的士气跌落到了冰点,比之突围前,军心更加的散乱了,此次突围,淮南军损失了不少的人,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中,那些原本就抱了投降心思的士兵更是开了小差,没有跟随大军回城,而是主动地脱离了军队,找个适当的机会向司马军投降去了。
由于王飞枭和王金虎军纪严格,许多试图逃跑的士兵都被他们给捉了回来,并处以极刑。
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段也确实是震慑了不少试图想要出城投降的人,让他们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毕竟谁也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来开玩笑。
但此次突围失败,在撤离的过程中,
王飞枭也无法再去顾忌那些投降者了,他们成群结队的脱离了淮南军的队伍,主动地向司马军投降,再要不用担心王飞枭会把他们捉回去正法了。
所以这次淮南损失惨重的,不仅仅只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大量逃亡的人,以致于这次的减员十分严重,淮南军几乎丧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军队。
兵力的巨大亏损让王飞枭接下来准备再次突围变得捉襟见肘起来,没有充足的兵力来做保证,想要突破司马军的防线,困难重重。
首先为了突破司马军的壕沟防线,至少得准备数量充足的沙袋,用来填平司马军的战壕。这次吃亏就吃亏在没有淮备数量足够的沙袋,攻破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之后,王飞枭自以为一马平川了,但事实上司马军的防线比他想像之中还要坚固的多,数量上也绝不止是一道两道,要准备沙袋,就必须是多多益善,决不能出现打到后头,就连填平敌人战壕的沙袋都没有了。
其次,必须要解决淮南军士气的问题,第一次突围失败之后,淮南军的士气变得低迷了许多,如果以这种状态前去进攻的话,是很难再打出第一次突围时的气势的。
王飞枭不准备将第二次突围往后推了,他准备趁热打铁,以最短的时间做好进攻的准备,在两天之后,就将再一次投入进攻。
但是天公不作美,到了第三天,是突降大雨,恶劣的天气让王飞枭不得不暂停了行动,只能等到雨停之后再次出击了。
可这雨似乎专门和王飞枭做对,一连数日,雨势滂沱,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第868章
洪水滔天
时入七月,秋雨连绵,其实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只不过今年的雨势远胜于常年,连日的大雨降下来,河水暴涨,淮南一带,沦为了水乡泽国。
王飞枭是一愁莫展,如此暴雨,严重地影响了淮南军的突围计划,眼看着寿春城内的粮食渐渐地消耗殆尽,自己这边却因为受暴雨隔阻,无法出兵,再这么耽搁下去,等不到突围之时,淮南军就会因为缺粮而作鸟兽散了。
而司马军那边的日子似乎也不太好过,许多低洼处被水淹没,司马军也被迫向高地转移,先前构筑的铁桶一般的防线,如今受大雨的困扰,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司马师也是无计可施,毕竟那些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带确实是无法立足的,但是如果淮南军抓住这个机会发起进攻的话,千疮百孔的防线根本就无法抵挡得住进攻。
不过还好大雨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暂时淮南军也无法冒雨来进攻,双方暂时是相安无事的。
不过司马懿倒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如今淮河洪水暴发,寿春城地势较低,如果司马军决堤水淹寿春城的话,便可以大大地加速王凌的灭亡。
如果按照正常的围困作战,司马懿预估寿春还能再坚持几个月的时间,那怕真是到了粮尽的地步,王凌也未必会立刻投降。
但如果此时决淮河之水来淹寿春的话,不出三天,王凌必降。
别人视大雨为困扰,唯独司马懿却从中捕捉到了战机,他将孙礼、司马师、王昶等人召集起来,商讨水淹寿春城的计划。
孙礼司马师等人闻之皆是眼前一亮,司马懿果然是慧眼独具,如果此法可行的话,淮南之战将会很快就结束了。
司马懿下令司马军全面撤退,从低洼之地向高地一带转移,然后派王昶领一千人马,赶往淮河大堤,连夜将淮河南面的大堤掘开,引淮河的洪水来灌寿春城。
他又令司马师淮备舟船,随时候命出击。
王昶冒雨赶往了淮河大堤之上,这个时候雨势虽然稍减,但是淮河洪水滔天,整个河槽之内急流汹涌,有的河段洪水已经逼近了堤岸,那怕是司马军不准备掘堤,恐怕这淮河都有决堤的风险。
其实这差事对于王昶来说,简单至极,他只派了少数几个人,在大堤上扒了个口子,然后洪水就从这个口子上汹涌流出,越流越宽,口子也是越来越大,洪水咆哮着,向着寿春城扑去。
由于暴雨的缘故,寿春城内也已经是多处积水,最深处差不多已经是漫过人的膝盖了,王飞枭奉王凌之命,在城内往来巡视,将低洼处的人往高处进行转移,同时密切注意着城墙的状况,毕竟这夯土做的城墙,连日被水浸泡,都有坍塌的风险,一旦出现险情,王飞枭便立刻组织人手进行抢修,使险情不致扩大。
王飞枭已经是几天没有合眼了,连日的暴雨让他是心忧如焚,寝食不安,终于等到雨势减小的时候,王飞枭可算是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今夜总算能睡个好觉了,他也计划着,等到雨一停,就捉住机会全力突围,时不待我啊!
刚睡到三更,王飞枭就被手下的亲兵给叫醒了,原本是寿春城的北面,出现了状况,也不知从哪儿涌来的洪水,都漫到了半墙,正从城门口疯狂地向着城内涌来。
王飞枭悚然一惊,他本身就是和衣而睡的,此刻一跃而起,赶紧地朝着北面赶了过去。
这个时候,通往北门的街道上已经全是积水了,王飞枭趟水而行,登上了城楼,往下一看,顿时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寿春的北面,已经是一片汪洋,洪水至少也淹到了城墙一半以上的位置,而且水位还在不断地上涨着,洪水从城门的缝隙之中涌了进来,尽管城门非常的厚实,但是洪水挤压得城门发现巨大的吱吱呀呀的响声,也不知道这道城门还能撑多久。
王飞枭心头一凉,这么大的洪水,显然不是下雨的积水所聚,寿春城的北面毗邻淮河,只有淮河决口才能造成如此大的洪灾,至于这决口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祸害,现在去查明原因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寿春城完了。
王飞枭急令守城的士兵搬运木石,
将北城门给挡住,这样的话或许还能迟缓一下洪水入城。
但是王飞枭也知道这不过是杯水车薪,这么大的洪水,别说是城门了,就算是城墙它也撑不住,长时间被水浸泡,夯土的城墙早已是芨芨可危,在如此大的洪水袭击之下,城墙的垮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果然只承到了天明时候,北面的城墙终于是支撑不住了,轰然倒塌,而洪水立刻疯狂涌入,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地将寿春城给淹没了。
在寿春城被淹之前,王飞枭已经将王凌转移到了南面一段相对坚固的城墙上,在寿春城沦为水乡泽国之后,这里或许已经成为最后的落脚之处了。
洪水吞没了寿春城,许多房子都被直接淹到了房顶上,来不及撤走的军民被淹死的不计其数,整个寿春城内浮尸遍地,随波逐流。
许多人爬上了屋顶,但却发现四面被洪水所围,连条逃生的路都没有了。
更多的人则是挤上了城墙,现在寿春城的唯一制高点,也只剩下了这些城墙了,但城墙终归是很窄的,承载能力有限,这么多人挤上了城墙,早已是人满为患,再加上城墙已经倒塌了很多处,那怕他们所站之处,也并非是安全的,被水浸泡之后,时刻都有倒塌的风险。
王凌面对着滔天的洪水,不禁是仰天而叹,完了,一切都完了,这一场洪水,毁掉了他最后的希望。
王凌毫不怀疑,这场洪水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以司马懿的精明,又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备船,为父亲自去向司马懿请降。”王凌对王飞枭说道。
第869章
负荆请罪
“父亲——”王飞枭眼圈有些发红,他本想劝慰父亲几句,但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为了淮南,父亲王凌几乎耗费了半生的心血,在这里构建了一个属于他们王家的王朝,而现在,大厦将倾,穷途末路,所有的心血都付之东流,是时也,运也?谁也说不清。
无力以回天,王家在淮南倾底的失败了,王凌主动地向司马懿请降,无非是想以一己之身,换来淮南军民的最后一线生机,其实他本可以堂堂正正而死,不用去接受屈辱,不用去做阶下之囚,不用将自己的生死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任人宰割。
但是王凌为了淮南的万千军民,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将这叛逆之罪,揽到他一个人的头上,或许司马懿因此而可以放过寿春的军民,不来屠城。
王凌看了看王飞枭和王金虎,幽幽地长叹一声,道:“飞枭,金虎,是父亲的无能啊,连累你们给为父陪葬了。”
王飞枭和王金虎动容地道:“父亲这是何话,为人之子,不能为父分忧,是我们的不孝啊,孩儿愿率军与司马老贼血战到底,父亲何须折节投降?”
王凌轻轻地摇了摇头,道:“如今大势已去,再战下去也不过是以卵击石,淮南军民追随我多年,如果能以我一人之性命,换取淮南万千军民平安,为父死亦可瞑目了。只是我们王家难逃之灭族之祸,你们包括你们的兄长广儿,这次恐怕皆是在劫难逃,为父无力去救你们了,黄泉路上,累得你们相陪了。”
“覆巢之下,安有安卵,能陪父亲同赴黄泉,乃是孩儿的荣幸,父亲何需自责?就算我们兄弟三人同赴黄泉,尚有四弟在东吴,可保安然无恙,我们王家的香火仍可承继。”
王凌点点头,看来当初将四子王明山送到东吴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如今寿春沦陷,王家难逃灭族之祸,在洛阳的王广和在寿春的王飞枭王金虎自然难逃司马懿的毒手,但是远在东吴的王明山,却因祸得福,总算是给王家留下了一点血脉,这也让王凌由衷的感到欣慰。
手下很快地找来了一条船,那船并不大,只能容纳十来人,王凌只带了亲兵十余人,也没带王飞枭和王金虎,吩咐他们在寿春城上静候,如果遇到司马军来袭,不必抵抗,只管投降便是。
而后王凌登上了船,令亲兵朝着司马军大营的方向划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