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1023


显然是上次的上党之战让司马懿深受刺激,认识到想要和并州军交战,光凭步兵是不行的,必须要组建规模庞大的骑兵才可以。
尽管司马军拥有的骑兵并不少,但在整个的军队比例结构之中,步兵还是占据着大头的,这样的军队结构,机动性自然会差一点。
司马懿认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加大骑兵的培养力度,由此可见在下次的并州之战中,司马军骑兵必然是来势汹汹,司马懿的战略性改变,给曹亮提了一个警醒。
如今司马懿控制着曹魏的政权,掌握着庞大的人力物力,组建一支规模超大的骑兵部队,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对于并州军来说,拥有三个骑兵营三万骑兵,已经是触摸到天花板了,以并州军目前的财力和人力,再想提高骑兵的数量,确实是勉为其难的。
培养一个骑兵,花费相当于十个步兵,这种昂贵的代价,确实是任何军队都难以承担的,司马懿这次倾尽全力来打造一支庞大的骑兵,确实是给曹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根据洛阳方面传回来的情报,这次司马懿从凉州调拨了至少五万匹战马,就算培养不出五万骑兵来,保守估算,至少也能增加四万左右的骑兵,再加上司马军原先拥有的骑兵数量,司马懿将骑兵扩充到七八万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司马懿主打骑兵牌,就是势图对并州军形成碾压之势,因为司马懿也意识到,消灭并州的军队,将会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战,他要为司马家的权力登顶扫清道路。
上次的上党之战司马懿铩羽而归,所以这次司马懿肯定要准备极为充分了才会再次进攻,没有绝对的把握,司马懿是不会轻易出手的。
并州军的优势,确实是体现在骑兵上面,不过上党之战的经验证明,这种优势也是微乎其微的,当初以两万五千骑兵对付三万骑兵,双方是以平手收场。
如果司马懿将司马军骑兵的数量提高一倍以上,势必对并州骑兵形成碾压之势,这估计也是司马懿最终的战略构想,他孤注一掷,倾尽全力来打造庞大的骑兵,就是为了这场并州决战。
现在压力已经是摆到了曹亮这一边,并州诸将也是纷纷地献计献策。
有人建议并州军也扩大骑兵的编制来对抗司马军,但这样的军备竞赛很容易拖垮并州的经济,毕竟司马懿是拿着大半个天下的资源来提升战力的,并州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武装更多的骑兵。
有人建议扩大扁箱车阵,毕竟河内的实战证明,对付骑兵,扁箱车阵确实有效果。
但问题是扁箱车机动能力较差,如果司马军不主动地来进攻的话,扁箱车几乎就会成为摆设,而且利用投石车来破解扁箱车的方法曹亮能想到,未必司马懿就想不到,河内之败后,司马军内部,恐怕已经是对扁箱车进行研究了,再想打出那种神乎其乎的战绩来,是很难了。
所以对付骑兵,扁箱车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真正的对抗,还是以骑制骑。
众将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不过曹亮却是胸有成竹,因为他手中,还有一个杀手锏没有用。
第875章
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
数量固然是提升骑兵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同样质量也是提高骑兵战斗力的另一个途径。
曹亮做为穿越者,其实一直掌握着骑兵马具之中的两大神器: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
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是骑兵发展史上里程碑似的东西,这两大神器的问世,让骑兵的战斗力明显地提升了一个档次,也彻底地让骑兵从战场上的辅助兵种成为真正的主力兵种,真正成为了战场之上的王者。
中原王朝最早使用骑兵是开始于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兴盛于商周的战车也在这个时代逐渐被骑兵所取代。
不过最初的时候,驾驭战马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没有马镫,没有辔头,骑手只能坐在光溜溜的马背上,手抓着马的鬃毛,双腿夹着马腹,光是控制战马就非常的吃力了。
骑兵发展到了汉代,各式的马具应运而生,笼头、衔铁、缰绳、马鞍、马镫,这样就大大方便了骑乘,也有效地提升了骑兵的战斗力。
不过在三国时代,马鞍只不过是一个系在马背上的小布包,让骑手骑乘的时候坐的舒服一点而已。
而所谓的马镫,只不过是悬在一边的一个单边马镫,位置较低,是为了方便骑手上马时踩踏而设计的,其实骑手骑到马背上之后,两脚依然悬空,这个马镫等于是没有。
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是出现在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时期,最早将它们应用在实战之中的是鲜卑人,正是因为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极大地提升了骑兵的战斗力,所以鲜卑人才得以在五胡乱战的格局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真正的赢家,建立了北魏王朝。
高桥马鞍是一种中间低两端高的马鞍,木质结构,上面覆以皮革,以方便骑手乘坐。而双边马镫则是金属结构的,多为铁制或青铜制,是悬挂在马鞍两侧的脚踏,骑手在骑乘战马时,双脚便可以踩踏在马镫上。
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在设计制作上非常的简单,甚至可以说看上一眼,就可以仿制出来,但这么两样简单的马具,对骑兵战斗力的提升,有一种质的飞跃。
长久以来,驾驭和操控战马,往往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培养一个骑术精湛的骑兵,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而且骑手在高速奔驰的战马上首先的一件条件就是操纵好战马,让自己不从马背上掉下去,这无疑会花费骑手的大量体力,从而影响了战斗力。
一个合格而优秀的骑兵,是需要很强的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的,他们需要用有力的双腿来夹住马背,用腰部来控制平衡,这样才能把双手解放出来。
其实大多数的骑兵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他们配备的武器,大部分是单手武器,另一只手来操纵缰绳,只能做简单的砍刺等动作。
而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出现,解决了骑手骑马时的困难,凹型的马鞍,正好将骑手的臀部卡在马背上,解决了纵向移动的问题,而双脚踩踏在双边脚镫之中,又完美地解决了横向移动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人马合一的难题。
有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骑手驾驭和操控战马更加的灵活和方便,不但双手被解放了出来,而且他们在马背上可以大幅度地摆动,完成左劈右砍的军事动作,大大的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同时也对骑兵素质的要求大为降低。
一个最为简单的发明,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之前曹亮一直秘而不宣,就是因为这两个东西太容易仿制了,就算自己的军队装备了,敌人一样可以仿制出来,大家都拥有这个东西了,想要克敌制胜,凭这个是不行的。
但这个东西曹亮也不可能一直藏着掖着,毕竟就算他不拿出来,将来鲜卑人也会发明出来,所以曹亮需要一个契机,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么不出手,一旦出手的话,那就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匈奴人已经被灭掉了,而鲜卑人也被逐回了大漠,外族的隐患暂时平息了,而司马懿大规模地增加骑兵的数量,试图想在骑兵上压制住并州军。
以并州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和司马懿来搞军备竞赛的,所以骑兵数量的落后已经是不可逆的,想要解决骑兵战斗力的问题,唯有提升并州骑兵的质量,以质量胜数量。
无疑现在就是推出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最好时机了,诚然这场战役之后,司马懿也会发现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要性,也会进行仿制来装备他的骑兵。
但曹亮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怕被司马懿掌握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秘密就不去制造不去使用这些东西。现在并州军的骑兵已经不再是当初那条弱小的骑兵了,三大主力骑兵称雄天下,所向披靡,如果全面完成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之后,战斗力将会陡增,彻底击溃扩军后的司马骑兵亦非难事。
到那时,司马懿虽然掌握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技术,但骑兵决战失利之后,他再想组建强于并州军的骑兵已经成为奢望,凭借着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并州骑兵从此将会一飞冲天,驰骋天下,从此再无对手可以抗衡。
所以曹亮在得到了司马懿扩编骑兵的消息之后,立刻做出了相应的决定,那就是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项目上马,并装备到三大骑兵之中。
以现在并州的实力,打造这些东西其实也并非难事,而且工匠和原材料也是现成的,曹亮完全可以随时进行生产。
只不过最为重要的是保密,在装备到骑兵队伍甚至是与敌军交战之前,是绝不能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的,这样才能保证并州骑兵的技术优势地位,这样才能保证在这场决战之中并州骑兵立于不败之地。
第876章
轻骑兵、重骑兵、弓骑兵
打造这些马具需要工匠很多,铁匠、铜匠、木匠、皮匠等,东西虽然简单,但在制作工艺上,曹亮是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的。
不过现在并州军已经拥有成熟的兵器工坊,里面各个种类的工匠应有尽有,曹亮所要做的,只需将图纸交给他们,便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来,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当然,曹亮要生产的,也不止是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其实在曹亮的构想蓝图之中,三大骑兵营也是分别拥有不同的骑兵兵种的,只是由于现阶段的情况,三大骑兵营只不过是名称不同而已,在兵种的配置上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的。
如今即将推出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则将曹亮的蓝图变为了现实。
其实骑兵的兵种可以细分为轻骑兵、重骑兵和弓骑兵。
轻骑兵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灵活性强,速度超快,相对来说防御能力弱一些,骑手身着皮甲,使用刀身狭长的马刀,最大程度减轻战马的负载,将速度提升到极致。
轻骑兵所选用的马匹也是以速度见长的马匹,不追求马匹的健壮高大。
而重骑兵则恰恰相反,重骑兵选用的战马,全部都是高大健壮的,骑手全身上下身披重铠,马匹身上亦是身披马铠,每一个骑重骑兵,就是一个移动的钢铁堡垒。
如果说轻骑兵是以速度和机动灵活见长,作战方式以迂回突袭为主,那么重骑兵则是以冲击力见长,作战方式是正面突破为主。
轻骑兵和现有的骑兵兵种相差不大,为了追求速度上的极致,在选材的时候尽可能地以轻快灵为主,无论是马匹和骑手,都是这个要求。
在作战方式上,则会有更大改变,轻骑兵将不再担负正面突击的任务,以迂回包抄机动作战为主。
而重骑兵则是一个全新的独立兵种,由于人和马皆是身披重铠,十分的沉重,所以在速度上,是有着明显的降低的,但是重骑兵的防护能力,却是大大的提高了,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也是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重骑兵披坚持锐,当他们冲锋的时候,必要会在战场上刮起一阵钢铁的飓风,成为敌人噩梦一般的存在。
还有一个全新的兵种就是弓骑兵,说是全新,也不尽然,毕竟在此前的骑兵之中,有骑射能力的骑手还是占据着一定的比例,他们依靠强有力的腿部和腰部力量来控制战马,把双手解放出来,使用弓箭。
也就是说在没有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时代,能骑善射的骑手都堪称是骑手之中的精锐,前三国时代的吕布和黄忠,就是个中翘楚,射术精湛,百发百中。
但这样的高手毕竟是少数,最多也只能组织出一个小分队来,想要真正的普及骑射之术,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正因为这些马具的出现,可以让骑手在马背上解放出双手来,拥有更稳定的骑乘状态,成建制的组建弓骑兵也可以成为现实。
弓骑兵的速度介于轻骑兵和重骑兵之间,身穿普通的铠甲,防护能力中等,但是远程攻击能力非凡,也具备灵活的迂回作战方式,使用的武器是复合弓或连弩,同时也配备马刀和刺枪,具备近身作战的能力。
和轻骑兵重骑兵相比,弓骑兵倒像是一个复合型的兵种,能攻能守,能远战能近战。
在曹亮的构想之中,骁骑营将会组建为轻骑兵营,越骑营将会组建为弓骑兵营,而屯骑营将会组建为重骑兵营,三大骑兵营在战场上将会各司其职,协同作战。
所以工匠工坊打造的,不仅仅是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这两种马具,还有轻骑兵与之配套的皮甲马刀,重骑兵所配套的重铠及马铠,弓骑兵所配套使用的弓箭,这些装备和武器,也要随之生产出来才行。
于是并州的兵器工坊全力投入了生产之中,这些年兵器工坊制造的武器装备莫不是新式武器,所以那怕是没有见过的东西,对这些工匠而言,也早已是见怪不怪了,他们只需按照设计图纸生产即可。
兵器工坊的安保向来是极其严格的,为了防止奸细的刺探,兵器工坊例来防备严苛,任何人想要渗透进去,也是试如登天。
尽管如此,曹亮还是吩咐方布委派人手,加强安保的力度,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曹亮绝不容许司马家的间谍事先可以掌握到这些资料,否则的话,并州骑兵的优势将会不复存在。
尽管最终这些马具还是要投入战场的,一旦出现在战场上,不可能不被敌人所获悉,但是敌人想掌握这些东西,那就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不付出一点高昂的学费,是不可能掌握这项技术的。
曹亮将些马具包括兵种的改革,划入了并州军的最高机密,也就是说,在决战来临之前,任何无关的人员是不可能得到这些消息的,曹亮这么做,就是要给司马懿来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在拼尽全力扩军备战,将骑兵的数量大幅提升,自以为可以凭借数量上的优势来碾压并州军,但曹亮这边,却给他准备好了一个大大的“惊喜”,也不知道司马懿面对这么一支全新的并州骑兵,将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对于司马懿来说,这绝对不会是什么惊喜,只能是惊吓,当他精心打造出来的骑兵遭遇噩梦的时候,估计司马懿的内心,也将会是极为崩溃的。
也许这场决战之后,全天下的骑兵也将会效仿并州骑兵来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但付出沉重代价的司马军再想要超越并州军,已经不会再有任何的机会了,曹亮知道,自己无法拒绝被模仿,但是他绝不容许有任何人来超越自己,并州军的骑兵,也将一直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引领着骑兵的发展潮流。
第877章
史上第一支弓骑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