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1023


“核对过了吗?结果准确吗?”司马师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连他有些难以置信,在冀州突然地平添三十万人,这后勤保障方面的压力岂不太大了,如果后勤保障粮草供应掉链子的话,再多的军队也会土崩瓦解,到头来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左长史信誓旦旦地表示:“大将军请放心,这个结果仔细验算过三遍了,大家一致认为没有问题,而且这三十万人是最低的保障限度,如果战况紧急,再临时招募十万左右的人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司马师点点头,道:“好,诸位辛苦,你们回去歇息吧,昨夜参与核算的,一律有赏。另外,传右长史钟会来晋见。”
虽然钟会已经被司马师任命为征北将军兼河北都督,而且他也没有参与昨夜的核算工作,但这个任命还没有正式地下达,目前钟会的正式官职还是大将军右长史,所以司马师才会这么称呼他。
左长史告退,回到东厢房,对众人道:“大将军对结果非常的满意,大家散了吧,早点回去休息,大将军也不会亏待大家,稍后将会另有封赏。”
熬了一宿,这些人个个眼圈发红,累得精疲力尽,不过听到封赏的这个好消息之后,倒是欢欣鼓舞,这一宿算是没有白熬。
众人纷纷告退,回去补觉了,左长史不敢歇息,立刻派人通知钟会,大将军有请。
第1103章
穷兵黩武
钟会昨日回到钟府,暗捺不住兴奋之色,连做梦都笑醒。
河北都督兼征北将军,这是一个何等显赫的官职,而此前的钟会,也不过是大将军府中的一名长史,虽然说长史的位置也不低,但根本就是无法跟征北将军河北都督相提并论的,这一突然间的变化,让钟会是青步平云,连感觉都变得有些不真实了。
钟会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不过他很善于掩饰自己,从不把自己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给透露出来,自从出仕之后,钟会就一直担任着幕僚一般的角色,深藏在幕后,为司马氏出谋划策。
在别人的眼里,钟会只不过是一个谋士型的人才,加上他从来也没有单独地领过军,所以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合格的将才,毕竟谋略再深,也比不过实战,纸上谈兵的赵括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钟会当然不想一辈子给别人当幕僚,就算是权倾天下的司马师,做他身边的谋士,远不如自己出去执掌一方地域痛快,所以钟会一直在等着这样的机会,在给司马师的出谋划策时,钟会也是竭心尽力,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司马师的赏识,从而获得出镇地方的资格。
钟会这种认真勤勉的态度也确实让司马师满意,而且钟会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确实可以证明他能胜任新的职位,当然第三点最为关键,钟会对司马家表现出死心塌地的忠诚,这样才能让司马师放心地放他外任。
所以当钟会将固守冀州的计划和盘托出之后,得到了司马师的赞许,同时司马师认为吕昭也难堪大任,所以才会有意让钟会来当这个河北都督。
这正是钟会期盼已久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立刻领命,不过冀州目前可是最为凶险之处,曹亮拿下幽州之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冀州,并州骑兵那令人恐怖的战斗力,钟会可是亲身经历过,除非是拥有一支实力与之匹配的骑兵队伍有抗衡的能力,否则的任何军队在交锋之中都会一败涂地。
别说目前司马军没有这样的骑兵,就算是有,那也是司马师的命根子,不可能全部地交给钟会。所以钟会才会要求派十万步卒出征,没有骑兵,步兵多点也是好的,反正钟会也没指望这些步兵能在野战之中战胜并州骑兵,守城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人多力量大,守城才有希望。
所以钟会才告诉司马师,十万步兵是最低限度了,再低的话,这冀州的防务还真没法搞。
不过钟会也清楚,以目前司马军的形势,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抽调出十万人马来,确实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尽管司马师答应明天给他答复,但钟会也很清楚,司马师恐怕是很难办到。
得到司马师召见的消息,钟会立刻是动身前往大将军府,拜见司马师。
这么短的时间内,司马师就调集了他所需要的十万人,深谙军事的钟会觉得都是不可能的事,但他看到满面春风的司马师时,微感诧异,看司马师的表情,应该是事情办妥了。
司马师也不罗嗦,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士季,你昨日说冀州存亡关乎社稷,某也深以为然,所以特决定征三十万兵于冀州,你克日起程赴任吧。”
“三十万?”钟会差点没把下巴给掉下来,这怎么可能,司马师治下撑死也就五十万军队,幽州五万人,冀州五万人,这就剩下了四十万,如果再调三十万人的话,这诺大的地方,就只剩十万人来驻守,岂不是天下大乱吗?
钟会甚至是怀疑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呢,完全是不可能的事,但司马师言之凿凿,一点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钟会完全胡涂了。
不过等司马师把详情一说,钟会这才恍然明白,噢,原来司马师并不是要调给的现成的军队,而是让他到冀州之后,在当地招募三十万人,钟会又不禁隐隐担心起来,任何的一支军队,那都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操练和实战的锤炼,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一支刚刚招募的新军,如果并州军突然发起进攻的话,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又谈和会有什么战斗力?
钟会把自己的担忧说了一下,司马师显然事先已经做过分析,语重心长地道:“士季,现在朝廷这边确实有困难,无法调集十万大军,只能是从冀州那边想办法了,冀州人口百万,乃天下第一大州,此次征募军队,乃是为了守土保家,相信冀州百姓也会极为拥戴,当然如果遇到个别顽冥不化拒绝应征的刁民,某赐你先斩后奏之权。”
钟会有些牙疼,冀州人口百万不假,但抛去妇孺老弱病残,能征调的人数,估计正好就是三十万人,这个数字显然也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司马师派人经过仔细地核算,才会得出这样的结果。
所有的青壮丁都被征募了,那整个冀州堪称是全民皆兵了,只剩下妇孺老弱,冀州的地还要不要种,如今正是春耕备耕之时,大量的田地抛荒,老百姓明年吃什么,如此的穷兵黩武,竭泽而渔,只怕天下从此会大乱。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冀州属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之事,如此全民皆兵,也不为常态,等到解决了并州的那些叛逆,这些新募之兵也会解甲归田,至于冀州所需安定民心的粮草,某亦会从别的州郡调集,绝不会出现因为粮荒而导致民变的事。”司马师口气坚定地道,显然他在钟会到来之前,已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冀州之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钟会没办法,也只好是应承了下来,在他看来,冀州就如同是一只烫手的山芋,可不接也不行,他只好硬着头皮接了,毕竟这个坑是他自己挖的,到现在也只能是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
第1104章
庞大的辎重车队
钟会很快地就离开了洛阳城,虽然说司马师命他到冀州去募集三十万人,但也不是说一点人马也不给他的带,最终还是给他配备了一万人马,押送着大量的军械装备物资粮草,一路望北而行。
别人出征,麾下旌旗如云,人马如织,浩浩荡荡,美如画,钟会发现轮到自己出征,这画风却明显的不对。
除了一眼也望不到头的辎重车之外,只能零零星星地看到一些士兵,每一辆车都装得满满的,蒙着青色的幔布,捂得严严实实的,根本无法看清楚车里装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钟会倒是非常的清楚,虽然他不可能一辆辆辎重车去查验,但兵部给他提供的一份清单,却是明确无误的写明了这些车辆上面,装有多少的货物。
三十万人马所需的装备和粮草将会是一个相当规模的数量,几乎将洛阳的武库和粮库都搬空了,但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粮草,更多的是依赖冀州当地供应。
钟会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是谁在司马师面前出的这么一个馊主意,拉屎的时候才想起了安茅厕,幽州失守,冀州危急,这个时候才想到募兵去应敌,真以为募来的兵马都是神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组建一支军队,可不是简单的人数堆砌,想要让军队形成足够的战斗力,那必须要对新招募的军队进行操练,熟悉军械的使用,掌握排兵布阵的方式,尤其是排兵布阵,是军队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再多的人马也不能称之为军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造反作乱的农民军为何会不堪一击,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最起码的军事常识,以为拿起来武器来就能作战,其实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并州军是什么样的对手,钟会心里面清清楚楚,如果给他训练有素的十万正规军,他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确保冀州不失的,但让他自行去招募三十万人,钟会则是一点把握也没有,且不说冀州的民众配合不配合征兵,是否真得能征募到三十万人,就算能征募得到,这些人面对强悍无比的并州军时,有能力抵敌得住吗?
如果真让钟会知道这个主意其实是司马伦出的,非让钟会气得吐血不可,司马师听谁的不好,偏偏要去听一个十岁小孩的,这不是把军国大事当儿戏吗?
不过钟会也清楚这是司马师的无奈之举,现在司马师手中,确确实实没有多少的人马可供调用,别说是十万人,就连抽调出五万人来,都是困难重重,这次配属给钟会押运物资的一万人,估计已经是他所能调动兵马的极限了。
按理说司马师是堂堂的抚军大将军,把持朝政,天下政令皆出自他之手,想调动多少的人马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但身为上位者,考虑的事情自然要比下位者多的多,雍凉的兵马不少,但那是为了防备蜀国的进攻的,同样荆州和淮南的人马,更是不能动弹,吴国在那儿虎视眈眈,在时刻等着出兵的时机,一旦调空淮南荆州的人马,吴国的军队一定会乘虚而入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司马师的手中,确实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派往冀州,所以只能让钟会自己去冀州解决问题了。
钟会完全没了刚当上河北都督的兴奋劲儿,望着一眼也看不到头的辎重车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这出征的画面,跟自己想象的可是完全的不同啊!
过了黄河,一路继续地向北前行,如此规模庞大的辎重车队,完全是龟速前行,短短五六天的路程,走了十天都还没到,钟会倒是想尽快地到达冀州,可惜这些车队实在是不给力啊。
当然这也怨不得辎重车队,向来辎重车就是这么一个速度,更何况此次辎重车装得更多,速度比较慢,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好不容易到了三月底,钟会才算是赶到了邺城,还好这个时候传回来的消息,表明占据幽州的曹亮暂时还没有南下的企图,这也是总是连月来龟速前行郁闷之后,得到的一丝安慰。
其实钟会最为担心的,就是并州军的动向,司马师让他到冀州来征募三十万人的军队,这么大规模,能是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吗?
如果并州军行动迅速的话,恐怕他还没赶到冀州呢,冀州就已经沦陷了,那么他恐怕会成为最悲剧的都督,还没到任呢,治所都没了。
到达邺城之后,吕昭亲率冀州的各级官吏出城相迎,尽管吕昭的心里不畅快,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好的,人家钟会,可是持节而来的,有着先斩后奏之权,稍不留神,便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当然钟会的权力再大,也不能拥有斩杀吕昭的权限,一直以来,就是吕昭执掌冀州,只不过他没有升到都督的位子上,最高只是做到了冀州牧。
其实做不做都督倒是无所谓,关键的是在冀州没有都督,一切都是由他这个冀州牧说了算的。
但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多年一直空置的河北都督这个位子这次由朝廷下令,将会由大将军右长史钟会来接任。
吕昭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这回突然有朝廷的官员空降到了他的头顶之上,让吕昭是倍感不畅快。
是这次广昌失守的原因才会导致司马师对他的不信任吗?吕昭觉得很有可能,毕竟广昌是丢在他的手中的,广昌的失守,导致打开了东进幽州的大门,并州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拿下了幽州,这锅别人不背,他吕昭应该是跑不掉。
虽然朝廷那边没追究这次的责任,但是吕昭清楚,自己已经失去了司马师的信任,此次突然地派钟会来担任河北都督,这大概就是信任危机吧。
只是让吕昭奇怪的,司马师不派别人,为何要派一直是幕僚的钟会来当这个河北都督,难道说,钟会还有领军的本事不成?
第1105章
强行征募
吕昭执掌冀州多年,对朝廷的事情还是比较上心的,本来还指望此次任命,可以让他多年来在冀州的地位有所提升,可惜司马师却另行有安排。
不管吕昭乐意不乐意,他也必须要遵从司马师的命令,他可不是毋丘俭,一听到不利的消息,便立刻起兵造反。
吕昭一直以来都是司马懿的人,忠心耿耿,别无二志,不管冀州的局势变得如何,他始终都坚守着自己的这份忠诚,此番老司马换成了小司马,吕昭那怕明知道自己不再会受到小司马的待见,但也不可能生出二心。
钟会是司马师的心腹亲信,此次被任命为河北都督,倒也没有出乎吕昭的预料,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近吕昭很清楚,司马师并非是那种任人为亲的昏庸之辈,他既然派钟会前来,那就是对钟会的能力比较认可。
只是新的河北都督的即将到任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可吕昭在邺城等待了很久,也没有等到钟会的到来,而距可靠消息称,钟会早在数日之前就离开了洛阳,按行程计算,应该很快地就来到邺城才对,却不知为何如此磨磨噌噌,拖拖拉拉,光是凭这一点,吕昭对钟会的印象便不是太好。
新官上任,应当是雷厉风行才对,钟会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被司马师知晓了,肯定不会有好脸色的。
吕昭一直命人打探着,得到钟会前来邺城的确切时间,便早早地出城相迎,他倒不是刻意地迎奉,毕竟虽然钟会是河北都督高上他一头,但是吕昭也并非是那种谀陷之人,他最大的目的还是想尽早地和钟会沟通一下,共同搞好冀州的防御。
毕竟现在曹亮占据幽州,对冀州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吕昭对此是寝食不安,目前他手中大约只有五万左右的军队,根本就无法和并州军相抗衡,吕昭已经将冀州军的主力调往了冀州北面的几座城池之中,构筑给第一道的防线。
但是冀州以平原为主,仅仅构筑一道防线,如果缺乏纵深的保护的话,很可能会被并州骑兵给打穿,所以吕昭早就上书朝廷请求援兵了,只是没想到钟会早就从洛阳出发,却是姗姗来迟,让吕昭甚为不解。
但看到钟会所率的人马时,吕昭则更是莫名其妙,他一直向朝廷请求援兵,而钟会的人马却没有多少,更多的却是一望无际的辎重车辆,他也搞不清钟会带这么多辎重车干嘛,难道说指望这些车辆来对付并州骑兵吗?
听说并州军有一支步兵,就是战车营,专门克制骑兵的,但人家用的是专用的扁箱车,钟会带着一堆辎重车来,能有克敌的效果吗?
两人见面,相互寒喧了一下,尽管是各有心思,但表面上,还得维持一团和气。
城门口自然不是叙话之所,钟会入城之后,便与吕昭一道来到了州牧府,共商大事。
其实钟会比吕昭更急,但是辎重车队数量庞大,行动迟缓,他就是想快也快不起来,所以一到邺城之后,钟会赶紧地和吕昭商谈,准备招募兵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