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5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0/1023


诸葛恪一听言之有理,自己这几年当上了太傅丞相辅政大臣,朝里面眼红的人比比皆是,都恨不得取诸葛恪而代之。这次诸葛恪兵败之后,这些人蠢蠢欲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但这些诽谤诸葛恪的流言传出来,肯定会这些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这些人出身名门士家,地位崇贵,诸葛恪派去的人不得不停止详查下去。
这些人的手段和伎俩诸葛恪可是清楚的很,完全是吃人不吐骨头的,权力之争,永远是充满着尔虞我诈,一个不留心,很可能就会掉入到了敌人的陷井之中,万劫不复。
诸葛恪听从了张约之计,没回建业,反倒是称病前往了寻阳,到那儿养病去了。
第1391章
该他出手了
养病归养病,带着这么多的兵去养病,似乎不太合适,所以诸葛恪又巧立一个名目,那就是屯田,屯田自然是需要人的,所以诸葛恪带这么一支大军前往寻阳,没毛病!
任何时候,军队就代表权力,只要你手中紧紧地握着兵权,不管别人再怎么做,也动不了你分毫。
诸葛恪频繁地挑起对魏战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控兵权,尽管诸葛恪在孙权临死的时候被任命为首辅大臣,来辅佐幼帝,但并不意味着孙权就会将朝中所有的权力都交给了诸葛恪。
一方面孙权并不太看重诸葛恪,嫌弃他刚愎自用,但陆逊朱然等东吴的一干老臣差不多都死绝了,孙权实在是无人可用,再加上孙峻等人力保诸葛恪,孙权没办法,只得任命诸葛恪为首辅大臣,滕胤次之,来辅佐时年只有十岁的新帝孙亮。
孙权虽然将诸葛恪推到了首辅大臣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并没有将全部兵权也交给他,封吕岱为上大将军,朱异为镇南将军,吕据为骠骑将军,以制衡诸葛恪。
孙权去世的时候,诸葛恪并不在建业,而是以大将军的身份镇守武昌,领荆州事,接到诏书之后,才匆匆的赶往建业。
中书令、太子少傅孙弘和诸葛恪素来不睦,担心诸葛恪掌权之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在诸葛恪刚回建业立足未稳之际派人谋杀他,但消息泄露,诸葛恪得悉之后,便没有轻易地先入建业,而是在城外十里亭召集众臣议事,孙弘不得不前往,诸葛恪怒而杀之。
这件事让诸葛恪意识到掌握兵权的重要性,朝中永远都不会缺乏阴谋暗算你的人,没有足够强大的权力,自保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诸葛恪上位之后,主动地兴修东兴大堤和东兴二城,对魏国发起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东兴之战大获全胜之后,诸葛恪声望大增,进位丞相,都督中外军事,将所有的大权独揽一身。
尽管在接下来的新城之战中吴军损失惨重,但对于诸葛恪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这次他又成功地排挤掉了镇南将军朱异,至于大司马吕岱,也已经是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了,朝不保夕,诸葛恪更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在吴国上下君臣都等着诸葛恪回朝之时,诸葛恪却带着大军前往寻阳屯田养病了,大家亦无可奈何,只能是听之任之了。
诸葛恪在寻阳一直也没有闲着,忙于操练兵马、屯积粮草,随时准备对魏国再次发动进攻,在那儿跌倒的,就在那儿爬起来,这个面子,诸葛恪一定要在魏国身上给挽回来。
现在诸葛恪等待的就是一个机会,曹亮在冀州把魏国搅得天翻地覆,诸葛恪又岂能不知道,所以他在寻阳屯田练兵,就是坐山观虎斗,等着曹亮和司马师两败俱伤的时候。
这对诸葛恪来说,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来新城兵败之后,诸葛恪损失惨重,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再次发起进攻了,但魏国的内乱确实给他不小的机会,他时刻地关注着冀州那边的战况,派出大量的细作潜入到魏国境内,随时掌握着魏国内乱的第一手情报。
虽然诸葛恪和曹亮有着杀父之仇,但是诸葛恪这次却不得不感谢曹亮,毕竟曹亮在冀州搞出的动静,让司马师是自顾不暇,为自己出兵伐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狗咬狗,两嘴毛啊,诸葛恪在寻阳,每天看着从冀州那边送来了的情报,虽然这些情报送抵寻阳的时候,都已经过期很久了,但诸葛恪看得还是怡然自得,心情愉悦,冀州的这场大战厮杀,这画面简直不能太美了,曹亮和司马师真得如果能拼个两败惧伤,全军覆灭的话,那这天下还不是他诸葛恪唾手可得的?
诸葛恪巴得不两个人在交战中全死掉呢,尤其是曹亮,与他有着杀父之仇,诸葛恪心心念念就是想为死难的父亲报仇,让曹亮不得善终,可惜曹亮远在并州,他是鞭长莫及啊。
不过这个时候,诸葛恪并不盼着曹亮打败仗,如果司马师轻易地就把曹亮给打败了,那可和诸葛恪的预期不符,他们自相残杀,打得越惨烈越好,这样魏国的兵力都被消耗地差不多了,诸葛恪再行出兵淮南,那便是手到擒来。
当然诸葛恪现在最大的对手还是魏国扬州都督诸葛诞,论辈分,这家伙还是自己的族叔,只不过现在各为其主,诸葛恪恨不得将其除之而后快。
诸葛诞掌握着淮南的兵马大权,坐镇寿春,始终对吴国是一大威胁,如果司马师北方战线吃紧的话,最好能把淮南的兵马调往北方,这样一来,也就能减轻诸葛恪的不少压力了。
到了四月间,北方的战况更为激烈,司马师亲率十七万步骑大军北征冀州,与曹亮展开了决死一战,冀州之战,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就连一向天天垂钓,悠然自得的诸葛恪,此刻有些坐不住了,冀州战场上司马师和曹亮集结重兵,杀得是难解难分,这么一场好戏,就连诸葛恪这个局外之人看得都是热血沸腾,太刺激了。
几十万人马的大厮杀,这场面是何其的壮观啊,只可惜以诸葛恪的身份,是没办法身临其境,否则亲眼去目睹一下这种大场面,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尽管消息一直存在滞后,但诸葛恪读到每日情报之时,还是颇为的兴奋,仿佛那场大战,就发生在他的身边,就发生在他的眼前,历历在目。
等到司马师痛失邺城兵败冀北之时,消息传到了寻阳,诸葛恪眼前顿时为之一亮,这可就是他一直等待的结果啊,诸葛恪兴奋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高声地对候在门外的中军喝道:“立刻集结人马,准备出征!”
等了那么久,也是该他出手的时候了。
第1392章
重返建业
诸葛恪离开了寻阳,但他并没有直接对淮南发起进攻,而是朝着建业而去,他首先要返回朝廷,毕竟出兵伐魏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一个人独断专行,还得在朝中多方协调才行。
江东的那些世家大族对北伐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孙权在位之时,一门心思想得就是如何拓土开疆,进军中原,但数度遭到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掣肘,常常是无功而返。
这也让孙权是郁郁不得志,他的想法,总和这些世家背道而驰,不失败才怪。
诸葛家不是江东的本土势力,做为一个外来者,他们一直游离于江东政治圈子之外,诸葛瑾虽然薄有名声,但在东吴朝中,始终也算不上重量级的人物。
年轻时候的诸葛恪,血气方刚,锋芒毕露,依靠着平定丹阳山越之功,得到了孙权的赏识和重用,逐渐才坐到了现在的位子之上。
诸葛恪好武成性,希望通过不断地战争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却也和江东的这些世家大族结下了怨隙。
江东大族不思进取,从来也没有吞并中原的野心,他们想的,就是如何守住江东的这片天地,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这个目的,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贵为帝王的孙权尚且奈何不了他们,何况是初掌兵马大权的诸葛恪呢?
在新城之战时,诸葛恪削夺了朱异的兵权,触动的可不仅仅只是朱家的利益,江东四大世家,他们相互纠葛相互联姻,早就成为了铁板一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牵一发而动全身。
诸葛恪越是激进,越遭至江东世家们的敌视,他们才是真正的吴国规则制定者,诸葛恪想要破坏这种规则,他们可不答应。
新城之战后,诸葛恪远遁寻阳,倒也是明哲保身之举,毕竟远离了建业这个权力的漩涡,别人就算是想要暗算于他,也是难以得逞的,可是他这次从寻阳返回了建业,大张旗鼓地准备再次兴兵伐魏,自然是惹了众怒,想要杀他的人,可不止一个半个了。
诸葛恪上台之后,除了打仗就是打仗,搞得吴国国疲民贫,军民怨声载道,就算诸葛恪派人去捉了一批也杀了一批散布流言者,使得诽谤他的言论减少了不少,但是高压的铁腕政策也不能堵得住悠悠众口,更何况他得罪的可不止是平民百姓,真正想要他命的人,多得如过江之鲫。
当时孙权临崩之前,正是因为有群臣的力荐,才让犹豫不决的孙权下定了决心,任用诸葛恪为首辅大臣。
在这当时,诸葛恪上位是江东诸世家相互制衡的结果,多年以来,陆家一家独大,自然会导致其他几家的不满,为了平衡起见,他们特意地选择了诸世家大族之外的人来当这个首辅大臣,在当时,诸葛恪的声望和资历是足以担当这个位子的。
原本以为诸葛恪上位之后会低调一些,那样的诸世家之间也不会再有什么争端了,大家相安无事最好。
但诸葛恪一直是一个不安分的主,他不断地挑战着江东世家的底线,所以很容易招人忌恨。
对于江东世家来说,他们才是江东这片地域上的真正的主人,他们拥有着广阔的势力和雄厚的人脉,那怕就算是吴国的皇帝不称他们的心,他们也完全有能力把皇帝给换掉。
既然诸葛恪不太安分,那么他们完全有能力把诸葛恪给干掉,别看诸葛恪现在贵为太傅丞相,执掌内外兵权,但如果他真的上了江东世家的黑名单,那么注定他活不了多久的。
当然,这些豪门大族自然是无需亲自动手的,干掉了诸葛恪,自然需要重新选一个代理人出来主持朝政大局,孙峻无疑被视做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孙峻乃是孙吴宗室,武烈帝孙坚之弟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
按理说孙峻还是诸葛恪坚守的支持者,孙权对让诸葛恪来辅佐幼帝孙亮表示担忧之时,孙峻还力挺诸葛恪,认为首辅大臣非诸葛恪莫属。
当时孙权托孤之时,诸葛恪还远在武昌,并未能赶得回来,孙权崩殂之后,诸葛恪才奉诏匆匆赶往建业。一起受命辅佐孙亮的顾命大臣还有中书令、太子少傅孙弘,他素来于诸葛恪不睦,意图矫诏杀诸葛恪,孙峻知悉后,特意地将此事暗中告知了前来建业途中的诸葛恪,诸葛恪一到建业,并没有急着入城,而是召群臣于城外议事,孙弘刚到帐中,就被诸葛恪埋伏在帐中的刀斧手给砍了。
如果那次孙峻没有扮演告密者的角色,或许诸葛恪还真有可能被孙弘给算计了,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孙峻,和诸葛恪关系还是很铁的。
不过诸葛恪上位之后,并没有重用孙峻,孙峻虽然也算是顾命大臣,但也只能是叨排末席,大权旁落。
本来还指望着可以倚靠诸葛恪飞黄腾达,没想到却落得如此的下场,孙峻自然是对诸葛恪心生怨恨,他便和江东的世家大族联手,密谋除掉诸葛恪。
可杀诸葛恪也并非易事,诸葛恪虽然长时间不在建业,但他的党羽却是遍布朝野,耳目众多,如果他们所密谋的事情被诸葛恪察觉,估计孙峻也是和当初的孙弘一个下场了。
所以孙峻虽然有除掉诸葛恪的计划,但是他可不敢表露出半分来,反而对诸葛恪更为地殷勤了,当诸葛恪乘坐的战船到达建业的时候,孙峻亲自前往渡口迎接,态度十分的恭敬。
诸葛恪回到了阔别多日的建业,还真有些新鲜感,看到迎接他下船的孙峻等一干人,诸葛恪很是满意地笑了,毫无防备地下了船,在孙峻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皇宫,去觐见皇帝孙亮。
第1393章
还是一如既往的嚣张啊
当然诸葛恪也并非是完全没有防备,他的身边,至少也带着上百名的甲士护卫,这些护卫都是诸葛恪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但个个身手不凡,而且都是忠心耿耿的死士,他们不分昼夜地轮班守在诸葛恪的身边,无论诸葛恪到那儿,他们都紧紧相随,寸步不离,时刻地保护着诸葛恪的安全。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越怕死,诸葛恪当然也不例外,自从当上了首辅大臣,诸葛恪就惜命的很,铁血死士从不离身,除非对手想要掉大量的人手进行围杀,否则仅仅派几个刺客来刺杀的话,是远远不够的。
可诸葛恪掌握着兵马大权,随时就可以调动大量的军队,如果真有人敢和他叫板的话,首先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够不够才行。
诸葛恪在孙峻的陪同之下,到达了建业的北门,这里聚集了更多的官员来迎候他。诸葛恪扫了一眼,发现中书令孙嘿也赫然在列,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一抬手,身后的人抱了一大撂的诏书扔在了孙嘿的脚下,诸葛恪冷冷地道:“这些黄绢乃是昂贵之物,你们如此滥发诏书,浪费朝廷财物,该当何罪?”
孙嘿脸色顿时变得惨白,额头的汗珠如雨而下,孙嘿只是一个中书令,虽然拥有发放诏书的权力,但草拟诏书的事可不归他管,现在诸葛恪问罪于他,令他惶恐不甚,可孙嘿又没办法辩驳,毕竟那些草拟诏书的人他也得罪不起啊,只能是伏于地上,诚惶诚恐地道:“丞相恕罪。”
诸葛恪冷笑一声道:“本相为了先帝大业,日夜操劳,在前线风餐露宿,尔等却在京师吃饱闲饭无事可干,天子诏书用何其郑重之物,居然让你们随意滥发,一发就是一萝筐,如此肆意妄为,你这中书令,不当也罢!”
孙嘿脸色剧变,当初发诏书的时候,孙嘿就觉得这样不妥,朝廷往回召诸葛恪,倒也没什么大错,但这诏书一封封地接连不断,发得也太频繁了,这无意是要把诸葛恪往毛里惹啊,孙嘿都有些胆怯了,但草拟诏书的人却告诉孙嘿,让他直管发,出了事有他顶着。
孙嘿没办法,只得依令从事,如今诸葛恪果然怪罪到了他的头上,可也没见有人站出来给他顶着啊,孙嘿没办法,只能是磕头如捣蒜,求诸葛恪的饶恕。
诸葛恪很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吩咐手下的人将孙嘿拿下,交有司查办。
处理完孙嘿,诸葛恪又盯上了选曹尚书,漫不经心地问道:“本相离京之后,选曹可曾选拨新晋官吏?”
选曹尚书心里顿时咯登了一下,诸葛恪离开京师一年多了,朝廷的事务不可以完全陷入停顿吧,有的官员卸任了,有的官员致仕了,总得有候补增进,所有官吏的升迁谪降,自然是有案可查的,但这其中却也不免有些营私舞弊之举,选曹尚书一听诸葛恪询问此事,自然是害怕的不行,要知道他自己就提拨了好几个亲戚,如果诸葛恪真要追究起来,那可是吃了不兜着走啊。
可面对诸葛恪的询问,选曹尚书又不敢不回答,只能是硬着头皮道:“回丞相,是选拨了一些。”
诸葛恪不咸不淡地道:“把名录拿来给本相瞧瞧。”
那名录自然没有带在选曹尚书身上,选曹尚书赶紧让下面的人去取,很快地将名录拿来,递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接过名录,只瞥了一眼,便是怒火中烧,这名录上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上百人,自己离京一年多时间,选曹的人竟然敢背着他提拨选用了这么多的人,且不说这些人是不是因私舞弊的,最起码连他都没有支会一声,居然就敢擅行其事,他们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丞相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0/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