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6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1023


但这个时候,司马军并没有继续东进,而是在颖上结束战斗之后,就突然地撤军了。
本来是趁胜追击的大好局面,司马伦怎么就突然放弃了?诸葛诞是一头的雾水,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司马伦撤军,获益最大的无疑是他诸葛诞,那怕隔断时间司马军再次发起进攻,赢得了一些喘息之机的诸葛诞状态必然比现在要好的多。
刚刚经历败仗,对于淮南军来说,正是最为困难的时候,人员短缺,装备匮乏,编制残缺,士气低落,这些伤口,往往需要时间去修复,司马伦如果一鼓作气地发起进攻的话,必然给诸葛诞带来无穷的压力。
可司马伦居然将这么大好的局面白白地放弃了,这让一向经验老道的诸葛诞都百思不得其解,觉得不可能。
可事实就摆在面前,司马军真得撤退了,诸葛诞派出去的斥侯明确无误地证明了这一点,难道说这是司马伦的计谋吗,要继续地诱使诸葛诞出击?
可以诸葛诞现在的残兵败旅,就算是司马军真得要撤军真得有破绽,他都有心而无力了,根本就不具备追击的条件,这一点司马伦也应该是很清楚的,如果他使计的话,那纯属是对牛弹琴。
如果司马伦没有使诈的话,那么撤军就是真得了,可司马伦为什么会这么急着撤军呢?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黄河防线那儿的问题了,如果并州军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的话,司马师难以招架,所以才会急调司马伦北上救援。
看来这也是唯一的一个合理解释了,否则从其他的角度上来讲,都无法讲得通,司马伦眼看着胜利在握,却轻易地放弃了,换作是谁都不会甘心的。
不管怎么说,司马伦的撤兵对于诸葛诞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这样诸葛诞就有时间重整军队,补充力量了,等司马军再次来犯的话,诸葛诞不敢说可以全部恢复,但至少也能恢复到七八成的水平吧,这样诸葛诞镇守淮南的信心,就又回来了。
可让诸葛诞还没有平静多久呢,寿春那边就又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吴军突然大举进兵,包围了寿春,诸葛靓率军与之激战,并且派人火速地来向诸葛诞求援。
诸葛诞刚刚落到肚子里的心此刻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在这关键的时候,吴人居然在背后捅他的刀子,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第1508章
各怀鬼胎的同盟
对于吴人,诸葛诞一直是提防胜过信任的,或者说诸葛诞从来也没有信任过吴国人,长年以来,双方一直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直到诸葛诞准备起兵之时,才和吴国达成了同盟的关系。
这种同盟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利益之上,如果不是诸葛诞割让新城,许诺将庐江、安丰、弋阳三个郡给吴国,吴国又怎么肯和诸葛诞合作呢?
尽管如此,双方的这种合作同盟关系都是十分脆弱的,就像诸葛诞来说,他只想着如何来利用吴人来帮他抵御司马军,未必真心实意地愿意将庐江等三郡割让给吴国,至于最终的结果如何,诸葛诞也是抱着走着瞧瞧着看的态度,现在还真没法下定论。
至于吴国人打得什么小九九,诸葛诞也是门儿清的,吴人向来信奉利益之至的原则,什么同盟联军之类的东西,根本就无法束缚吴人的野心,只不过是一块掩饰吴人丑恶嘴脸的一块遮羞布罢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吴人则会毫不犹豫地撕掉这块遮羞布,肆无忌惮地干他们想干的事。
所以这种同床异梦,各怀鬼胎的合作同盟,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牢固的合作基础,双方像防贼一样防范着彼此,既没有尊重也没有信任,这样的同盟基石,就同是纸一样脆弱。
由于对吴人没有任何的信任感,诸葛诞也就不敢轻易地将寿春城的防御交给他们,之所以割让新城,一来是为了获得吴国人的帮助,如果诸葛诞就连定金都不舍得支付一些的话,吴国人又怎么可能为他来卖命的?二来是将新城割让给吴国之后,好歹也让吴国的军队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方便司马军来犯的时候,好让吴国的军队参与战斗。
当然,在战局发展没有到紧迫的时候,诸葛诞是不会容许吴军有更进一步的行动的,他们驻扎在新城就好了,需要他们出手的时候,再出手出不迟。
颖上之战时,连诸葛诞都不相信自己会失败,觉得自己就可以搞定一切,所以那时他根本就无需吴人出手,直到败的一塌胡涂,或许诸葛诞才觉得需要外部的力量来帮助了。
但这个念头也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司马伦的闪电撤退,不仅为诸葛诞赢得了喘息之机,诸葛诞也有闲暇的时间来考虑和吴国的关系了。
司马伦退兵之后,吴军再留驻新城似乎就有些多余了,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根据诸葛诞和吴国达成的协议,在击退司马军的进攻之后,诸葛诞便会将庐江、弋阳、安丰等三个郡割让给吴国。
现在司马军是退走了,但是吴国击退的吗?司马军的撤退,和吴军有半文钱的关系吗?既然没有,诸葛诞就不可能把庐江三郡交给吴国,而且就连新城的割让都是多余的,无功不受禄,吴国理应把新城再退还给诸葛诞才是。九零看看
可到了嘴里的肥肉吴人又怎么舍得吐出来?而且就算是没有打仗,也不能证明司马军的撤退和吴军没有关系,吴军的存在,本来就是一种威慑,很可能司马伦是在权衡利弊之后,才会做出撤军的决定,这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退一步说,吴军就算没有功劳,那也是有苦劳的,他们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而来,耗费钱粮无数,因疫病客死异乡的江东子弟也不在少数,这笔帐,吴国自然是要算到诸葛诞头上的。
虽然双方目前并没有坐到谈判桌上来讨价还价,但谁都清楚,这样的分歧,绝不是用谈判就能解决的。
所以诸葛诞才会在临行之前刻意地提醒诸葛靓,要他提防吴人的小动作,寿春的防守是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万万不可学关羽那样,大意失荆州。
没想到这一切还真得被诸葛诞不幸言中了,孙峻看到现在的形势之后,决定是先下手为强,他不光是要得到淮南的庐江三郡,还要得到重镇寿春,孙峻认为,诸葛诞已经遭到了司马军的重创,已经失去了和吴军抗衡的力量,淮南之地他是唾手可得,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孙峻将吴国人见利忘义的本性发挥地淋漓尽致,因为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义字怎么写,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的同盟,也只不过是让他们获利的工具而已,更何况诸葛诞并不打算把好处分给他们,如此一来,他们则是更有理由来动手了。
寿春遭遇到了吴人的围攻,诸葛诞当然不会袖手旁观,而且现在司马伦已经撤军了,诸葛诞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他立刻是整点兵马,离开了下蔡,渡过了淮河,向寿春城进发。
孙峻早就防着诸葛诞的军队回撤了,在对寿春发动围攻的同时,孙峻早就派唐咨率领五千人马前往淮河南岸,去阻击诸葛诞,诸葛诞刚一过河,就和唐咨的军队发生了激战,唐咨虽然只有五千兵马,但他们抢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趁着诸葛诞全军尚未渡过淮河之际,就向淮南军发起了进攻,所以双方的战斗一直很是激烈,但诸葛诞却无法一下子突破吴军的防线。
吴军在这儿发起阻击,也不是一定就能消灭诸葛诞的人马的,现在吴军的主力还是聚集在寿春的城下,日夜轮番不停地攻打着寿春城,孙峻的态度还是非常的坚决的,就是要趁着诸葛诞无法抵达寿春的机会,一举把寿春给拿下来。
这一战,也只有拿下寿春来,才能盘活全局,否则吴军无论打多少的仗,都是无用之功,没有任何的意义,最终还得灰溜溜地退回到新城,甚至连新城都未必能呆得住,只能是退回到东兴去。
如果真得到最后吴军兵退东兴的话,那孙峻丢人就丢大发了,不但此前获得的功勋和声望全部归零,而且恐怕声望还得继续大跌,成为负值,那结果必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亏到姥姥家了。
第1509章
只有一天的时间
尽管淮南军在颖上受到了重创,诸葛诞也没有时间来得及对军队进行重新的整编和重组,一听到寿春有事,就立刻出发,许多建制都是空的。
但这似乎并没有妨碍淮南军的战斗力,毕竟能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都是铮铮铁骨的硬汉,这一支残军,实力完全不输于任何一支正规的军队。
吴军在陆战方面,一直是存在短板的,尽管在诸葛恪执掌大权的时代,吴军重用丹阳兵,选择民风彪悍的山越人充实军队,让吴军在步战方面大有起色。
但孙峻上台之后,唯恐诸葛恪的亲信将领闹事,对吴军中诸葛恪的嫡系势力进行了清洗,自然不乏诸葛恪提拨起来的山越将领,所以丹阳兵在这次的清洗之中也遭遇到了重创,战斗力大不如前了。
而淮南军听闻到寿春被围,个个是心急如焚,义愤填膺,对吴军背信弃义的举动极为的愤慨,许多人的家人更都是在寿春的,一旦寿春失守,谁也无法保证他们的家人不会遭殃,所以为了急着救援寿春,这些淮南兵都特别的拼命,那怕地形上处于不利的状态,他们也是个个奋勇冲锋,与吴军展开了血战,一步步地扭转劣势。
唐咨在吴军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员勇将了,唐咨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吴国人,而是魏国徐州利城郡人。黄初年间,曹丕征伐吴国,利城郡的兵士蔡方率众造反,推举唐咨为首,并斩杀太守徐箕,后来叛乱被平定,蔡方被杀,唐咨则逃奔了吴国。
做为一名降将,唐咨自然是没有资格在吴国摆谱的,他之所以能升到前将军的位置上,自然凭借的就是自己的勇猛顽强战功卓著,孙峻让他带领着五千人去阻击诸葛诞的三万人马,明知道这个任务是相当的艰巨,但唐咨却是义无反顾。
这场阻击战打得十分惨烈,唐咨的五千人马折损过半,但唐咨却没有后退半步,一直坚守着阵地,与淮南军血战到底,也让诸葛诞在发起进攻一天一夜之后,都无法向前推进半步。
孙綝担心唐咨那边顶不住,于是向孙峻建议抽调一部分攻城的军队下来去援助唐咨,阻挡诸葛诞的南下。
不过孙峻没有同意他的建议,现在攻城战已经进行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将攻城的军队抽调一部分下来,必然会影响到攻城的效率,所以孙峻咬咬牙,把自己身边仅剩的五千人马全部派了出去,去增援唐咨。
同时也给攻城的孙綝、朱异、吕据和留赞下达了死命令,要求他们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在一天的时间之内,拿下寿春城。
现在形势已经变得相当紧迫了,如果吴军再无法拿下寿春城的话,那么将会面临淮南军里外夹击的困境,所以想要扭转颓势,吴军就必须要拿下寿春才行,这也是吴军现在重中之重的事。
孙峻当然清楚现在这个关键时候,一旦调动围城的军队去阻援,不但会损失一部分的攻城力量,而且会极大地动摇攻城队伍的信心,现在攻城战进行地十分激烈和胶着,攻城的队伍也是极其疲惫,如果军心不稳的话,对攻势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千万不能影响到攻城队伍的效率。
所以孙峻只能是调动他手里最后的底牌,也就是担任预备队的五千人马,原本孙峻是准备在攻城不利的时候,将这五千人做为生力军压上去,展开对寿春的致命一击的,但唐咨的阻援那边出现了一些问题,孙峻就必须要将这五千人送往寿春以北的淮河南岸去,以加强阻击诸葛诞的力量,绝不能让诸葛诞顺利地南下,从而破坏吴人的计划。
没有预备队在后面支持着,现在攻城的任务就只能是指望最先派出去的四万人了,而且迫于形势,吴军也只能是全力以赴地加强进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寿春城,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接到命令的四员大将个个都是面面相觑,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们自信是有能力拿下寿春城的,但是现在孙峻只能他们一天的时间,只用一天时间就攻下防守极其顽强的寿春城,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他们已经经过了诸多的尝试了,寿春城的防御强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的预估,也就是说拿下寿春城的时间,将会大大延后的。
可现在的形势,又不容许他们耽搁太多的时间,所以孙綝朱异吕据留赞只能是硬着头皮,昼夜不停地攻打寿春城,希望用这种高强度的攻势,来拖垮守城的军队。
现在的寿春城下,已经是尸堆如山了,吴军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清理这些尸体,更没有时间却统计自从攻城开始,他们损失了多少的人马,只不过眼前尸横遍地的场面,已经足以证明吴军的损失是何等的惨烈了。
当然寿春城的守军也不可能是毫发无损的,在激烈的交战之中,寿春守军的减员也是十分厉害,许多防守城段是险象环生,只不过淮南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在诸葛靓的率领之下,拼死而战,让吴军始终也无法跨过城头这一道坎。
夜幕徐徐地降临了,激战了一天的攻守双方已经是疲惫到了极点,但这个时候,吴军的攻势依然如汹涌的浪潮一般,不断地向着寿春城涌来,寿春守军那怕再困再累,也必须要继续地咬牙坚持下去。
许多的将士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无法从城头上撤退下去,后勤兵便将食物和水运送到城头上来,许多的士兵便是开弓放一箭,然后啃两口大饼,接着再放一箭,喝上一口水,整个的吃饭过程,都穿插在战斗的过程之中,丝毫都不敢有半点的松懈。
这样高强度的攻防战斗,任何人都难以坚持下去,毕竟人不是机械,需要吃饭和休息,吃饭的事在阵地上就能解决,但睡觉的事,能在阵地上解决吗?
第1510章
救兵来也
寿春的守军也确实到了强弩之末,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诸葛靓眼睛上布满了血丝,困倦之意阵阵袭来,连站都站不稳了,不过他可不敢睡着,吴军依然在不断地发起着进攻,这个时候如果稍有疏忽的话,就很有可能会酿成大错。
诸葛靓找来了一个锥子,困得不行的时候,就拿锥子在大腿上狠狠地扎上一下,你别说,这法子还真有效,诸葛靓立马就变得精神了,困意全消。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法子还都真有不赖,诚不欺我。诸葛靓传令下去,各兵士之间相互监督,谁若是发现了身边的士兵打瞌睡,就用刀尖或枪尖在对方的大腿或屁股上轻轻地来那么一下,保证立马精神。
这法子虽然短时间有效,但是连续作战,人的身体机能已经被掏空了,大多数的士兵已经是精疲力竭,很难再坚持下去,刺股的办法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但诸葛靓也是没有办法啊,由于寿春防守的兵力有限,而吴军的进攻又极为的猛烈,他不得不把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城头上,手中就连一点预备兵员都没有,所以在城头的守军根本就没有轮休调换的机会,面对吴军昼夜不停的强攻,诸葛靓也只能是咬牙坚持着,在援军到来之前,他一刻也不能松懈。
寿春守军这边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吴军那边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在攻城作战时吴军也是不遗余力地投入了所有的兵力,现在他们的体力和精力也到达了极限。
仗打到了这个份上,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比较战斗力了,更多的是一种意志的比拼,就如同是搏斗场上,两个已经是精疲力竭摇摇晃晃的对手,就看谁更早一步倒下了。
吴军燃起了火把,夜以继日地发动着进攻,整个城下都是星星点点的火光,就宛如是一片璀璨的星河,尽管现在吴军的攻势也远没有此前那般的凌厉了,但由于防守力量的衰减,寿春城的防御显得更是险象环生。
有的城墙地段甚至都被吴军给突破了,不过好在有诸葛靓率领着亲卫营及时地进行了反扑,将冲上城头的吴军逐一斩杀,这才控制住了局势,避免了城池的失守。
但是诸葛靓总不能时时刻刻都扮演救火队长吧,十几里的城墙,如果处处失守的话,诸葛靓就算是神人也救之不及的。
寿春城的防守,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诸葛靓是心忧如焚,他站在城头上向北边眺望,希望可以看到父亲带兵杀回来的场景,但他只能是看到了远处星火点点的场面,想必诸葛诞的军队也是受到了吴军的阻击,双方也在淮河上厮杀激战,寿春城的防御,已经到了极限,诸葛靓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到诸葛诞率兵杀回来的那一刻。
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又一个不眠之夜就这样熬了过去,白天的到来,并不会意味着战斗的结束,恰恰相反的是,吴军的进攻将会进入到新的高潮之中,寿春守军激战了一夜之后,已经耗光了所有的精气神,城池的失守,也仅仅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准备突围吧!”诸葛靓很不甘心地下达了准备突围的命令。继续死守下去,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吴军随时都会攻入到城中,如果没有突围的话,所有人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这都不是诸葛靓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留下一点仅存的力量,与诸葛诞会合之后,他们还是有机会再发起反击的。
虽然诸葛靓已经下达了突围的命令,但是许多的士兵却似乎无动于衷,他们一旦放弃坚守,吴军就会如洪水猛兽一样扑上来,他们为之奋斗和坚守了三天三夜的城池,顷刻之间就会沦入到吴军之手,他们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许多的士兵的脸上,都流露出不甘。
可不甘又能怎样,他们已经战到了最后的一刻,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失败已经是无可避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