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1023


他们已经到了北海,这里是鲜卑人曾经到达的最远之境,拓跋力微也清楚,如果继续地往北走,那里倒是还有大片的土地,但那儿长年覆盖着积雪,没有一年四季的概念,只有漫漫的冬天,甚至在冬季的时候,终日不见太阳,只有无穷无的黑暗。
那里是生命的禁土,如果鲜卑人被驱逐到那儿的话,不用并州军来追击,他们自己就会全部葬身在冰雪之中。
拓跋力微真得很累了,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这场遥远的长途跋涉了,他已经感受到了死神在向他召唤,但他却心有不甘,他一手创立的鲜卑帝国非但没有发扬光大,反而在他的晚年遭到了瓦解和摧毁,就这么撒手西去,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
只可惜,此刻的拓跋力微却是无力回天,他和曹亮的并州军周旋了将近大半年的时候,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再从夏到秋,鲜卑人一败再败,败得是一败涂地,拓跋力微丝毫看不到希望,丝毫看不到出路,深深的挫败感笼罩着他。
难道说,鲜卑族最终会葬身在这北海之滨吗?
北海的秋天极为的短暂,刚刚还觉得炎热无比的天气转瞬就寒意逼人了,如果等到北海冰封漫天飞雪之时,整个鲜卑部落又将何以为生?
就在拓跋力微一愁莫展之时,突然并州军方面派出来了使者,而来使不是别人,正是拓跋力微的一个儿子拓跋禄官。
那日在外围巡视的是拓跋沙漠汗,本来他对并州军派来的使者极为的厌恶,正准备要杀这些人泄愤,但没想到并州军来使的队伍之中竟然有人冲着他喊阿兄,定睛一看,正是四弟拓跋禄官,拓跋力微不禁大吃了一惊,原本以为他的这些兄弟都死在了乱军之中,但没想到拓跋禄官还活着,而且还被曹亮派过来谈判,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拓跋禄官对拓跋沙漠汗说了自己的遭遇,当初盛乐沦陷的时候,他没有能逃得出去,受了伤,被并州军给俘虏了。并州军收缴了他们的兵器和战马,不过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奴隶,而是将他们安置在了盛乐附近的草原上,虽然说生活的也是比较的艰难,但没有战乱,总算是可以活下去,这次曹亮派来他来北海,是有一封信交给父亲拓跋力微的。
拓跋沙漠汗一听,赶紧地带他去见拓跋力微。
第1545章
附加条件
拓跋禄官在一座简陋而破蔽的帐蓬之内见到了拓跋力微,看到父亲憔悴苍老的模样,拓跋禄官不禁是鼻子一酸,跪地痛哭起来。
拓跋力微看着以为已经遇难的儿子,也不禁是老泪纵横,拓跋力微子嗣众多,但这场盛乐之难,只有拓跋沙漠汗和拓跋悉鹿活了下来,其他的儿子,都殁于战乱,老来丧子,恐怕是人生最大的悲痛了。
现在拓跋禄官突然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让拓跋力微是深感意外,而且从拓跋禄官的口中,他得知了并不是所有的儿子都丧命,至少包括拓跋禄官在内的十几个儿子都活了下来,不过他们都成为了曹亮的俘虏,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好的,尽管他们成为了俘虏,但所受到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比普通的鲜卑族人要强得多,曹亮依然让他们来管理各个部落,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必须要接受并州军委派的官吏的管辖,并不得有丝毫的违逆,如果试图逃跑或叛乱,则会受到无情地镇压和屠戮。
不过显然拓跋禄官这些人已经接受了这种被圈养的生活,他们不敢反抗,逆来顺受,虽然活得比较卑微,但至少还可以活着,不必流离失所,不必亡命天涯。
拓跋力微仰天长叹,原本他们鲜卑族是一个有血性高傲的部族,此刻却只能是沦落到仰人鼻息的地步,可悲可叹啊,可是这却避免了鲜卑人的亡族灭种,可以让他们苟延残喘下去,拓跋力微无法带领着他的子民走向巅峰,所以他也没有权力去指责拓跋禄苟且偷生,时势造就英雄,但成为了不了英雄的话,想要活下去,只是能是卑微地做一条狗。
拓跋禄官掏出了曹亮的书信,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拓跋力微,拓跋力微拆开了书信,细细地读了一遍,面色变得异常的凝重。
“父汗,信上说些什么?”拓跋沙漠汗一脸焦急之色,迫不及待地追问道。
拓跋力微平静地道:“曹亮称只要我们放下武器交出战马臣服于他,便可免于一死,并且可以回归盛乐草原,和那些已经臣服的民众一样生活。”
拓跋沙漠汗将信将疑地道:“真的吗?这莫不是曹亮的圈套,诱使我们投降,然后围而歼之,父汗不可对之轻信。”
拓跋力微苦笑一声道:“事到如今,就算曹亮不来进攻,我们都无法熬得过这个冬天了,所以为父倒是觉得,曹亮没有必要欺瞒我们。更何况,他这次不派别人,只派禄官前来,就是想让我们知道他招降的诚意,盛乐之战,曹亮至少俘虏了五十万人,他能容得下这五十万人,又如何容不让我们这区区数万人?”
拓跋沙漠汗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曹亮想要赶尽杀绝的话,他现在根本就无需动手,静等这个冬天来临即可,在北海的这一片荒原上,严寒已经足以杀死每一个鲜卑人了,此时曹亮派拓跋禄官前来招降,显然是有意放他一马。
尽管他们现在完全猜不透曹亮抱着怎么样的心思,但如果真得有一条生路的话,他们还是会紧抓不放的。
拓跋沙漠汗道:“难道曹亮就没有别的条件吗?”
“有,他确实是有一个附加条件的。”
拓跋沙漠汗心头一紧,紧急地追问道:“什么条件?”
拓跋力微平静地道:“他要刘渊的人头。”
“啊!”拓跋沙漠汗不禁是眉头紧蹙,他没有想到曹亮究竟会提出如此的要求,显然曹亮可以赦免鲜卑人的死罪,却唯独不能饶恕刘渊,还要借鲜卑人的手把刘渊给除掉。
从拓跋力微淡然的神情中,这显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是啊,如果能用一颗人头就换来全族的平安,拓跋力微自然会毫不犹豫地摘下这颗人头来,如果是他的亲生儿子,或许了他还会权衡一下,但是刘渊不过是他的螟蛉义子,一个给他充当打手的人,拓跋力微自然是毫不怜惜的。
拓跋沙漠汗却是面露不忍之色,毕竟这一年来,他和刘渊关系相交莫逆,在一次战斗之中,拓跋沙漠汗被并州军包围,幸亏刘渊拼死相救,他才得以逃出性命,自从那儿以来,两人的关系更为的亲密,拓跋沙漠汗视刘渊为手足,可如今却要斩掉手足,他心情自然难以平静。
拓跋力微却是神情淡漠地道:“舍一人面得全族的安然,就算是曹亮要为父的人头,为父亦不会皱半点眉头,更何况刘渊只是一个外人,舍他而救全族,无憾矣。”
拓跋沙漠汗为难地道:“刘渊自归附以来,出生入死,为鲜卑立下过无数的战功,更何况他还救过孩儿的性命,可如今却要亲手杀他,于心何忍?”
拓跋力微叹口气道:“为父知道我儿仁义,你且退下吧,此事便由为父来做,为父一个行将就木之人,也不怕承担什么恶果。”
于是拓跋微挥退拓跋沙漠汗等人,宣刘渊觐见。
刘渊刚踏入帐中,埋伏在左右的亲兵护卫就一拥而上,将他擒住了,刘渊没有挣扎,他似乎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只是笑了笑,对拓力微道:“大汗已经准备向曹亮投降了吗,欲用我的人头做进献之礼?”
拓跋力微也很意外刘渊的表现,没有愤怒,没有挣扎,仿佛早就料到有人会对付他一样,轻易地束手就擒了,拓跋力微轻叹了一声,道:“刘渊,你是一个聪明之人,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必将可以一飞冲天,只可惜时运不济,遭逢曹亮这样的对手,只能说,这就是命啊!”
拓跋力微下令将刘渊就地斩首,把他的人头用木匣盛了,交给拓跋禄官,由他带还给曹亮,并且同意了曹亮的所有条件,鲜卑全族,尽降曹亮。
就在拓跋禄官离去后的当晚,拓跋力微溘然而逝,享年八十二岁,其实拓跋力微早就是灯尽油枯,只因为放不下鲜卑部落才强撑着一口气,如今大事已定,他如释重负便撒手而去,一代草原枭雄,就此殒落。
第1546章
北方游牧民族强横的原因
曹亮看着刘渊的人头,微微地一笑,这个长久以来曹亮的心头之患终于被除掉了,不管五胡之乱还会不会进行,最起码刘渊是无缘成为前赵的皇帝了,历史也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这次曹亮不遗余力地对鲜卑族穷猛打,就是为了扼制五胡之乱而竭尽自己的所能,匈奴人和鲜卑人,一个是五胡之乱的始作甬者,另一个是五胡之乱的最终获利者,曹亮掐头去尾,将匈奴人和鲜卑人都扼杀在摇篮之中,不给他们起兵乱华的机会,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上去消弭这场灾难。
但胡人是杀不绝的,北方的草原和大漠,从来也不缺乏强者,匈奴鲜卑倒了,柔然和突厥就会兴起,接下来还有契丹、女真和蒙古,在这片土地上,从来也不缺乏凶猛的胡人。
所以曹亮没有对鲜卑人赶尽杀绝,甚至他也只索要了刘渊的一颗人头,饶过了数千匈奴族人的性命,因为曹亮很清楚,那怕他将匈奴鲜卑人统统屠戮掉,但草原上很快将会有新的霸主出现,还会继续地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安全。
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绵延了数千年,几乎就从来也没有断绝过,虽然在中原王朝强盛的时代,比如汉武帝、曹操、唐太宗时,中原王朝可以在短的时间内对北方的胡人实施有效的打击和统治,但当中原王朝孱弱的时候或者改朝换代陷入混乱的时候,这时北方的游牧部落就会强盛起来,屡屡地对中原构成威胁。
由刘渊开始的五胡之乱蹂躏大半个中国,本以为那是中原王朝的至暗时刻,但以数千年人的岁月之中,中原王朝竟然反复地被北方胡人按在地上摩擦,在元清两代,甚至整个中国都沦陷了,黑暗的记忆伴随着汉民族在苦难之中蹒跚而行。
曹亮重生之后,当然不希望这种局面延续下去,但一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那怕是重生者,他也不能万寿无疆,曹亮活着的时候,他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努力地去消弭这场灾难,但身后之事,他便无能为力了。
如何才能让真正扼制住草原上的强敌,一直是曹亮思考的问题,很显然,将他们杀光杀浄是不可能解决根源的,除非可以大规模迁徙汉人到草原上,改变这里的民族结构,让胡人成为真正的少数民族,那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但习惯了农耕文化的汉人显然是无法适应草原上的游牧生活的,如果规模移民的话,必然会引起汉人极大的愤慨,甚至发生暴乱,毕竟草原上的生存条件极为的恶劣,没有汉人愿意在此长期地居住生活。
而这片草原一旦成为无主之地,那些原本处于边缘地带的小部落就会崛起,重新地来占据这片草原。
能在这片草原上立足的民族,历来就没有善茬,一个比一个更为的强横,在汉唐时代,中原王朝还有抗衡的能力,而唐之后,中原王朝就剩下了被吊打的命运。
为什么人口科技文化资源明显处于劣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屡屡地能战胜实力比它们强大数倍的中原王朝?这长久以来成为汉民族历史学者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个原因,游牧民族全民皆兵。游牧民族的人从小练习骑射,三岁会开弓,五岁会骑马,这些都是战争的基本功。而且,他们喜欢打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所以,这些技能在实战中非常有用,他们只需要将猎物变成敌人,一样可以射杀他们。
汉代时,匈奴的人口有一百五十万,而能够开弓打仗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说明他们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是当兵的。但是,中原王朝有人口三千万,真正能上战场的却只有六十万,即每一百人之中,也只有两个人是当兵的。
所以,中原王朝的民众都是拿锄头耕地的,他们能接触到的兵器可能只有锄头上面的铁片。而游牧民族习惯了马上的生活,他们可以随时投入战斗。中原王朝却不一样,他们习惯了种地劳作,突然有一天让他们去打仗,势必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将他们训练一番,否则,是无法杀敌的。
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性格问题。中原人的安生日子过惯了,他们比较温顺,不喜欢杀敌。但是,游牧民族的性格却比较刚毅、激进,他们更愿意去杀敌,抢夺财物。由此,决定了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差异!
第二个原因,游牧民族的骑兵对中原王朝的步兵有明显优势。这两种兵种的灵活性相差很大:骑兵移动快,他们可以发动突然的袭击,等你反应过来时,再突然撤离,即使步兵想去追击他们,都追不到。而且,要想战胜骑兵,中原王朝必须拥有自己的骑兵,要有侵略性的骑兵。
第三个原因,游牧民族不需要考虑补给问题。匈奴的战士每个人有三匹战马,这其中:一匹用来做战马,平常舍不得骑,只有冲锋陷阵时才会拿出来;一匹用来代步,平日里出门可以用到;一匹用来驮物,有些沉重的物资需要运输,就得靠这匹马。
而且,这些马都是母马,这些马奶源可以解决士兵的基本生存问题,而且胡人骑兵善射,精通打猎之术,可以通过猎杀飞禽走兽来获取食物,还有就是胡人每到一处,便大肆劫掠当地的百姓,甚至以人为食,自然不会缺乏口粮。十六国时代的慕容军打仗,根本就不带军粮,掳掠了数万汉人少女充当军粮,称之为两脚羊,可见其有多么的残酷暴虐。
中原王朝出兵二十万,一大部分士兵需要承担运送粮草的工作,粮草运输既繁琐而重要,一旦粮草用尽,则意味着军队没有了战斗力;如果不能及时撤退,他们必然会被围剿。而骑兵没有补给需求,其机动性很强,适合长距离奔袭。
秦朝之后,中原王朝试图用万里长城对付塞外的骑兵,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骑兵只要全力突破一个位置,剩余的骑兵只需等待防线被撕开,然后一拥而入即可。
第1547章
禁马令
自清代以后,北方的游牧民族突然地没落了,再也无法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枪炮的兴起,让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失去了威力,在机关枪的面前,任何凶悍的骑兵都会被杀得片甲不留。
当然因为科技水平的缘故,在这个时代曹亮是造不出机关枪的,但换一个思维考虑,如果胡人没有了战马,没有了骑兵,还能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吗?
假如草原上没有马的话,北方的游牧民族只能是去骑羊骑牛骑骆驼,而这些牲畜,是永远也无法取代马的地位。
所以曹亮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要在草原上实行禁马令,任何草原上的部落,禁止畜养马匹,只要这条禁令可以推行下去,草原上将不会再有骑兵这个兵种,而没有了骑兵,北方的游牧民族将不会再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
就算有朝一日,北方的某一个部落强大了起来,他们依靠步兵,光是长途跋涉到达中原就得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中原最不缺乏的就是步兵,根本就不会惧怕胡人的入侵,没有强大的机动能力,他们只能是被困在草原上,世世代代在狭隘的地域内游牧为生,永远不会再有崛起的机会。
除了北方,在西南也有少数民族的存在,但他们从来也没有对中原王朝构成过威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地是以山地为主,没有骑兵,他们最多也就只能是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与中原王朝历来相安无事。
战马的作用几乎决定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命运,曹亮的禁马令,等于是拨掉了毒蛇的獠牙,没有了毒牙,再凶狠的蛇也是温顺无比,没有了战马,再凶猛的胡人也如同绵羊一般。
不过禁马令虽好,但也必须能顺利地推行下去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这次曹亮横扫了整个草原,如果他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凯旋而归,过不了几年,鲜卑人就会卷土重来,就算鲜卑人灭亡了,也有其他的胡人重新的统治这片草……
所以,曹亮并没有对鲜卑人赶尽杀绝,而是尽可能的收降他们,除了鲜卑人之外,还有乌桓人还有匈奴人,还有别的部落,曹亮是海纳百川,只要他们肯归降,统统是来者不拒。
但有一点,所有归降的部落,都必须交出他们的战马,甚至连一匹都不能保留,曹亮可以让他们保留短刀匕首甚至是弓箭之类的武器,但在战马的问题上,曹亮一步也不退让。
留人不马,留马不留人,想要活命,那就必须要交出战马,留下战马也可以,交出人头就行了。
禁马令严格地推行了下去,那些已经投降的部落不得不交出了许有人战马,这才换来了在草原上生存的资格。
虽然马匹对胡人来说十分的重要,但相比起生存来,还是要逊色的许多,盛乐之战后,并州军缴获了大量的牛羊和刚刚宰杀的牛羊肉,曹亮并没有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而是下令分发给鲜卑诸部落,以让他们能够渡过难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