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1023


当时这桩生意还是虎口拨牙,硬生生地从司马家手中给抢过来的,只不过高平陵事变之后,曹亮逃出了洛阳,所有的五石散生意都被司马家给没收了,尽管司马家的一品居所出产的五石散品质上不如曹亮的逍遥五石散,但是逍遥五石散断供之后,一品居的五石散重新抢回了先有的市场份额,成为司马家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
这次曹亮重回洛阳之后,许多人认为曹亮必将重新地夺回五石散的销售权,毕竟这玩意儿的利润极为地惊人,而且只有洛阳市场上才消费得起,基本上洛阳市场占据全国市场九成以上的份额。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曹亮重建洛阳城大规模移民之时,竟然发布了一条禁令,那就是禁售五石散,将五石散列为了禁品,任何生产、存贮、售卖五石散的行为,都将会被课以重罚,视情节严重程度,将会处以罚金或监禁,如果生产和售卖五石散数量极大,情节特别严重的,还会被处以流配之刑,致人死亡的,将会被处以死刑。
这下原本以为司马家退出五石散市场之后,那些各地的商人便有可趁之机,他们屯积了大量的五石散,准备在洛阳大捞一笔的时候,却突然被这道禁令搞得发懵了。
没听说生产贩卖五石散是犯法的事,何况以前曹亮不也是干这一行的吗,怎么说变脸就变脸了,这让那些花了重金生产出五石散的商人是欲哭无泪,而且根据禁令,私藏五石散也是重罪,他们只能是忍痛将五石散全部倒掉,改行做别的生意去。
许多人深感莫名,都问曹亮何故,曹亮答道:“五石散乃是慢性毒药,害人误国,理当禁绝,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众人不解,问道:“既然主公认为它是毒物,为何当年还要生产售卖?”
曹亮微微一笑道:“当然某若不卖五石散,其他人也会卖,根本就无法禁绝,而且某特制的逍遥五石散,配方先进,毒副作用小,等于是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当年我便曾立誓,待到将来有话语权的时候,首先便是禁绝五石散,令它无法再遗祸人间,今日我重归洛阳,正是实现当初诺言之时。”
其实曹亮对五石散是抱着相当敌视的态度的,尽管五石散给他带了巨额的利润,但这不并意味着曹亮就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这些所得,只不过当初自己无权无势,根本就做不到禁绝五石散。
正如曹亮所说的,如果他不做五石散,一样会有别的人来做,比如司马家,比如其他的一些小作坊,而这些小作坊生产出来的五石散,由于品质难以保证,毒副作用极大,许多人吃了这样的五石散,常常就会一命呜呼。
而曹亮所制的逍遥五石散,配方精确,毒副作用小,虽然长期服用对人体是有害的,但是却大大地减少了暴毙的可能,挽救了不少瘾君子们的性命,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曹亮所做的五石散,还是功大于过的。
而且曹亮本身对五石散就没有什么好感,当初研制五石散,内心之中也是怀璧其罪的,他曾经暗暗地发誓,等他拥有主宰一切的权力之时,首先要封禁的,便是这五石散,让它无法再祸害民众。
现在曹亮大权在握之后,丝毫没有忘记自己当年立下的誓言,进入洛阳之后,颁布的禁令第一条就是禁绝五石散,这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曹亮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含糊,任何人胆敢违反禁令的,一律是严惩不贷。
第1601章
联名上奏
其实早在并州之时,曹亮就已经在并州推行了禁绝五石散的禁令,这让许多常年服用五石散成瘾的那些士人们颇感不便,其中便有裴秀,当初他跟着曹亮在洛阳售卖五石散,也是发了一笔横财的,他本人也是服药成瘾,曹亮断了五石散的来源,让裴秀很难接受。
不过曹亮的一句话点醒了裴秀:“你若不想死在药石之中,以后千万别再去碰它。”
裴秀因为常年服用五石服,身体状况极差,皮肤骚痒难耐,甚至都不敢穿紧身的衣服,后来听从了曹亮的建议,戒掉了五石散,他的身体逐渐地变好了,这也让他认识到了五石散确实是有着相当大的危害,主动地远离了五石散。
由于没有五石散的侵袭,并州军的整体素质都有了相当的提高,战斗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在和司马军的较量之中,始终都是处于上风的。
这也是曹亮要禁绝五石散的重要原因,五石散这种东西,本来就有钱有闲的贵族阶层才能享用起的东西,只有在士人之中才广为流传,而做为上层建筑的士人阶层,一旦被五石散所腐蚀,整个社会的崩溃也就不远了,魏晋时代的没落与衰亡,虽然原因种种,但五石散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绝不能轻视和忽略。
这个禁令的推出,可见曹亮的决心是相当大的,他放弃了巨额的利润来源,给了士人阶层一个重生的机会。
当然后续曹亮还会有一系列的手段来挽救危亡之中士族阶层,比如科举制,但现在时机还尚不成熟,曹亮只在并州和幽州推行,不过随着曹亮所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大,这种新的人才选拨制度毫无疑问将会面向全国推广。
五石散禁令的推出,虽然有一部分商人的利益受一邓损失,但总得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原本洛阳的旧官僚旧士族统统被司马师给迁走了,现在涌入洛阳城的,将会是一个新的官僚体系和士族体系,那些原本的被边缘化的地方士族此次则是隆重登场,成为了洛阳城的新贵。
这其中,来自并州的势力将会成为主流,这当然也毫不令人奇怪,毕竟并州是曹亮起事的根据地,曾经义无反顾地追随曹亮的人,现在自然是到了硕果累累之时。
不过此次并州崛起的这股新兴势力,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士族了,经过并州科举制度的推行,已经有一大批的寒门庶族人才加入到了并州官宦势力体系当中,曹亮采用了择优录用的方式,唯才是举,摒除了官僚体系的恶习,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司马师将洛阳所有的官吏军队以及平民百姓统统迁走,看似占了大便宜,但实则为曹亮革新除弊,创造一个新洛阳奠定了基础,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司马师没有带走洛阳的这些人,曹亮势必得去接手这个烂摊子,洛阳的水究竟有多深,生长洛阳长在洛阳的曹亮不可能不知道,就算他想有所变革,也必然会遭到来自各方各面的阻力,举步维艰。
但现在洛阳完全是一副空白,白得就如同是一张没有任何墨迹的宣纸,曹亮便可肆意地挥毫泼墨,按照自己的心意,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曹亮多年来的夙愿得偿,这种随心所欲的感觉,真得是爽歪歪啊!
现在曹亮完全是通过自己的构想来重建洛阳城,所以自然要做得尽善尽美。
拿下洛阳之后,曹亮便给远在并州的夏侯玄去函,让他将兰台阁迁往洛阳,以后整个并州军的政治中心,也将会从晋阳迁往洛阳,如今的曹亮,已经是无冕之王了。
司马师迁都长安之后,自任为太师,将大将军之职让给了司马伦,同时更改了正元的年号,六月底,天子曹髦下诏,宣布魏国朝廷正式迁都长安,改正元三年为甘露元年,并大赦天下。
但是此刻的朝廷早已失去了以前的威望,偏安于雍凉二州,所管辖的地盘已经是越来越小了,整个潼关以东,已经全部成为了曹亮的天下,那些并州军的官吏和将领都希望曹亮可以称帝,以正其名。
现在曹亮也确实拥有着称帝的资格,他坐拥天下十州之地,带甲之兵五十万,已经没有任何的势力敢同曹亮再叫板了。
虽然说曹亮只是曹氏的旁支庶脉,但是这个时代,并不是唯血统论的时代,如果不是曹亮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曹魏的江山社稷早就被司马家的人篡夺了,哪还轮得上曹家的人在这里说话,曹亮对曹魏的江山社稷有着大天的功劳,所以曹亮登临帝位,乃是名正而言顺之事。
更何况,如今的洛阳城乃至十州之地,全部都是曹亮的嫡系势力,如果曹亮进位为帝的话,那么论功行赏,大家也是有着莫大的好处的。
不过这显然是一个最为敏感的事情,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但却无人敢率先提出来,所以大家都前往军师桓范那儿,希望桓范可以出头上表,劝说曹亮登临九五之位。
桓范一听,微微一笑道:“你们啊,太过心急了,如今主公并无称帝之意,你们如此贸然进谏,势必让主公震怒,待到将来水到渠成之时,主公自然会君临天下的。”
裴秀不信邪,认为现在并州军已经攻下了洛阳,曹亮称帝的时机完全成熟了,现在曹亮不好意思主动地来称帝,正是缺少大家的支持,如果所有的大臣们都联名上奏的话,曹亮肯定同意的。
于是裴秀亲自草拟了一封奏章,并在阁中寻找联名者,大家的心思其实都是一样的,一听裴秀带头上奏,都纷纷在奏章上面签名,表示全力支持曹亮称帝。
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之后,裴秀更是信心满满,他带着密密麻麻签满名字的奏章,和几个同僚一道,前往曹亮所居住的高陵侯府,亲自去递上奏章。
第1602章
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此时的曹亮刚刚把母亲妻儿接回了洛阳,高陵侯府别来无恙,只不过司马师将其封禁,多年来已经没有人居住了,显得有些残破,不过曹亮已经安排工匠进行翻修了,不求富丽堂皇,只要恢复原状即可。
刘瑛显得特别的高兴,当年被迫离开洛阳,离开了居住了几十年的高陵侯府,刘瑛的心情莫名的沉重,再加上离开洛阳时曹演的去世,让她更加的惆怅,尽管在晋阳生活条件也非常的好,曹亮还修了一座和洛阳高陵侯府几乎一模一样的府父邸,但同样也无法慰籍刘瑛伤痛的心。
如今重回洛阳,重新回到高陵侯府,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陌生,刘瑛不禁是泪水涟涟,她真不敢相信,在她的有生之年,居然还是能回到这里的。
曹亮好言宽慰,刘瑛总算才平静了下来,物是人非,曹演的尸骨已寒,过去的一切,终究还是回不来了,不过好在儿子特别的争气,能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也足可以告慰他父亲的在天之灵了。
羊徽瑜和司马如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不过这么些年来,她们和曹亮一直是聚少离多,曹亮忙于军务,常年征战在外,此番回到洛阳,也就代表着天下安定了,以后她们就可以多陪在曹亮的身边,共享天伦之乐了。
就在此时,下人来报,裴秀等人晋见。
高陵侯府只是曹亮的私宅,如今曹亮办公之地,选在了以前的尚书台,按理说裴秀他们有事启奏的话,应该去兰台阁才是,直接跑到他的宅邸来,莫不是有什么重要的军情?
曹亮传令让裴秀等人进来,裴秀上前施礼之后,并递上了奏章,曹亮拆而视之,脸色顿时大变,沉声地道:“季彦,你这是何意?”
裴秀一脸的兴奋,滔滔不绝地道:“主公自并州起兵,讨伐司马逆贼,功勋盖世,德泽天下,恩布四海,如今魏室垂危,社稷崩坏,主公理应顺应民意,承继大统,此则百官之幸,万民之幸。”
曹亮冷哼一声,奏章弃之于地,怒道:“季彦啊,你这是欲陷我于不忠不义之地啊,某乃魏臣,讨奸除逆,匡扶社稷,本就是份内之事,如何能以此而邀功天下,如今天子为司马贼逆所挟持,正是蒙难之时,某在洛阳自立为帝,与篡逆之贼又何分别?来人,将他们轰出去,以后若有谁再敢言这窃篡之事,定罚不赦!”
裴秀等人是灰头土脸地被赶出了高陵侯府,这一幕,被刚刚赶到洛阳的夏侯玄看在眼里,呵呵一笑,道:“主公,季彦他们可是一番好意,你又何需动怒?”
曹亮是余怒未消,道:“裴秀他们这简直就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刚刚拿下洛阳,就急着称帝,这让天下人如何来看待,合着我打天下,就是为了要谋朝篡位?这该让天下芸芸大众有多失望啊。”
夏侯玄微微一笑道:“某倒不怎么认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天下本来就是有德者居之,如果不是主公凭借着一己之力打败司马氏,只怕这曹氏的江山,早已被司马氏所窃居,所以主公之天下,并非谋篡而来,而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裴秀上表,代表的也是一种民心,希望主公可以多加考虑,而不是一竿子打死。”
夏侯玄的分量,显然是要比裴秀等人高上一筹的,曹亮没想到夏侯玄也会公然地支持他称帝,按理说夏侯玄也算是宗室出身,如何能不知血统的重要性,曹亮的祖父曹纯和曹操只是族兄弟,典型的旁支庶脉,按理说曹亮是不具备承继大统的资格的。
而且此次曹亮进入洛阳,也是相当的低调的,他下令军队将皇宫封禁起来,除了一些负责打扫清理的仆人之外,其他的官员佐吏一律禁止进入皇宫,就连曹亮为了避嫌,一步也未曾踏入过皇宫之内,就生怕有人借题发挥,污蔑曹亮有篡夺皇位之心。
如今的曹亮,大权在握,兵马在手,想要称帝的话,那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但曹亮不愿意让世人来诟病,所以刻意地低调处理这些事情,没想到裴秀竟然会主动地上表,这分明就是把曹亮架在火上烤啊,如何让曹亮不怒,将他们轰出去都是轻的,按理应当每人重罚一百军棍,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再造次了。
曹亮苦笑道:“如今天子尚在长安,我若称帝,岂不是天存二日,不妥不妥,此事就此罢了,以后谁都不许再提起。”
夏侯玄道:“如果天子驾崩或者被废黜,那主公可有称帝之意?”
曹亮似乎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沉默了一下,道:“尽人事,看天命吧。”
夏侯玄没有再追问,只是微微一笑,或许他的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他想要的答案了。
裴秀等人挨了曹亮的一顿训斥,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兰台阁,见到了桓范,道:“还是军师所言极是,我等谏言,主公非但不喜,反而是大为震怒,真是自讨没趣啊。”
桓范老神在在地攸然一笑道:“某都说你们太操之过急了,你们偏偏不信,这回可是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了吧,主公就算有称帝之意,但也绝不是现在,你们贸然前往,这不是要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地吗,也难怪主公会震怒了,也幸亏你们都是主公的肱股之臣,否则今天这顿板子,是少挨不了的。”
裴秀瞪大了眼睛,桓范不愧是智囊啊,真是料事如神,所有的一切,就如他亲眼所见一般,不过他仍旧有些不甘心,追问道:“以军师之言,我们是操之过急了,那依军师之见,何时才是最佳时机,如今主公已经拿下了洛阳,囊括了大半的天下,难道现在还时机不成熟吗,我们又将等到何时?”
桓范拈须一笑,道:“此乃天机,自然是天机不可泄露。”
第1603章
堵决口
与移民洛阳并重的,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办,那就是黄泛区的问题。
司马师在白马撤退之时,为了阻挡并州军的追兵,悍然地扒开了酸枣附近的黄河大堤,让黄河水一泄千里,淹没了兖州和豫州的万顷良田,夺淮入海。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黄河决堤,造成了上万下游百姓丧生,更有数十万的百姓沦为了难民,被迫背井离乡外出逃难,流离失所饥寒交迫苦不堪言。
这是司马氏犯下的又一桩滔天罪行,斑斑劣迹,简直就是罄竹难书,黄河虽然每隔几年就要泛滥一次,但这次司马师为了起到以水代兵的效果,在扒开黄河大堤的时候,是下了狠手的,他派出去的人马,直接将堤坝全部挖穿,导致黄河水疯狂下泄,决口处越冲越宽,最后决口竟然长达数里之宽,整个黄河全线改道,不复东流,一路向南淹没兖州和豫州大片的良田,造成了宽达几十里的黄泛区。
黄泛区的存在,不光是造成了几十万的难民,更是隔阻了东西两边的交通,由于黄泛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河道,所以黄河水所淹之处,浅则数尺,深可达数丈,许多高一些的丘陵和土山,则被河水割裂为孤岛。
由于黄泛区的水情复杂,只有一些小船可以往来于河面之上,而大一些的船只,比较容易搁浅,由于黄泛区的平均宽度都达了数十里,无论是架设普通的桥梁还是浮桥,都不太可能,所以从洛阳想到兖州青州的话,要不绕道荆州淮南,要不绕道河内冀州,给原本近在咫尺的民众带了诸多的不便。
洛阳现在百废待兴,除了需要大量地迁入人口之外,其他物资的调派也是迫在眉睫的,仅仅从并州和冀州调运的话,显然很难满足洛阳的需求,所以恢复兖州青州交通也成为曹亮的一个当务之急。
只不过想要堵住黄河决口绝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在秋季汛期结束之前,是完全没有指望的,此刻正值黄河的秋汛,由于黄河中上游降雨比较多,导致黄河水泛滥成灾,黄泛区的流域还有加大的趋势。
曹亮调集了几十万的军民,在黄泛区的两头,进行筑坝拦截,以阻挡黄河水的进一步泛滥,导致洪水淹没更多的良田。
秋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汛期来临,洪水肆虐,为了避免兖州和豫州的百姓继续地蒙难,曹亮暂停了一切的军事行动,调动军队,征发徭役,集中全力也要把洪水给控制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