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7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1023


不过不管那种阵型,拥有反击的手段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的话,只能是被动挨打,所以姜维在布阵的时候,最看重的还是反击的手段,他在长枪兵和刀盾兵的身后,布置了一个以弓弩兵为主的方阵。
蜀军配备的最强单兵武器便是元戎弩,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诸葛连弩,一发十矢,霸道无比,蜀军正是凭借着这种大杀器,才能和魏军在屡次的交战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进攻的时候,元戎弩是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在撤退的时候,元戎弩又成为了阻击敌人的神兵利器,一代名将张郃就是在木门道追击蜀军之时,深陷蜀军的包围,被元戎弩给射死的,元戎弩有着赫赫战绩,一直是蜀军最为倚重的武器,在蜀军之中广为装备,成为蜀军的标配式武器。
姜维深知,在和魏军骑兵对战之中,一昧的防守并不能化解敌人的进攻,只有采用寓攻于守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打击敌人的骑兵。
步兵和骑兵对战,永远是处于劣势的,骑兵的强大机动性,让他们处于一种不败之地,如果骑兵不来进攻?
步兵方阵布署得再厉害也达不到伤敌的效果。
而骑兵在进攻不利的时候主动撤退时?
步兵方阵也没有任何手段能留住他们,这种不平等的交战方式?
就注定了步兵和骑兵比起来?
永远是被动的一方。
蜀军因为国力和地形的因素,一直就是一支以步兵为主体的军队?
就算有一些骑兵,也是零星的分散的?
没有形成建制?
所以他们在多年和魏军骑兵的交战之中,也是有一些心得和方式的,除了擅长利用地形之外,保持远程攻击力的优势就是蜀军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在野战之中?
步兵已经无法奢求能够主动地去消灭对手了?
但战争永远是相对的,敌人的骑兵既然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们便会寻找机会不断地发起进攻的,在敌人进攻的时候,弓弩兵的反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只要能大量地杀伤敌军的骑兵,就可以化解敌人进攻?
让他们知难而退。
而且,步兵方阵在前进的时候?
必须要保持一个密集的阵型,那怕是遭遇最强的攻击?
队形也不能分散?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敌人的骑兵在进攻的时候?
就是要不断地尝试将步兵方阵给撕开撕裂,而后各个击破,一旦步兵阵型被骑兵给冲散之后,剩下的战斗就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了,步兵也就彻底地丧失了和骑兵对抗的能力。
此次出兵陈仓,司马伦原拟是将司马军和蜀军分为两路,互为照应,但姜维却坚决地表示反对,因为兵分两路的话,很可能就会被魏军各个击破。
在战场上,骑兵的机动性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司马军和蜀军一旦分开,魏军就可以轻易地实施包抄一路阻击一路的作战方式,吃掉一路之后,再回头集中兵力吃掉另一路,司马军和蜀军必然是全军覆灭,无一存活。
只有紧紧地将十万人马抱成一团,这才不会给魏军可趁之机,魏军就算集中兵力全线进攻,蜀军和司马军最多损失的也是外围的兵马,而且有外围的兵马做牵制,弓弩兵可以毫无压力地火力全开,让魏军骑兵付出同等的代价。
而且司马军队伍中也是拥有一定数量的骑兵的,姜维并不打算一开战就将他们推上前线,而是雪藏起来,等到魏军撤退的时候,才把这部分的骑兵派出来进行追击,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战果。
司马伦考虑了一下,同意了姜维的方案,毕竟论战斗经验,姜维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他常年和魏军交战,对陇西一带的地形极为的熟悉,相对而言,司马伦就远没有姜维的这种战斗经验了,所以司马伦便将他所率的五万兵马的指挥权交给了姜维,由姜维来统一指挥。
十万大军离开了冀县,逶迤而行,一路向东。姜维所选择的道路基本上都是靠近渭水的,一路沿着渭水的南岸行进。
邻水而进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被魏军所包围,魏军骑兵再厉害,它也不可能涉水而行,所以濒临渭水的一侧,是相对安全的,蜀军所需要注意的,就是来自前方和南面的的敌人,当然也有背后的方向,也是姜维所关注的重点,魏军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就决定了他们能从任何一个方向上发起突袭,那怕是蜀军的后翼,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地方。
而且曹亮这个人,也往往不会按常理出牌,经常会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手段,姜维必须要做出防范才是。
在十五年前的时候,姜维和曹亮还是有过一次的交手经历的,尽管当时曹亮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越骑校尉,不过他展现出来的超凡能力却给姜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曹亮已经从越骑校尉坐到了魏国皇帝的位置上,而姜维也再没有和他交手的机会,这一次终于有机会面对面了,姜维的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
尽管没有交手的机会,但并不代表姜维就会忽视曹亮的存在,相反的,姜维对曹亮得关注是异乎寻常的,蜀国派驻魏国的间谍,每年都会将无数关于曹亮的情报传递回蜀国,所以曹亮的成长历程,姜维从来也没有忽略过。
这么多年来,曹亮之所以能够战胜司马家,席卷天下,那必然是有着其过人之处的,这次陇西和曹亮交手,姜维自然也是慎重无比,将曹亮视做是他的平生最强劲敌,丝毫不敢有所松懈。
第1738章
明知是坑也得往里面跳
姜维的进军方式便是步步为营,尽管他也知道陈仓危在旦夕,但依然表现的相当的沉稳,不急不徐,每日军队行军,绝不超过四十里,一到未时,便开始扎营安寨。
时值冬日,天寒苦短,从未时到日落,也不过才短短的一个多时辰而已,如果是夏天的时候,可能姜维还会多行军十余里,但冬天条件有限,所以只能维持每日行军四十里的路程。
毕竟晚上才是防御的重点,为了防备魏军可能的夜间突袭,蜀军的营地必须要建造的足够牢固才行。
每日的宿营地都是姜维亲自来选定的,在这一点上,姜维极富经验,他所选的位置,一般都是最佳最好的防御位置。
寻常的情况之下,姜维都在营地周围挖上很深的壕沟,这样就算是魏军骑兵来袭,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突袭进营地。
但现在天寒地冻的,想要挖壕沟十分的困难,如果是长期的驻扎倒是可以花费点力气,将壕沟给挖出来,但蜀军现在处于进军时期,夜晚临时宿营,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挖这些壕沟,所以姜维只能是放弃了这一想法。
但放弃壕沟并不意味着营地防御等级的下降,姜维还在营地的四周,立起一道高高的栅栏,栅栏的前面,还设置了大量的拒马,严防敌军骑兵的偷袭。
姜维在营地栅栏的后面,每晚都安排了大量的弓弩兵轮值?
每班两个时辰?
一晚上至少也换三班,这样既可以保证第二天蜀军将士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
也能保证在营地遭到魏军的袭击之后?
能在第一时间便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而十万大军那怕就是在休息的时候,也是马不离鞍?
人不卸甲,一旦有紧急情况的出现?
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全员集合?
投入到战斗状态之中。
而且不管是在行军途中还是宿营之时,姜维都派出了大量的斥侯游哨,将所侦察的范围,扩大一倍?
时刻掌握着周边的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便立刻示警,做到有备无患。
司马伦虽然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姜维,但并不代表他就无所事事,清闲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实际上司马伦一直在暗暗地观察和学习,看姜维如何治军?
如何指挥,司马伦虽然熟读兵书?
但他所欠缺的,正是实战的经验?
日常的管理。
兵书上所讲的?
大多是谋略?
涉及到军队的日常管理,其实是很少的,所以单单从兵书上,是有许多东西学不到的。
司马伦自领兵以来,便是以主将的身份执掌军队,到了后来,更是担任了大将军的职务,所有的将领,都是他的部下,那怕司马伦在治军管理之时出现一些疏漏,只要不是致命的问题,手下的将领肯定是不会站出来指正的,所以司马伦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有许多东西他是看不到也学不到的。
现在将指挥权交到了姜维的手中,司马伦也正好可以做一个旁观者,看看姜维是如何来领军,如何来指挥的,看到姜维无论行军还是宿营,都是井井有条,秩序森然,司马伦不禁是暗暗佩服,姜维不愧是蜀中第一名将,在治军方面,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军自冀县出发,经过上邽和临渭,距离陈仓已经是不远了,离陈仓越近,姜维的神色变越凝重几分,这一路之上平安无事,反倒是极不正常的,在所谓风暴来临之前的平静才是最可怕的,姜维也很清楚,魏军是绝不可能会让他们轻易地抵达陈仓,所以一场真正的恶战已经在酝酿之中了,至于何时发生,姜维也不敢确定,但可以确信的是,这场恶战,随时都会发生。
在翻越一座土山之后,姜维特意地问了一下向导,得知这座土山名为鸡鸣山,这里距离陈仓已是不远,传闻这山顶上一只神鸡,啼声嘹亮,百里之外的陈仓都清晰可闻,故名鸡鸣山。
姜维到达鸡鸣山之后,并没有急着行军,而立于山顶,向东眺望,从鸡鸣山到陈仓,几乎是一马平川的地势,这样的路途,其实是蜀军最为艰难的一段行程了,因为地形越平坦,就越有利于骑兵的行动,毫无疑问,该是蜀军刀在手箭在弦,随时做好厮杀的准备了。
姜维下令让傅佥带兵三千,驻守在鸡鸣山上,鸡鸣山山势虽然不高,地形也没有太过险峻,但却是这一带的一个制高点,姜维正因为看到了鸡鸣山的战略价值,所以才特意地安排傅佥带兵驻守这里,等于是给蜀军留了一条后路,如果被魏军攻下鸡鸣山的话,那么十万大军很可能就连返回陇西的归路都没有了。
……………………………………………………………………
就在姜维率领蜀军司马军的联合兵团步步为营向陈仓推进之时,曹亮也在调兵遣将,做着最后的布署。
这将会是一场最为激烈的大决战,一场关系到陇西甚至是关中的大决战,胜利者或许可以笑傲关陇大地,而失败者,则将会黯然地离开。
而这场决战,注定只能有一个胜利者。
果然没有出乎曹亮的预料,姜维和司马伦都是不会轻易地放弃掉陈仓的,陈仓的得失极为的重要,没了陈仓这一道屏障,陇西几乎是无险可御,所以姜维和司马伦不惜调动几乎所有的兵力,来救援陈仓。
这正是曹亮所等待的结果,为了这个结果,曹亮都放弃了拿下陈仓的绝好机会,毕竟现在陈仓城遭遇到了重创,魏军可以不费太多的兵力就能拿下陈仓的。
但曹亮为了放长线钓大鱼,还是选择了缓攻陈仓,把陈仓当成了一只鱼饵,只为调出姜维和司马伦这两条大鱼来。
以姜维和司马伦得智商,自然不会识破曹亮的计谋,但陈仓是他们软肋,根本就容不得他们放弃,所以就算明知道是坑,姜维和司马伦都要还要跳进来。
第1739章
攻其所必救
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所在,而曹亮则是充分的运用了这条计谋,一步步地将姜维和司马伦引入到了自己的伏击圈之中。
战争打得是实力,但谋略同样是无比重要的,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任何一场战役,不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去考虑,那也就很难成就大事。
陈仓已经是唾手可得,按照寻常人的想法,此时正是一鼓作气拿下陈仓的最好时机,但曹亮却没有轻举妄动,还是对陈仓继续保持围而不攻态势。
或许在别人的眼里,陈仓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只为拿下陈仓来,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此刻如此大好的机会,还不赶紧地下手,更待何时?
可对于曹亮来说,这都不是事,陈仓不过是一区区弹丸小城,只要曹亮略施小计,便可以手到擒来。所以说曹亮从来也没有把陈仓当回事,他的目光,可是盯着司马伦和姜维的大军,那才是两条真正的大鱼,只有拿下他两个,才是解决陇西问题的关键所在。
从更长远的目光来看,曹亮既要得陇,还要望蜀,拿下陇西之后,下一个目标就灭蜀,此时蜀国一半左右的兵力都在姜维的手中,如果在陇西之战中那彻底地歼灭姜维或者予姜维以重创,便可以达到削弱蜀国的目的,为后继进攻蜀国提供便利。
邓艾此前曾提出偷袭汉中的计划,尽管这一超前的大胆的想法因风险太大而遭到了否决,但这并不意味着曹亮对邓艾的计划就是全盘否定的,军队之中,大多是固步自封唯命是从的将领?
像邓艾这样勇于开拓擅于冒险的大将并不多见?
而往往历史的发展就在这部分人的灵光一现之中。
对蜀作战虽然暂时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其实已经是为时不远了?
拿下陇西之后?
曹亮便会将进攻的战略核心转向蜀国。
得陇望蜀或许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的贪心不足?
不过曹亮并不这样认为,任何有远志的人?
都不应当局限和满足于目前的胜利?
得陇之后,就连点望蜀的心思都不敢有,又如何执耳天下?
曹亮想钓大鱼,自然得需要鱼饵?
陈仓正是曹亮的鱼饵?
如果没了鱼饵,大鱼也就死了心,不再前来,而曹亮留着鱼饵不动,大鱼迟早会上钩的。
一切果然不出曹亮的所料?
司马伦和姜维最终还是舍不得丢弃陈仓,尽起大军来救援?
可这一切早就在曹亮的算计之中,既然司马伦和姜维敢来?
那必然让他们是有来无回。
包围陈仓的军队曹亮至少也留了两个营,州泰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但如果混战之时无睱顾及的话?
州泰还是有机会咸鱼翻身的?
曹亮留下了两个营来防着陈仓,就是不给州泰翻身的机会。
至于打援的军队,曹亮至少也调动了六个骑兵营和四个步兵营的兵力,在陈仓以西五十里的黑水原安排好了伏击圈。这里是陇西通往陈仓的必经之地,地形较为平坦,利用骑兵的发挥,曹亮亲自到此查看过地势,和诸将商议过之后,将这里定为了主战场。
陈仓一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势,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寻一片比较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地域都比较难找,黑水原附近有一条黑水河,方圆几十里的范围还算是平坦,尽管算不上什么伏击的好地方,但有利于骑兵的行动,最终还是被曹亮选定了。
为了这场大战,曹亮还特意地将游弋在渭北一带的石苞召了回来。自从进攻街亭无果之后,石苞就驻守在渭河北边一带,显然他是心有不甘的,还想伺机偷袭街亭,奈何胡奋在街亭防守严密,不给石苞任何出手的机会,石苞也只能是暗自叹息,拥有铁甲骑兵这样无坚不摧的力量,却没有无武之地,怎不令人扼腕而叹。
接到了曹亮的命令之后,石苞便火速地率领屯骑营和劲骑营南下了,他风风火火地赶往了黑水原,这一仗将会在平原地带展开,已经好久没有得到作战机会的屯骑营上下都憋了一口气,这次他们非得打一场淋漓酣畅的仗,一舒心中的郁闷之气。
自从右军团进攻武关以来,屯骑营就一直是无所事事的,毕竟以武关的地形,还真没有屯骑营的用武之地,后来在商洛分兵,杜预派遣石苞率屯骑营和劲骑营前往长安助战,屯骑营众将士都个个摩拳擦掌,认为他们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
但到了长安之后才发现,左军团早已拿下了长安,他们连点残羹剩饭都没有轮上,长途奔波的他们是一无所获,自然是愈发地郁闷了。
不过好在魏军很快便拉开了进攻陇西的大幕,左军团和中军团前去攻打陈仓,而石苞则率领屯骑营和劲骑营前往了街亭,虽然不是主战场,但好歹终于是有仗来打,屯骑营的将士个个也是极为得踊跃,争先恐后地直奔街亭而去,想要复制当年张郃的功绩。
但胡奋不是马谡,没有给屯骑营留下任何的机会,一道道深壕沟堑挡住了屯骑营的去路,让他们没有任何的逾越途径,只能是无功而返。
这回屯骑营众将士可真心郁闷了,辗转了上千里地,就是这么一个下场,你说悲催不悲催。
石苞望向陇山的方向,气得只想吐血,屯骑营可是名闻天下的骁勇之师,披坚持锐,攻无不克,从并州到幽州,从冀州到兖州,一直杀到了洛阳城下,一路所向披靡。
但这次转战关中,屯骑营不是被别的友军捷足先登就是屡屡碰壁,就好像走了霉运一般,万事皆不顺意,石苞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流年运气不好,才让他如此地狼狈。
不过好在石苞又接到了新的命令,这次是前往黑水原伏击蜀军,黑水原可差不多算是一块平地了,屯骑营这一仗,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