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7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3/1023


面对如此密集如此恐怖的箭雨,魏军骑兵却是悍不畏死,依旧如飞蛾扑火一般,奋勇无比地朝着魏军阵线冲了过去,不断地有人倒在了前面,后面的人则是前仆后继,踏着尸体全力冲刺。
那怕蜀军的箭雨再恐怖,但也无法挡得住大无畏的魏军骑兵,那怕是尸体铺满一路,他们依然还是冲到了蜀军的阵前。
蜀军那密如林的枪阵成为了魏军突破蜀军阵地的最后一道障碍,蜀军为了避免误伤自己人,魏军冲到阵前的时候,就躲开了弓弩的覆盖范围。
但这道枪林依然成为魏军难以突破的障碍?
许多的魏军骑兵冲破箭雨之后?
径直地便撞向了蜀军的那道枪林,一匹战马冲上去的时候?
往往就会有十几条的长枪刺过来。
与其说是长枪刺过来?
倒不如说是魏军的战马直接撞上去,巨大的冲击力让枪林也出现了波动?
蜀军士兵明显地被向后冲去,尽管冲上来的魏军骑兵十死无生?
但这样自杀似的冲击对蜀军的阵线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一匹匹的战马冲了过去?
蜀军在枪阵在经受着巨大的考验,魏军骑兵往往是平举着刺枪冲了过来,刺枪的长度是要超过蜀军步兵使用的长枪的,魏军奋力一刺?
濒死之前?
至少也能换上一两条的性命,虽然不足以冲破蜀军的阵线,但是冲锋的人多了,对蜀军的阵线也可以构成相当大的威胁,一旦阵线被突破的话?
魏军骑兵就可以横扫战场,收割生命了。
这是一场相当惨烈的战斗?
双方的士兵都在以命相搏,进行着殊死的战斗?
针锋相对,寸土不让。
姜维看到此情景?
也是暗暗心惊?
魏军骑兵的顽强远远地超乎了他的想像?
毕竟在蜀军如此密集的箭雨之下,大多数的军队恐怕早已是萌生退意了,想要突破这道箭雨实在是太难了,但魏军骑兵却根本无视这道箭雨的存在,冒矢冲锋,利用速度上的优势竟然可以冲到蜀军在阵线前面。
所幸蜀军的长枪兵阵也是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组成的,否则在魏军骑兵的强悍冲击之下,很容易就被冲垮了,一旦这道最后的屏障失守,蜀军的阵线就会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时候的战斗,已经不光是实力的比拼了,更多的是意志的较量,谁能在这场战斗之中坚持到最后,谁才会是真正的胜利者。
魏军骑兵不计代价地冲锋,那怕前面已经尸堆如山血流成河了,但他们依然舍生忘死地发动着冲锋,一次次地扑向了蜀军的阵地,要用血肉之躯去撕开蜀军的枪林箭雨。
而蜀军也极是顽强,那怕前面的人倒了下去,后面的人也会立刻增上去,让长枪阵巍然不动。
真正惊讶的是司马伦,面对魏军骑兵黑压压的攻势,首先他心中便是悚然一惊,一种恐惧之情油然而生,在和魏军的多次较量之中,魏军骑兵带给司马伦无穷的压力,每次他对战魏军骑兵的时候,都得全力以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但就算如此,魏军骑兵的强大冲击力,依然如同噩梦一样,缠着司马伦,让他心生畏惧。
但是进入到战斗之中后,司马伦才惊讶的发现,蜀军竟然丝毫不怵魏军的骑兵,甚至隐隐地还占据着上风,这不仅仅是战斗意志力方面的事,而是蜀军所使用的元戎弩,确实是对骑兵起到了压制性的作用,如果不是魏军的战斗力强悍缘故,早就被杀得片甲不留狼狈而撤了。
司马伦不禁感叹,原本司马军也是有机会装备这样杀伤力极强的武器的,可惜当朝司马家无人重视马钧的发明,认为连弩再厉害,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依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司马家的人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争权逐利上面,反而让曹亮拿到了连弩的图纸。
由于曹亮的骑兵强大,对付司马军完全可以以骑制骑,不会用连弩来对付司马骑兵,所以在历次的交战之中,连弩兵也只是处于一种辅助的地位,没有展示出大杀器的本质来。
而现在看看蜀军使用原版的连弩,对魏军造成的杀伤,司马伦不禁哀叹,错过的终将是错过了,如果司马家早一些认识到连弩的威力,或许能改变战争的结果。
战斗仍在继续,厮杀依旧不停,每个呼吸之间,就有无数的士兵在战场上丧命,这种数十万人数级别的大决战,本身战争场面就是极具震撼的。
魏军骑兵一次次地发动着凌厉的冲锋,再多的袍泽倒下,也无法阻挡他们冲锋的决心,在这之中,更多是魏军骑兵不服输的态度,他们已经横扫了大半个天下,一路无人可挡,但现在却遭遇到了蜀军最为顽强的抵抗,他们自然是不服的,魏军骑兵不断地用尽全力发起攻击,就是想要证明魏军骑兵是无敌得存在,不可能被眼前这点小小的困难给吓倒,誓死而战,死不旋踵。
第1744章
黑水原之战(五)
曹亮此刻正在一处土山顶上观战,这里地势较高,整个的黑水原战场都尽收眼底。桓范、邓艾、羊祜等人立于曹亮的身后,一起眺望着这场大决战。
也许是以前的战斗太过于顺风顺水了,尤其是近两年以来,魏军一路横扫天下席卷八荒,似乎让魏军诸将都有了一种轻敌的想法,认为魏军马踏天下纵横四海,天下无人可以再与之争锋了。
但这次的黑水原之战,蜀军表面出来的极强防御力,让魏国君臣上下都脸色不太好看了,纵横无敌的魏军骑兵此次竟然碰到了这么难啃的硬骨头,尽管他们并未派出最强的战力来,但蜀军的表现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这一仗真得不好打。
曹亮之前就把姜维视为劲敌,不过此时魏国的力量,可是远胜于蜀国的,所以曹亮对这一战也是充满着信心的,就算不能碾压,但至少魏军也可以占据上风吧。
但没想到一开战,蜀军的防御竟然是滴水不漏,让魏军骑兵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如要说魏军所配备的马氏连弩并不逊色于元戎弩,但姜维在元戎弩的运用上面,却似乎是略胜一筹的。
当然这和蜀军的条件是有关系的,蜀军大部分是步兵,而元戎弩则是步兵武器之中最好的一种没有之一,所以这种大杀器在姜维的手中,自然要让它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来。
而曹亮所倚重的王牌可不止只有连弩,野战有骑兵,攻城有投石车,它们的威力更要大于连弩,所以魏军步兵虽然也大量装备着连弩,可在实战之中,对连弩的倚重程度是远远低于蜀军的。
这就好比是吃饭,原本是青菜豆腐加一道红烧肉,自然是美味无比,但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又怎么瞧得上红烧肉呢?
不过能将连弩运用到如此极致,并且与其他的兵种形成默契的配合,看来姜维果然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啊。
“鸣金,收兵。”曹亮淡淡地下令道。
羊祜迟疑了一下?
道:“陛下?
此刻两军正在交锋,胜负未分?
若此时鸣金收兵?
只怕会动摇我军军心啊。”
曹亮道:“动摇军心也比无谓伤亡好得多,蜀军阵地强攻不下?
我军是徒增伤亡,将三个骑兵营撤下来?
把步兵营顶上去?
用投石车去攻击,朕就不信砸不开它的乌龟壳子!”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单纯地使用骑兵来攻击,面对蜀军铁桶一般的防御?
伤亡相当的大?
尽管锐骑、果骑和劲骑三营的骑兵悍不畏死勇往直前,但身为指挥者,曹亮却不能对他们的伤亡熟视无睹,强攻硬打,那不过是匹夫莽汉所为?
真正的筹谋者,是要用最小的代价?
拿下最大胜利,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这样的打法?
就算是打赢了?
也不过是惨胜而已。
真正的指挥者?
要懂得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而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现在己方骑兵的进攻被蜀军的弓弩兵所克制,如果继续地发起强攻,倒不说一定突不破蜀军的防线,但付出的代价却是魏军所难以承受的,甚至有可能把这三个骑兵营给拼光了。
这样的打法,曹亮当然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看到这个情形之后,曹亮果断地下令鸣金收兵,将这骑兵新三营给撤下来,改派步兵的几个营去发起进攻,步兵营不但拥有连弩兵,可以和蜀军打个势均力敌,而且步兵营还有投石车这样的大杀器,破密集防守,再没有比投石车更为有效的武器了。
在许多人的概念之中,投石车笨重不堪,移动困难,除了能在攻城作战之中大显身手之外,在其他的场合,似乎很难有所做为。
但曹亮却改变了这种思路,投石车以前之所以不能运用于野战,主要的原因就是投石车的机动能力太差,而野战之中战局是瞬息万变的,没等投石车布置完毕呢,打击目标就已经转移到别处了,结果等于是白忙乎一场。
而曹亮专门为野战之中设制了一种投石车,那就是基于马钧的连环投石车基础上,将其中的人力牵拉式改为了配重式,在体积不变的情况,减少了操作人员,大大地增加了其机动性。
这种连环投石车每个营装备的并不多,每个营大概只有二十多辆,数量上是远差于大型投石车的,这个连环投石车高度大约只有一丈之余,连同投臂在内,长不过三丈,重量只有大型投石车的五分之一,非常的轻便,连环投石车的底部,装有轮子,由骡子来牵拉,可以快速地布署到战场的任何位置上。
六个步兵营的连环投石车加起来的话,就有一百多辆了,这样的规模,足以应对一场比较大规模的战役了,曹亮下旨让六个步营出击,同时使用投石车来破坏蜀军的防线,这样的攻击阵容,魏军以前是演练过的。
羊祜领命,立刻下去安排,首先吩咐鸣金收兵,召回三个骑兵营,而后将六个步兵营派了出去,从正面向蜀军发起了进攻。
听到了鸣金之声,骑兵三营的将士皆是心有不甘,毕竟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代价,他们就连一点战果都没有取得,那些丧命在蜀军弓弩下长枪下的袍泽,全都白死了,这份屈辱,真得让人很难接受。
许多的将士纷纷请命,想要再战一场,不破敌阵誓不罢休。
但骑兵的三营的将军如何敢答应他们,军令如山,鸣金之声一响,不论有任何的理由,如果他们拒不退兵的话,那就会受到军法的制裁。
要知道,魏军的军纪森严,违反军纪的话,就算是陛下来给他求请得话,也是不准的,不仅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来的将军之位不保,就连项上人头还能不能保住,都是难说的事。
所以三位将军就算是千般的不情愿,也只能是下令全军撤退,骑兵三营就如同一阵风似的,片刻光景,就撤了一个干干净净。
第1745章
黑水原之战(六)
魏军骑兵这么一撤,蜀军这边也顿时是压力大减,虽然说魏军没有能够攻破蜀军的防御,但依然给蜀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魏军悍不畏死地冲锋,让蜀军的长枪阵防线也是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伤亡了不少的人,
不过相比于蜀军的伤亡,魏军的损失则是更大,他们想要突破蜀军的这一道箭雨,几乎是以命以血来换的,所以这样的战斗姜维一点也不担心,拼消耗的话,肯定是伤亡大的一方吃亏,别看魏军人多势众,源源不断,但只要不断地杀下去,总有杀光他们的那一刻。
不过显然曹亮不是那种无脑的莽夫,恼羞成怒之下反倒是派更多的人来送死,眼看着形势不利,魏军那边很快就鸣金收兵了。
司马伦这边却依然是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这一仗打得畅快淋漓,司马伦没想到姜维居然会有这样的办法,用弓弩兵和长枪阵死死地克制住魏军骑兵,让无往而不胜的骑兵在蜀军面前栽一个大跟头。
魏军骑兵的厉害司马伦可是深有体会,司马军用同样的阵法根本就防不住魏军骑兵,但姜维就可以做得到,两军的战斗素质和装备水平立马可见高下,也难怪这么些年来,蜀国国弱民贫,却能和强大的魏国抗衡了三十多年,正是因为拥有这么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才有如此卓越的表现。
只可惜魏军撤得太早了,否则的话,这片战场还不知道要埋骨多少呢?
初战告捷,这让一直心怀忐忑的司马伦也安心了不少,面对魏军最为厉害的骑兵,蜀军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接下来进军陈仓?
应当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阻力了吧?
看来自己将战场上的指挥权交给姜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啊!
魏军一退?
姜维立刻派兵上去打扫战场?
将魏军遗失在战场上的武器和装备给收拾回来,就连战马的尸体都不曾放过?
对于粮草给养困难的蜀军来说,这么多战马的尸体可食?
相当于打牙祭了。
当然?
魏军更多的是为了捡拾落在战场上的弩箭,元戎弩一发十矢,威力自然惊人,但消耗也是极大的?
如果魏军不停地进攻?
蜀军不停的消耗,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些弩箭就会消耗一空,没有了弩箭,元戎弩就是一具废品?
没有任何的威力可言。
所以趁着魏军撤退的时候,蜀军赶紧地将那些遗落在战场上的弩箭收拾回去?
便可以重新使用了。
当然在清扫战场的时候,蜀军的弓弩兵也是严阵以待的?
就是为了防范魏军会卷土重来,毕竟骑兵速度那可不是步兵能比得了的?
如果让魏军发现蜀军在拾荒?
很可能再来一波攻击的。
不过蜀军在拾荒方面显然是颇具经验的?
派出去几千士兵,个个一路小跑,没有多大一会儿工夫,每人就已经背着一大捆的弩箭回来了,动作娴熟麻利。
魏军这边当然也是看到了这番情况的,劲骑将军倒是有些心思杀一个回马枪,但鸣金之后,再无别的命令,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一般的打扫战场,都是在战斗结束之后才会进行,蜀军却抓住战场上换兵的间隙来拾荒,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不过这也反映出蜀军装备给养的困难,看到这幕的情景,曹亮倒是微微一笑,战争多少还是讲究底蕴的,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持,是打不了持久战的。
身边有人建议曹亮是不是趁着蜀军拾荒的时候发起一轮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曹亮摇了摇头,姜维可不是傻子,他既然敢派人出来拾荒,那就说明他肯定是留着后手的,这时候骑兵再度出击,很可能反倒是中了他的算计,就算有些收获,那也是微不足道的,反倒是会打乱曹亮的战术布置,所以曹亮下令无需理会蜀军的动作,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在羊祜的指挥下,四个步兵营集结成一个极大的攻击方阵,向黑水原战场缓步推进。
步兵营在进攻的时候,没有像骑兵营那样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上进行攻击,而是集重兵于东面,从正面的位置上向蜀军发起了进攻。
这倒不是别的什么原因,而是骑兵在作战的时候,需要比较开阔的空间,毕竟太过拥挤的话,骑兵是无法施展开的。
而步兵则不同,采用密集的阵型无论是在攻击还是防守上面,都是具备优势的,兵力太过分散的话,反倒是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蜀军采取的就是密集的防御阵型,十万人马挤在长宽不过两里的区域内,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轻易地便挡住了蜀军骑兵的进攻。
步兵对垒,显然就没有骑兵出击那样火星四溅了,骑兵的狂飙突进,可以在战场上形成那疾风暴雨似的战斗,步兵交战,则进程缓慢的多。
从高处远远地望去,交战双方的两大军团都在向前缓缓地移动,就如同两个巨大的蚁群,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人山人海,浩浩荡荡。
首先发生交火的,就是双方的远程弓弩部队,这一次蜀军可不再占据单方面的优势了,魏军同样也拥有连弩,拥有同等的弓箭兵,在远程攻击力方面,丝毫不会逊色于蜀军。
双方缓缓地向对方逼近,这次冲在一线的,可不再是那些手持长矛的长枪兵了,而是手举着巨大盾牌的刀盾兵,长枪兵此刻则是退居二线了,毕竟步兵战阵在发起冲锋的时候,长枪兵像一个二愣子一样冲在最前面,那不是跟找死一样吧,面对敌军的箭雨,还是首先使用盾兵开路的方式稳妥一些。
至于双方进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后,再怎么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首先在冲锋的时候,手持巨盾的盾兵冲在前面,是不二之选。
双方进入弓箭得射程之内后,蜀军先发制人,首先便展开了箭弩的攻击,魏军当然不甘示弱,以牙还牙,双方首先展开了远程的较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3/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