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8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9/1023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曾经繁荣富庶的中原地带,到如今也沦落到荒如边塞。
然后,你以为这就是结束了吗?
在真正的历史之中,这仅仅不过是一曲序幕而已,对于汉民族而言,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其后的三百余年,那才叫暗无天日,真正的修罗地狱,汉民族坠入到了无底的黑暗深渊之中。
曹亮庆幸自己可以穿越到这个时代,他凭借着一己之力,灭掉了篡权夺位的司马家族,也清除了悬在汉人头顶上的匈奴鲜卑这把刀,从此历史上再无西晋王朝,也再没有五胡乱华,魏国也不再将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如果后继者能在曹亮打下的这片基业上发扬光大,那么盛唐时代就会提前到来,大魏王朝也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之中去。
但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那怕他是一个经天纬地的人,但同样也无法敌得过岁月这把杀猪刀,曹亮终究会老去,死去,他生前可以主宰一切,但死后却灰飞烟灭,滚滚红尘之中,最后他连最微小的一粒尘土都无法捉得住。
曹亮深知这一点,自己活着可以主宰历史,但身后事,却是他无法左右的,秦始皇一统天下,横扫八荒,自号为始皇帝,并定下了规矩以,以后的皇帝就挨个儿叫秦二世、秦三世……一直到千秋万代,只不过秦始皇估计怎么也想不到强大的秦帝国,居然就二世而亡了,如果秦始皇泉下有知的话,估计棺材板都盖不住了吧。
所以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至于后代儿孙的事,真个儿操不了那个心。
人生不满百,而怀千古忧,曹亮恨不得自己能活一千八百年,一直活到自己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去,这样那些历史的错误就可以彻底地避免,将汉魏盛世一直延续下去。
但曹亮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那怕自己是穿越者的身份,依然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命运,他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时间内,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便将这个时代赋予历史,至于自己对历史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究竟能改变到什么样的程度,曹亮真得就不得而知了。
一统天下只是曹亮所要走的第一步,那怕没有他,别人也会完成这一步,而一统天下之后曹亮所要做的,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真正的盛世,将他由来开启。
而现在曹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地夯实着这个基础,兴科举、重商业、精耕细作、大修水利、革新除弊、裁撤冗员、惩治贪腐、抑制豪强,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之事,曹亮总是不遗余力地推行之,那怕是身在前线战争的环境之中,曹亮时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尤其是对吴战争已经是临近尾声之时,关于吴地的治理问题已经早在曹亮的考虑范围之内。
尽管曹亮此次南征,是带了大量的守备兵和候补官吏的,前方的野战兵团负责攻城掠地,后续的官吏和守备兵旋即就接管了这些城池和地盘,基本上要做到无缝衔接,减少动乱,让吴国境内的百姓免受战乱的祸害。
但真正让魏国的官吏和军队接管各郡县的话,却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魏国的官吏和军队人生地不熟的,贸然地全盘接收,会和当地的士族以及百姓产生尖锐的冲突,唯有奉行吴人制吴的原则,这才避免这些冲突和矛盾。
吴人制吴,是曹亮推行的一种治理吴境的手段,此次南征以来,所到之处皆是望风披靡,吴人降者如云,其中不乏有能力的官吏和将领,在忠诚和自己的性命前途面前,许多人还是选择了后者,毕竟甘心情愿来为孙氏赔葬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的人还是愿意和魏国合作和效力的。
这对曹亮而言是好事,这些归降的官吏基本上都是东吴的士家大族出身,在东吴各地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这些人出面,在安抚地方百姓方面,可以说是起事半功倍的效率。
说实话,在三国的这个时代,国家的概念并不是深入人心的,许多的士家豪门,看重的只是他们门阀的利益,只要在不触及到家族利益的前提条件之下,他们归降于那个势力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
当年赤壁之战时,曹操大军兵临江东,江东的那些士家代表纷纷跳出来支持投降曹操,如果曹操到江东的目标是屠尽江东人的话,那这些士家估计是宁死不降的,但曹操事先承诺江东各大士家利益不会减少,那这些士家就不会再给孙权卖命了。
现在的情况也一样,孙休死了,孙吴政权瓦解冰消,大部分的士家豪门的产业可都是在江东,他们也不可能跟着孙氏的残余力量去流亡,所以只要在保全他们利益的前提条件下,这些人还是愿意归顺于魏国的。
曹亮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这些吴人愿意归降,他自然是来者不拒的。
尤其现在是过渡时期,曹亮非常需要这些吴人站出来帮助安抚吴国的百姓,至于将来局势稳定之后,也不排除卸磨杀驴的可能。
第2089章
逃到交州
这次曹亮最新任命的四个太守之中,两个是来自于魏国的官吏,他们分别将担任长沙太守和桂阳太守,另外两个则是吴国的降臣,曹亮任命他俩分别为武陵太守和零陵太守。
不过四个郡主管军事的都尉,倒都是来自于魏国,曹亮在行政上面可以放权,但在军事上却从不松懈,那怕是各地的郡国兵,都会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即使是任用吴国的降将,也大多是担任副职的,不会将兵权毫无保留地交给吴人。
这是曹亮的一贯原则,在这一点上,从来也没有例外。
别看一个郡的守备兵没有多少人,但郡都尉却掌握着一个郡很大地盘,一旦发生哗变或者是叛乱,魏军这边还得派兵去平叛,麻烦不说,造成的后果和危害却是相当深重的。
所以曹亮在任用吴国官吏的时候,有一个不可触碰的底线,那就是各地的兵马统率权,必须牢牢地掌握着自己人手中,而其他的权力,则都可以下放到吴国降臣手中。
桂阳和零陵的新任太守到达各自的郡城之后,和刘靖办理了交割手续,刘靖也算是如释重负,率领着劲骑营和中垒营挥师北上,重返江陵了。
虽然刘靖此次南下,顺利地拿下了荆南诸郡,但这种兵不血刃的方式多少让刘靖感到有些遗憾,尤其是让施绩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给溜掉了,这让刘靖是郁闷不已。
刘靖恨不得率军一口气杀到交州去,把施绩连同交州的陶基一锅给端了,这样才能出心头的这口恶气。
可曹亮的旨意去严格地束缚了他,刘靖可不敢玩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把戏,曹亮此刻安排他班师回江陵,自然是有着重要的战役安排的,西陵之战迫在眉睫,刘靖可不敢因小失大。
刘靖离开桂阳的时候,回首望了一下南面,暗想,相隔了这么多天,施绩此刻想必已经到达了交州吧,这次是没机会收拾他了,但愿可以在西陵战事结束之后,自己有机会再度挥师南下,到那时,不光要将施绩给收拾了,就连交州也必须要拿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曹亮陛下已经囊括了天下十三州的十一州,只剩下益州和交州了,益州那边不必说了,早就是曹亮的囊中之物,交州更不是化外之地,将来天下一统,交州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
经过了十余天的长途跋涉之后,施绩一行终于走出了大山,前面就是郁林郡了,施绩终于是可以长吁一口气了。
因为搞不清身后是否有魏军的追兵,这一路上吴军几乎是风餐露宿,晓行夜营,一刻都不敢松懈,那怕是身后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让吴军是心惊胆战,搞得是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从零陵到郁林这条路,并不是驰道官道,所以走这条路格外的艰辛,一路攀山越岭,披荆斩棘,迂回曲折,一条几百里的路,生生地走出了千里之地的感觉。
此刻郁林城就在眼前,吴军士兵也终于可以喘息一下了,好消息是魏军终于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身后,虽然搞不清楚魏军的动向,但大概率他们是放弃了追击,这也让施绩彻底地安心了。
这次南逃交州,本来就是施绩计划之中的事,从巴丘分兵之后,施绩虽然没有立刻南逃交州,但却为这个计划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现在看来,这个准备还是相当必要的,如果没有施绩事先安排好的暗渡陈仓之计,很可能施绩连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施绩从巴丘南下之后,魏军并没有理会于他,而是集中全部兵力去对付陆抗,这无疑让施绩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他可以在荆南站稳脚跟,所以当时施绩还真没有下前往交州的决心,而是在一边做准备的情况下选择了观望。
现在看来,这种迟疑不决的态度差点就把他给害死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魏军是在突然之间,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发起了进攻。
按理说,西陵那边的形势已经相当的紧张了,双方集结重兵,准备殊死一搏,施绩在荆南,正好可以备点茶水,吃个瓜看个戏,根据西陵战事的结果再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陆抗那边失败了,施绩也就放弃了幻想,带兵趁早南下去投奔交州,但如果陆抗那边打赢了,施绩也可以向魏军发起反击,收复失去。
这便是施绩心里打得如意算盘,可没想到魏军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西陵的形势如火如荼,他们居然置之不理,派兵直取荆南七郡。
幸亏施绩比较果断,一听到了魏军已经打到了武陵的消息,立刻丢掉了全部的幻想,率军就逃出了长沙,一路向南狂奔而去。
也幸亏施绩早有准备,不光是安排了走桂阳这条大路,而且还暗中安排好了零陵这条小路。
魏军追兵如此之急,走桂阳完全是来不及了,施绩及时地启用了他的备用逃跑路线,终于是成功地甩掉了魏军追兵。
虽然零陵这条小路走得特别艰辛,但身后没有了魏军的追兵,这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走出大山的那一刻,施绩终于可以长长地吐出了胸口郁积了多少的天那口浊气。
呼吸着交州大地上这雨后清新的空气,施绩彻底地放松了下来,看着衣衫褴褛、面色憔悴的众多部下,施绩自己也是饥肠漉漉,由于对零陵这条路上的耗时估计不足,吴军在粮草储备上面依然有不少的缺口,导致走出大山之前吴军就断粮了,只能是在山里吃点野果挖点野菜充饥,可真是苦不堪言。
不过既然已经到了交州的地面,那这一切的苦难就将结束了,施绩和交州刺史陶基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这也是施绩一门心思要南下的动力,如今到了陶基的地盘上,施绩还能没口吃得?
第2090章
交州刺史陶基
交州在天下十三州的版图之中,可以说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州了,这里远离中原,比幽州凉州更加地偏远荒凉,在许多的人印象之中,这里就是蛮荒之地的代名词,气候炎热潮湿,蛇蚁横行,瘴气弥漫。
对于许多中原人来说,交州那穷山恶水之地,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许多人犯了罪之后,一听要被流放到交州,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
交州古为南越之地,多为越国的遗民后代,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五十万秦军南下,经过数年的征讨,以“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才平定了岭南之地,设立了象郡、南海郡、桂林郡,将岭南之地归于了中央朝廷的管辖范围。
到了汉武帝时,灭掉了南越国,分其地为七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为了方便管理,设立了交趾刺史部,到了东汉末年汉献帝时,始立为交州。
交州虽然地处偏远荒蛮之地,但人口并不少,秦始皇为了治理岭南三郡,曾征迁五十万人南下,到了汉末之时,中原大乱,许多人为了躲避战祸,举家而迁往交州的不可胜数,交州也成为了一片世外桃源之地。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时代,本身就在交州有着很深根基的士燮,逐渐成为了交州的土皇帝,割据一方,长达数十年的时间。
在士家最为鼎盛的时候,交州七郡,士家当过太守的就占据了五个郡,只有苍梧郡和郁林郡不在士家的控制之下——当时苍梧太守就是和刘备有故旧之情的吴巨,刘备兵败新野之时还动了投奔吴巨的心思,只不过后来和孙权联合打败了曹操,有了荆州的地盘,自然也不稀罕交州那荒凉的地方了。
士燮虽然没有像公孙度在辽东那样称王,但在交州人的眼中,士燮就是交州王,这里天高皇帝远,士家把持着交州的军政大权,出入车马仪仗,甚是豪奢。
士燮之所以没有称王,这正是他的精明之处,虽然中原诸侯割据,乱成了一锅粥,士燮治理下的交州,却是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但论综合的实力,交州的势力还真得无法和中原那些诸侯相抗衡,如果士燮称王的话,必然会成为中原诸侯们联合声讨的对象。
做人还是低调一些的好,闷声发大财才是士燮的原则。
士燮在交州的存在,还是引得曹刘孙各方势力的争相拉拢,曹操希望士燮能归附自己,对江东的孙权形成击之势。
但士燮反复地权衡利弊,认为曹操势力虽大,但和自己相隔太远,一旦他归附了曹操,必然会与孙权交恶,交州与孙权相邻,一旦双方交恶,孙权率军来攻,士燮如何抵抗得了,所以士燮拒绝了曹操,依附了孙权,并且借助于孙权的力量,消灭了苍梧郡的吴巨,实现了交州势力的一统。
不过士家在交州的存在总是如一根刺一样鲠在孙权的喉头,他是吴国的皇帝,又怎么可能会容忍士家在交州当土皇帝呢,所以孙权处心积虑地想要除掉士燮。
但士燮在交州的势力太大了,如果孙权一旦用兵的话,势必将会陷入到持久的苦战之中,这对于长期和魏国在江淮一带频繁交战的东吴,似乎又是不堪承受之重。
所以孙权也是迟迟没有动手,一直耗到了士燮病逝之后,才果断出手,令交州刺史步骘一举拿下了交州士家,终于将交州收归了孙吴朝廷来管辖。
步骘就是步协步阐之父,孙吴在交州的第一任刺史,其后吕岱、陆胤相继接任该职,到陶基任刺史时,已经是第四任了。
交州的地位虽然和扬州荆州不能比,但也是吴国的三大州之一,尤其是在国都建业被攻破,孙休崩殂,扬州和荆州大部失守的情况下,交州几乎成为了吴国最后的兴复之地,其重要性自然是突显了出来。
交州这边已经很久没有打过像样的战争了,即使是有些边民或蛮族发起叛乱,也都是些小的不能再说的规模,以吴军在交州的兵力,平定这些动乱,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所以说,交州兵在战斗力方面,比起扬州兵和荆州兵来说,是久疏战阵,实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
本来长江那边的战事距离交州十分的遥远,就算是建业失守之后,交州人都没有太多的感受,觉得魏军离他们还很遥远,但孙皓的小朝廷在建安郡覆亡之后,交州这边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毕竟建安郡和交州的南海郡是相邻的,建安郡那边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南海郡这边就早早地知晓了,一听到魏军已经打到了建安郡,整个交州都慌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如临大敌。
陶基也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妙,他身为交州刺史,是肩任着抵御魏军入侵交州的责任的,但魏军真得打到了眼皮子底下的时候,陶基也变得相当的不安起来,虽然他治理交州也有不短的时间了,但交州的军队一直只有三四万的人马,就算是能再临时招募两三万人,兵力上面也依然无法和魏国的大军相比,交州也已经步了扬州和荆州的后尘,将要遭到魏军的攻击了。
尤其是得到了揭阳守军的禀报,魏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南海郡和建安郡交界处的同安,交州的局势变得更为紧张起来。
揭阳是南海郡最东面的一个县,和建安郡的同安是相邻的,虽然魏军的人马还停留在同安一带,但距离揭阳已经是很近了,如果魏军再想前进军的话,下一步就可能会进攻揭阳了。
揭阳是交州东面的门户,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如果被魏军在揭阳打开一个缺口的话,那么交州的州治番禺的情况就变得十分复杂了,甚至魏军骑兵可以从东面的建安郡直接进军,直捣番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9/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