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023


这一点司马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他可以交出手中一部分的权力,但他决不会任人宰割,也决不会退出洛阳朝堂。
因为司马懿很清楚,一旦离开这个权力的核心,他所掌控的一切就会变成过眼的烟云,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他现在所需要做的,除了隐忍,就还是隐忍,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有可能成就非凡之事。
司马懿也知道,曹爽扣着司马师不放,目的就是要和他谈条件,如果真是要为了给夏侯徽报仇的话,那早就把司马师给杀了,那还会有这么多废话。
所以司马懿也不太着急,虽然说司马师在大牢里吃点苦头也免不了的,但绝无性命之忧,司马懿也就这么和曹爽耗着,守着自己的底线不放。
耗了这么几个月,从盛夏耗到了深秋,曹爽似乎没有了什么耐心,司马师就这么关着,杀不能杀,放又不能放,曹爽真的有些无奈了。
直接把司马师杀了曹爽倒不是不敢,可问题杀了司马师对曹爽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和司马懿结下不死不休的仇怨,这显然是违背曹爽的初衷的。
曹爽原本计划着通过这事逼着司马懿致仕,撵他回老家,但现在看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有朝中的一干老臣支持着司马懿,曹爽就算真想动他,也绝非易事。
所以曹爽到了最后,也只得降低要求了,对着前来说和的大臣,曹爽暗示只要司马懿交出禁军的军权,他便可以放司马师一条生路。
司马懿估摸着这也是曹爽的底线了,想救司马师出来,自己一点代价都不付出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曹爽现在急欲控制中军五营,自以为只要把洛阳的所有军队都抓在手里,便可以大权独揽,为所欲为,那便趁他的心如他的意。
于是司马懿在一个适当时候,向朝廷提出了辞去中坚中垒两营统领的职务。
明帝曹叡在临终前将曹爽和司马懿安排为辅政大臣,为了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将中军五营的人马一分为二,武卫、游击、骁骑三营由曹爽统领,中坚、中垒二营由司马懿统领,等于是两人各掌一半的兵权。
曹爽开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身居高位之后,渐渐地发现众乐乐不如独乐乐,司马懿功勋着著,威望甚高,虽然是次辅大臣,但在许多的人眼中,反倒比他这个首辅大臣还更得人心。
这让曹爽感觉很不爽,所以他才一再地设计,试图想要架空司马懿,独揽大权。
把司马懿抬到有名无实的太傅位子也好,在尚书省中军之中安插自己的亲信也罢,但真正让曹爽比较忌惮的,还是司马懿手中的握着的中坚中垒二营,司马懿手握兵权,让曹爽是寝食难安。
这回司马懿主动地放弃了中坚中垒二营的统领之权,接着王肃也辞去了中护军的职务,曹爽大喜,总算在司马师的案子上面松了口。
接下来的操作就是水到渠成了,李胜在审理司马师一案之时,“忽然”有人主动地来投案自首,承认当年毒杀夏侯徽是他所为。此人自称是司马府的家丁,因为偷窃府里的财物被夏侯徽发现斥责于他,于是怀恨在心,投毒报复,毒杀了夏侯徽。
对于这份漏洞百出的证词,李胜连详查都未详查,便予以采信。既然有人顶罪,司马师自然是被无罪释放,在初冬第一场雪的雪花飘飘洒洒之中,司马师离开了廷尉府的大牢。
对于司马师被无罪释放,最为不满的自然是夏侯玄了,他本来指望着这一次人证物证齐全,可以给妹妹报仇雪恨,但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失望之余,他便跑去质问曹爽。
曹爽其实是挺尴尬的,本来这一次说好的是为表妹来报仇,但最终为了利益他食言了。
为了安慰夏侯玄,曹爽把王肃请辞的中护军的职位给了他。
夏侯玄也清楚这是权力博弈的结果,他想要的是司马师的命,而曹爽想要的却是司马懿手中的权,出现这样的结果自然是难以如他的心愿了。
郁闷之中的夏侯玄只好去找曹亮喝酒解闷,虽然得到了灸手可热的中护军的职务,但他却是怏怏不快。
曹亮却是看得很开,因为这个结果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了,一点都不意外,如果司马师被砍了头,那才算是意料之外的事。
曹亮劝慰夏侯玄不必想不开,有些事情是自己能力之外的,不是由自己所能掌控的,能做到这一步,他已经尽心尽力了。
夏侯玄痛哭流涕,说他至死也不会忘记妹妹那无法瞑目的眼睛,他经常地会做噩梦,梦到妹妹幽怨凄楚的神情,这次没能给妹妹报仇,他心中有愧啊!他和司马师不共戴天,终有一天,他要亲自手刃仇人,为妹妹报仇雪恨。
这一夜,夏侯玄是喝得酩酊大醉,不醒人事。
第171章
改元正始
正月初一,魏帝曹芳下诏,改元正始,新的一年是为正始元年。
曹芳诏书曰:“烈祖明皇帝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其复用夏正;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斯亦礼制所由变改也。又夏正于数为得天正,其以建寅之月为正始元年正月,以建丑月为后十二月。”
魏明帝曹叡是去年正月死的,曹芳即位之后并没有立刻改元,而是沿用了曹叡的年号,仍为景初三年,一直到来年才改元为正始。
曹亮屈指算算,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一年的时间了,而这一年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那怕就是曹亮自己,也是始料不及的。
历史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比如说羊徽瑜并没有嫁给司马师,这辈子她估计都要和景献皇后这个称谓无缘了;再比如说一帆风顺的司马师却遭遇了牢狱之灾,虽然最终是捡了一条命回去,但其形容枯槁的模样与原本应该是意气纷发从容雅度的风采判若了两人。
其他方面的变化,也是显著的,原本正始七年才撤除的中坚中垒二营居然提前了景初三年,司马懿交出中坚中垒的控制权之后,曹爽干脆将中坚中垒二营的编制给撤消了,其所属军队都并入到了武卫军之中,由中领军曹羲来统领。
至于朝廷上官员的升迁变动,则是数不胜数。
不过所有的这一切除了曹亮心知肚明之外,其他的人全部是懵然无知的,在他们的思维之中,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诧异,所有一切,都正常不过,没有任何地方让人会感到诧异。
曹亮不禁暗暗感叹,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巨变,已经是悄然地改变了历史,对于自己而言,历史也将会进入到新的篇章,那些穿越者带来的先知先觉,也将随着历史进程的慢慢改变而丧失殆尽。
他将和所有的人一样,去面对一个全新的历史时刻。
唯一不同的,就是曹亮知道这将是已经改变的历史,而其他人则是懵然无知。
在这一年之间,曹亮已经完成了赚取第一桶金的任务,逍遥五石散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身价过亿的他已然位列洛阳城的富豪之列,当然曹亮的根基尚浅,和那些树大根深的世家豪族比起来,还是相去甚远的。
不过这并不是急切之下就可以办到的事,那些世家豪族依靠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深厚积累,他们的底蕴之深,远不是曹亮搞上一两年五石散就可以超越的,想和这些世家豪族扳扳手腕,曹亮至少得有十来年的积累,而且不光是金钱的积累,在人才储备,在人脉积累方面,也得下很多工夫才是。
诺大的江山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匹夫之力就能打下来,没有一帮子的谋臣勇将来辅佐,曹亮一个人那怕再厉害再无敌,也无济于事,终将是一事无成。
去招揽那些世家豪门的人才,曹亮并不抱什么希望,这些人才虽然很多,但为己所用的可能性却很小,毕竟以曹亮现在的地位,人家根本就不希罕和你结交。只有像邓艾石苞这样的寒门高士,才是曹亮可以招募到麾下的。
这就是穿越者的最大的福利,正是因为曹亮对这些潜龙在渊的旷世之才了如指掌,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招揽他们,为自己的人才储备添砖加瓦。
兴曹魏斗司马,是曹亮责无旁贷的责任,曹爽当权的十年,也是曹氏宗族渐式衰微的十年,司马懿野心勃勃,谋定而后动,江山易主已经是大势所趋,曹亮想要力挽狂澜,就不得不要和司马家站到对立面上,如何来扼制司马家发展,如何能避免曹魏亡国,是摆在曹亮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得来说这一年曹亮怼司马家还是怼得很成功,破坏了司马家和羊家的联姻企图,至少让司马家少了一个鼎力支持的势力,打击了司马家的财源,从一个侧面起到了扼制司马家势力的发展,将司马师投入了大牢之中,虽然他侥幸未死,但也足够让司马懿焦头烂额,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了。
虽然说这些举措并没有伤及到司马家的根基,但或多或少也够让司马懿头疼了,尤其是司马懿交出禁军的军权之后,在和曹爽的对抗中明显地处于了下风。
当然指望曹爽来扳倒司马懿,完全是不现实的,以曹爽那种小富即安的尿性,不敢对司马懿赶尽杀绝,迟早会被司马懿反攻倒算。
司马懿可没有曹爽这般的宽宏大量,能容忍政敌的存在,司马懿一旦上位之后,马上就会暴露其阴戾狠毒的面目,对任何可以威胁到他统治的势力一律是斩尽杀绝,毫不留情。
这样的对手,才是真正可怕的对手,司马家之所以派出杀手来暗杀曹亮,恐怕就是认为曹亮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根本。
在洛阳城里杀人,普通人想都不敢想,而司马家派出的杀手,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足以证明司马家是有恃无恐。
尽管这次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但绝对让曹亮心生警惕,对司马家是多留一个心眼,毕竟上了司马家的黑名单,那就是随时准备着与阎王爷打交道了,不提防是不行的,司马家一计不成,必然会再生一计,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不管怎么说,自己已经和司马家结下了不死不休的仇怨,想要化解几乎没有什么可能,当然曹亮也不会想着去化解,新的一年,曹亮会和司马家继续地战斗下去,不死不休?那就不死不休!
曹亮对此是无所畏惧的,既然要和司马家死磕到底,这点的仇怨又算得了什么,接下来,曹亮会有更大的动作,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就在曹亮谋划着如何对付司马家的时候,从淮南传来的一则消息,震惊了朝野,也让曹亮深深地吃了一惊。
第172章
东吴来犯
消息传来的时候,曹亮正好还在宫中当值,就看到尚书省的官员个个张惶失措,一路小跑地去禀报曹爽。
也难怪这些尚书省的官员会举止失当,他们这些被曹爽新晋提拨的官员,全是曹爽的一帮子亲信,吟风弄月清谈玄议还行,一涉及到军国大事,便是两眼一摸瞎,什么也搞不清了。
其实不光是这些亲信,就算是曹爽本人,经得过战场的历练吗?
曹真倒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深得曹操祖孙三代人的重用,成为一代赫赫有名的旷世名将,在西线抗击诸葛亮的入侵之中,曹真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大梁。
但曹真一世英雄,生出一堆儿子来,却未必是安天下的主,曹爽虽然晋升为大将军,但从未在战场上有过历练的他,自然对前线传递回来的军情有些发懵,连忙地召集一干心腹来商议对策。
而这消息也很快地传遍了朝里朝外。
东吴大将全琮率兵五万进攻淮南?曹亮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明显的感觉有些诧异,有没有搞错?历史上东吴发兵攻打淮南的事应该是发生在正始二年,这一点曹亮可没记错。
为何这次的进攻居然会提前了整整一年,曹亮有些不解,他的穿越,到目前为止,影响的也仅仅只是曹魏这一方,而且也局限在洛阳一带,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东吴的进攻居然也会提前,难道说他的影响力,真的已经扩大了江东吗?
或者说,真的是蝴蝶效应在起作用?
魏吴之间的战争频仍,自赤壁之战后,战事便是连绵不绝,无论是战争的规模还是次数,都是远超于魏蜀之间的战争的。
后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魏蜀之间的战争是三国战争的主基调,其实那是大错特错了,在魏国人的眼中,一直把东吴视做心头大患,在荆州和淮南布以重兵,就是为了防备东吴的进攻。
而陇西一线,魏人甚为轻视,在诸葛亮北伐之前,整个长安以西的地区,都堪称是不设防的地带,以致于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连克三郡,如入无人之境。
直到后来诸葛亮连番进攻,魏国才对西北战线加以重视,派兵驻守,大修工事,但尽管如此,魏国对西北战线的重视程度,也是低于东南战线的。
相对于魏蜀之间屈指可数的几次战争,魏吴之间的战争密度可以说是相当地密集的,双方你来我往,从荆州打到淮南,大大小小的战争不下二三十次。
魏蜀之间横亘着一条秦岭,这道天然的屏障使双方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变得难度很大,在这种易守难攻的地形之下,无论是蜀国攻魏还是魏国攻蜀,进攻的一方的难度要远比防守来得更大,所以别看诸葛亮号称六出祁山,但也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司马懿都不用别的什么战术,一个拖字诀,就生生地把诸葛亮耗死了在了五丈原。
而魏吴之间的边界,不是江河就是平原,一望无垠,适合大兵团作战,是最为理想的用兵之地。
而双方争夺的焦点,则主要就是集中在淮南。
千古以来,这流传着这样一句军事名谚:“守江必守淮。”虽然长江号称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但长江防线也有着它的局限性,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缺乏战略纵深,一旦被敌方饮马长江之后,数千里的防线必然是顾此失彼,难以防范。
所以东吴自赤壁之后,天下鼎定,就一直谋求着夺取淮南来做为江东的屏障,孙权几次亲率大军围攻合肥,目的就是为此。
但魏国也把淮南视为自己的前进基地,如何肯轻易拱手让人,双方围绕着淮南,多少年都是不遗余力孜孜以求,战争的规模是越打越大,投入的兵力也是越来越多。
这次全琮率兵进攻淮南,自然是受了吴帝孙权的指派,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吴国就曾几次发起进攻,最为著名的当推“石亭之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