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0/1023


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被钟会给逃掉的话,那牵弘的责任就大了,此次出征蜀国,牵弘也是憋着一口气要立功的,毕竟谁也清楚,这次出征蜀国将会是曹亮平定天下的最后一战,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就靠着这一战了。
毕其功于一役,以后的人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对于他们这些武将而言,这一战就是天花板了,没有了仗打,再无升迁的机会了,所以这一战至关重要,容不得一点失误。
但牵弘却比任何人都郁闷,自从进入到蜀境之中,他还示曾真正地和蜀军交过手,但却出现了如此致命的错误,不但没有捞到功劳,反而很可能因此而受罚。
所以牵弘才不顾一切地朝着阴平桥方向赶去,希望能抢在钟会撤离阴平桥之前,将他给拦截下来。
不过牵弘也清楚,自己此举完全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既然钟会设下了这个计谋,那必定会抢在自己的面前度过阴平桥,自己一来一回,整整耽搁了一百多里的路程,差不多就是一天一夜的时间,有这么多的时间,蜀军只怕是早已经逃出生天了。
但就算如此,牵弘还是不遗余力地向前进,率军以最快速度奔向了阴平桥,或许牵弘心中还有一丝的期冀,希望奇迹或许可能会发生。
毕竟牵弘清楚,以魏军的这种行军速度,蜀军是根本比不了的,如果钟会因为些许的事情稍稍地耽搁一下的话,自己抢先赶到阴平桥头也是有机会的。
经过了一天两夜的强行军,牵弘终于是在拂晓之时赶到了阴平桥,但令他感到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发生,根据现场遗留下来的痕迹,可以看得出蜀军在几个时辰之前,就已经全部通过了阴平桥。
而且蜀军在撤退之后,还纵火烧毁了阴平桥,等到牵弘赶到的时候,余火未熄,整个桥体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那袅袅的清烟,似乎在无声地嘲笑着牵弘。
牵弘懊恼地一马鞭抽在了桥头一块几乎被烧焦的巨石上面,
阴平桥是一座索桥,架设在百丈悬崖之上,这块巨石,就是来固定桥索的,但蜀军临走之前,纵火烧毁了阴平桥,通途变天堑。
就在此时,马隆也率领锐骑营赶了过来,他们在无疆口击败了蜀军的断后部队之后,便即刻火速南下了。
但荀泓的阻击还是给魏军带来了不小的阻碍,锐骑兵再快,但也无法挽回一天一夜的时间损失,而钟会则就是利用这一段的时间,逃往了阴平桥。
马隆原本以为牵弘可以率军进行拦截的,但没有想到牵弘也是迟来了一步,结果让钟会是逃之夭夭。
虽然他们成功地会师于阴平桥,但由于阴平桥被蜀军所毁,马隆和牵弘也只能是隔河相对,相顾无言。
尽管说他们成功地拿下了沓中以及整个的阴平,但和邓艾制定的计划相比,还是差了老远的,毕竟邓艾可是没有的打算让钟会给逃掉的,如今钟会这么一逃,又给伐蜀之中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当务之急,是需要他们赶紧修桥,迅速地会师,然后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如果是搭建普通的浮桥,对于魏军来说,并没有什么难道,甚至可以在几个时辰之内就完工,但想要修复阴平桥这样高悬在半空之中的索桥,难度却是非常大的。
第2399章
姗姗来迟的越骑营
修建索桥是比较困难的,但这也是目前魏军唯一的选择,毕竟锐骑营和左卫营被分割在白水两岸,如果绕道的话,也需要好几天的时间,到不如集中时间重修阴平桥,最也就是耗费几天的时间,这样相比于绕道,还是合算的多。
邓艾的阴平计划,也就止到阴平桥头这一步,在邓艾的计划之中,左卫营可以顺利地抵达阴平桥头,切断钟会大军的去路,然后与锐骑营将钟会围歼于阴平地区,不让其有渡过白水的机会。
但由于钟会诡诈,将牵弘给忽悠了一把,损失了大把的时间,让钟会从容而去,目前虽然不清楚钟会的最新去向,但由于原先的计划失败,让西路军的行动充满了变数。
虽然牵弘在白水的东岸,不会受到桥毁的影响,但如果左卫营孤军深入的话,是有着极大的风险的,牵弘虽然被钟会忽悠了一把十分的愤怒,但他并没有丧失掉理智,一怒之下,继续去追击蜀军。
或许这正是钟会的诡计,诱使魏军上当的,这里是蜀国的地盘,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势势极为的熟悉,而魏军这边却是完全陌生的,就算有行军地图,但平面上的东西,远没有现实的地貌那么复杂,一留神,很可能就会中了蜀军的伏击。
走到阴平桥这一步,邓艾原本的计划已经失效了,接下来的怎么打,那就是重新谋划,越是这种情况,越得保持理智才行。
所以牵弘才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想办法和锐骑营进行会师,两营的兵马合二为一之后,战斗力才会倍增,那怕就是面对蜀军伏击的时候,牵弘有才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
于是牵弘在阴平桥这儿尽全力来修桥,同时派人飞报于已经抵达汉中的邓艾,由他来定夺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
此时汉中方面,形势却是一片大好,师纂在攻克南郑之后,在汉中地区是来了一个中心开花,斩断了汉城和乐城之间的联系,将汉城和乐城陷入到孤岛的状态。
而这个时候,越骑营在文鸯在率领下,也走出了斜谷,兵指阳平关,又切断了阳平关和汉城之间的联络,蜀军汉中的三大要塞,全部被魏军分割包围。
越骑营是最后一支抵达汉中的魏军队伍,这也让越骑将军文鸯是颇为郁闷,要知道,在任何的一次战役之中,越骑营都是做为排头兵急先锋的存在,这支一手由曹亮陛下亲手打造出来的精锐骑兵一直是魏军最为骄傲的队伍,他们摧城拨寨,攻无不克,而这一次,居然是拖了后腿,自然让文鸯是气恼之极。
当然这也怨不得文鸯,怨不得越骑营,要说也只能说是文鸯有些点背,他刚一进入斜谷,就遭遇到了十年也难遇一次的山体塌方,而且斜谷的塌方面积比较大,路段比较长,修复起来,比骆谷那边更为地困难。
虽然文鸯竭尽全力地进行了抢修,但他走出斜谷的时候,才发现陷阵营和先登营比他先到了,而且攻下南郑的第一攻,也被师纂给抢走了。
这自然让文鸯也有些急眼,要知道,寻常战役的第一功,可都是越骑营的,从来也只有别人羡慕的份,何曾让文鸯却羡慕别人,所以一出斜谷,文鸯便率兵杀向了定军山方向,径直去取阳平关。
汉中防御的核心,其实并不在汉乐二城,而是在阳平关,阳平关是联结汉中和蜀中的咽喉要冲,谁能控制得了阳平关,就等于是控制住了一扇大门,从而掌握住战场上的主动权。
姜维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从兵力的配置上面来看,阳平关的驻兵是最多的,达到了两万人,数量上是汉城或乐城的双倍,而且在将领的配置上,汉乐二城是单将把守的,而阳平关是双将镇守,以傅佥为正,蒋舒为副,那怕出现了意外一员守将阵亡的话,至少还有一人可以顶替,以确保阳平关有人坐镇,万无一失。
邓艾在南郑按兵不动,其实就是在等越骑营的到来,只有三个营的人马全部到齐,魏军阵容齐整之后,邓艾下令只留一部妢的兵力去围困汉乐二城,集中主力人马,进攻阳平关。
汉乐二城虽然比较重要,但却不是整个汉中防御的急所,也就是说就算是魏军攻下了汉城和乐城,最多也只能是控制大半个汉中郡而已,拿下不阳平关,就打不开进攻蜀中的门户。
所以阳平关才是汉中之战的重中之重,
只要拿下了阳平关,汉乐二城必定是孤城难守,败亡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次邓艾进军阳平关,在汉城和乐城的外围,只各留下七千人,陷阵营和先登营各一部人马,三千人,再加上守备部队四千人,合计只有七千人。
对于邓艾的这个安排,众将是心生疑窦,都在考虑邓艾的这个安排合不合适的。
要知道,蜀军在汉乐二城,可都是有着一万的驻军的,而魏军的留驻部队,只有七千人,首先在兵力上就要是逊色于蜀军,更别说这其中四千人还是守备部队。
守备部队的战斗力如何,大家是心知肚明的,让他们来守守城,剿剿匪,或许还能胜任,但要在野战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这似乎有点勉为其难吧。
不过邓艾却是微微一笑,因为邓艾压根儿就是摆架子的,魏军这边知道他们是守备部队,但蜀军那边未必就这么清楚了,只需要这些守备部队换上陷阵营或先登营的旗号,反正武器装备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呆在城里不出战的蜀军又如何能分辨出魏军的队伍哪支是野战军,哪支是守备军?
其实邓艾知道,不管魏军怎么安排,汉城和乐城的蜀军都是死活不出战的,他们宁可坐视阎宇被俘南郑失陷而无动于衷,那就证明了一点,姜维给他们的命令就是死守汉城和乐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出城的。
第2400章
阳平关
所以邓艾是在赌他们不敢出城,只要七千人摆在那儿,就是对汉城和乐城守军的一个巨大的威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就连打开城门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敢出城交战呢?
毕竟邓艾是需要把主力的兵力集中投入到进攻之中,而不是对汉乐二城进行围城,否则那便是正是姜维的下怀。
姜维汉中防御体系的核心,就是这些要塞城池,姜维的目的,就是要魏军前来围城攻城,将魏军的主力拖在汉城乐城阳平关下,依靠坚城,与魏军打持久消耗战。
这些城池在防御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它们完全能抵御得住魏军投石车的攻击,满编的防守兵力,充足的粮草和军械,也让蜀军有能力抵御得住魏军的饱和攻击。
也就是说在汉中三大要塞的防御上,蜀军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的,如果魏军按照蜀军编好的套路来进攻的话,那肯定是出力计不到好的,毕竟从投入的兵力上而言,魏军未必能比蜀军占多少优势,一旦进入到姜维设定好的剧本之中,魏军肯定是会吃亏的。
坚城难克,如果魏军被拖入到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之中,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魏军最终会被庞大的后勤补给给拖垮。
这也是姜维设计好的结局。
邓艾当然不会按照姜维的剧本走,他在魏军各路人马进入到汉中之后,果断地放弃了围攻汉乐二城,仅仅只派一万四千人对二城进行长期的围困,集中起主力来,进攻阳平关。
如果汉乐二城的守军真得就出城呢?邓艾其实也不太担心,尽管围城的部队大部分是守备军,野战的能力不足,但邓艾也不需要他们进行野战,魏军在营地的四周,深壕高垒,部署了大量的拒马和鹿角,一旦蜀军要发起进攻,他们面对的也是魏军坚固的营寨。
守备军虽然野战中战斗力不强,但把守营寨和把守城池几乎是没有多少区别的,蜀军也是以防御为主,让他们发起进攻的话,未必能有什么出彩之处。
更何况,四千守备军之外,邓艾还另行配置了三千野战军,所以蜀军就算是出城攻击,想要打破魏军的包围阵地,也绝非易事。
邓艾这样的配置,既保证了对汉乐二城守军的控制,也无需使用大规模的部队,完全可以将主力抽调出来,参与到更重要的战斗之中。
在邓艾的计划之中,阳平关是魏军必须要拿下的一个目标,锐骑营和左卫营在马隆和牵弘的率领之下,已经从狄道和祁山道向阴平武都方向进军,虽然目前邓艾还没有接到来自阴平那边的战报,但邓艾相信锐骑营和左卫营的实力,拿下阴平和武都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阳平关是横亘在汉中和蜀中以及武都之间的一个咽喉要塞,如果魏军无法攻克阳平关的话,进入汉中和进攻阴平武都的军队就会被隔绝,无法取得联系,更无法突破汉中,进入到蜀中。
所以阳平关邓艾是志在必得的,安排好对汉城和乐城的围困之后,邓艾集合了近四万五千人的军队,向阳平关发起了进攻。
阳平关位于汉中平原的最西端,也叫做阳安口,北面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阳平关就位于这两座险峻的山脉之间,南可入川,西连武都,北通陈仓,东接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之为入蜀的咽喉要地,一点也不差。
阳平关这里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在世之时,就极为重视阳平关。
原本的阳平关,是建在汉中北山之上的,张鲁割据汉中之中,就在北山走马岭上横山筑城十余里,张鲁之弟张卫曾在此击退过曹操的进攻,后来诸葛亮驻扎汉中之时,因其南北两山之间过于宽阔,起不到阻击魏军入川的作用,所以将阳平关移到了走马岭之下的谷地之中,构筑起了新的关隘。
诸葛亮虽然是极力主张北伐,以攻代守,但并不意味着诸葛亮就完全放弃了防御,恰恰相反的是,诸葛亮在驻守汉中谋划北伐的同时,还无时不刻地惦念着汉中的防御体系。
阳平关便是诸葛亮一手兴建起来,阳平关不仅是汉中防御的急所,更是入川之门户,阳平关向西,便是武都郡,
当年汉中之战时,曹军就是首先攻破了武都的下辨,让进攻汉中的蜀军面临腹背受敌的压力,守住阳平关,等于是守住了汉中的西大门,从阴平武都方向攻过来的敌军,是无法从这里进入汉中的。
其次,汉中虽然是蜀国的一个防御重地,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蜀中,所以阳平关的存在,也保证了即使是汉中失守,也不会让蜀中门户大开。
所以极具战略眼光的诸葛亮才会在走马岭下重建新的阳平关,并且本着打造坚城的目的,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采石来砌墙,用最高标准来建阳平关。
当时还有许多人大为不解,毕竟采石筑城和夯土筑城完全是两个概念,采石筑城的成本至少是夯土筑城的五六倍,许多僚属都建议诸葛亮不必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去建一座看起来根本就用不上的阳平关。
但诸葛亮却力排众议,用最高的标准和规格来建阳平关,由于阳平关的建造比较费力,一直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征之前,才勉强算是完工。
当这一座新的关隘矗立在高山峡谷之间,蜀人纷纷的赞叹其雄伟壮观,当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当年曹爽伐蜀之时,就曾兵败于阳平关之下,如此坚城要塞,一直以来也成为了汉中防御的关键一环。
姜维这次的敛兵聚谷之计,更是将阳平关视为了重中之重,阳平关的守军是汉城的双倍,守将亦是一正一副的配置,由此可见阳平关的重要性,在整个汉中防御体系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2401章
治军严苛
阳平关的守将是傅佥和蒋舒,关中都督傅佥和武兴督蒋舒俱都是姜维一手提拨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0/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