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校对)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023

第2449章
快速集结
中军团都督部的集结令几乎是一夜之间下达到了各营各部的,原本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中军团各营,立刻是奉命集结。
而集结的地点,并不是军团都督部所在的龙编,而是交州和益州交界处的红河谷,羊祜给各营各部的命令就是,限十日之内,右军团所属各营,必须到红河谷报到,延误者,一律按军法从事。
于是驻扎在各郡的兵马,立刻紧急行动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集结,并且迅速地向红河谷开拔。
中军团分兵驻扎在交州各郡,只不过是为了表面上迷惑蜀军的,令其认为魏军并没有通过交州进攻蜀国的打算。
为了让这种疑兵之计更为的真实,中军团驻扎地极为分散,五个营分别驻扎在不同的郡内,东西的跨度几乎达到了两千里,在如此大的范围尺度上,没人能相信魏军是准备着要进攻蜀国的。
但这只是羊祜计划的一部分,羊祜一方面要将兵力分散开来,以迷惑蜀国,另一方面还要暗中筹备伐蜀之事。
从交州打到成都去,至少也需要跨越三千里的征程,而且这仅仅只是地图上预估的距离,实际上,由于南中的地势复杂,道路崎岖,真正所要行的距离,是远远要大于这个距离的。
这对魏军的后勤保障来说,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中军团在征战交州的过程之中,虽然也曾面对更长距离的征程,但交州所有的地区基本上都是靠海的,只要魏军能够保证海运的航道通畅的话,那么后勤补给粮草物资就能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中军团在征进的过程之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
但出征蜀国却是完全不同的,整个南中地区地跨千里,全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和丘陵,都是荒无人烟的烟瘴之地,地形之复杂,条件之艰苦,甚至远超北路和中路。
为了打探清楚道路,在平定交州之后,羊祜就已经派出了不少的斥侯,乔装改扮,潜入到了南中地区,刺探敌情,勘测地理,熟悉风土人情,开始为伐蜀之战做准备。
根据曹亮的安排,中军团征伐吴国最南端的交州,不是最后一站,如果需要的话,很可能还会继续出征,从交州北上,讨伐蜀国。
在这里,曹亮用了一个可能的字眼,也就是说中军团的伐蜀之战,有可能要打,也有可能不打,这还要视北边战线的情况来定。
如果北线和中线进攻一切顺利的话,能够成功地打到成都,中军团自然是不必再出兵了,只要蜀国一亡,南中之敌也就没有了坚守的意义,很快就会投降了,所以中军团出不出兵,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但如果北线和中线进攻受挫,迟迟无法打开局面的话,那么中军团就可以做为一支奇兵,进军南中,去抄袭蜀的后路。
以蜀国目前的兵力,同时支持两线作战就已经显得有些勉强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同时支持三线作战,只要北线和中线能牵制住蜀军足够多的兵力,那么中军团的进攻,就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
谷而且中军团这种釜底抽薪的进攻,也必将会成为压倒蜀国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算是蜀国知晓了魏军从南路袭来的消息,彼时他们也是无能为力,无兵可调了,最终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魏军攻占南中,渡过泸水,长驱直袭成都,坐看蜀国灭亡。
如果蜀军一旦从北线或东线抽调兵力来对付南线的中军团时,那么北线和东线的防御就会变得空虚起来,给魏军以可趁之机。
也就是说,中军团的出击,必将会从根本上打乱蜀军的战略防御部署,这显然是对蜀军一个致命的打击。
所以曹亮给羊祜的命令就是要他暂时地按兵不动,但要秘密地做好出征准备,做到旨意一到,即刻出发,不耽误分毫的时间。
羊祜在交州,自然是严格执行着曹亮的命令,为了起到迷惑蜀军的作用,羊祜将中军团五个营拆分驻守到不同的郡去,步兵营屯驻于龙编,长水营和中坚营驻扎在郁林和合浦,果骑营和骁骑营驻扎在九真郡和高凉郡。
从外表看起来,中军团五个营全部都拆分开了,最远的骁骑营驻扎在高凉,距离交趾郡至少也有上千里的距离,兵力分散到不能再分散了,这种分别驻守的方式,
无论怎么看,也都不可能有进攻的打算。
但这完全是羊祜特意部署出来的外松内紧的模样,事实上,羊祜早已经暗中吩咐五营将军,要他们时刻做好出征的准备,只要命令一下达,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向交趾郡进行集结,时限不得超过七天。
羊祜在安排各营驻军的时候,就已经充分地考虑过行军速度的问题了,骁骑营和果骑营,他们皆是骑兵,拥有着较高的速度,所以安排他们驻扎在比较远的高凉郡和九真郡。
而行军速度比较慢的长水营中坚营,则被安排到了距离交趾郡比较近郁林郡和合浦郡,这样一旦征召令到,他们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抵达。
各营的将领到达各自的驻地之后,基本上就是无事可做,但他们都没有因此而松懈下来,暗中就早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羊祜的命令下达到各营时,无论是骑兵营还是步兵营,各地都在紧急集合之中,从集合令下达到集结完成,基本上都不会超过半个时辰的时间。
集结完成之后,各营的军队立刻便出发了,根本不管天色还早不早,那怕是已经临近黄昏了,依然是步履不停,星夜兼程地进行赶路。
魏军各营的行进速度是极快的,他们披星戴月,晓行夜宿,倍道而行,每日除了三两个时辰的时间休息之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赶路上。
羊祜要求各营必须要七天之内赶到红河谷,结果最晚的一支部队也于第六日赶到了,中军团顺利地完成了集结。
第2450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羊祜和副都督文钦张统率领步兵营是最先抵达红河谷的。
红河谷是位于交州和益州的交界之处,不过这里几乎是荒无人烟,除了密布的原始丛林之外,就是这条泛着红色的河流了,由于这条河流的上游流经一片红土地,所以河水被染成了红色,这倒是和北方的黄河有相似之处,得名为红河,到也是实至名归的。
红河发源于益州南中的云南郡,一直到交趾郡入海,是交趾郡境内最大的河流,羊祜之所以选择在益州和交州交界的红河谷集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红河在交趾郡境内可以通航,而河运粮草物资是最简单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
这次伐蜀,羊祜已经准备在红河谷建立起一个前进基地来,这里距离益州最近,而且可以通过水运的方式,从龙编将粮草物资运过来,并且当魏军进入到南中之后,亦可继续利用红河水路,向前线的魏军输送粮草,省时省力。
当然,红河可以通航的河段也并不太长,羊祜事先也进行过勘察,进入南中境内之后,红河也最多能维持四五百里的航程,再往前走,就是急流险滩,不能通航了。
而且红河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雨季的河水暴涨,可以达到平常流量的四到五倍,而旱季之时,就连平常水量的一半都不及,水量的因素也是制约红河航运的一个重要原因。
洪水期和枯水期的红河都是无法通航的,不过幸运的是现在正好是春天,汛期未到,而来自南中高原的雪水融化之后,让红河的水位维持在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上,使得红河的通航里程比其他时期要长上不少。
别小看一条河流的作用,它在后勤运输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水运的低成本可以让魏军的后勤补给变得更为地通畅。
但尽管如此,羊祜对后勤事宜还是十分的重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知道魏军八万人马,每日所消耗的粮草都是极为惊人的。
由于交州刚刚收复,生产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光是解决交州的民生问题,就已经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了,如果魏军还要在交州征粮征税的话,非得引起交州大规模的骚乱不可。
交州初定,正是需要安定人心的时候,为了安抚百姓,羊祜甚至把士兵们的口粮拿了出来赈济难民,而交州军民所需的粮草,都得万里迢迢从吴郡以及徐州一带调运,代价十分的昂贵。
还好在交州军民不断地努力之下,交州的经济总算是有所恢复,撂荒的地也重新开垦耕种,早季稻也快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最起码民生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了。
对此羊祜也不禁是颇有感慨,还是交州这地方好啊,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如果是放在一年一熟的中原地带,这民生的恢复需要很长的周期。
老百姓的诉求其实是很简单的,日求两餐,夜求一宿,只要能吃饱穿暖,他们就没有别的想法了,而饿着肚子的饥民则是最可怕的,他们随时都可能会加入到叛乱的队伍之中。
所以不要和饿着肚子的人去讲什么忠孝节悌,礼义廉耻,人在饥饿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道德可言的,想让他们做守法知律的顺民,那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让他们吃饱肚子。
在这方面,羊祜还真是深有体会,交州战乱,最遭殃的就是交州的百姓,吴军为了对抗魏军,采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大量还未成熟的庄稼被毁弃,所有的老百姓都驱赶到了城内。
这些百姓可都是种地的农民,都住在了城内,吃啥喝啥,但吴军那边根本就不管不顾,他们在逃亡的时候,更是将这些百姓统统地遗弃了,留下一个烂摊子来让魏军收拾。
百姓安,则交州安,黎庶定,则岭南定,羊祜深知此理,所以在安抚百姓上面,羊祜一点也不敢马虎大意,更不敢让其自生自灭,那怕是魏军的军粮本就十分困难,但羊祜还是从这些粮草之中挤出一点的份额来赈济给百姓,让他们渡过难关。
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交州的民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经济也开始往好的方面转变,但交州的经济目前依旧是很脆弱的,为此在羊祜的争取之下,朝廷已经下旨,减免了交州百姓两年的赋税,令其休养生息。
所以此次出征蜀国,诺大的交州根本就给不了羊祜任何的支持,不用成为累赘已经是万幸之中的万幸了。
现在魏军所需的所有物资和粮草都依然需要从万里之外进行转运,而且平时驻军和出征的时候,粮草消耗是完全不同的,出征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粮草和物资进行支持,再加上运输之中的损耗,基本上要达到平时所需的三倍,方能满足前线之所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强大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魏军的出征注定是会失败的,所以羊祜最为优先考虑的,就是粮草物资的储备和运输。
尽管事先还并没有确定中军团是否要出征,但所有的后勤储备却是按照出征所需来准备的,所以交州战事结束之后,海运的船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或减缓运输的速度,反而是加大了运力,源源不断地往交趾郡这边运送粮草和军械物资。
半年多的时间,已经在交趾囤积了充足的粮草和物资了,起初这些物资全部是堆集在红河入海口附近的,龙编城都没有进入,羊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隐蔽性。
在河口那儿,几乎没有什么人烟,魏军划定一片空旷的区域,再封锁附近的道路,蜀军就是有探子深入交州,也是无法进入到这个囤粮基地的。
羊祜也是在接到了出征的指令之后,才下令向交益边界的红河谷地转运粮草的。
这个谷地其实羊祜也是事先就安排好了,只不过在未行动之间,这里是一片空旷,直到此时,各营的人马赶到,这才人满为患。
第2451章
南中
红河谷虽然就在益州和交州的边界之上,但这里基本上是荒无人烟的,山高林密,人迹罕至。
其实所谓的边界,也不过是在地图上所标注的,无论是交州还是益州,都没有派人来管辖这片区域,这里真正算得上是三不管地带。
不过想要对蜀国发起突然袭击,打蜀军一个措手不及,羊祜就必须要做好隐藏工作,数万人马云集到红河谷,声势何其之大,随便一个蜀军的探子隔着数里都可以知晓。
所以为了保证这次集结的隐秘性,事先羊祜就派出了不少的游岗暗哨,将他们分派到附近几十里的范围之内,将所有通往红河谷的道路都给封锁了,无一遗露。
不管什么人,这些暗哨都奉行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进不出,进来的时候不管,一律予以放行,但想要出去,那就试比登天了。
就算是本地的猎户或者樵夫,或者蛮夷土著,这些暗哨都不会轻易让他们折返回去,如果确认不是蜀军的密探的话,则会将这些人扣留到大军出征之后。
如果是蜀军的密探,身份确定之后,便会将其控制起来,如有反抗,则是格杀勿论。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安排而已,事实上,这一带真得是荒无人烟,从红河谷出发,到最近的城池,也有好几百里的路程,这一带自然也没有什么猎户和樵夫出没了。
魏军的暗哨倒是捉住了几个蛮夷土著人,然后将他们扣留了起来,所以魏军的整个集结行动,总体来说,消息封锁的还是挺严的,蜀人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魏军会在交州准备抄袭他们的后路。
通过渗透性的侦察,羊祜大体已经是清楚了南中地区的情况。
南中地区蜀汉共设立七郡,分别是牂柯、越嶲、朱提、建宁、永昌、云南、兴古。以前蜀国在南中设立过庲降都督,统辖南中七郡,刘备平定益州之后,就任命邓方为朱提太守、庲降都督,管辖南中之地。邓方也就成为了第一任的庲降都督。
邓方就任庲降都督是在刘备入蜀的建安十九年,卒于刘备称帝的那一年章武元年,一共任职六年,任内安远强志,允休允烈,轻财果壮,当难不惑,以少御多,殊方保业,夷汉敬其威信。
邓方死后,蜀国便任用李恢为庲降都督,李恢本是南中大姓,在南中当地很有威信,但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南中大族便蠢蠢欲动,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夷族豪强孟获参与其中,声势浩大。
刘禅继位之后,拜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亮很快就提出了东和孙吴,北拒曹魏,攘外必行安内之策,于建兴三年出兵南征。
当时蜀臣王连劝死劝谏,认为诸葛亮身居相位,乃国之重器,未可轻出,但诸葛亮认为其他的将领才能不足以担此大任,故而力排众议,率兵出征。
参军马谡为诸葛亮送行,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平南中策略,诸葛亮深以为然,对马谡从此很是器重,每有大事,皆会问计于他,这无疑也给马谡失街亭埋下了伏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