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校对)第8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6/924

  但是八年时间,城市面貌能有多少改变呢?
  反正在玛利亚眼里,莫斯科八年来就没有过什么变化。
  倒是君士坦丁堡,变化肯定很大。
  比如说,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就进行了再一次的装修,改成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不过改来改去,本质上也没有多少变化。
  依然没有干净的自来水,没有干净清香的空气,没有高档的小汽车和不绝于耳的自行车铃声。
  而这些,上海都有。
  上海都这样了,凤都又会是怎么一个样子呢?
  玛利亚的畅想被人打断了。
  玛利亚记得眼前这个腼腆的大男孩。
  他叫做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
  之所以玛利亚公主对他有印象,是因为在海兰泡的时候,他居然能与当地驻军的军犬交流,被大家嘲笑为“狗语者”。
  巴浦洛夫浑身散发着贫穷的气息。
  他来自距离鞑靼斯坦汗国不远的小城梁赞,母亲在富人家中做女佣。
  如果不是亚历山大二世在普法战争后学习德国人,允许家庭贫困但是成绩非常优秀的孩子免费上学,他根本不可能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念书。
  即便如此,巴浦洛夫在权贵子弟遍地走的圣彼得堡大学里面依然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嘲讽。
  而他报考的律师专业,更是一个权贵子弟扎堆的重灾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在去年毅然决然地更换专业,前往少人问津,且尚不成熟的生理学系。
  这次被教育部选派为遣明使,使团给巴浦洛夫配发了衣服,否则他连一套新的体面衣服都没有。
  但是,新衣服掩盖不住身上的贫穷气息,巴浦洛夫依然遭到了使团中其他人的厌恶和疏远,所以常常被打发去做一些跑腿的活。
  比如说排队。
  玛利亚倒是对他没有厌恶。
  她交朋友不在乎对方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有她有钱。
  同样也不在乎对方尊不尊贵,反正只要是俄国家庭,就没有她最贵。
  所以她是一路上唯一一个对巴浦洛夫报以善意微笑的人。
  这让年轻的巴浦洛夫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
  也激起了年轻男孩内心中难以抑制的涟漪与躁动。
  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卑微,甚至是卑贱的出身无论如何都无法匹配高贵的奥古斯都之女。
  内心的痛苦在每一个夜晚折磨着他,令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却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公主殿下,我们的登记手续还没有办好,要不要我去询问一下?”
  巴浦洛夫小心翼翼地问道。
  “伊万,我看不必了。”
  玛利亚摇了摇头,顺便递了一颗大白免给他,“尝尝看,我保证你一辈子忘不了,和恰克恰克一样甜。”
  恰克恰克是是用面粉和蜜糖制作的甜点,是一种鞑靼族的美食,于俄罗斯上层非常流行。
  这东西和满族的沙琪玛差不多,只不过稍微硬一点。
  说实话,大白免当然没有恰克恰克好吃,不过恰克恰克哪里有大白免那么好随身携带呢?
  往兜兜里塞上一把大白免,玛利亚可以吃上一个下午。
第825章
难以置信的巴浦洛夫
  巴浦洛夫将珍贵的大白免藏进袖子里,舍不得吃,准备慢慢品尝。
  “公主殿下,我还是去问问吧,来之前我已经突击学过大明雅言,你听……‘腻耗’,‘蟹蟹’,‘娘希匹’……”
  “确实说得很好,很正宗啊!”
  玛利亚惊讶于这个年轻人的语言天赋。
  要知道,自己可是听着《跟着夏江叔叔学雅言》节目,自学了好几年,这才有了一定的大明雅言基础。
  从接受选拔到接到通知上路,巴浦洛夫最多也就学了一个多月时间吧?
  居然连“娘希匹”都会说了。
  可真不得了啊!
  怪不得教育部会选拔他作为留学生呢。
  脑子真好使。
  说不定他真的能给俄罗斯带来一些改变。
  玛利亚在心中对于巴浦洛夫稍稍高看一眼,不过还是摇头道,“没有必要去打扰他们的工作。”
  “可是……”
  玛利亚伸手指了指前面。
  只见一个个子高大,穿着挺括体面的呢子大衣的年轻明人,拉着两个竖着羊角辫的可爱女娃,说说笑笑地越过罗马帝国遣明使团,插队办理了核验手续。
  排队的其他明人仿佛天经地义一般,没有任何人出言指责。
  甚至好像还向那个年轻人投以尊崇的目光。
  就连办理手续的公务员也都非常恭敬,经过核查之后,甚至站了起来向他敬礼,然后才开闸放行。
  “他们凭什么插队!”
  巴浦洛夫有些生气,尤其是在女神面前,“就因为他们是大明公民吗?还是大明的贵族子弟?难道他们不知道尊贵的罗马公主正在排队吗?”
  “伊万,你别这么说,贵族子弟和公主在大明并没有什么特权,好吧,或许有一些,但和俄罗斯是不一样的。”
  早就有过赴明经历的玛利亚笑着道,“而且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大明公民所以就能插我们的队哦……”
  在大明,大明公民当然在很多事物上有优先权,不过在排队这种事上,还是得讲先来后到的。
  否则外籍人士在大明恐怕就寸步难行了。
  毕竟大明是一个五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
  “那他为什么可以……”
  “你看那个男人手里的红本子,那是他荣耀的来源。”
  玛利亚告诉巴浦洛夫,那个牵着两个小女孩的明人,手里拿着的红本子叫做《大明皇家部队伤残军人光荣证书》。
  凭借这本证书,在任何需要排队的场合,他都拥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
  当然,有产妇和突发病人等特殊情况除外。
  “残疾的军人能够比贵族更早通关?”
  “不仅如此,在各种场合,他们都会得到优待,鲜花、掌声、荣誉,这一些始终萦绕着他们。”
  巴浦洛夫有些难以置信。
  作为历史上俄罗斯帝国一贯以来优秀的兵源地,在他的家乡梁赞有许许多多伤残的退伍士兵。
  巴浦洛夫有一个叔叔,就是为了俄罗斯帝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
  但是在战争结束后,他被帝国无情的抛弃了。
  所谓的抚恤金只有两千卢布,而且几乎有一半以上的银币都进了镇长和其他小公务员的口袋。
  在巴浦洛夫的记忆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叔叔活得如同卑微的野犬。
  找不到工作,只能靠亲戚的救济生活。
  他也没有了志气,每次一有钱就会去买最便宜最劣质的伏特加,将自己灌得酩酊大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6/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