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910


百官们奉行着枪打出头鸟的原则,都不做声,当然,他们又希望王尓能立即给这段言好好上一课,这是打算拿王尓当枪使了。
王尓只好道:“这样说来,你是支持他们,打击士绅了?还纵容泥腿子,将地分了?”
这叫诛心。
你要是点头,接下来就扣你一个流寇同路人的帽子。
段言自己就是王尓的同道之人,当然很擅长这个,说实话,王尓撅起屁股,段言就知道他要拉什么。
于是段言冷笑道:“分明是土地买卖,怎么到了你的口里,就成了强取豪夺?一个要买地,一个要卖地,有何不可?至于你说的摊丁入亩之策,学生看就很好,能者多劳,谁家的地多,谁就多为陛下和朝廷分忧,这有何不可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国家内忧外患,朝廷需要钱粮,改善民生,我等都是读书人,读圣贤书,自当晓得,为君父报效的道理。怎么到了你这里,即觉得官府多收一些粮税,就成了抢夺?”
“我段言尚且只是一个秀才,都明白这个道理。你堂堂朝廷命官,受如此的国恩,本该是鼎力报效的,即便粉身碎骨,也是理所当然,这才是君臣之道,可你却因为多收几分税,便在此跳脚,敢问兄台,四书五经,你读到了狗肚子里去了吗?难怪现在封丘县没人读四书五经了,这是因为四书五经不好?是圣人不好?”
段言似连珠炮一般,指着王尓便骂道:“还不是因为似你这样,口里仁义道德,实则却只想着一家之私之人,令天下人提及仁义二字,便禁不住想要发笑,似你这样的伪君子,才让圣人蒙羞辱!读书人的脸,都被你这般的人丢尽了!你还敢在此狗吠,生怕别人不晓得你是个除了从国家身上牟利,却不知图报的跳梁小丑吗?”
王尓:“……”
王尓的胸膛起伏,说实话,他很久没有和人这般撕破脸皮激烈的争吵了,以往都是他仗着自己的身份,单方面输出。
没想到,今日遇到了一个狠人。
他哪里知道,在这封丘县里,关于新政的争论,在士大夫阶层内部,早就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以一群寓居在封丘的士绅为首的人,每日痛骂新政,痛骂段言这样的人,而以段言这一批已经开明,并且开始有了新的赢利点的士大夫,则反唇相讥。
说实话,封丘县就好像是地狱模式,每一个人都在绞尽脑汁进行论战。
而王尓在京城,则像是温室里的小宝宝,平日里只负责输出,在这地狱养蛊模式里的封丘县看来,简直就是小学生。
于是王尓冷笑道:“君君臣臣,不是事事逢迎,那么和奸佞有什么分别?为人臣者,应当……”
还不等王尓说下去,段言就打断他道:“为人臣者,当如何?应当奉公守法对吧?可是据我所闻,你们这些朝廷命官,逢年过节,便有无数人将各种礼物送上,夏冬的时节,还有络绎不绝的人,给你们送冰敬、炭敬。”
“敢问兄台,这些东西,是送给了谁?这些东西,是不是利?分明尔等坐在京城,享受人的供奉,这些供奉,哪一样不是下头赃官污吏强取豪夺了百姓来的?可你们呢,却对此甘之如饴,现在你却说不言利,又说为人臣者,该如何?现在我倒问你兄台,这些礼品和孝敬,你收过吗?”
“我……我……”王尓想断然否认,可一时之间,却突然没底气起来。
看着王尓结结巴巴的样子,段言早就意料之中。
要知道,段言对这里头的门道,最是清楚,毕竟……他的祖宗就是干了这个的,怎么不晓得这朝中诸公们的名堂?
“好,索性就不求你们两袖清风罢,毕竟你们也要吃穿的嘛,不然怎么能锦衣玉食呢?可你们既然得了如此巨利。那么再敢问,你说为人臣者不能事事逢迎,那么你又做过什么为人臣者该做的事呢?辽东建奴闹的厉害,你可有平辽之策?流寇四起,是什么缘故,你可曾上疏过自己的应对之道?天灾人祸,百姓们衣不蔽体,尸横遍野时,你这为人臣的,又在做什么?你什么都没干,不过是尸位素餐!若不是朝中衮衮诸公之中,多似你这等人,吃的肥头大耳,却不干人事,天下何至到这样的地步?”
说到这里,他看着王尓越加难看的脸色,却没有停下来的打算,继续道:“你口里不言利,你以为我不知这朝中诸公在自己的家乡囤积了多少图土地?难道工商之利乃是利,这土地之利就不是利了?敢问这些土地之利,你们上缴了朝廷多少税赋?再敢问,又有多少大臣,家里人在偷偷的经商,这些又上缴了多少税赋?”
“虚伪到这个地步,却还敢侮辱我的清白!我段言清清白白,缴纳了税赋,招募了这么多匠人,不敢说对这天下有什么益处,却至少没有贪占着民脂民膏,在此饶舌。倒是兄台……尽享天下之利,口里却非要淡泊名利不可,说着爱民之语,却是贪占民利。张口仁义,却无经国之策,只拿着四书五经,来给自己遮羞,圣人若知门下有兄台这般的人,只怕才要羞愧难当。”
王尓已是气得脸色涨红。
其实他很多地方,觉得抓住了痛脚是可以反驳的。
但是段言这家伙,一方面是知道太多的底细,直接揭发出来,让他不好继续往深里去辩护。另一方面,一些老底抖出来,也让他有些心虚了。
他便只好道:“你……你……你一个秀才,敢出此狂语!”
段言笑了,毫无惧色地道:“你当初不也是秀才吗?再者说了,你们口口声声说,封丘新政,功名不值钱了,你们为之惋惜。噢,原来在兄台眼里,只有进士才是功名,我这秀才,当然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吗?既如此,我看这封丘新政,废黜功名者的免赋特权废黜的好,秀才本就什么都不是,要这功名有何用?只有兄台这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高谈阔论,占尽天下的好处嘛。”
王尓几乎要背过气去,绞尽脑汁地吐出一句话:“段少保若泉下有知……”
段言立马就道:“先祖若知道,后世位列朝班之人,竟只晓得清谈,不事生产,见人便加以侮辱,只怕也不愿与尔等为伍。”
段言不客气地又道:“所以,我敬兄台乃是朝廷命官,才只和你做口舌之斗,可若是兄台还要在此饶舌,呵……你真以为我南阳段氏,软弱可欺的吗?”
这话就十分不客气了。
你做个官了不起?
我家祖上也是做过官的。
段氏做官的时候,还没你这狗东西呢!
抨击新政,断我段氏的财路,还想侮辱我段氏,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一下子……
安静了。
天启皇帝听的兴致勃勃,还想加一把火。
倒是黄立极觉得太不像话了,立即站出来打圆场:“好啦,好啦,都不要意气用事,这……像什么样子嘛,都是读书人,都是读书人嘛……”
王尓有了台阶,虽是斯文扫地,却也知道不能再和段氏骂了,很明显,他也知道自己骂不赢。
段言则冷哼一声,同样回以士绅该有的傲慢。
哼,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些狗东西的伎俩?
天启皇帝则是笑着道:“黄卿说的对,有什么好争斗的呢?不都是一家人,非要吵成这个样子。不过方才段卿家所言,也有几分道理,方才段卿说什么送礼,什么经商,什么侵占人的田地?朕倒是颇有几分好奇……”
说罢,天启皇帝看向王尓道:“王卿,这些事,你肯定是没有的吧。”
王尓顿时有些慌了手脚,忙不迭的道:“没……没有的,臣乃圣人门下……断不做此等……”
“没有就好。”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道:“朕就怕这满朝诸公,都跟着张静一学坏了,都在偷偷想着挣钱,他张静一是勋臣,没读过四书五经,满脑子都是铜臭,朕拿他也没有办法,可是你们不同啊,你们是国家栋梁,乃是天下人的楷模,切切不可做锱铢必较之事。”
“要不这样吧,回去之后,朕让魏伴伴去查一查,看看你们王家有没有这样的事,若是没有,也好还你一个清白,到时朕非要狠狠处置那些污蔑你的人不可,也好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明朝廷,并非都是贪官污吏,还是有清白之人的。”
王尓脸上本是勉强挤出一些笑容,可现在,这些笑容却是逐渐消失。
第三百七十一章:神兵利器
这王尓听罢,已是惨然。
这该死的昏君。
只是此时,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
天启皇帝与张静一几个,却已扬长而去。
一日下来,走动了七八个作坊。
这些大多都是士绅筹办的,虽然这样的作坊并不多,真正痛下决心参与经营的士绅却是凤毛麟角。
不过天启皇帝却发现,但凡是参与了筹办作坊的士绅,却大多是支持新政的。
一日下来,心满意足。
天启皇帝才将张静一召来,询问道:“朕明白啦,你这是围三缺一,既要堵死士绅们兼并,又要让士绅借这作坊,挣着银子?”
张静一道:“哪里可能什么士绅都能挣钱,不过是一部分士绅罢了。士绅们卖了土地,手里有了大笔的银子,可是……自嘉靖皇帝开始,白银的价格就一直都在贬值,这也是为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原因。”
随着殖民者殖民了美洲,而大明大量的私船参与海贸以来,就有大量的白银,开始蜂拥至大明。
银子泛滥了,几乎每过几年,手里头的银子就不值钱,这个时候,那些手中有大量白银的士绅,会倾向于疯狂的购买土地,因为土地是不会贬值的,毕竟它有限。
天启皇帝颔首点头。
张静一继续道:“所以臣的第二步,就是想办法,寻找到一个新的盈利点。继续购地下去,难免误国误民,对付土地兼并,就绝对不能留情,得往死里去打,堵死他们的兼并之路。同时,鼓励这些手里有银子的人,进行作坊的投资。”
“所以县里采取了许多的举措,比如……低价的给予窑厂和作坊的用地,帮助他们改进工艺,总而言之,能帮的一定要帮。这其中,肯投资作坊的人,大多都是有闲钱的士绅,就如那个叫段言的人一样。”
“臣在这里,其实就是让这些士绅来做一个榜样,告诉天下人,这世上除了土地,还有东西有利可图,等这一批人挣了银子,那么将来,迟早有越来越多人愿意参与其中了。只要参与进来的人,将来都会成为打击土地兼并的助手……”
天启皇帝则是疑惑地道:“朕有一点不明白,他们为何要帮助你打击士绅?”
张静一便道:“本质上,他们自己也是士绅,可是他们的利益,已经脱离了土地了。就说隐户的问题吧,若是他们还在乡间拥有大量土地的时候,他们当然需要能瞒报多少人丁就瞒报多少人丁,毕竟这些人力……是他们的资源,绝大多数,也都是他们的奴婢。可新政要求的是清查隐户,如此一来,这些隐户和奴婢就获得了自由之身,便成为了可以自由出卖劳力的人力,他们便可用较低的价格,雇佣这些人力。倘若这人力还在乡间的士绅手里,那么一个作坊上上下下数百号人,人力如何补充?”
“再说这粮食……粮食若是掌握在某些大户手里,就难免会出现粮食不稳,毕竟……一个县里的土地都掌握在十几个家族手里,其余的百姓,虽有些人有土地,可绝大多数人,种植出来的粮食不过勉强果腹。因而,这些士绅是很容易凑在一起操控粮价的,粮价的波动若是过大,对于这些士绅作坊主们而言,可不是好事。”
“除此之外,彼此之间的利益取向已是不同,自然而然,就免不了会有理念之争了,这一争,想要停下却是不容易,最终的结果,只怕是彼此反目成仇。臣在这里办新政,单凭官府的力量,去对付那些士绅……诚如百官所言,现在得靠着锦衣卫和教导队强压着。可这样的高压,能一直延续吗?因而,将来迟早还要仰赖走出了乡间的士绅们,作为帮手。”
“再者说了,其实经商的官宦和士绅也不是没有,不过他们大多不进行生产,只凭借着特权单纯进行贩卖。可生产的士绅不同,他们的资产是落了地的,需要招募大量的人为之做工,这可以缓解一些流民的问题,生产出来的商品,也会这天下有许多的好处,不敢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可至少……现在值得借重。”
听着张静一说了这么多,天启皇帝不无感慨地道:“真没想到,你竟想得如此深远。”
却在此时,外头传出一阵阵雷响。
天启皇帝瞥了一眼窗外,却见外头依旧天色大亮,并不见阴雨,于是不解地道:“怎么,晴天还响雷?”
张静一倒是想到了什么,便道:“应该是教导队在操练。”
“放炮?”天启皇帝眼睛一亮。
张静一摇摇头:“是放铳。”
一听放铳,天启皇帝便没了兴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9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