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校对)第6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9/910


他们可是随时指着京城这边的人完蛋,他们好进京来,取而代之呢!
其实从前的大明,不至如此,虽是两京六部,各有矛盾,可还没有到势同水火的地步。
可随着党争的剧烈,这最后一点的情面也撕破了,彼此之间,就差双方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恨不得你倒霉了。
…………
张静一回到新县的时候,骤然才发现,此时才是中秋时分,这寒潮已袭了京城,张静一禁不住觉得冷,让人给自己加了一件披风,才觉得暖和一些。
只是这一路打马而来,在新县还好,不少的百姓,已换上了冬衣,可其他县的人,许多百姓却是衣衫单薄。
冬衣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成本很高,一个好的袄子,花费不小,一个靴子,价值也是不菲。
这还是天下最繁华之地京城,而京城之外是什么样子,那也只有天知道了。
张静一心里不禁唏嘘。
虽然张静一知道其实这是这个时代的常态,莫说是明朝末年,就算是盛世的时候,众生也是皆苦,可历经过真正无需为饿肚子的事烦恼的时代,张静一的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这时代的人,或许已是麻木。
哪怕用尽他们想象力的极限,也不过是天下少一些灾害,少饿死一些人。
可对张静一而言,却知任重道远。
此时回到新县千户所,于是便有南北镇抚司等锦衣卫官校在此躬身等候。
天启皇帝的行动力还是很快的,张静一还未出宫的时候,东厂就已经开始动手了,抄了七八个家,抓走了许多人。
锦衣卫上下已是人人自危,太狠了,跟这张都督对着干,只是言语上得罪,还能这样往死里弄的。
这些人如惊弓之鸟,于是纷纷来此,一见到张静一回来,个个毕恭毕敬。
为首的佥事刘一奇率先道:“见过都督。”
张静一只平淡地朝他点点头:“唔,何事?”
刘一奇道:“我等,是来领备考的材料的,都督这时候还入宫,实在辛苦,这里寒冷……”
张静一冷冷看他,却没有什么回应。
这让刘一奇心里不是滋味。
倒是一旁一个新县的校尉上前,道了一声恩师,说着帮张静一牵马。
张静一笑着道:“别将马又饿着了,这是花了我银子的,若是再糟践它,我抽你。”
这校尉忙道:“不敢。”
接着便一溜烟的去了。
刘一奇等人将这看在眼里,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瞧瞧人家一个区区校尉,可那才是自己人呢。
看来不入东林军校进学,在这位新任都督的眼里,纵为佥事和千户,也真是狗都不如的。
张静一入堂,也没召刘一奇等人说什么。
其实现在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些人,他是一个都信不过的,让他们入军校,其实也只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而已,抓不住,就滚吧!
倒是此时,张静一关心起了信王朱由检来,也不知他如今在辽东如何了!
不可否认,张静一是个功利主义者,木得感情,只有在想到黑麦的时候,才会惦记起这朱由检来。
………
义州卫。
这开垦的连绵土地上,这里的农庄,已经开始有了一番模样了。
一年多的时间,数百人在此开垦土地一千二百多亩。
此时……已至中秋,本该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而辽东这苦寒之地,此时却更加苦寒。
在这个时候,寒流已席卷了整个辽东,此时此刻的朱由检……已换上了灰色大衣。
这灰色大衣,是天启皇帝赐来的,当陛下给信王赐下这个的时候,众说纷纭。
大家认为,可能是因为朱由检有许多的前科,所以陛下早就视他为眼中钉,不但将他打发来了辽东,而故意赐此衣,是表示朕将你视做是灰衣的牲口,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勤勤恳恳地做个老农吧。
第五百四十五章:列祖列宗显灵啦
当然,朱由检不在乎这些。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这等厚重的棉质大衣十分暖和。
而且穿戴也方便。
头上再戴着一顶暖帽,在这冰天雪地的辽东,总算不至冻僵了。
今日,朱由检起得格外的早。
因为那黑麦已经成熟。
不过……前几日疯狂的鹅毛大雪,天气骤冷,一方面这时候不适合收割。
另一方面,大家也希望看一看,这黑麦能否抵御眼下这天气。
此时的辽东,已成了白茫茫的世界。
尤其到了夜间,温度可以骤降到人出去小解,都可能冻住小解的工具。
朱由检的房里,有专门的煤炉。
没办法,木炭在这个地方是奢侈品。
起初他是烧炭的,可看其他的农户,纷纷都用上了煤炉子,将煤炉子改造之后,不担心这煤炉的浓烟让室内的人窒息,最后,朱由检也不愿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他裹了大衣起来。
一旁和着大衣睡着的王承恩听到了动静,忙是拢着袖子起来,道:“殿下,您怎么起来了?外头的天……还黑着呢。”
“时候不早了。”朱由检振奋精神,低头给自己穿了靴子。
穿靴子这等事,若是以往的朱由检,是决计不会自己穿的。
从前的他,是被人伺候惯了的。
不过在这里,他慢慢地开始掌握了穿靴子的技巧,已经非常轻松熟练。
此时,他心里很急切。
昨夜的大雪极大,北风呼呼的,也不知情况如何,若是那黑麦承受不住……这地里的庄稼可就全部糟蹋了。
这是秋收的季节。
可辽东根本不存在秋收。
在这里,他们不只开辟了黑麦田,还有其他的麦田,以及稻田,甚至是红薯,也都试种过。
可义州卫更靠极北之地,此处又是一个风口上,气候更为恶劣,绝大多数的庄稼,有的连秧苗都育不出来。
就算插上了秧的,也都在中途夭折。
这一年多的时间,对朱由检而言,黑麦就是他一切的希望。
每一日起来,他都是提心吊胆,生怕一夜之间,黑麦被寒霜和大雪给压垮。
王承恩倒是没有多劝了,他是知道这位殿下的。
这殿下有许多的毛病,比如他固执,比如他总带有一些空想。
可也有许多好的一面,那便是他不在乎自己是天潢贵胄,在归德的时候,他曾真的穿旧衣,真的让妻子周氏给自己缝补衣衫,真的尽量节俭,少吃食物,他宁可糟蹋自己,也希望朝着自己认定的希望去迈进。
如今……那个梦已破碎了。
张静一给了他一个新的希望,他不再希望做一个圣明的人,却希望自己可以和神农一样,做好眼下的一件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蹲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足足一年多,从不抱怨,每日都和粪肥,以及作物打交道,有时也学农人一样,蹲在田埂上攀谈,去田里照看庄稼的时候,也和其他人一样,只带着一壶热水,捂在身上,而后带上几个蒸饼,要吃的时候,蒸饼都结了冻,牙咬不开,而那时,捂在身子里的水便取出来,这时候水还有一些温热,便就一口温水,再慢慢地咬一口蒸饼,慢慢地含在嘴里化了,最后再吞咽下去。
王承恩很关心那些庄稼,倒不是他真的在乎那些黑乎乎的玩意。
而是他很清楚,殿下又认真了一次,相信了他所相信的人,倘若这一次再发现此路不通,依着殿下这一根筋的性子,只怕整个人都要崩溃了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9/9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