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770


即便是在内侧,拙火关的雄伟依旧能让人热血沸腾。至少沈浩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可以撼动心神的建筑。
出传送阵并不在拙火关附近,而是在离拙火关足足两里地的地方。周围是一个类似凹地的畸形要塞,所有的弓弩对准的不是外面而是内部。也就是说这些武器防备的是传送阵里出来的人。
“这是为何?”
“大人。这是左帅的布置。说此传送法阵临近关口,属于要害之地。万一敌人借此偷关必将颠覆雄关之威,所以重重防守对外也同时对内。”
听了李江的解释,沈浩暗自点了点头,环视周围,感觉到数股凌冽的气息似乎从他身边一扫而过。看来这里镇守的可不止明面上的这些弓弩和军卒,还有不少修士高手在暗中把持。
查验手续、手令、腰牌,核对到各人。甚至整个过程都有起码五根弩箭对着沈浩,旁边的李江等人同样待遇。
所以此地戒备之森严,远超沈浩在亥下和滩石的感受,甚至有些突兀,让他莫名的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迫力从远处那座雄关蔓延过来。
出了传送阵沿路上全是一片车马繁忙,能看得出车上有粮食、生铁、成品兵器、以及还有装在箱子里的一车车泛灵石。
沈浩注意到这些车队里驾车的全是军卒而不是车马行的车夫,马车上插的旗帜也全是军伍上的番号旗。可见这些车马都是军伍辎重营的。当真是没有依托任何一家车马行在就近运输。
难道不会觉得这样做浪费辎重营的运力吗?还是说左玉良有别的打算?
出传送法阵就已经严查了一遍了,入关楼的时候还要再严查一遍。同样是弩箭、气息锁定,丝毫没有因为身上玄清卫的黑袍而让这些兵丁放松分毫的警惕。
都是边军,为何这关口一带的军卒看起来就要凶狠煞气得多呢?是因为更靠近前线,心里火气和戾气更重吗?
入关楼查一次,到楼里中转井又查了一次,等见到左玉良的其中一名副官的时候还得检查一遍。沈浩脸上淡淡的笑容也在这一次次的检查里被消磨光了。冷着脸,身上的煞气甚至比周围的那些兵丁重得多。这让走在前面的副官好几次回头打量沈浩。
沈浩的脾气可不好,这副官肆无忌惮的打量他,已经对他来说谈不上尊重了。所以沈浩冷笑着说:“是我长得很像你家的哪位长辈吗?你一直扭头看我?”
“沈大人倒底是文人,骂人也不带脏字。”这副官也报以冷笑回敬。
“知道在骂你你还笑?你脸皮倒是够厚。”
副官眉头深皱,脸色也不太好,他刚才打量沈浩主要是好奇区区一个玄清卫的副千户哪来一身这么重的煞气。没想多看了几眼就被对方训斥,想要翻脸,可最后又忍了下来。对方手上拿着左帅令,耽搁久了他这个领路的可担待不起。
所以没有再跟沈浩言语上冲突,而是加快了脚步领着沈浩到了一处公廨房门口。
侍卫和两个监察使副千户早在之前就被拦下来了,如今那副官通传之后沈浩独自推门进去。
这间公廨房比沈浩想象的大得多。中间一面巨大的屏风,上面白底黑线,画的是一面关外地形图。沈浩扫了一眼,发现这地形图比他之前在玄清卫藏书楼里见过的南蛮地域地形图精细得多,小到溪流、山路,或者零散部落,这上面都有详细标识。而且明显很多都是最近加上去的,字迹看上去要比其它的显得新一些。
屏风后面是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再后面是一排书架,上面码放满满当当的全是书。
右边是一个甲架,一副盔甲挂在上面,厚重扎实,一个留着长须,头发花白的男人正拿着一块蜡在仔细的往甲片上打。
“大帅,沈大人到了。”副官走到那人身边躬身说了一句之后就退到了一边。
一个转身,看到的是一张普普通通的脸庞,除了一双明亮的眼睛之外,略显老态,左边脸颊上有一块红斑。
这人就是南面边军里最大的那颗脑袋,兵事总管,边军最高统帅左玉良。
之前看过关于左玉良的相关讯息,可惜没能够资格查阅其各人案牍,所以了解到的情况可能会有些误差。
左玉良今年七十九岁,元丹境六重修为,在靖西军、靖南军都干过,还去过地方卫戍,甚至还当过半年的皇族骑射教习。履历之杂,放眼军伍也是少有。
“玄清卫监察使主事官,副千户沈浩,见过左帅。”
“帅”其实是左玉良的职衔而非职务,左玉良的职务其实是“南面兵事道行总管”,很长,所以一般都叫的他的职衔。
左玉良指了指旁边桌子上的一个盒子,朝沈浩道:“帮我再拿一块蜡来。”
“是。”沈浩连忙上前打开盒子取了一块蜡递了过去,然后束手站在旁边。
给铠甲上蜡是个精细活,不能急也不能抖,每一片甲叶都要仔细的打上,最好均匀。这是最好的养护方法,一般是交给仆从来做,但选择自己动手的也不少,毕竟铠甲是自己穿,平时打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它在战场上救命的表现,自己打理自己安心。
“你会不会?”
“这......下官不会。”沈浩连铠甲都没穿过怎么可能会打蜡嘛。
“听说你是姜成的门生,对吧?他以前算起来也在我手底下干过,不过隔得远,几本没碰过面。后来他抽调到了玄清卫,调令也经过我手。前日来了信,聊了聊往昔,还对我好一顿吹捧,本不明白,可见你来了就都明白了。”
“姜大人抬爱,下官之福。”沈浩先是一愣,因为没想到姜成会给左玉良写信,听左玉良的意思信里还有暗示照顾?
不过对于姜成的人情沈浩是要认的,但不会在左玉良的面前表露什么。只是把表面的礼数尽到。对方拉出姜成来应该是想要凑近关系,恐怕下面的话不会是场面话了。
......
第566章
了解
左玉良的手很稳,每一个动作都已经熟练到了极点,以沈浩的眼力能清晰的看到这双手打下的蜡厚薄均匀,而且根本看不到遗漏。
“这套战甲跟了我快二十年了,大小战阵经历不少,损伤也不少,如今修修补补的还能用,但比不得新甲了,留着也就是个纪念。不过这东西若是不经常打理会锈得很快,要不了半年就能整个垮掉。
其实新的甲也一样,呵,再好的东西若是不管,都能烂得见不得人。”
沈浩束手在侧点头附和但心里却隐隐约约的感觉左玉良这是话里有话,这是在影射什么吗?
“你之前在这边办过案子,搅风搅雨的弄出过不小的阵仗,可对这边的局势有什么看法吗?”
“下官以为,南面局势似乎愈发紧张了。具体嘛,下官说不上来,实在是对南面关内关外的情况都知道得太少了。”沈浩装作没有听出对方话里的刺,同时也在表示他现在对于南面的情况其实“两眼一抹黑”。
“呵呵,光是用“紧张”来形容如今南面的局势已经不恰当了。兵锋起势,南蛮已经不再安稳于白头峡、剑川、虎柱原一线,七月以来大小碰撞已经不下二十次。不过最近十天来却很安静,你能猜到原因吗?”
左玉良没有等沈浩作答,他问出来也不是要沈浩回答的,而是自顾自的继续道:“就好像两个人打架,先互骂或者推搡作为试探,然后蓄力就是要挥拳了。”
“您的意思是,已经迫在眉睫了?”
“当然。蛮族是骑虎难下,为了设立王庭铤而走险的主动朝我们亮出爪牙引起我们的主意,如今他们的目的基本上要达到了,只要我们大军出关,那就是他们王庭拔地而起的日子。到时候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最快五天内,最迟不过超过这个月底,南蛮必将有大动作,他们耗不起了。”
沈浩闻言心里一惊,之后又有种“该来的总算要来了”的释然。南面局面已经僵持了这么久,如今本就到了该出现激化的时候了,不意外。只不过他没想到这事儿还凑巧被他给赶上了。
不论是五天内还是这月底,沈浩都信左玉良的判断。这也让他之前做好的一些打算有了不少瑕疵,需要他跟着局势再做调整。
“所以,陛下将你们监察使的职权重新厘定,这对我们边军来说也算好事。大战在即,给甲叶打蜡是备战,调整内部的条条框框也是备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左帅所言甚是。下官这次过来军中效力就是要做一双纠错的手,让咱们内部的所有条条框框都能合理的且顺畅的进行下去。”
“纠错?这个说法不错。不过有些人的错怕也不好纠。”
“上有律法,下有军规,还有各自的职权条例,逐条逐条的核对,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嘛,下官相信一定可以将职责履行妥当,绝不会给左帅多添麻烦。”
左玉良看了沈浩两眼,然后似笑非笑的点了点头,也不多说,转身走到书桌前打开抽屉,从里面拿了一份早已签印好的手续文书递给沈浩,说:“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也不要让你的老师失望。”
“下官谨记!”
有了左玉良的印签文书,沈浩这就算是走完了赴任的全部程序。躬身之后便告退离开。
怎么说呢?左玉良给沈浩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心机深沉之人。说话的确有股子文臣的味道,喜欢夹枪带棒也喜欢说话留三分,需要你去猜或者说需要你去琢磨,不然容易漏掉其中藏起来的诸多讯息。
从关里出来,直到沈浩回到滩石的官邸都还在琢磨左玉良的这些话。
似乎左玉良是在有意无意的试探和引导,多次提到了保养铠甲,是不是在暗示边军就是靖旧朝身上的“甲”?而监军干的就是给“甲”做养护,起到的效果是好是坏以前没人管,如今局势迫在眉睫,这些做“养护”的就该盯紧,免得起到反效果。
“你们找一份监军的内部条例给我,其余的事情都往后推,等我研究一下这边的情况再说。”
李江和张野闻言应是,然后退了出去。
很快,一份厚厚的监军内部条例就到了沈浩的手里。
这是最近半月来新修改之后的监军职权条例,上面有标识指出来哪些是继承的前条例,哪些是最近更改过的,旁边还有新旧对照。
看得出监察使的人也不都是在混吃等死,能干实事的还是不少,至少这份汇总就做得很不错,一目了然还节省了沈浩很多时间。
仔细看完,沈浩发现这些监军不被军伍的人待见可能不单单只是他们让军伍的人感到掣肘,还因为这些条例实在是很多槽点。
首先,这份条例里关于监军的身份说得很清楚,必须要是从大国学里“兵道堂”里进学过,同时还需要至少炼气后境的修为,如此才能摸到成为监军的门槛。
如此看来文官们对于监军这个体系还是非常重视的,所选的人基本上都属于“文武双全”的佼佼者。
特别是那个“大国学”,里面全是靖旧朝里的顶尖的学问,而“兵道堂”讲的就是兵家之法。
可以说这些监军绝对不是不知兵的人,至少比沈浩这种门外汉懂得多得多。
其次就是这些监军的条例中有一个“遇事先报而后动”的准则。
这两条加在一起沈浩这种门外汉都觉得有些头大,更何况军伍里那些直接受气的将帅?能看得惯这些人才怪了。
俗话说得好“半灌水才晃荡响”,这些文官里被千挑万选出来的“文武双全”的精英或许真的很懂兵事,可纸上谈兵和实操却是天壤之别,动嘴皮子和拿人命对阵同样不是一回事。加上监军无指挥权,只能从旁“指手划脚”,和那些摸爬滚打爬起来的将帅能在一个调子上才有鬼。
另外“遇事先报而后动”这能不能称为刻板不会应变?若是什么都先报批再做反应和应对的话,哪里还有“抓住战机”的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