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校对)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955


“众卿平身!”李世民一脸笑容道。
大朝会正式开始,房玄龄代表百官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表功大会,“启禀陛下,我大唐今年开垦荒地比去年多出一倍有余……”房玄龄掏出老花镜戴上,看着自己的朝笏亢奋道。
虽然整个关陇之地如今已经禁止开垦荒地,但是有了曲辕犁的出现,整个大唐的荒地开垦立即大幅度的增加,要知道这个时候土地就代表着财富,土地增多就代表着来年赋税增多。
“全赖陛下英明,大唐今年克服了旱灾、蝗灾、水灾……”房玄龄声音激昂,今年的大唐值得表功的事情太多了!
李世民心中大快,今年可以说他过得最为惬意的一年,三大自然灾害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心腹大患,然而在贞观七年竟然奇迹般的全部解决,可以毫不犹豫的说,贞观七年将会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年。
他不由自主将目光投向太极殿门前角落中的墨顿的身影,这一切的成就都是从墨家子像一头鲁莽的鲶鱼闯进长安城这个深水龙潭开始的。
他将墨顿丢到国子监,乃是为了实验鲶鱼效应,而墨顿的确是没有让他失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然而他的扶持下,墨家在长安城迅猛发展,在犹如一潭死水的大唐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鲶鱼效应?
房玄龄汇报完毕,工部尚书段纶出列道:“启禀陛下,长安城到洛阳的砖路已经全部修通。”
“当真?”李世民惊喜道。
段纶郑重的点了点头,虽然砖路乃是墨顿的所提出来,但是毕竟是出自于他的手修建完成,为了讨李世民欢心,工部加班加点,两头施工,终于赶在年前。将长安到洛阳的砖路修通。
“目前工部已经做了通车试验,从长安城到洛阳,每隔百里在驿站更换马匹,可朝发夕至,满载的货车,一日一夜可到达洛阳城。”段纶激动道。
“朝发夕至!”太极殿中,百官心中狂震。
一日时间,能够从长安城到达洛阳,这可是之前众人不敢想象的速度,然而如今真的实现了。
更重要的就算是如今的大雪天气,砖路依旧是畅通无阻,这样的砖路对大唐实在是太重要了。
“通往陇右之地的砖路呢?”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道。这条砖路可是年初征战吐谷浑的后勤之路,可是重中之重。
“回陛下!通往陇右之地的砖路已经修通三百里,到达陈仓,年后定会加大速度,明年四月份定然能够完工,不会耽误陛下大事。”段纶启奏道。
陈仓也就是后世的宝鸡,距离长安三百多里,至此为止,工部已经修建了一千一百里的砖路,年后天气渐暖,修路的速度自然大增,之前工部的重点一直放在长安到洛阳的砖路,年后三个月铺完剩下的砖路,段纶还是很有信心。
李世民伸手一招,庞德立即奉上一副大唐疆域图,李世民看了看陈仓的位置,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陇右之地的砖路暂时修建到兰州,等到吐谷浑战事结束之后,工部立即继续铺设砖路,西至玉门关,东至……”
李世民顿了顿,拿起朱笔在地图上重重的花了一笔,昂然道:“东至大海!”
“大海?”段纶被吓的语无伦次,目瞪口呆的看着地图上,被李世民用朱笔从东到西的长长的一条红线。
墨顿闻言一震,他没有想到,后世赫赫有名的陇海线竟然在贞观七年的年末大朝会上初具雏形。
第四百零七章
僚人反叛
“西至玉门关,东至大海!”
百官豁然抬头,纷纷为李世民的雄心所震动,修通从西至玉门关,东至大海,这将是一条横贯大唐的砖路。
“不错!”李世民郑重的点头道,“此线连接陇右道,关内道,河南道,长四千里。”
“四千里!”百官顿时震动,这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虽然砖路造价便宜,工程简单,可是架不住路线长呀!所耗费的钱财定然倍增。
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陇海线砖路的沿线都是唐朝的经济中心,一旦修建完成,好处自然是不可限量。
然而这一次,百官并无一人反对,一旦陇海线砖路修建完成,大唐东西将畅通无阻。至此,大唐南北方向有大运河,东西方向有陇海线,一条十字的交通线在大唐正式形成。
“还请陛下量力而行,莫要相仿大运河,重蹈覆辙。”魏征出言劝道。魏征并不反对修路,而是劝阻李世民莫要操之过急,任谁都看得出来砖路的好处,不过若是将过度征发百姓,要是将好事变成坏事,那就大大不妙了。
李世民点头道:“魏爱卿大可放心,砖路修建工程简单,沿途百姓足以胜任,而且有债券发行,以雇佣百姓为主,定然不会影响百姓生活。”
修建砖路耗费最大的并非是人力,而是钱财,尤其是买砖的钱财,三大自然灾害都有了解决的方法,大唐日后灾难减少,钱财方面,恐怕并不是什么难题。
魏征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并未再劝谏,躬身行礼,重新回到队列之中。
众人心思浮动,当初墨家子修建城南砖路的时候,就已经设想了大唐十道相连的宏大宏大砖路图,当时众人摇头否定,如今才过几个月,陇右道,关内道河南道,大唐三道就已经连成了一片,距离大唐十道相连还会远么?
太极殿门口,墨顿嘴角不由的露出一丝微笑,一旦大唐尝到了砖路的好处,定然走上了一个高速发展的狂奔之路,想停都停不下来。
整个大朝会几乎全部成了墨家的表演,几乎所有的百官值得表功的功绩都与墨家有关。
随着一个个议题通过,所有人都不禁露出会心的微笑,照此下去,大唐定然日益强盛,
众人这才想起,早在年初之时的墨技展之上,墨顿就曾经对大唐盛世到来信心满满,恐怕当时众人还只当墨顿只是黄毛小子,溜须拍马,满口胡说。
谁能想到不到一年,每个人都有预感,墨顿所预言的盛世到来计日可待,
很快,就到了大朝会结束之际,只剩下最后一个议题,那就是西南僚人叛乱之事,这恐怕是贞观七年唯一的一件烦心事了。
“回陛下,五月雅州道僚人反叛,雅州道行军总管张士贵追击反僚,大胜而归。十二月,嘉、陵州獠反,邗江府统军牛进达已经进军两州,目前还未有消息传回。”兵部尚书侯君集禀报道。
顿时李世民不由得眉头一皱,僚人乃是大唐最为头痛的民族问题,西南僚人占据险要之地,朝廷多为安抚为主,但是饶是如此,依旧是反叛不断,从大唐成立之后,西南僚人的叛乱可是说是屡禁不绝,今年尤为严重,竟然一年之内三个州的僚人反叛。
“陛下,莫要担心,牛将军乃是久经沙场,区区两州僚人岂能翻起大浪。”长孙无忌劝慰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大唐精锐的府兵对于击败装备简陋的僚人,并不在话下。
“僚人叛乱屡禁不止,诸位爱卿认为该如何治理。”李世民皱眉道,僚人屡次反叛,造成损失不说,而且影响极其恶劣。
众臣顿时一阵沉默。
侯君集身为兵部尚书只得出列说道:“回陛下,僚人叛乱屡禁不止,可见对朝廷极其不满,末将认为朝廷需在西南之地囤积重兵,以备不需,对于反叛的僚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侯君集口中杀气腾腾,很显然想要对僚人杀一儆百,震慑僚人。
李世民低头思索,他也被僚人反叛弄得十分的烦不胜烦,若是能够将僚人反叛一劳永逸,他倒是有些心动了。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孔颖达出列道。
“五方之民,皆为华夏,王者爱及四夷,陛下被尊称为天可汗,我大唐又是礼仪之邦,只当以德服人,以教化度之,……”
孔颖达洋洋洒洒一大堆,鼓吹儒家羁縻怀柔之策。
程咬金冷哼一声道:“迂腐,这么说来,还用牛张二位将军干嘛,僚人反叛,不若就让孔大人用一张嘴去平叛得了。”
孔颖达顿时脸色铁青,道:“程老匹夫,莫要放肆,僚人反叛乃是当地僚人土司之错,僚人何其无辜,岂能滥杀无辜,岂不是有损天子圣德。
程咬金冷哼道:“凡是拿起武器对准大唐将士者,皆是大唐的敌人!对付敌人没有无辜之说。”
一时之间,文臣和武将争执不断,一方主张怀柔,另一方主张武力威慑,强力镇压。
“四夷之民皆乃大唐子民,朕定会一视同仁,僚人叛乱只诛首恶。”李世民最终还是选择文臣一脉。
“陛下英明!”
百官躬身道。
“僚人反叛不过是一州之地,其余僚人接安分守己,朝廷恩威并济,派遣使者安抚未反叛僚人,同时平叛僚人之乱,将其首恶,发回长安交由三司会审。”魏征道。
李世民顿时微微点头道:“魏爱卿所言甚是,此乃老成治国之道。”
冯智戴顿时出列道:“岭南道亦是僚人众人,冯家可以从中斡旋,说服僚人归附朝廷。”
他因为柔佛水稻在李世民面前丢脸,此刻见此机会,自然立即表功,冯家在西南僚人中地位很高,很有话语权,若能够促成此事,定然能够在朝廷面前大大涨脸。
“冯爱卿有心了,西南安稳耿国公居功至伟。”李世民感慨道。
冯智戴顿时得意之色,只要西南离不开冯家,他在长安城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微臣反对!”正当冯智戴得意之时,一个让他刻骨铭心的声音突然道。
“墨家子!”
冯智戴心中咬牙切齿道。
第四百零八章
改土归流
满朝重臣也是不由得眉头一皱,不满的看向最后的墨顿,文臣和武将虽然相争,但是本质上都知道恩威并施乃是管理西南少数民族最佳的选择,二者相争也不过是争夺的偏重那方一点,而墨家子竟然直接反对这项政策,那岂不是否定他们之前的政策。
“墨顿,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李世民脸色一沉道。
墨顿昂然出列道:“启禀陛下,微臣知道。”
李世民顿时气结,愤然道:“既然如此,那你说说吧!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朕可饶不了你!”
墨顿郑重的点头,朝四周拱手道:“启禀陛下,诸位大臣,西南僚人叛乱,由来已久,陛下多年以来一直对其恩宠笼络,僚人粗鄙朝三暮四,成效甚微,屡次叛乱。若是一直笼络,恐怕十年百年之后,依旧叛乱不绝。但若是强力镇压,有损陛下仁德,又使僚人抱团,僚人兔死狐悲,恐怕对朝廷离心离德。”
墨顿心中明白,哪怕是到了千年后的明清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各部依旧是叛乱不断,可见西南问题是多么棘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