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955


“身为儿子,如果公然违背父母的好意,此乃大不孝也!”
“此孝乃是愚孝,岂能用一生幸福来换。”
一老一少,二人犹如一个顽固的父亲和一个叛逆的儿子一般激烈的争吵。
不少人露出朝臣心中叹息,墨家子还是很年轻,此次争吵恐怕正中权万纪的计,如果采用墨家子的双方自愿,恐怕这样的情景会出现大唐的千家万户。
李世民心中不断的挣扎,不断在父亲和帝王身上转换,身为帝王,他自然想要维护大唐统治稳定,身为父亲他也想让子女嫁的更好。
很显然,天平很快朝着帝王的身份偏移,作为帝王他自然以社稷稳定为重。
墨顿喘了口气,死死的盯着权万纪道:“那权大人认为韩家女是孝还是不孝。”
权万纪顿时如被抓住脖子的鸭子一样,说不出话来。
韩家女横尸街头,无人收敛,正是父为子纲的受害者。韩家女愿意嫁给一个傻子么,很显然是不可能的,否则她也不会选择这样一条绝路,若是坚持父为子纲,恐怕未来韩家女的例子定然会在大唐不断上演。
李世民原本坚硬的心瞬间崩溃。
“微臣此意并非挑拨父子之间的矛盾,或者为了一己之私,目的乃是让日后像韩家女的事情禁绝,哪怕是日后再有类似韩家女的事情出现,也不至于走上绝路。”墨顿面露悲戚道。
众臣纷纷默然。
“就是,一群大老爷们逼死一个女子算什么本事。要是我家小子不愿意婚事,大不了重新再找罢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程咬金突然大大咧咧的说道,顿时将朝堂的僵局打破。
是呀!不合适大不了再找,又何必苦苦相逼,群臣纷纷点头朝中的风向顿时朝墨顿方向偏去。
权万纪虽然愤然,可是逼死女子的先例就在面前,他就是有再多的道理也大不过人命。
李世民郑重的说道:“日后签订婚书,必须父母,媒人,男女三方同时在场,共同签字画押为准,也正好让男女坦诚布公的见上一面,省得婚房中初次见面,到时候悔之已晚。”
权万纪不由脸色一黑,这么说来,还不是墨顿的提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自愿的理念么,这一局,他可谓是输得极为彻底。
“多谢陛下成全。”墨顿长舒一口气,趁机建言道:“微臣认为婚书的签订地点定在县衙为好,一来以示朝廷重视,二来也便于县衙统计人口,三来如有逼迫买卖婚姻者,也可请县老爷当众做主,避免韩家女悲剧重演。”
众臣不由的诧异的看着墨顿,没有想到墨顿竟然有备而来,竟然连这都想好了。
“准!”李世民顺水推舟道。
李世民此举可不是为了支持墨家子,既然长乐公主已经和墨家子私定终生,若是自己在朝堂之上还不支持双方自愿,婚前见面的政策,日后若是东窗事发,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第四百六十四章
概率
很快,墨顿提出的世俗婚姻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五条,只剩下最后一条父母干涉婚姻了。
权万纪顿时露出一丝自信,也许其他几条墨家子能够找到漏洞,但是最后一条,他权万纪早有准备,定然会给墨顿迎头痛击。
“墨大人以孔雀东南飞为例,兼做两首词长安城满街传唱,可谓是感天动地,然而却不知,此事焦母根本没有做错。”权万纪傲然道。
“没有做错?”墨顿不由自主的提高声音,不可思议道。
如今满长安城都在哀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凄美爱情,而在权万纪这些人的眼中,焦母竟然是没有错。
“我朝户婚律中所言,女子所犯“七出。”丈夫可以休妻,这一点墨大人应该知道吧!”权万纪看着墨顿冷声道。
墨顿点了点头道:“在下自然知道。”
《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去,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
此七去,也就是七出,凡是女子有以上任何一条,男子则可以休妻,墨顿在国子监中学习律学之时,自然是熟记于心。
权万纪道:“虽然焦仲卿和刘兰芝以身殉情,但是焦母让焦仲卿休妻的理由乃是七出之一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从小姑的成长可以反观兰芝嫁到焦家多年。而刘兰芝被遣送回家前与丈夫、婆婆、小姑告别,唯独没有写和子女告别,可见刘兰芝被休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多年无子。
在传统的观念中,刘兰芝结婚多年无子,已经是七出之一,恐怕才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不知墨大人有何辩解!”权万纪步步紧逼道。
墨顿冷哼一声道:“启禀皇上,微臣对七出其他几项并无疑问,唯独对无子一项颇有疑惑。”
“尽可直言!”李世民微微翻了白眼,知道墨顿又开始折腾了,不过他倒是对墨顿会怎样反驳很感兴趣。
墨顿朝着权万纪拱手,一脸认真的请教道:“敢问权大人,七出之中,无子休妻是包括女方只生女儿,没有儿子,还是女方女方不会生育,或者是二者兼有。”
权万纪点头道:“自然是二者兼有!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乃是为了传宗接代,若是妻子无法生儿子,让夫家绝后,自然可以休妻再娶。”
父权制家庭中婚姻的目的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娶妻就是为了生育后代;而按照父系传承的世系原则,只有儿子才算延续香火的后代。因此,妇女不得不担起“无子”的“罪名”。依制只能娶一个妻子,所以需休弃无子之妻,再娶新妻以生子。
曹植《弃妇诗》写道:“无子当归宁(被休)……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始,流星没无精。”是说无子的妇女就像流星一样在夫家短暂;只有生了儿子的妻子才能像日月经天在夫家站住脚,可见汉代因无子休妻的普遍存在。
到了唐朝,更是重视“无子”在“七出”中的位置,唐律中把“无子”置于首位,这一直延续到明清,无论是皇宫还是民间,母凭子贵的现状可以说比比皆是。
别说是在唐朝,哪怕是后世七八十年代,若是家中没有儿子,也会被人称之为绝后,在村中抬不起头来,君不见那些超生游击队所为何求,难道就是为了多生孩子,不,恐怕其目的就是要一个儿子而已。
直到二十一世纪后,随着观念开放,这种思想才逐渐消失,但是在一些落后之地,必须生儿子的观念依旧难以根除。
不少大臣都连连点头,无论墨顿如何巧如舌簧,在‘七出’面前,也是徒劳。
然而墨顿并无任何退缩,反而朝众臣抱拳道:“那小子一事要像诸位大臣请教。”
权万纪冷笑的看着墨顿,自己占据大义可以说是稳操胜券,自然乐得见墨顿蹦跶。
墨顿从怀中掏出一枚开元通宝,朝着众人点了点头道:“此乃一枚开元通宝。”
墨顿屈指一弹,嗡的一声,开元通宝旋转飞入半空,力尽之后,飘落而下,墨顿顺势啪的一下,将其盖在手背上。
“诸位大人可否猜测一下,这枚开元通宝是背面还是反面。”墨顿向四周问道。
满朝重臣顿时满头黑线,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墨顿,猜正反面这等儿戏之事竟然被墨家子拿到朝堂上来。
“墨家子,此乃朝堂重地,可不是是你胡闹之地。”权万纪怒斥道。
李世民也不善的盯着墨顿,墨顿这小子平时表现还好,就是总是在人不经意的期间捣鼓一些稀奇古怪事来。
墨顿哈哈一笑道:“权大人莫急,若是我等将这文钱的正反面比作生男生女呢?假如正面代表生男,反面代表生女,权大人还认为是儿戏么?”
权万纪顿时一怔,钱币只有正反两面,而人也只有男女之分,依次作比方倒也贴切。
不少大臣眼睛一亮,隐隐约约猜到了墨顿的意图。
墨顿揭开手,露出开元通宝的反面,遗憾道:“看来这次是个女孩子。”
“这是何意?”程咬金好奇的凑上前问道。
“在下要问的乃是这个反面是因为小子右手弹的,还是因为小子左手接的原因。”墨顿问道。
“呃!”程咬金想了想,道:“这应该哪个都不是吧。”
墨顿露出一丝冷笑看着众臣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生育乃是男女双方共同之事,那世人为了将生女儿不生儿子的原因归咎为女子的肚皮不争气呢?”
满朝重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的看着墨顿,弹硬币和生孩子何其的相识,不到出生之时,谁也不知道性别。然而生了男孩之后,全家欢呼,生了女孩之后,指着女子肚皮不争气。
“此乃天下共识。”权万纪强辩道。
墨顿步步进逼道:“权大人,不知这世间可有依据证明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母亲的原因。”
权万纪顿时脸色苍白,踉踉跄跄倒退几步,在朝的都是博学之士,他又岂能无中生有,只得苦涩道:“这世间并没有依据证明。”
墨顿继续道:“也就是说这是世俗的猜测,那小子是不是又可以这才猜测生男生女,也有可能是男子的原因,或者是双方共同的原因。”
满朝众臣顿时一愣,顿时若有所思,不是有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而他们从来没有反省过也许男子的责任,一味的指责女方肚皮不争气。
墨顿动情道:“谁没有母亲,一个母亲怀胎十月本就辛苦,却要忍受世间强加的非议,这是何等的残忍。”
满朝众臣全部默然。
“既然生女儿并非女子的过错,为何让女子以此为七出之罪被休,此策是否有失偏颇,还请陛下明察。”墨顿朝李世民躬身道。
虽然再后世已经被证明生男女的决定基因在男人,但是此刻可没有这个条件实现,没有办法,墨顿只有用这个方法来说服众人。
李世民满意的看了墨顿一眼,墨顿此言条理有据,又心向女子,若是站在父权之上,自然心中不喜,然而作为一个父亲,李世民竟然有种看女婿越看越顺眼的感觉。
“墨顿此言有理,此条的确有偏颇之处。”李世民干咳一声道,此刻他不光是站在女儿的立场之上,同时也有庞大的后宫要安抚,立场自然要坚定。
满朝重臣一个个沉默不语,否则回家之后,定然家中鸡犬不宁,没看宰相房玄龄更是一言不发站在那里。
“生女儿自然也好,但是若是连续都生女子,家中绝后,香火继承呢?”权万纪辩驳道。
墨顿微微一笑,手中一动,嗡的一声,开元通宝再次飞向空中,啪的一声双手合住道:“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奇妙之处了,权大人可否再猜一下,这一次是正面还是方面。”
权万纪顿时睁大了眼镜,满头大汗的看着墨顿,他好像已经猜到了墨顿的打算。
墨顿昂然道:“墨家有一绝学名为概率,为此墨家先贤曾经连续抛出上万次硬币,得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那就是抛的硬币越多,正反面的几率越接近一半,与此同时,又统计一县之地新生儿的性别,男孩女孩的数量几乎相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