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955


“墨祭酒的手段,老夫自然信得过。”高士廉嘴上相信,却忧心忡忡的离开。
随着墨顿的一声令下,唐军只征收三成的牲畜为战利品的消息在青海湖畔传来,一直提心吊胆的吐谷浑各部终于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在草原上,战败的一方可不是只征收三成作为战利品了,往往是身死族灭,三成的牲畜作为战利品已经是极大的仁慈了,并未激起吐谷浑众人的反感。
尤其是再加上今年的赋税免除的消息,此次征收的战利品的过程极为顺利,几乎所有的部落都爽快的缴纳了牲畜羊。
一时之间,大量的牛羊马聚集在兰州城外的草地上,显得格外壮观,而是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
“有了这么多的牛羊,相信山东之地定然能够支撑很长一段时间。”高士廉看着漫山遍野的牲畜,不远处的骑兵正在骑着战马,驱赶着牛羊,一直枯皱的老脸难带的露出一丝笑容。
“牲畜已经送到,接下来我等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牛羊卖出去。”墨顿也是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道。
“这是墨祭酒的长处,老夫那就静待佳音了。”高士廉爽朗道。
“货好不愁卖,青海之地的牛马羊都是上等的牲畜,相信自然会有识货之人。”墨顿哈哈一笑,指着闻讯赶来的众多商人道。
商人逐利,西征如此大的事情,所牵涉的利益太大了,几乎将天下有名的商人的目光都吸引于此,当墨家子掌握青海之地的命运的消息传来之后。
要知道让所有跟着墨家村的商人全部都发家致富,有墨家子的财富神话作为例子,所有的商人犹如闻到腥味的猫一般,纷纷聚集兰州城。
兰州太守府前,当李靖离开之后,这里顺理成章的称为了高士廉的落脚之地,如今却被墨顿征用,整个太守府中,聚集了人山人海的商人。
“墨侯爷!”
“墨祭酒!”
………………
当墨顿进入太守府中,一个个有名的商人纷纷凑上前来,一个个热络的打着招呼,有的攀着交情,有的递上自己家主的名帖。
墨顿全部都来者不拒的一一打着招呼,收下名帖。
当墨顿走到主位,所有的商人全部一片沉寂,只有一道道炙热的目光盯着墨顿。
“多谢诸位捧场,这批牛羊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清楚,乃是为山东受灾的父老乡亲筹齐赈灾款。”墨顿语气低沉道,
所有的商人,也不禁眉头一皱,他们为逐利而来,而墨顿却给他们讲灾难,这可和他们的计划不符合呀!
看着众商人的反应,墨顿早在预料之内,不禁话语一转道:“所以朝廷的目的则是尽快的将这批牛羊出手筹集钱财,薄利多销,价格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墨顿对牛马羊分别报了一个售价,全场的商人的脸色顿时喜笑颜开,按照这个售价,他们的确是获利颇丰。
“所以本次售卖以量为主,每批最少一百头。”墨顿提了一个条件。
“一百头!”一众商人不由眉头一皱,这个数量可不少,一旦不能及时出手,恐怕很容易砸在自己手中,不过话又说过来,如果能够全部卖出去,那赚的自然更多。
其中的利弊众人自然清楚,有不少大商人,顿时心动,不少小商人也开始悄悄联合,准备联合吃下一批牛羊。
整整一个上午,第一波买卖终于统计出来。
“马五百匹,牛一万头,羊八千只。”高士廉看着眼前的统计的成绩又喜又忧。
喜的是,一下子卖出如此多的牲畜,这一大笔钱财,能够大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忧心的是这一次卖出去的最多的是牛,数量最多的羊只卖了八千只,价格最高的马只有五百匹的成交量。
墨顿毫不意外的点了点头道:“牛的需求量在我大唐乃是无止境的,而青海之地的牛可大多是壮牛,自然受人追捧。”
牛能够耕地,一头牛足以抵三个成年劳动力,乃是一个家庭富裕的象征,况且牛肉价格在大唐境内居高不下,只要是将牛赶回中原,那自然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高士廉皱眉道:“可是如果牛卖完了,只留下马羊在朝廷手中如何是好?”
墨顿微微一笑,看向长安城的方向,露出一丝自信道:“既然我们这里遇到了难题,那就需要我们朝廷的配合了。”
第五百八十二章
三横五纵图
“朝廷的配合?”高士廉不由一愣,不明所以的看着墨顿。
墨顿理所当然的说道:“那是自然,难道朝廷想要光拿钱不办事?”
高士廉苦笑道:“朝廷让老夫前来,还不足以表示诚意,那以你说想要朝廷怎么配合?”
现在只要能够筹够赈灾款,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事情恐怕穷疯了的朝廷恐怕都会答应。
“不知朝廷准备如何赈灾?”墨顿突然神秘的凑到高士廉的问道。
“赈灾?”高士廉疑惑的看着墨顿,不解的反问道:“不过放粮发粥,安抚百姓。”
“就这些?”墨顿一副大失所望的样子。
高士廉没好气的说道:“什么是就这些,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我大唐又岂能例外,不过你小子有何计策大可直说,老夫自然会奏请朝廷。”
墨顿挺了挺胸膛,昂然道:“子墨子曰: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陛下放粮发粥固然仁义,解民之患,但却是犹如常人施舍乞丐一般,百姓固然能够得以苟活,却失去了尊严,只会如岂会如乞丐一般坐享其成。”
“尊严?”高士廉面面相觑,人都要饿死了,还想着尊严?
墨顿一脸正气的说道:“如果是小子遭灾,那小子宁愿自己再苦再累干苦力养活自己,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
“一人养活自己容易,但是受灾百姓如此之多,哪有这么多活让他们来干。”高士廉摇头道。
“所以这才需要朝廷的出面,为大唐受灾的百姓找一份生计,此乃以工代赈。”墨顿正色道。
“以工代赈!”高士廉略微一思索,不禁眼睛一亮。
受灾百姓一贫如洗,哪怕是朝廷赈灾也只会放粮施粥,又岂能会发钱,如果以工代赈,国家得以大规模的建设,百姓也有了生路,自然不会出现乱子。
“可是仓促之间,朝廷又哪有这么多的活来干呢?”高士廉有些遗憾道,朝廷最大的工程就是治理黄河,可惜如今乃是洪水泛滥的季节,根本不是时候。
墨顿昂然道:“小子曾经提到过一个设想,那就是大唐十道,砖道阡陌相连,如今岂不是正是机会。”
“修砖路?”高士廉低头思索道。
“不错,此乃小子苦思冥想,根据我大唐山川地理,想出的三横五纵的砖路图,还请高大人指点。”墨顿恭敬的递一张大唐地图到高士廉的面前。
修建砖路乃是最为耗费劳动力的产业,挖土制砖需要人力,运输需要人力,修路铺砖都需要人力。如果这么算下来,上百万的灾民说不定还不够用呢?
“三横五纵?”
高士廉接过一看,看到地图上一座座城市串联的路线图,这三横五纵的砖路图几乎将大唐所有的战略要地全部串联,以他的眼光可以看得出来,此图一旦建成,朝廷对整个大唐的掌控力度立即飙升一个台阶。
高士廉惊艳的看着墨顿一眼,不由暗赞道:“如果你小子年长二十岁,老夫一定推举你为工部尚书。”
单凭这三横五纵的路线图的战略目光,就足以让整个朝堂震惊。
“你小子想出三横五纵砖路图不会是为了卖马吧!”高士廉突然想到之前的话,一脸古怪的看着墨顿。
墨顿满脸得意的点头道:“这是自然,只要是砖路修通,马匹定然会炙手可热,需求量大增,只有我等将这批牲畜出手,朝廷才有余钱以工代赈。”
高士廉不禁摇头失笑,谁能想到卖马竟然能够和国家大战略联系在一起,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小子今日来的目的,乃是想要和高大人联名上书朝廷,如今青海牛极为畅销,根本不用愁,只要能够将马匹顺利卖出去,那就只剩下羊了。”墨顿直言道。
对此,高士廉没有拒绝的理由,既能够有益于灾民,又有利于大唐事情,他很是爽快的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三天后,
当第一批钱财和三横五纵图摆在满朝众臣面前的时候,所有朝臣都不禁为之惊叹,能够进入朝堂都不是草包,他们自然能够看得出来三横五纵图的惊艳之处,可比之前墨顿单纯的提出来的大唐十道砖路相连要先进得多。
“墨祭酒不愧是天纵奇才,三横五纵砖路图一旦建成,我大唐定然万事无忧。”一个工部官员满脸赞叹道,此时段纶已经被免职,工部进行了一轮大清洗,然而修建黄河河堤风险不小,可是修建砖路却皆大欢喜,工部怎能不迎合。
一众官员也是纷纷点头,尤其墨顿提出来的以工代赈的说法,更是让众臣眼前一亮,同样是赈灾,一个是犹如无底洞一般的投入,另一个则有丰厚的回报,众人自然能够看得出来其中的优劣。
“以工代赈,此法倒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不过这样一来,朝廷的消耗恐怕就要更大了。”戴胄皱眉道。
房玄龄摇头道:“砖路的便利我等乃是有目共睹,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造价高,如今有了以工代赈,乃是修建砖路的最佳时机,如今有墨祭酒在兰州筹集钱财,只需撑到了九月份,等待秋税收缴,自然自然一切都会好转。”
山东大水固然是一场灾难,但未尝不是修建砖路的最佳时机。
很快,朝廷很快达成一致,同意以工代赈,修建砖路,对外直接宣称大唐要建设三横五纵的砖路,而实际上真正开始动工则是陇海线东段,和以陇海线的终点郑州中心的南北向砖路,首先在大唐打造出一个十字形的砖路网。
与此同时,儒刊和墨刊立即配合朝廷,大规模宣扬三横五纵砖路图的战略意义和广阔前景。不少商人纷纷闻讯而动,再一次扑向兰州城。
砖路的确是便捷,乃是建立在马车的基础上,谁拥有了马,就能够在未来的砖路上抢占先机,而如今大批的青海良马聚集在兰州,物美价廉,错过了这次机会,恐怕所有人都将后悔终身。
“墨祭酒果然高明!”高士廉看着兰州城外的马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一车车钱财被拉入太守府,老脸笑得满脸菊花开。
有了这笔钱财,相信足够朝廷用一段时间了。
“全赖朝廷的配合?”墨顿也是松了一口气,如今马可是比牛还要畅销,兰州城外的马匹被抢购一空之外,还有不少意犹未尽的客商想要预订下一批马,墨顿只能忍痛拒绝。
“接下来,就是要处理羊了。”墨顿一想到漫山遍野的羊群,就不由的一阵头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