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955


“朱雀门下校阅三军!”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久不征战的他不禁意动。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归心,异国震恐,再配合礼部培养的忠君爱国的纵横之士,周旋于列国之中,我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定能平定天下。”墨顿的一番解释,当时让朝堂众臣了解阅兵的潜在的好处。
“炫耀武力!”
众臣明白墨顿的意思,尤其是令狐德棻更是眼睛一亮,异国使者亲眼看到大唐的武力,归国后亲口述说大唐的强大,可比道听途说的更有可信度,再加上大唐使节的手段,定然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
李世民眼神一闪,不禁意动道:“诸位爱卿,认为此大阅兵是否可行?”
侯君集当即出列赞同道:“臣附议,如此一来我大唐不损一兵一卒,又可威慑他国,实乃良策。”
大阅兵乃是炫耀军方武力,对于军方最为有利,他作为兵部尚书,自然大力支持。
“墨侯的确是有仁爱之心,如此一来本需要战争才能解决之事,一个使节足以完成,实乃天下人之福。”魏征也是赞同道。
“异族畏威不畏德,若是让我异族见识到我大唐的赫赫武力,一骑使节定然能让西北传檄而定。”
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已,有朝廷大军的支持,礼部的使者定然无往而不利,此乃礼部崛起的最大契机,当下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民部尚书戴胄也是连连点头,一个阅兵仪式和相对于一场战争相比,所需的钱财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且此举若能够一举控制丝绸之路,对于民部来说,定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此一来,阅兵式所耗费的钱财,就不值一提了。
墨顿大阅兵的提议,很快得到了满朝众臣的支持,哪怕是权万纪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大阅兵可以让大唐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极为契合儒家的仁,他总是反感墨顿,却不得不承认墨顿这小子的确有几分本事。
“历朝历代皆未有大阅兵之说,此乃我大唐首创,定然可以载入史册。”颜师古感慨道。
“大唐首创!”李世民顿时怦然心动,那岂不是他要做出前无古人的先例。这对李世民来说,乃是一个不可抵挡的诱惑。
“好,那我大唐就当仁不让,此大阅兵,兵部需要多久方可筹备完成。”李世民也不禁豪情大发道。
侯君集猛然脸色一正道:“十六卫大军随时待命。”
“礼部呢?”李世民转头看向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略微沉思道:“回陛下,如今有不少西域各国已经在大唐,但是还有不少西域各国使节未到,若要通知,一来一回恐怕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
“那就以一个月为限,十月初一,大唐朱雀门下,朕要公开校阅三军!”李世民神色一动,点头道。
“遵命!”令狐德棻和侯君集齐声应道。
房玄龄突然神色一动道:“陛下,此次阅兵若是邀请西南各僚头领,和西北羌族首领,定然能够收到奇效。”
李世民双眼顿时精光一闪,他只想到了利用阅兵,震慑异域各国,却忽略了在大唐内部也有不少不安定的因素,尤其是西南各僚反叛不断。
就连墨顿也不得不感叹,房玄龄的政治智慧,竟然敏锐的察觉大阅兵对大唐内部的稳定的作用。
“传令下去,让西南各僚以及西北各部的首领一月之内,到长安城参加阅兵仪式。”李世民强势道。对于西南各僚李世民可以说是烦不胜烦,如果有哪个部落头领不来,那是他不识相了,就别怪李世民不客气了。
“是!”令狐德棻郑重道。
第六百二十五章
天下轰动
十月初一
朱雀门下大阅兵的消息犹如旋风一般刮过长安城,顿时长安城轰动。
“陛下要亲自阅兵!”
“能够在亲眼目睹我大唐将士的英姿,实乃三生有幸。”
“我家的孩儿,就在军中,老夫说不定还能在大阅兵上见到自己的孩儿。”
长安城百姓一个个激动地不能自已,纷纷奔走相告。
大唐对外战争连战连胜,整个大唐百姓早就心中有荣誉共,如今能够看到亲眼看到大唐无敌大军,怎能不让长安城百姓兴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不少读书人情不自禁的读着墨顿写的诗词,心潮澎湃。自古以来,弃笔投戎的书生数不胜数,而且创下偌大的功业的不在少数,谁说读书人心中没有军旅梦。
“这等盛会一定不能错过。”不少人心中坚定道,如果他们错过此事,定然会遗憾终生,恨不得立即就到十月初一。
墨刊和儒刊更是第一时间印刷出特刊,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大唐各地,所到之处无不轰动,闻讯之人都是心中豪情万丈,更有不少富贵人家,当下放下手中的事物,立即赶往长安城,
所有人都知道,这等盛会定然是万众景从,如果去的晚的话,恐怕连客栈的柴房都不一定能够住上。
一时之间,墨家村的客运业务爆满,不少富人不惜代价,只求在第一时间赶到长安城,然后包下一间客栈,直到十月初一。
李信所统领的墨家村的运输队,什么也没有做,直接成为墨家村业务之中,第一个扭亏为盈的部门。
鸿胪寺中。
鸿胪寺乃是礼部接待国外使者的机构,相当于后世的外#交部和大#使馆合二为一。
令狐德棻一脸傲然道:“禄使者,全赖天可汗宅心仁厚,不忍尔等吐蕃百姓穷困潦倒,特允许吐蕃百姓使用青贮秘技。”
“天可汗仁慈!下使替吐蕃百姓多谢天可汗仁慈。”禄东赞顿时脸色一喜,他吐蕃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此墨技,在墨顿公开的墨家秘技之中,吐蕃根本少湖泊,活鱼秘技几乎没用,至于人工孵化技术,对于吐蕃来说更是鸡肋,吐蕃以畜牧业为主,根本不缺肉食,哪里需要养鸡鸭鹅。
真正让他心动的乃是墨顿在青海公布的青贮秘技,这才是吐蕃不容失去的秘技,这个秘技如此轻易的得到,还是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还以为会受很大的阻挠,早就做出了大出血的准备。
甚至禄东赞已经做好了翻脸的准备,如果大唐不允许,吐蕃就是得罪大唐也不能放弃此秘技,好在这一趟出乎意料的顺利。
“多谢大人相助。”
当下伸手一招,顿时一个下人捧出一小箱金子,奉到了令狐德棻的面前,令狐德棻伸手一招,不着痕迹的收了下来。
“不过,此秘技毕竟是墨祭酒所创,岂不能让他空手而归。”令狐德棻接着道。
禄东赞顿时心中冷哼,当初他可是重金奉上,墨家子还装模作样,如今还不是原形毕露,当下脸色为难道:“可是下使曾经重金相酬墨祭酒,然而墨祭酒高风亮节,拒不接收。”
千匹良马,万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如今他秘技已经到手,自然不想付出这般代价。
令狐德棻配合道:“墨祭酒也是傲然之人,拒绝之物自然不会再要,不过如今遇到了墨祭酒遇到了麻烦,墨家村的美酒解千愁被人诬蔑是用农药种出来的毒粮食酿制,听说吐蕃高原所产的高粱乃是天下最好的酿酒原料,墨祭酒需要万担吐蕃高粱来作为解千愁的原料。”
禄东赞哈哈一笑道:“此乃小事,请转告墨祭酒,下使这就回吐蕃,保证将万担高粱定然送到。”
相比于之前的重礼,这万担高粱简直是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墨顿这小子这一次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他终于搬回了一成。
令狐德棻怜悯的看着禄东赞一眼道:“禄使者就不必亲自回吐蕃了,陛下十月初一要在朱雀门下举行大阅兵,到时万国使者皆要到来,禄使者那就不必了多跑一趟了。”
“大阅兵?”禄东赞心头一震,他自然也听闻了大阅兵的传闻,此刻得到令狐德棻的证实,依旧倒吸一口凉气,不禁暗呼唐皇手段高明,此大阅兵小国举办恐怕将会成为笑柄,然而对于大唐这样的强国来说,其效果不可估计,就连禄东赞也不信心动,要不要再吐蕃也搞一个阅兵之类的。
“还请回禀天可汗,我吐蕃定然准时参加。”禄东赞恭敬道。
等到令狐德棻离去之后,禄东赞一改之前的谦卑,正襟危坐沉思良久,这才吩咐一个吐蕃密使道:“将解千愁的事情全部都说出来。”
禄东赞虽然不常在长安城,然而却留下不少的探子,再加上其上次图谋墨家秘技不成,自然对墨家村格外关注。
“此事确有其事!如今墨家美酒秘方外泄,整个大唐出现不少高度美酒,解千愁的优势已经不在了,长安城坊间的确出现解千愁乃是用毒粮食酿酒的传闻,如今的解千愁的销量已经是一落千丈。”吐蕃密使将大唐酒业的洗牌,解千愁困境仔细的道来。
禄东赞心中一动,不得不惊叹墨顿不愧是才智高绝之人,如果将解千愁的原料换成吐蕃高粱的想法,不但会破解解千愁的困境,反而因为来自吐蕃高原的高粱让解千愁名声更盛。
“哈哈哈,汉人最好内斗,结果还是便宜了我吐蕃,如此一来,我吐蕃高粱反过来以解千愁而身价倍增。”禄东赞这才相信此事为真,这才还是盘算为吐蕃谋取利益,如果解千愁用了吐蕃高粱为原料,那同样用吐蕃高粱酿制的美酒,岂不是同样价格不菲,这么说来酿酒秘技对于吐蕃来说将会至关重要。
“解千愁的酿酒秘技是否能够弄到。”禄东赞凝重的看向吐蕃密使。
吐蕃密使点了点头道:“如今长安城遍地皆是酒坊使用此秘技,不难弄到。”
“好,有此青贮秘技和酿酒秘技,我禄东赞不虚此行。”禄东赞顿时意气风发道。
禄东赞也是睿智之人,他并非败在智慧上,而是败在知识的不对等之上。他却不知道这万担高粱就是墨顿击垮吐蕃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此后他所付出的代价要比那千匹良马、万两黄金要多得多。
第六百二十六章
风云聚长安
大阅兵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天下为之震动。
然而真正影响最深的乃是整个大唐军方,当消息传到西山军营之后,整个十六卫大军立即轰动起来,人人振奋不已,若是能够选中进入大阅兵,那可是能够让自己吹嘘一辈子的荣耀,这怎能不让众人激动。
十六卫大军不下二十万人,这一次阅兵仪式不可能人人都去,自然是选取军中的优秀将士,不少老兵顿时怦然心动,纷纷围到将军身边开始争取这个名额。
军营之中,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紧跟着一个将军身边,讨好道:“将军,我老胡可是屡立战功,杀敌无数,此次大阅兵我老胡可是舍我其谁,肯定不会给将军丢脸。”
“老胡,你这就不地道了,谁比谁的功劳少了,怎么就你必须选上了。”一旁顶着大平头的张老二不甘示弱道。
胡姓老兵狠狠的瞪了张老二一眼道:“张老二,你别忘了按照杀敌的军功,你可是比我少一个的,怎么也是先轮到我。”
军中最看重军功,向来以军功论成败,张老二闻言顿时气势一弱,然而让他放过这个露脸的机会,他是怎么也不愿意的,忽然看到老胡平常自傲的络腮胡旁,一个虱子竟然爬了出来,不由一阵膈应,当下想出一个主意傲然道:“老胡,陛下大阅兵当众校阅三军乃是何等神圣的时候,再说还有外国使者到来,你一头的头虱子又岂能出来丢人现眼,若是闹出了笑话,岂不是丢了陛下的脸。”
其他已经剪头根治头虱的士兵,纷纷附和道:“就是陛下校阅三军,岂能疏忽,以我等看,还是选我等根治头虱的士兵。”
如果以此标准来选,自然是他们最有优势,短发的将士顿时不遗余力的宣扬这一点。
就连一旁的将军也不禁犹豫三分,他自然知道这些士兵的意图,不过此话也不无道理,如果校阅三军的士兵满头的头虱子,若是传出去,对大唐形象不利,他定然吃不了干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