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955


长乐公主朗声道:“就按相公所言,我想父皇不介意用一个贡品的名号来安抚雅州。”
不得不说墨顿长乐公主对李世民极为了解,对于惯用惠而不费手段的李世民来说,是绝对不会拒绝这个提议的。
而且墨顿并未妄言,来自后世的他又岂能认不出从雅州送来的正是后世的贡桔。
随着大批的贡桔在长安城铺货,价格公道而且极为美味,立即引起了长安百姓的哄抢,
“贡桔!没有想到蛮夷之地的雅州竟然还有这等好东西。”
“就是,据说这些橘子可是留着给陛下进贡的,可是当地实在是太多了,陛下也吃不完,正好便宜了我们。”
………………
长安城内,筹备年货的长安城百姓对于贡桔可是情有独钟,一来贡桔品相口味极佳,再说冬季实在是没有什么水果,贡桔的地位就显得独特了,经过墨家保鲜技术之下,贡桔的卖相极好,口味极佳,更重要的是价格公道,而来桔子本就带来吉利的意思,更别说这是进贡给皇上的贡桔,
随着年关将近,百姓购买欲望倍增,一下子就引爆了长安市场。
“真是便宜了那些僚民?听说墨家子弟可是按照墨家子的致富经》来改造僚州,不出三五年,那里定然是上户之地。”一个商户感叹道。
“致富经》”众人闻言不由一愣,他们可是听到过道德经》佛经》,很多人可都是第一次听说什么致富经》。
商户傲然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致富经》乃是墨家子根据墨家村致富经验,总结出来的,僚人三州就是墨家子致富经》的试验地,其他的不说,就拿贡桔来说,在下可以断定,定然可以让那些贫困的僚民富得流油。”
“竟然还有此事!”众人不由啧啧称奇,在众人的打听下。很快墨顿的一个个经典名言开始在长安城广为流传。
孔府之中,孔颖达看着雅州的情报,不由摇头苦笑,他原本以为看到孔惠索已经打开局面,不由心中欢喜,然而谁知道又被墨家子的致富经》盖过了风头。
“致富经》,墨家子果然有一套。”孔颖达无奈道,别人不知道雅州之事,而他却知道的一清二楚,别的不说,儒家目前在雅州的局面还要靠墨家才打开,而且只有雅州一地富裕,才能让儒家的教化一战竟全功,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一点,儒家和墨家是相辅相承。
非但儒家,而同样震动其他百家。毕竟自从百家诸子时代过去,已经再也没有能够入眼的经书了,而墨家子还未完成的致富经》就已经让贫穷的雅州重换生机,若是成书岂不是何等的惊艳。
墨刊之中,新任总编田侔一脸凝重的看着手中关于雅州的消息,不由心中一叹,相夫氏一脉果然败的不愿,单单墨家村这手点石成金的手段就让他五体投地。
“墨三,立即在墨刊之中开设新的栏目,名字就叫致富经》专门为天下百姓介绍致富的经验案例,第一期就以雅州为例。”田侔大手一挥道。
墨三闻言,不由眉头一皱道:“这可是关系到少爷,我等要不要先知会一声少爷。”
田侔摇摇头,坚定道:“墨顿自然许诺我总编之位,就已经明言,除了墨家秘技之外,其他的无可不报,报道雅州可以隐没墨家保鲜秘技,其他的据实报道即可,墨家理念竟然是兼爱天下,又岂能只让一州致富,而不让天下致富。”
“那好吧!”墨三无奈道,他发现最倒霉的乃是自己,他所合作的两人总编都是性格古怪之人,实在是很难伺候。
当这一期墨刊发行之后,墨顿的致富经立即红遍大江南北,要知道当今世上有两种事情是人人都喜欢的,一个是升官一个是发财,然而升官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梦想,而发财则是人人都梦想着。
随着致富经》的发布,墨刊的销量再一次暴涨,几乎成为人人追捧的对象,顿时将儒刊挤兑的不成样子,哪怕是儒刊不甘示弱报道孔惠索言同音的进展,可惜依旧是无济于事。
第九百二十四章
贞观九年年末大朝会
随着一场大雪降下,为北方大地增加了不少年味,贞观九年终于要结束了。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年末大朝会。
“启禀陛下,我朝赋税连年上升,今年暴增一成,实乃可喜可贺!”民部尚书戴胄一脸傲然道。
随着大唐社会安定,砖路和墨技的威力显现,大唐经济增长迅速,暴增一成,也就是后世经济增长百分之十,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了。
“暴增一成又如何,还不是不够花,国库连年亏损!”不少大臣心中腹诽道,大唐的经济增长很快,但是花钱的地方更多,实在是入不敷出,饶是如此,还有很多工程等着进行。
当然在这个大喜的日子,没有人会败兴,大都是报喜不报忧。
工部尚书张亮昂然道:“今年大唐砖路再增一千五百里,还有八百里正在修建,渭水大桥进展顺利,……………………。”
戴胄不禁怨念的看了张亮一眼,自己民部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填不饱工部这个无底洞。
礼部尚书令狐德棻朗声道:“如今我大唐四海皆服,天下共尊陛下为天可汗,除此之外,吐蕃等国献上重金,请求传授墨家墨技。”
“墨家墨技!”百官不由一愣,纷纷将目光投向最后的墨顿。
不过这一次不用墨顿出面,李世民大手一挥道:“墨家墨技乃是百姓私有秘技,哪怕是朕也无权处置,吐蕃等国的请求无须再提。”
“诺!”令狐德棻了然道。
墨家墨技点石成金的本领早已经得到了朝野的公认,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墨技也能创造出偌大的价值,自然再也没有不识相之人鼓动墨家献出墨技。
随着六部一一表功,任谁都看得出来,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
“启禀陛下,雅州传来捷报,儒家教化之术初见成效,雅州孩童入学,百姓人人以会说官话为荣,百姓向汉之心日增,不出五年雅州定然和中原无疑,百姓知礼仪,再无反叛之心。”孔颖达傲然出列,朗声道。
最近几年,儒家可是被其他百家压的抬不起头,如今终于凭借教化之功扬眉吐气一把,孔颖达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让儒家扬名的机会,特意选在年末大朝会报喜。
“好!”李世民朗声道。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对于蛮夷之地犹如鸡肋一般,食之有味弃之可惜,征服蛮夷之地,则会让大唐领土扩张,开疆扩土可是每一位帝王的梦想,可是征服之后,如何治理这又是一个难题,屡次反叛更是让中原王朝头疼不已,而儒家的教化之术则是为朝堂开创了治理征服之地的良策,当时让鸡肋变成了美味的鸡腿。
“当然这也少不了墨家的相助。”孔颖达心情大悦,难得的主动为墨家表功。
不少大臣纷纷颔首,不管他们是不是看墨顿顺眼,但是却不能否认墨顿的确是有两把刷子,这两年大唐蒸蒸日上,墨家可以是居功甚伟。
“陛下,臣有本奏!”忽然于志宁出列道。
“请讲!”李世民朗声道。
“启禀陛下,雅州贡桔本是上贡给陛下的贡品,然而墨家村却公然在长安城贩卖,简直是有损皇家威严。”于志宁突然发难道。
“贡桔!”李世民不禁侧首望向最后一排的而墨顿,戏虐道,“墨顿,此事你如何解释。”
墨顿无奈出列道:“回陛下,雅州此地的贡桔并非是一株两株,而是家家户户都有种植,产量相当之多,单单满足皇宫那是绰绰有余,然而剩下的贡桔怎么办?难道要烂在树上,再者,有了墨家嫁接技术,来年雅州之地定然桔林遍地,贡桔产量暴增数倍,就是宫中一日三顿吃贡桔也吃不完。
再说陛下让儒墨两家合作归化僚人三州,如果雅州的贡桔烂在树上,百姓依旧贫困潦倒,到时候,别说百名儒生,就是于大人亲自前往僚州教化恐怕也无济于事。”
“你!………………”于志宁气急道。
李世民大手一挥道:“贡桔产量极大,流落到市面上未尝不可,再说朕也不是贪婪之人,岂能独享如此美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朕这也算是与民同乐。”
李世民看的十分明白,一个贡桔能让僚人三州归化,怎么算都是千值万值。
“陛下英明!”百官纷纷奉承道。
孔颖达也是难得的站在墨顿这边,朗声道:“此事归化僚人三州如此顺利,墨侯的《致富经》可谓是功不可没,一旦僚州富裕,百姓人人会说官话,定然归顺大唐再无反叛。
“《致富经》!”李世民不由连连点头,贞观九年,李世民最大的收获可并非仅仅是美味的贡桔,还有儒家的归化蛮夷之法,以及墨家的致富之法。
尤其是儒墨两家将归化之法和蛮夷之法精诚合作,简直是无往而不利,原本极为敌视汉人的雅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而对于中原来说,虽然墨家村的奇迹不可复制,但是只要学了一招半式,那就可以让百姓受益无穷。
尤其是致富经的第一句,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树更是被奉为经典,就在今年朝廷接收到了请求修建砖路的县城就不下上百,墨顿的之前提出的三纵五横图已经初见雏形。
“对于墨侯的《致富经》微臣有些疑惑,还请墨侯指点。”忽然于志宁昂然道。
看到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墨顿不由一阵苦笑,他这可是端坐在家中,祸从天上降。
“所谓《致富经》不过是小子在墨家村的言论罢了,并非是什么经典著作,也并未必适用于其他村庄。”墨顿云淡风轻道,对于世人追捧的致富经仿佛并不在意。
墨顿却不知道他越是这样的态度,越会激起于志宁的怒火,若是普通人能够写出《致富经》,那恨不得让天下皆知,而墨顿好像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不禁让于志宁妒火中烧。
“子曰,一日三省吾身,墨侯对于曾经的言行不放在心上,却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天下百姓,如果墨侯如此草率,因此误导了天下百姓,不知道这个责任由谁来担当。”于志宁怒斥道。
朝堂之中顿时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第九百二十五章
财富创造论
“草率,误导?”墨顿霍然抬头,盯着于志宁道,“《致富经》乃是墨家村成功经验的总结,乃是切实可行的富民之策,怎么在御史大人口中成为误导了。”
于志宁冷笑道:“千古以来,历代王朝都是重农抑商,怎么到了墨侯的嘴里变成了无商不活,更是率先在雅州经商,在雅州价格低廉的贡桔,经过墨家之手暴增数倍,如果天下人人经商,追逐利益,见利忘义,岂不是礼仪败坏,此等风气就是墨家带头所致。”
墨顿冷笑反驳道:“既然于大人认为商人一无是处,何不上奏陛下,禁止天下百姓经商。”
“额!”于志宁顿时被噎住,他虽然赞同重农抑商,若是上奏禁止天下经商,定然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乃是基于天下物产不丰,百姓衣服食物尚且短缺,重视农业,乃是国之根本,唯有粮食充足,方可社会稳定,历代王朝末年民不聊生,正是百姓吃不饱饭,活不下去引起了社会动乱,这正是在下所说无农不稳。”墨顿朗声道。
百官不由点头,他们可是经历过隋末动乱,自然知道动乱的原因就是百姓活不下去了,这才纷纷揭竿而起。
“至于无工不富,一斗粮食不过三五文,如果磨成面粉,价格则可增加三成,若是做成蛋糕,这可获利数倍;一个鸡蛋不过一文钱,孵化鸡仔价格倍增;一斤铁料不过十文,一斤好钢百文以上,至于贡桔的价格之所以增加数倍,你可知道墨家村从遥远的雅州运到长安城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再加上墨家的保鲜秘技,方可让贡桔新鲜如初,这样的价格也是极为公道,长安城百姓纷纷购买就是明证,所谓工乃是将农产品通过墨技加工,而实现价值翻倍,这就是无工不富的原因,也是墨家村富裕的原因。”墨顿昂然道。
“那所谓无商不活?”于志宁反问道。大唐同样重农抑商,而墨家子的《致富经》则是公开支持商人,他就相看墨顿如何自圆其说。
墨顿昂然不惧道:“商人不事生产,但是却奔波于两地之间,实现互通有无,而如今大唐蒸蒸日上,经过大唐墨技的进步,曲辕犁和农药可以使粮食连年增产,人工孵化技术让鸡鸭鹅遍地,嫁接技术让瓜果遍山漫野。这个时候,种粮食的百姓想要吃肉,养殖鸡鸭的想要吃水果,种果树的想要粮食。这些都需要商人来运送货物互通有无。百姓将多余的收获换成钱财,如此一来,方可让所有人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物质。这就是无商不活,而雅州不产粮食,却盛产贡桔,如果没有商人带去粮食,购买贡桔,恐怕漫山遍野的贡桔烂在树上也无人问津,远在长安城的百姓又如何能够品尝到这等美味。”
百官纷纷点头,虽然大家口中都说重农抑商,但是私底下,哪一家没有暗中经商,否则如何维持在长安城体面的生活。
“天下万民,缺一不可,商人亦是天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有不少不法商人,囤积居奇,以次充好,这就需要朝廷的监管。”墨顿补充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9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