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522

  等退下来后,于元就创办了“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名字虽然取得唬人,但要论规模在香港众多梨园行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败,条件简陋,再加上近些年来香港看京剧的人越来越少,按照原本历史这个噱头唬人的戏曲学院再等个两年左右,就要彻底歇菜关门了。
  ...
  看戏闲聊之间,不知不觉《七小福》表演就结束了,春秋剧社的班主走上前台,朝着大伙儿笑道:“大家伙说这七小福好看吗?”
  “好看!”
  “挺精彩的!”
  “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个新的京剧表演,挺新鲜的,不错不错。”
  台下众人附和称赞。
  班主喜笑颜开,双手抱拳道:“感谢大家伙儿的美言和赞誉,往后这七小福就正式扎根在我们春秋剧社了,日后还望各位多多捧场!”
  台下一人笑道:“哈哈,班主您要是免了我这门票费,或者说请我吃点瓜子和茶水,那我就经常过来捧场!”
  “小意思,小花给这位爷上壶好茶,再来一盘果仁瓜子!”班主一招手,朝着下面正在给人倒茶的戏班的女工道。
  那人乐呵道:“班主大气!往后我肯定多多捧场。”
  “我也要,我也要!”
  “是啊,班主我们的好茶好果呢?”
  看着台下的人都朝着要茶水和瓜子,班主面色不改,笑呵呵的说:“诸位都是我们春秋剧社的衣食父母,自然不忍心我们做赔本买卖,我在这感谢了。”
  一番闹腾下,班主宣布了下一个表演节目《孙悟空闹海龙王》,就径直下了舞台,朝着戏班后面的梳妆间走去。
  里面一众京剧表演者,不是在换衣服,就是在卸妆上妆,因为地方不够大,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一群人哪怕是在吵吵闹闹,叽叽喳喳,倒也是热闹的很。
  这时,于元面带窘迫的走到班主面前,双手抱拳道:“文伟这次真的麻烦你了。”
  班主周文伟笑了笑,抓住于元的双拳道:“师兄,你我师出同门,又有四十年的交情,这点小事我要是不帮,岂不是愧对我俩的情分吗?!”
  于元一阵感动,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文伟……”
  周文伟心里明了于元的激动之情,笑着道:“好了好了,师兄不必多言语,往后七小福就在我们春秋剧社演出了,只要有我一口饭吃,就不会少了他们一碗饭!”
  还不等于元说些感谢的话,一个十五六岁留着寸头的少年快步走到于元的身边,摸着肚子,偷瞄了一眼师叔,不好意思地说道:“师傅,我肚子饿了。”
  “吃吃吃,天天就知道吃!”
  于元狠狠地瞪了徒弟一眼,没好气的说道:“元华,赶紧过来把元楼带走,真当我没看你刚刚的表演,连翻个跟头都差点栽倒,要不是当时元彪在旁边帮衬你,这可就丢了大脸了,不光是砸了你师傅的脸面,更是连累到了你们师叔的剧社!”
  “是师傅。”元华立马跑过来拽着元楼往后面走去。
  一旁周文伟笑了笑,劝慰说:“师兄,元楼他们也是刚刚演出累了,肚子饿很正常,想来后面的厨房应该快做好饭了,师兄你带着他们过去先吃点东西吧。”
  “这怎么好意思。”于元脸上的尴尬更甚,现在他的日子也不好过,没有一个固定的表演舞台,只能带着十几个徒弟四处演出,饿是饿不死,但也吃不了多好,再加上今天一早就过来了,师徒一行人连中饭都没吃,再加上刚刚徒弟们又表演了一场,饿是肯定的,包括于元他自己也不好受。
  周文伟道:“行了师兄,你我师兄弟还客气什么,往后大家都在一个剧社表演,再客气就过了。”
  “那……那好吧。”
  于元迟疑了几秒,最终还是应了下来,领着十几个徒弟朝着后院的大厨房走去。
  “元楼不好好练功,整天就知道吃,是不是要吃的跟你们大师兄一样那么胖!”
  “师傅……”
  “别叫我师傅,真丢我的脸,唉……”
  听着师兄一路的小声的埋怨,周文伟轻笑一声,他清楚于元好面,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转头朝着化妆台那正在化大圣妆的一个年轻人,催促道:“国梁,赶紧的,前面都等着呢!”
  “知道了班主,马上就好了。”吴国梁立马加快了化妆的速度。
  ...
  二楼雅间。
  等待的过程中,霍官泰迟疑了几秒,说道:“阿文啊,今天我约你过来除了看戏外,还有个人想要约你见见。”
  霍耀文刚端起准备放到嘴边的茶杯立马停住,盯着霍官泰的脸,心里疑惑的同时,也是张口问道:“谁?”
  霍官泰说:“梁伟林。”
  梁伟林?!
  这名字很耳熟,耳熟到霍耀文仿佛是在哪里看过,哪里听过,只不过他思虑了好一会儿,愣是没有想起来在那看过、在那听过这个名字。
  “是新hua社社长。”
  ...
第218章
【故乡真小】
  “耀文,这位就是梁社长。”
  在霍官泰的介绍下,梁伟林笑呵呵地伸出手道:“霍先生你好,早就久仰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年少有为,实乃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啊。”
  梁伟林大约五十多岁,穿着比较朴实的天蓝色外套,脸有点圆圆的,笑起来憨厚的很,要是走在大街上遇到,完全看不出他是位社长,只以为是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
  “梁社长您客气了!”霍耀文热情地同他握了握手。
  二人见面寒暄过后,在霍官泰的引领下,几人纷纷坐下来,喝着茶吃着瓜子,一边闲谈,一边看着楼下正在表演的京剧。
  待舞台上的表演者退场后,梁伟林侧过脸看向霍耀文,笑着问道:“听说霍先生是广东中山人?”
  “没错,我祖籍广东中山。”霍耀文点点头。
  “中山是个好地方啊!”
  梁伟林似乎是在回忆过往,感叹道:“记得我十四岁那年离开家乡去广州求学,当时路不好走,没有什么火车,转道了好久路过中山,那时候我记得中山还是叫香山。不过有趣的是,我在香山只停脚留宿了一晚,第二天起来发现满大街都挂上了好多横幅,上面写着香山改为中山,后来到了广州才知道改名是为了纪念中山先生。”
  霍耀文道:“那看来我跟梁社长挺有缘的。我父亲常常跟我说中山有一个西山寺,那里的佛很灵验,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父亲还特意带着我母亲上山为我祈福。”
  提及中山西山寺,梁伟林道:“哈哈不错,后来我在中山工作的时候也去过一趟西山寺,那里的确是香火鼎盛,上香的乡民是络绎不绝。只不过后来因为战乱,我再去的时候,寺庙破败,里面只剩下几个老和尚了。”
  说到最后,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霍耀文闻言,脑海里幻想了一副寺庙破败只有几个老和尚的画面,想起记忆里曾经家人时常念叨西山寺的灵验,心里有些神伤,说道:“那倒是可惜了,对于西山寺的印象都是从我父亲和阿嫲口中得知的,今年过年的时候我阿嫲还说日后有机会的话,想着回西山寺烧香还愿呢。”
  “说起来,我也有很多年没回老家番禺看看了。”一旁的霍官泰听着二人聊起中山,同样勾起了他思乡之情。
  梁伟林有些情动道:“记得去年《盘古杂志》上,有篇文章写的很好,漫天漫地的,人生只是一场回归的运动,在这运动里,每个人都有着他的乡愁……”
  说到这,梁伟林略微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笑了笑道:“番禺和中山现在都挺不错的,当地的生产队年年丰收,出海打鱼也是满载而归。”
  霍官泰清楚梁伟林的身份,听他这么说,心里高兴的很:“那就好,那就好。记得以前我跟父亲叔父等人出海打鱼,常常都是无功而返,不过偶尔倒也是能捞到一些值钱的海鲜。”
  聊起家乡的话题,三人聊得甚是欢愉,原本跟梁伟林有些陌生的霍耀文,也是话多了不少,只不过在他记忆里,中山始终只是这具身体的家乡,想起自己上辈子的老家安阳,心里知道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忍不住多愁善感起来,说道:“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
  听到这句话,梁伟林眼前一亮,心中默念了好几遍,忍不住鼓掌叫好道:“好,霍先生果然名不虚传,随口一句简单的话,都如此充满着韵味。”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表达故乡只有两个字,可故乡虽然是两个字,但是故乡里有自己的亲人,思念,回忆,青春……
  “故乡真小,小得只盛得下两个字……”
  霍官泰同样是在细细品读后,不由长声感慨道:“好,耀文这句话说的好啊,说到我心里去了。”
  “两位过誉了,随口而说,随口而说。”霍耀文面露谦虚之色,这首短诗也是他后世在网上看过,刚刚是一时感慨顺口给说了出来。
  梁伟林哈哈一笑:“古人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诚不欺我,这不霍先生你随口一说的短句,不就是一首不错的短诗吗?!”
  看他都这么说了,霍耀文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什么,反正都借鉴后世不少创意,当起了半个文抄公,再多抄一首短诗也无所谓了。
  ...
  经过刚刚那首短诗,霍耀文同梁伟林聊得也是愈发的愉快,原本他以为梁伟林找自己,是谈论什么河蟹内容,还有点担心会不会被404,不过现在看只是聊一些日常话题,他倒也是放开了很多。
  再加上一旁霍官泰,三人有说有笑,嗑着瓜子,喝着好茶,看着好戏,谈笑风生,好不快哉。
  只不过接下来梁伟林的一句话,却是几乎吓到了霍耀文!
  梁伟林喝了一口茶,磕着瓜子,仿佛是在闲聊一般的说道:“霍先生我也拜读过你写的几本小说,其中对《鬼吹灯》最为感兴趣,我早年也曾经学习过一段先秦历史,在你第一部书中,写到秦始皇陵就埋葬在陕西,这个早在很多年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而且早已被重点保护起来。只是我好奇的是,你是怎么想到在秦始皇陵下,会有埋葬无数的兵马俑?还有那堪比天宫的巨大地下建筑?这些都是霍先生你自己根据史书或者民间野说改编而来的?”
  “咳咳咳……”
  霍耀文喷出了一口茶水,幸好他急忙掉头,才没有喷到二人的身上,只不过搞的他自己狼狈的很,连忙用手背擦了擦鼻子,嘴巴,脸上的水渍。
  霍官泰关心道:“耀文你没事吧?”
  “没,没事。”霍耀文擦好以后,连忙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只不过心里还有点心惊胆战的,重新往茶杯里倒水,喝了一口暖茶,情绪这才稳定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