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豪崛起(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522

  李永森带人从香港坐船赶了过来,霍耀文亲自去接的船,对李文辉他可以随意,但年长的李永森,他还是很有礼貌的。
  一个郎有情一个妾有意,两方人一碰面,在边吃边喝中,就基本上谈妥了合作的想法。对于投资电器生意,霍耀文一开始是想在寰宇集团新成立一个部门,但后来想了想,还是选择以和记黄埔董事长的身份与李永森谈。
  原因有两点,一点是寰宇集团没什么工厂实业,一时半会找不到相关的人员;第二点就是戴维德那边已经顺利的在股市上回购了不少和记黄埔的股票,增持至今,霍耀文大约已经有了百分之四十多的股份。
  距离目标最低60%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但这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且汇丰那边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股份,这些是早年和记洋行借贷抵押在银行的。
  之前戴维德说过此事,霍耀文也一直眼馋汇丰的那点股,可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收回来,只能拖着慢慢等机会。
  但这回李永森从香港过来,谈合作的时候随口提及了一下港岛最近一直流传包大亨要收购九龙仓的谣言,这下算是给霍耀文看到了机会!
  包大亨是汇丰银行十大董事之一,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位华人董事,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存在!
  李永森笑着说道:“霍先生来内地待了也有不少日子了,想来是对这边的电器市场早已有了解。”
  “了解谈不上,但还是大致清楚一点的。”霍耀文浅笑一声,他何止是了解,简直可以用熟透了来形容。
  “那不知道霍先生认为我们应该先从那一步开始?”李永森不是不知道这边电器市场,毕竟儿子李文辉来了那么久了,或多或少都清楚国内目前电器市场那些可以做那些做不了。
  霍耀文想了想,说道:“按理说我们应该是以大电器来进行贸易,但照我个人看法,最好还是先建个电器厂,主要以生产手电筒为主。”
  “建厂?生产手电筒!”
  李永森开始只以为霍耀文是想跟他一样,搞国外电器的代理,然后转贸易到国内,没想到一张口就是建电器厂。建厂也就罢了,生产手电筒是什么意思?
  “不错,就是手电筒!”
  现在大的家电,国内九成九的人是买不起的,哪怕自己这边搞出了电视机,电风扇,冰箱什么的,销量上肯定不是很高,除了一些大城市有顾客外,乡镇基本上是别想了。但手电筒不一样,不敢说每个人都买得起,但最起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这年头,路灯还没有普及,大家走夜路怎么能少得了手电筒的存在!手电筒不仅生产技术简单,其次价格也不贵,牢牢的按照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先把品牌普及出去,等日后家家富裕起来了,这不就是无声的价值吗?
  正好也应了“马大帅”的那句春晚台词,“手电筒就不是电器了?”
  ...
第612章
【自主研发】
  一月二十七日除夕夜一过,在内地待了大半个月的霍耀文一行人,也准备收拾收拾行李启程回香港了。对于这次能回乡探亲,阿嫲和大爷爷他们自然是高兴,不仅是见到了不少多年未见的亲人,也看到了霍家日益繁荣的后辈子侄。
  那头阿嫲、父母在与三爷他们道别。
  这头霍耀文也是拉着家里的小一辈们说说话。
  “耀文哥,你下次什么时候再回来啊!”
  霍耀成有点不舍的这位堂哥。
  “应该要不了多久了。”霍耀文笑着与霍耀成说道:“放心,以后我们随时都可以回来,你记住跟阿志多学习学习,争取过明年靠一个好大学。”
  阿志是姑姑霍莉莉的儿子,去年参加恢复后的第一届高考,顺利的考上了京城的清华大学,今年过春节没有回来,还在学校那边复习知识。
  “你放心耀文哥,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考上京城的学校。”
  霍耀成拍了拍胸口,仿佛北大、清华在他眼里唾手可得。
  “有信心就好。”
  霍耀文笑了笑,自己这位堂弟的功课怎么样,这段时间也有了一点了解,不能用差,但绝对是考不上北大清华的,努努力考个专科生还是有点希望的。加上现在的专科生可比以后值钱的多,不管是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干些别的工作,日后的生活也会很稳定的。
  “耀光你准备做些什么?”霍耀文看向另外一个堂弟霍耀光。
  “我?还是跟以前老样子喽,在公社生产队多赚工分。”
  霍耀光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他就上过几年小学,之后就再没读过书,一直是在生产队赚工分。
  霍耀文挑眉问道:“要是以后没生产队了呢?”
  “没生产队?不可能,没了生产队,大家吃什么啊。”在霍耀光眼里没生产队了,大家都不种粮食,难道喝西北风不成。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霍耀文摇了摇头,现在全国九成九的人,谁能想到再过几年实施了几十年的公社制度会被取消,人民生产队也会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各自种各自家的田地。
  算算时间,现在不出意外的话,徽省的小岗村已经开始签“生死状”了,等到今年秋收,那比过去五年总合还要高的产量,会震惊整个中国!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加快了改革开放、包干到户的推动,想来不出五年的时间,包干到户应该会全国面积的推广。真等到那时候,霍耀光应该也会承包一点农田,然后拼命的努力干活,等到五六十岁的时候,靠土地拆迁来发家致富吧!
  “不会真的要取消吧?”霍耀光看堂哥说这话,心里有点恐慌,他是知道自己这位堂哥算是个大人物,想来是知道一点他们不知道的内幕。
  “我的意思是让你多学习,不要什么都不学只懂的卖力气。”
  霍耀文本来是想说一下徽省小岗村的,只不过看自己这位堂弟似乎有点恐慌,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张口,只是督促道:“你在家里闲的没事做的时候,别到处乱跑,多看看以前的课本,找耀成学习一下初中的知识,以后堂哥可能要在中山这边建厂。”
  “建厂!耀文哥你要建厂啊!”霍耀成眼前一亮,立马说道:“那到时候我也去你的厂里上班吧,我老早就羡慕我姐了,她在纺织厂一个月能赚好几十呢!”
  “呵呵,你努力学习,以后一天都能赚好几十。”
  见霍耀成说出这么傻气的话,霍耀文哈哈一笑,他倒是没歧视的想法,毕竟这也很好理解,在生产队一天都未必能赚到一块钱,但到厂里上班每个月轻轻松松就是几十块。
  想来不光是霍耀成有这个想法,进厂里当工人应该是此时大部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不仅是铁饭碗,干到一定年限还有可能能分到城里的房子,以后老了干不动了还能把位置让给儿子女儿,这么好的工作谁都想。
  “真的!”
  “我还能骗你不成?好好学习,赚钱的机会多的是。”
  霍耀文拍了拍堂弟的肩膀,再次劝勉了一句,现在随便考个专科大学都比几十年后的清华牛的多,他要是当年重生在内地,肯定会死命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老板,时间差不多了。”不远处的白蕴和看了看腕表,已经上午九点多了,再不快点的话,可能赶不上下午一点的船了。
  “知道了。”霍耀文抬头应了一句,随即又跟霍耀成和霍耀光两人督促了几句,让他们一个好好读书一个学习知识。至于霍惠英、霍秀秀、霍淑仪、霍淑芬这几个堂妹,他也都好好的说了一通,无外乎就是还在读书的好好读书,在工作的额外休息时间也多学习学习。
  在霍耀文看来,等下次回来的时候,他与和记电业李永森的合作也步入了正规,到时候还想着与中山县或者说是霍家村进行合作,办个合资工厂什么的。
  到时候他也好安排家里的堂弟堂妹,村里的乡亲们进厂学习和工作,也会派人来专门教教霍耀光他们,都是亲戚,帮一把是肯定的,不过以后会不会有出息,这还得看个人的造化。
  ……
  这边事了。
  一行人在依依不舍之中坐上了汽车,前往广州白云港。
  当天下午四点多,霍耀文等人就回了香港,先是到半山白加道霍耀文的家里吃了一顿便饭,然后就被霍耀文安排的车子挨个送了回去。
  一晃眼,又是四五天的时间过去。
  虽说现在还在春节假期当中,但霍耀文每天都还在各个公司之间来回奔波,开董事会开年会视察什么的,这主要还是之前霍耀文一直待在内地,各个公司内都积压了不少文件需要批复,所以这段时间他忙的很。
  和记黄埔董事长办公室内。
  霍耀文带着马世民、白蕴和以及公司几个员工一同推门而入,刚进门就见到坐在沙发上的李永森与李文辉,旁边还坐着两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想来是派来谈合作的,旋即他连忙歉意地走上前道:“不好意思李先生,路上有点堵车所以来迟一步,还望见谅。”
  “没事没事,我也是才到没多久。”李永森起身笑道。
  “总归是我来迟一步,李先生能见谅就好。”
  寒暄片刻,外面的秘书倒了几杯茶水进来,又给李永森一行人添了水,待秘书开门出去,双方就开始合作建电器厂的事情开始了谈判。
  李永森直接说道:“霍先生,最近我正在联系三菱那边,他们也很乐意出售一批生产线给我们,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月他们就会送过来,同时也会派遣技术员帮我们建厂。”
  “那看来我们就只等内地那边的消息了。”霍耀文笑了笑,他留了两个在广州,就等马主任通知,只要那边政策明朗,就会第一时间与当地合资一家电器制造工厂,暂时主以手电筒为主,先走外销路线,之后再走内销路线。
  “是啊,就等内地的消息了。”李永森很看好这次与霍耀文合资成立的这个电器公司,只不过一想到霍耀文说要自主研发生产的事情,不由迟疑地说道:“霍先生,其实我觉得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话,时间长不说,赚的可能还未必有代理的多。”
  李永森这个电器大王说直白点就是个二道贩子,凭借着代理世界上多家知名电器品牌、例如日本的三菱电器、德国的西门子电器、荷兰的飞利浦电器等等,以此来发展其在东南亚的电业王国。
  这次选择和霍耀文合作,一开始他也是想走代理的路线,但霍耀文觉得不好,提出大家合资建厂,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然后请专业的人来研究,自主创立品牌生产。
  “这个问题到时候再说吧,还是先等我们的电器厂建起来了再看看。”霍耀文见李永森似乎不太乐意自主研发新的电器产品,只想着引进技术和设备,顺便走走代理路线,也是不由叹了口气,看来自己搞个电器研究中心的事情是指望不上李永森了。
  ...
第613章
【美容产业】
  李永森只想着走引进技术和设备,没想自己投钱搞研发,这点霍耀文其实之前就有一点预料了,毕竟谁也不会冒然的投资个几千万美金来搞新产品的技术研发。
  要不是霍耀文知道内地改革开放后所带来的庞大经济,他也不会选择搞自主研发的路线,还不如跟李永森一样引进技术和设备,然后生产出产品,靠着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再借助李永森花了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东南亚销售渠道,赚钱不要太轻松。
  但真是知道日后内地的庞大市场,霍耀文肯定是想着自行创立品牌,然后走自主研发生产的路子,虽然可能需要不少资金,也需要花费好多年的时间,可一旦品牌形成规模,这点前期的投入就不值一提了。
  既然李永森不愿意,霍耀文也便没有强求,只与李永森共同出资两千万港币,成立了一家金达电器公司,除了从三菱引进一批电器生产流水线、先以手电筒、电风扇等简单的产品建厂外,也会按照李永森的想法,到时候会在广州开设几家电器维修中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