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系学霸(校对)第10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189


同时,设计组的人数大大扩充,已经有三十三人了。
其中不止是设计人员,还包括很多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可并不普通,他们都出自各个新科技研究小组,都有一个研究员的职位。
如果把他们放在大学里来说,每一个都是顶梁柱级别的教授。
现在他们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宇宙飞船各个模块设计,每一个模块的设计都非常复杂,需要了解很多的参数、技术性能等等。
比如,核聚变装置设计。
这一部分是固定的,因为核聚变装置就只有一个,短时间不可能再去建造第二个。
哪怕是固定的装置,设计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核聚变装置有多少端口、外界管道、性能、输出功率等等,都是有一定参数指标的。
现在的设计就是把一切研究好,总结归纳在一起,留出相应的端口和其他部分链接。
等等。
其他的模块也是如此。
各个小组负责不同模块的设计,而把各个模块结合在一起,就是赵奕的工作了。
他不只是要把各个模块结合在一起,还要认真查看各个模块的设计,并提出一些问题加以改进。
设计组的工作是非常复杂而忙碌的。
赵奕根据工作进度,心里已经有了评估,“差不多需要一个月。”
对比战鹰飞机的设计来说,一个月完成设计工作,确实是有些长了,因为战鹰飞机只用了几天,参与的只有赵奕、雷勇和鲍恩红。
但是,针对宇宙飞船的设计来说,速度是相当快了。
宇宙飞船实在是太复杂了,复杂到定稿的设计图纸,最少也需要几百、上千张。
这还没有细化到一些部件的图纸。
比如,Z波发生器。
设计组当然不会去设计Z波发生器,知道Z波发生器是其他组的工作,他们只是做外在的设计,规定Z波发生器安装在拿个位置,留出多大的空间,有什么不一样的接口联通。
等等。
仅仅是设计就需要几百、上千张,足以见得宇宙飞船是有多复杂,相比之下,一个月时间很短暂了。
但是,赵奕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时间还是拖得有些长了,最少比计划长了一些。
有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才能去论证开启项目。
如此复杂的设计,光是制造就需要很长时间,再加上复杂的论证等工作,真正制造出宇宙飞船,都不知道还需要等多久。
这天。
赵奕登上了前往核聚变实验基地的汽车。
核聚变装置已经建造完成,马上就要进行第一次实验开启工作。
这也是当前最重要。
“只要核聚变装置完成,宇宙飞船项目论证,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吧?”他有些期待的想着。
第六百二十章
赵院士实在是太伟大了!
早在三个多月以前,核聚变装置就已经组装完毕,一直都在进行部件、设备的性能测试。
现在所有测试都已经结束,就正式准备开启点火实验。
来参加核聚变装置点火实验的人有很多,每一个都是高层或核心技术人员,加在一起有近五十人。
五十人组成的庞大团队,都来参加核试验点火实验,也足以见实验有多重要了。
这次和上次不同。
上一次可以说是肯定失败的实验,每个人都知道核聚变装置可以点火,却实验无法持续太长时间。
这次就是把材料更换了一遍,并重新制造了核心装置,外部传导的装置也准备的很充分。
大部分设计都是由赵奕完成的,陈泽书也非常肯定的说,“这台核聚变实验装置,已经非常完善了。”
“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它可以一直保持高功率运转,并持续一年以上时间。”
这个说法等于是可控核聚变已经成功了。
一行人抵达核聚变实验基地,就能看到最中心的装置。
整个装置大概有三层楼高,像是个圆形的大型器械,半径有二十米左右,看起来还是非常巨大的。
当一行人到达实验基地的时候,陈泽书就直接迎来过来,最后带他们参观核聚变装置。
最开始进入其中,见到的是输出端组件,陈泽书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高压动力传输,并制造了特殊的大型发电机。”
“通过装置的热力传导,可以让发电机运行起来,有一部分则会传输到动力泵,用于外在物理性运作的部件。”
动力传输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热力传到制造高压,对机械产生动力,实现让主轴进行快速的转动,带动大型的发电机进行运转。
核聚变装置外在的动力部分,连接了两台大型发电机。
这两台大型发电机的主要部件,比如主轴,都是由红风工业制造出来的,红风工业的主轴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当然,对比国际最先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制造出来的发电机效能,却远远超越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的区别。
红风工业制造的主轴,所使用的是Z波压缩材料。
陈泽书介绍道,“发电机的主轴、转轮等,都使用的是Z波压缩材料,这让发电机整体的强度、耐热和抗磨损性大大提升。”
“同时,发电机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就像是好的食材,通过简单制作就会变得很可口一样,在高强度Z波压缩材料的支持下,哪怕是普通国际水平的技术,也足以制造出远超国际先进水平的机械。
陈泽书介绍了发电机以后,还说明了核聚变装置的转化效能,“能量转化率非常高,我们预计转化率为10%~15%。”
这是个非常高效的数字。
能量转化率是输出端转化出的动能和电能,和核聚变装置内部产生的热能之比。
首先和装置内的热能,到输出端最少要损失60%以上,输出端的热能再转化为高压动力,又会损失很大一部分,高压动力再转化为电能,再损失很大一部分。
最终实现转换率超过10%,绝对是相当了不起的数字。
哪怕是国际最先进的核裂变反应堆,输出功率比也达不到这个数字,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会平白消散了。
这说明了整个装置制造的精细和先进程度。
核聚变的点火实验,可不比太空穿梭实验检验,后者最主要是参数校对,有了理论支持以后,技术就完全不是问题。
现在的核聚变装置,制造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的复杂,参与的项目组就包括陈泽书带领的核所团队、Z波压缩材料实验组、反重力技术组以及科学院机械动力研究所。
一行人跟着陈泽书一起查看了整个装置,接下来就是实验准备工作,一行人中有好多,都是机械、物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他们都直接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中。
赵奕也同样参与到准备工作中,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哪怕大部分时间没有在核聚变实验组,但核聚变装置就是他设计出来。
核聚变装置的核心,包括驱动核聚变的反重力装置,都是出自赵奕的设计,他的工作就是查看这两个装置,并做过往实验数据的检查工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都可以归在‘检查’范围。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以后,赵奕知道装置主体没有问题,只是外在一些辅助部件,设计的还是有不足之处,但也根本不影响实验了。
这次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实验能够取得成功,后续计划就是让装置一直维持运行,过程中要进行各种调试,不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装置计划会运行一年以上。
装置能够一直运行下去,当然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中途出现了问题,就要中断实验并进行修改、调整,再准备进行第二次试验。
好在核聚变不是核裂变,核聚变的反应是比较充分的,中途也不存在高放射性,有空间罩的隔离效果,装置外部几乎不存在辐射的,就不会产生大量无法处理的废料。
在装置核心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只要做到保持密封性,需要处理的只要没有反应充分的原料。
核聚变装置使用的是氘氚原料,进行的是‘第一代’聚变反应。
‘第一代’聚变反应效能,肯定赶不上‘氘、氦3’、‘氦3、氦3’反应,但好处在于原料便宜,相对的性价比就非常的高,同时,控制起来也就容易一些。
“如果制造更大型的宇宙飞船,需要更高的功率,就可以考虑第二代、第三代的核聚变反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11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