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苏联(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573

  而现在,安德烈这么说,简直就是鸡蛋里挑骨头!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某些传言,安德烈将军该不会是想要打压米高扬设计局吧?
  一旁跟着的叶夫列莫夫上将,更是皱起了眉头,在苏维埃的航空兵体系里,国土防空军是老大,什么先进装备都是优先给他们提供的,而空军只能捡剩下的,现在空军好容易有了一款先进的战机,还要被安德烈将军点名批评腿短?
  机场守卫者,这句话说出来,更是让米高扬设计局的人听起来比较难受。
  “安德烈将军,我们的战机已经完全地达到了性能指标,实现了当初设计的所有参数,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要求我们的米格-29有多大的航程,一千五百米的最大航程,已经是米格-29的最合适的性能数据了。”贝利亚科夫说道。
第五百三十二章
没必要拉仇恨啊
  安德烈摇摇头,他知道这些人误会了:“我是说,我们要是出口给伊拉克的战机,也这么配备的话,恐怕有损我们设计局的名声啊。”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思路不是一天能转变的,不把腿短当问题的这种思路,不把寿命当重要指标的理念,是建立在大战爆发的基础上的,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大战并不会真的爆发,虽然苏维埃财大气粗,但是,寿命短的毛病,其实让战机的使用费用更高。
  大航程,一起起降可以有更多的留空时间,对战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而现在,安德烈的地位还不够,无法就这些问题提出太尖锐的问题来,只能是换一种说法。
  “伊拉克的跑道质量很好,不需要野战机场,但是,伊拉克却需要留空时间更长的飞机,所以,我们出口给伊拉克的米格-29,能不能进行改进一下,让这种飞机的航程更大?”安德烈问道。
  现在的安德烈,只能是旁敲侧击,国内自用的,抱着当初的设计数据不放手,也情有可原,不过,在安德烈的记忆中,米格-29服役之后,针对米格-29的改进就开始了,这就是米格-29m,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增加航程啊?
  难道现在,米格-29没有这样的改进计划?
  “安德烈将军,您说得很不错,米格-29如果出口的话,应该稍稍加以改进,那您觉得,我们的战机,要怎么样进行改进,才能够增加航程?”贝利亚科夫问道。
  “增加航程,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减少我们的发动机的耗油率,当然,这些需要发动机的设计单位下手,增加发动机的推力,减小油耗,都是发动机在改进过程中的基本内容。而另外一方面,就是增加我们的战机的机内载油量,我感觉,可以从进气道入手,将辅助进气口去掉,腾出来的空间,用来容纳更多的燃油,同时,还可以修改一下机背,让机背隆起得更高一些,这样的话,应该能够增加一千五百升左右的燃油,让我们的米格-29战机拥有两千公里的最大航程,如果再加上副油箱的话,就够三千公里左右的航程了。”安德烈说道。
  出口给伊拉克的米格-29,拥有三千公里的航程?这是要干什么?乌斯季诺夫顿时眉头一皱,难道,安德烈是要策划着让伊拉克在第一轮的战争中,就直接对沙特下手吗?
  给伊拉克出口战机,当然是为了整个中东的战略,苏联必须扶持伊拉克,这是必须的选择,要让伊拉克能够跟美帝干仗,只有米格-29这样的先进机型才行。增加航程,那从伊拉克空军基地出发,直接就能够覆盖整个沙特了!
  想到这里,乌斯季诺夫说道:“安德烈说得有道理,给伊拉克出口的战机,可以进行一些改进,贝利亚科夫,安德烈将军说的这些改进,困难吗?”
  “不是很困难,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主要是吹风侗,确定隆起机背后对我们的战机性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贝利亚科夫说道。
  一边讨论,一边从战机的总装线走过,米格-29战机的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对这种翼身融合的先进战机,贝利亚科夫还是非常自豪的,向着各位来客不断地介绍着。
  “各位元帅和将军,我们的下一方面内容,是向各位介绍我们的下一代战机计划。”来到了另一个厂房里,众人眼前一亮,几架造型从未有过的飞机,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机体并不发亮,这是一架全尺寸的木制样机模型,但是,这独特的造型,还是引起了无数人的感慨,米高扬设计局,也绝对不会落后!
  而当安德烈一眼看到这架飞机的时候,顿时就在心里一阵嘀咕,自己的穿越,是让苏维埃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现在,连米格1.42都出来了。
  在历史上,苏联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制可以追溯到70年代,就在能够跟美国的f-15,f-16战机相比的战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新的一代战机,已经开始谋划了。当时苏联的战斗机设计局和研究院开始了三个大项目的预研和论证工作,包括i-90、sh-90、b-90项目,分别代表90年代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其中苏联国防部所属的第30中央科学研究院及第2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未来战斗机整体性能要求,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负责大致确定战斗机的外型尺寸和气动布局等,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提出先进发动机、进气道布局、尾喷管的基本构型,国家航空系统研究院规划战斗机的火控系统、武器、生存能力等指标。各大飞机设计局则在这个框架下设计自己的方案。
  这些都是哥哥研究院的工作,之后,在80年代初,米高扬设计局等设计局终于开始着手进行新一代战斗机的预研工作,共分成两个项目: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术战斗机mfi,单发轻型战术战斗机lfi。
  又折腾了几年,到了86年的时候,苏霍伊、米格、雅科夫列夫三大战斗机设计局提交自己的方案,苏霍设计局提交了前掠翼战斗机设计,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则提交了鸭式布局、机身与f-22类似的设计。而米格设计局的产品1.42最终入选,成为了下一代的战机的设计者,而苏霍伊的计划被选为备用方案。
  之后,又发展了多年,一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完成首飞,新一代战机的研制,进度缓慢,困难重重。
  而现在,才刚刚81年,结果,这架跟米格1.42类似的木制样机,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怎么能不让安德烈震惊。
  “我们设计局在改进米格29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探索下一代战机的布局,经过多方面的选择,我们决定采用现在的布局方式,我们米高扬设计局是苏维埃战机研制中最具有经验的,一定可以制造出最先进的战机来。”贝利亚科夫说道。
  听到这话,安德烈有些明白了,说到底,还是竞争,在得知了苏霍伊设计局在秘密进行下一代的战机的研发,而且还汇报给了这些高层的时候,米高扬设计局当然坐不住了,他们想要更加吸引高层的目光,所以虽然设计图还不完善,却已经造出一架木制样机来,就是希望能够博得眼球,让高层支持米高扬设计局的方案。
  由于新一代战机要求大量的先进技术,造成了造价高昂,所以不可能像米格29和苏27这样并存,最终只能由一家设计局的方案入选,米高扬设计局当然不会甘心落后!
  只是……
  乌斯季诺夫等人显然兴趣很大,径直走了过去,开始仔细打量这架战机,但是,虽然是外行,在走近之后,乌斯季诺夫还是看清楚了,向着安德烈问道:“安德烈,这就是你说的装在敌人战机上的鸭翼吧?”
  安德烈感觉,这次真的不该来米高扬设计局,他跟米高扬设计局没有什么恩怨,不值得这样,简直就是赤果果的拉仇恨啊。
  这架跟米格1.42几乎外表相同的战机,使用的就是鸭式布局,在苏霍伊设计局,安德烈刚刚把鸭翼给批评了一顿。
第五百三十三章
隐身技术
  “贝利亚科夫同志,这款战机的隐身能力怎么样?”安德烈问道。
  “我们打算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所以,这款战机的隐身能力,完全不用质疑。”贝利亚科夫说道:“我们完全有信心,把这款战机打造成为我们苏维埃航空兵史上最强大的战机。”
  对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苏联从六十年代就开始了,虽然在这项领域里,苏维埃的研究是远远超过美国的,但是,这项技术毕竟只是理论上的技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那是需要经过时间的。
  “抱歉,我想知道,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需要的工业化样品了吗?”安德烈问道。
  “这个暂时还没有,不过,我们的技术研究一直在进行,等到我们战机研制之后,肯定会成熟起来的。”贝利亚科夫回答道。
  “那么,如果这项技术无法成熟呢?”安德烈说道:“把隐身性的指标,完全压在一个没有转化为切实的工业产品的等离子体技术上,我认为是不现实的,如果这种产品迟迟无法研制出来,那么,我们的新战机,要怎么来对付美国人的隐身飞机?而且,即使研制出来了,也不一定能适合飞机装配,据我所知,想要产生等离子体,需要的能量是很大的,我们的战机,不一定能负担得起。您觉得呢?”
  贝利亚科夫愣了一下,安德烈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这种技术可能会突破,也可能会一直原地踏步。其实,在研制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太多地考虑过隐身方面的问题,因为,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
  “对不起,安德烈将军,我们觉得,即使这种等离子体发生器无法生产出来,我们的战机还拥有其他杰出的性能,与美国战机的对抗并不会落于下风,而且,美国人一直在宣传的什么隐身能力,可能只是一种战略欺骗,我们不相信美国人能够拥有那种技术。”贝利亚科夫说道。
  “是吗?”安德烈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作为一个设计局的总设计师,目光居然如此短浅,而且,还认为美国人的技术只是忽悠?
  安德烈该怎么说?f-117,在今年就能够完成试飞,装备部队?很可能,美国人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就会使用这种跨时代的武器来改写战争的进程?
  “贝利亚科夫同志,我对此感觉到很遗憾。”安德烈说道:“总之,隐身性是一个硬性指标,如果战机在隐身性无法获得突破,达到我们的要求的话,这样的战机,是不符合我们航空兵未来需要的。而隐身性需要达到的标准,这架重型的战机,雷达反射面积,需要跟一个头盔相同的大小。关于这个指标,我会在航空工业部的新一代战机的性能数据确定的会议上提出来的,这是必须要达到的硬性指标。而且,我也会向安德罗波夫同志做这方面的汇报。”
  “安德烈将军,隐身性真的这么重要?您说的这个标准,美国也不可能达到。”就在这时,旁边的一名设计师不满地问道。
  “谢多夫,不得无礼。”贝利亚科夫赶紧说道,这名设计师,是他的助手,也是新一代战斗机的首席工程师,当然,都是设计局内部任命的,这些计划,也都是设计局自己搞的。
  “谢多夫同志,隐身性是否重要,接下来的战争,您就会看到了。”安德烈说道:“对我们的设计师来说,也许这是个无足轻重的,但是,对前线的航空兵来说,这意味着生死的差距!无视这个指标,那就是严重的失职。”
  转过头,安德烈向乌斯季诺夫说道:“元帅同志,我们不仅仅要重视自己的隐身飞机的研制,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发现隐身飞机的技术发展,我提议,我们需要在米波雷达精确探测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进和提高。”
  “安德烈,你的意思是?”乌斯季诺夫望着安德烈,以前的时候,还从来没有看到安德烈这么固执。
  “也许,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我们就会遇到隐身飞机的威胁了。”安德烈说道:“在战场上,藐视敌人的存在,那就意味着死亡。”
  作为一线飞行员,作为接连发动几场成功的战役的指挥者,安德烈的话,让乌斯季诺夫也非常重视。
  想起后世的米格1.44样机,为了减小复杂程度,依旧采用半埋式设计,可见设计师们是多么的不看重隐身性!这也是因为美国人对隐身技术的保密程度到位,让苏联人不重视的原因,认为美国人没有那么强悍,如果他们知道,美国现在已经有飞机,可以在天空中任意飞行,而不被雷达发现,他们还会这么淡定从容吗?
  苏联不是欧洲二流国家,研制个台风,阵风啥的就自以为了不起了,苏联是能够跟美国媲美的大国!在四代机的研制上,绝对不能输给美国!
  安德烈知道,自己在苏霍伊唱白脸,在米高扬唱黑脸,肯定会让很多人不爽,但是,安德烈相信,这一切,都是为了苏维埃,为了未来的天空!
  如果米高扬设计局的这些人,接受了安德烈的建议,加以改进,研制出来的产品甚至要好过苏霍伊的产品的话,安德烈也是不介意支持米高扬设计局的,但是,隐身指标是硬性的,绝对不容妥协!
  说完了这些,安德烈还是尽力地想改变自己在米高扬设计局的形象的,他轻松地说道:“讲了这么多,有些饿了,贝利亚科夫同志,我们可以在这里吃工作餐吗?我们自己会付餐费的,总书记制定的廉政方针,我们必须要认真执行。”
  “当然可以。”贝利亚科夫说道:“只是,现在是中午,我们这里不提供伏特加的。”
  说到这里,两人相视而笑,安德烈顿时有种一笑泯恩仇的感觉,跟眼前的总设计师,难道算是不打不相识么?
第五百三十四章
舰载预警机
  对于苏联这样一个到处都是酒鬼的国家来说,如果在全国实行禁酒令,那整个国家的酒鬼肯定会起来游行示威了,而如果不禁酒,那工作期间那些醉醺醺的酒鬼们,又会严重地影响生产效率,所以,在安德罗波夫上台之后,按照安德烈的建议,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早晨和中午不卖酒,只有晚上才会卖,如果有的商人不遵守这个法律,那么就等着进警察局的小黑屋吧。而对于酒鬼来说,手头有酒,第一件事就是全部喝光,所以,不用担心他们买着酒等到第二天再喝,肯定会在第一天晚上就都喝光。
  这样,白天的时候,酒鬼们买不到酒,只好老老实实地去上班。一个简单的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现在的工厂,都开始了深化改革,不再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对每一个人进行考核,优胜劣汰,表现太差劲的,那就只能失业,多方面的刺激下,工厂的工作秩序,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同时,这个规定也到达了高层,像现在,在米高扬设计局,早晨和中午也都是绝对不提供酒类的,就在去年的时候,莫斯科大剧院的食堂里,偷偷地违反了规定,结果,大剧院的一把手,直接都被撸掉了。
  而安德烈等人来视察,也不能违反制度,他们要自己付费,吃工作餐,勃列日涅夫时期留下来的各种铺张浪费,各种坏的奢靡风气,被狠狠地刹住了。
  在吃完了饭之后,在安德烈的提议下,终于结束了有关空军装备方面的考察,考察更重要的海军。
  苏联是传统的陆军大国,陆军的军队实力,让整个欧洲都颤颤发抖,但是,海军实力就不行了,现在,意识到了海军方面的弱项,走过很多弯路的苏维埃的红色海军,终于开始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了!
  跟着安德烈一起来视察的,除了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还有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他也是红海军的顶梁柱。
  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自56年被赫鲁晓夫任命为苏联海军总司令之日起,先后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的时代,一直都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赫鲁晓夫时代,主张导弹万能,主张核潜艇,而戈尔什科夫从侧方出击,以保护潜艇的名义,搞出来了莫斯科级航母,之后,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又搞出了重型载机巡洋舰,拥有航母的决心,始终不变。
  而一直到了现在,戈尔什科夫才觉得自己的理想终于实现了,苏联的红海军从一支被视为陆军辅助力量的“黄水海军”,即将发展成为一支可以在世界各大洋上与美国海军正面抗衡的全球性海上力量!阿拉伯海上的对抗,显示了红海军的强大实力!
  这一切,都离不开航母!苏维埃的航母,终于摆脱了畸形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这是81年年初,戈尔什科夫每年几乎都会到黑海造船厂两三次。每一次,都是无比兴奋。
  新年并没有阻止工人们的热情,黑海造船厂依旧是一片忙碌。
  当安德烈等人乘坐的专机还没有降落之前,从空中,安德烈就看到了停泊在码头上的那艘巨大的航母,现在,已经完成了建造,正在进行海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57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