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952

  “有什么问题?”秦振华说道:“对于咱们的这个大客户,价格要少了,那就是看不起人家,那就是对自己的产品的信心不足!奔驰重卡,还能卖到一百万呢,咱们要价七十万,又是各种高端配置,这个价钱一点都不多。”
  狗大户,有的是钱,要少了,那就是羞辱人家呢啊。必须多要点,人家又不差这个鸡毛蒜皮的。
  秦振华乐呵呵地说道:“老王,这笔生意,可是我给你们谈成的,而且,以后还得我们一机厂帮忙,还有那道依茨柴油机,也是我们一机厂下属的企业生产的,这个嘛。”
  秦振华露出了一个你懂得的神情,王利水看着秦振华,用力地点点头:“没问题,我们对半分。”
  对半分!一辆七十万,一边分三十五万,这样看起来,似乎是他们黄河厂吃亏了,但是,账不能这么算,如果没有秦振华,那他们自己,要价都估计够呛敢要到三十五万,估计还是人民币。
  这样给秦振华的,也不过是他应该拿的而已。
第一千八十章
王利民的点拨
  “这么旧的书,没想到王院长您居然还有?”首都工业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里,王晓强看着那个已经显得斑驳的一本不是很厚的书,向着王利民说道。
  王晓强的心情不是很好,回到了首都来了之后,又不想再回老单位去看看,而王晓玉就把他带到自己的学校来了。
  毕竟,三代坦克的火控系统项目已经确定下来了,王晓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是不行的,主要还得靠首都工业学院,靠曹建丽教授的帮忙,而今天,带着自己的哥哥一起过来,王利民听说之后,就把王晓强叫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了。
  此时,王晓强的面前,摆着一本书。
  光刻掩模版的制造,这本书,32开66页,几乎每一页,王晓强都能背出来,这本1972年由江城无线电元件三厂编写的书,是东方大国芯片的光刻工艺研究的起步。
  当年,东方大国开始研究光刻制造工艺的时候,比美国稍稍晚一些,但是和日本几乎是同时起步的,至于什么泡菜国,什么湾湾,则要早十几年的时间。
  更早的时候,在1965年,东方大国科学院就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七十年代,科学院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光刻掩模工艺。当时,王晓强也是其中的研究人员,后来国内第一工科大学研制第四代分步式投影光刻机,在1980年圆满成功,光刻精度达到3微米,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现在,国内的芯片生产工艺,几乎就是和整个时代同步的,但是,就在现在这个时代,因为芯片产业的投入太大,国内要硬生生地放弃掉了!
  想到这里,王晓强的心中,又出现了无比强烈的愤懑,感觉到无处发泄。
  “是啊,我得到了这本书之后,也是如获瑰宝。”王利民说道:“前些年,我开始自学数字电路,总觉得很多东西不理解,毕竟,我以前是搞模拟电路的,这些年,才算是有所收获,但是对于集成电路如何制造,还很是不解,现在算是明白了,真的是太先进了,太有创造力了。把照相机的方式用在制造集成电路上,真是不简单啊。”
  “可惜啊,这些,咱们都要扔掉了。”王晓强说道:“投入太大,上级觉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这些光刻机,造不如买啊,直接从国外买来就好了,自己研究,花钱太多,国家不肯投入。”
  说起这件事来,王晓强的语气是低沉的。
  王利民点点头:“这也不能怪国家,现在国家就是要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不起来,那一切都是白搭,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其他行业都得忍耐,这个无线电元件三厂啊,最近据说日子也不好过。”
  江城无线电三厂,原本是个国内著名的集成电路生产厂,但是现在,已经面临了一系列的危机了,作为一个曾经编写了这本集成电路制造书籍的工厂,他们也算是经历过辉煌了。
  而现在,这个厂子已经经营困难了,他们虽然还能生产集成电路,但是,当国门打开之后,一些国际上低端的集成电路,都已经是潮水一般地涌进来了,他们厂里也有很多的问题,导致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于是,产品一下子就滞销了。
  他们的另一款主打产品,是收音机,这个嘛,现在的销量也很少,谁去买收音机啊!
  目前,厂里已经举步维艰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逃脱不了破产改制的命运啊!
  1994年,三厂破产改制,卖副食品了。
  握着这本书,王晓强的手在发抖,他的心也在跟着颤抖,整个行业,都开始陷入低迷了,就在国家的经济开始大幅度发展的时候,作为高科技象征的电子工业,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冲击。
  国家不肯投入资金了,企业自负盈亏,那些没有研发能力的工厂,无法研究出来新的技术,那些负责研发的单位,又失去了上级的资金来源,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可惜了,太可惜了啊!
  想到这里,王晓强就感觉到有一把刀子,正在割他的心。
  王利民走了上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晓强啊,那场会议上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
  曹建丽是跟着参加了那场会议的,回来之后,自然和王利民说了,王利民此时很是感慨:“咱们的军工行业,是需要火控芯片的,哪怕我们现在正在搞的反坦克导弹,也是需要的,所以,我个人的态度,是支持你的。不过,我毕竟就是个学院的院长,手头能够调动的资金是有限的。”
  王利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家都不肯投资了,计算机所撤掉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机构,因为太费钱了,首都工业学院,也是绝对扛不起来的,想要实现王晓强的抱负和理想,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单位提供资助啊。
  想到这里,王利民又看着王晓强,说道:“这个江城无线电元件三厂,目前处于困难的时期,你想不想过去试试?”
  “我?”王晓强当然没想到这一茬,但是,当他想明白了王利民说的是什么之后,又是无奈地摇头了:“研发芯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我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资金,国家也不肯出资。”
  “你妹夫有啊。”王利民说道:“秦振华,代表的就是一机厂,一机厂里,几乎就是他说了算的,所以,你可以说动秦振华啊,让他们一机厂出资,直接并购了这个无线电三厂,然后用一机厂的财力,来进行相关项目的研发。”
  “那,那怎么可能?一机厂又不是他一个人的。”王晓强直觉上就表示了反对,总觉得这样做有些太难为人了。
  “你想不想继续研究芯片?”
  “当然想了。”
  “既然想了,那就要厚下脸皮来啊。”王利民说道:“他秦振华利用你搞研发的时候,向来都是厚着脸皮的,这次,你去找他,成就成,不成就再想别的办法呗,他秦振华说的话那么的慷慨激昂,也得让他落实到行动上啊!”
:。:m.x
第一千八十一章
王晓强的打算
  有一种专门的机构叫做中介,他们只负责给买卖双方联系,联系上了之后,就赚这个中介费,而现在,秦振华干的,一半算是这个中介的职责了,只是中介费有些太高了而已。
  一辆能赚三十万,一机厂出上五万的成本就够了,这样,一百辆,那可就是三千万啊,还是美元。
  这笔生意,也是一机厂有史以来,赚的最多的了。
  而且,三方还都是皆大欢喜的。
  “过段时间,我们要去科威特测试我们的PLZ-45自行火炮。”临走之前,秦振华向着法里德说道:“到时候,希望贵方能够派人观摩。”
  那款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已经被正式命名为了PLZ-45,这款炮由于口径和国内军队使用的不同,所以军队还没有打算正式列装,出口就太重要了,而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向对方展示己方的自行榴弹炮,万一再卖出去一部分呢?
  秦振华的脸上带着笑容,盘算着这次收入又不错呢,一机厂盈利能力强,但是开支也是很大的,别的不说,一旦开始研发哈立德坦克,一机厂还得投入不少进去的。
  正这样想着,和客人们挥手作别,扭头的时候,就传来了一个声音:“振华啊,忙完了?”
  这语气,有些不对啊,秦振华转头,看着自己的大舅哥,心中还在嘀咕,以前的时候,对方好像没有这种态度吧?
  “嗯,忙完了。”秦振华说道。
  “那个,附近有个餐馆,我很熟悉,要不要一起过去吃个饭?”
  强哥要请自己吃饭?秦振华看着身边跟随的王利水等人,觉得有些为难:“那个,这些黄河厂的老朋友,要不要一起…”
  “你们去吧,我们还有事,得赶紧回去布置生产任务,振华啊,你们一机厂那边,也赶紧把加装空调的师傅给派过来,我们生产任务很紧迫的。”王利水说道。
  看着人家似乎有事,王利水也就不打扰了。
  “当然没问题,包在我们一机厂身上。”秦振华拍着胸脯,和对方告别,然后,进入附近的餐馆,要了个包间,进去之后,秦振华看着王晓强:“有啥事,你就说吧。”
  “我想请一机厂,给我收购一家工厂。”王晓强说道。
  秦振华顿时就感觉到眼皮子在突突突地跳,好啊,这口气还真大,以为是咱们出去买颗大白菜呢?
  “电子厂?”秦振华向着王晓强问道,他只是一个转念,就已经明白过来了,能够让王晓强动心的,目前也只有这种厂子了。
  王晓强点点头:“嗯。江城,无线电三厂。”
  王晓强来找秦振华,自然不是直接就从王利民那里过来的,他用了半天多的时间,搜集起来了大量的资料,现在,开始给秦振华介绍起来了。
  “这个厂,目前有职工七百多人,也算是一个中型企业了。”王晓强说道:“这个厂的主要产品,有集成电路制造和收音机生产。”
  “收音机?”秦振华抬头看了眼王晓强。
  “是啊,就是黄鹤牌收音机。”王晓强说道:“这个厂的王牌产品,就在1981年,这个厂创造出来了年产值2900万元,利润146万元的骄傲成绩。”
  听到这里,秦振华无奈地摇头,年产值近三千万,利润只有一百多万,这说明了什么?
  这个厂,肯定有着国企的很多通病啊,机构臃肿,一线的员工数量不多,人浮于事,这样的国企,往往都是走不长远的。
  这居然还是骄傲的成绩?
  “芯片方面,主要是生产一些简单的门电路,74LS之类的。”王晓强说道:“说来也邪门,在1981年的辉煌过去之后,这个厂就开始迅速地衰落了,连年亏损,到了1985年,当地政府终于忍不住了,对连续三年亏损的这个无线电三厂,下达了黄牌警告,宣布他们濒临破产,限期整顿。”
  秦振华点点头:“看来,当地政府也算是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国企,还是有很大的信仰的,总是觉得进了工厂,那就是有了铁饭碗了,大部分人对于企业的破产,是难以想象的,就在军工系统内,秦振华也是反复敲打了很多次,才终于算是让人有了这种紧迫感。
  而且,看看系统内,某些工厂的作为,就知道他们不破产,就没有天理了。
  吃大锅饭的日子,已经结束了。
  不过,当地政府没有直接让这个厂破产,只是先让他们限期整顿,其实就是为了防止企业真的破产,带来严重的后果,七百多人失业,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都会成为问题的。
  “那你打算怎么做?”秦振华问道。
  一机厂有这个资金,刚刚谈成了一笔生意,敲竹杠了三千万,把整个无线电三厂买下来都没问题,而且,这还是电子工业方面的,也是秦振华重视的一个领域,但是,他很慎重,因为,他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
  “这个无线电三厂,主要的问题就是产品落后,所以,去了之后,我打算立刻改变工厂的产品。”王晓强也已经想过了,在脑子里有了完整的方案。
  国内很多企业的通病,都是这个产品落后,几十年一贯制,一直生产一样东西,自然是不能维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9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