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同居日记(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487

  想不到人类社会居然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很快的,王九就在书堆里翻出了他们夫妻二人的备忘录,内容不长,言简意赅,却基本为他们的婚姻定下了调子。
  简单来说,两人其实都是坚定的单身主义者,对婚姻、孩子等话题毫不感冒。
  但是两人出身的家族却都不支持他们的单身主义——周雯君虽然出身远逊于李靖,却也是平民中的小贵族,家规很严。
  而两人都认为,自己在享受了家族赐予的诸多特权的同时,理应担负起相应的义务。而传宗接代作为家族成员的基本义务之一,哪怕他们不情愿,也应想办法执行。
  但这毕竟是工作而非爱好,应在一个严格的逻辑框架之下,寻找个人权利义务的平衡点。例如在生孩子方面,两人都认可:只生一个好,这样既满足了家族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又不会挤占太多个人时间。至于生育时间,最好是选择在两人都能认可的空闲期——例如某个著名作家完本一本小说后的休假期。
  除此之外,备忘录中还对其他的夫妻生活细节进行了规定,包括鱼水之欢、两家长辈的关系,出轨问题等。在看完备忘录后,王九基本就对这对夫妻的感情生活有了概念性的认识。
  “这么一来,似乎可以解释李婉晴对于长辈的轻视,她的生长环境,就是一个重视男女平等、重视权利义务,轻视伦理威严的环境。所以反过来说,如果不能在道理上说服她,企图利用长辈、前辈等身份来要求她,就会适得其反。”
  想通此节后,王九又重新看起了周雯君的孕期记录。
  记录显示,周雯君在1999月3月到2000年1月的这10个月的时间里,的确如承诺一般,竭尽全力履行好了作为母亲的义务。积极修行、适量运动,合理进食。为此,她完全调整了作息时间,每天的阅读时间减少了一半,甚至戒掉了几个深夜直播节目,以尽快调整自己的肉身、真元、神识状态,从各个方面为李婉晴的诞生创造最佳条件。
  另一方面,李靖也同样调整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从各个层面帮助周雯君做好这10个月的工作,包括为周雯君传输真元、温养神识、以及用影音符印录制直播节目等。
  而后,2000年1月,李婉晴顺利出生,当日天降异象,满室异香,当日家族长老对她的资质根骨做了初步测试,得到了令人震惊的结果。
  从这里,王九认为不难看出李靖与周雯君作为父母是相当优秀的。
  尽管在感情层面讲,他们在孕育子女的过程中,显得过于理性冷淡,少了几分为人父母应有的雀跃激动之情。但他们实际做的事情,却比那些看似疼爱孩子,但要么懒于行动,要么过分宠溺的家长要好得多了。
  那么,在这么良好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李婉晴,为何会变成现在这种麻烦人物呢?
  王九带着好奇,耐心地继续翻看了下去。
  很快,王九找到了第一个答案。
  家族压力。
  根据李靖所写的记录,李婉晴的出生算是他们对家族义务的响应,但这个响应结果显然远远出乎了意料。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远超同辈的天赋才华。
  一般的孩子,至少要到破风障时,才有资格谈论“天赋”二字。那些在锻体期势如破竹,十岁左右就拥有超一流武功,却在之后就驻足不前的人实在太多了——某个偶像少女就是一例。
  然而李婉晴却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在出生以后,便处处都表现出她的与众不同,超人一等。
  例如天生神力,李婉晴1岁多时,在其他同龄的孩子还摇摇晃晃走路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奔走如飞,翻墙上房了。例如天赋灵风。一般的修仙者,必须要锻体期功德圆满,体内真气高度凝结后才能御气如风,并吸纳天地灵风为己用。但李婉晴却几乎生来就能驾驭天地灵风,在其他孩子辛辛苦苦地打熬筋骨,奠定破障之基的时候,她已经可以随手驱动天地灵风,去掀小姐姐们的裙子了。
  如此天赋,当真是惊才绝艳,顿时就吸引了整个李家大院人的目光。
  于是李靖和周雯君原先的子女培育计划就受到了强烈的干扰。
  按照他们最开始的计划,应在保证李婉晴的成长进度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她的自由意志,不进行过多的干涉。她喜欢什么就放手去做什么。
  然而落在很多长老眼中,这就属于暴殄天物了。如此良材美玉,怎能“自由发展”?当然要物尽其用,深挖潜力才行。
  当时主要持此观点,对李靖夫妇大加干涉的,是李天涯的兄弟李儒文,一个典型的传统派老人,一生古板守旧,重视伦理尊卑,重视长幼有序,对李家近些年的诸多自由化趋势深恶痛疾。而在李天涯晚年,全力修行咫尺天涯时,他作为李天涯的弟弟,一度是大院的二号人物。甚至在李风云接过家主之位后,也屡屡对他的权威提出过挑战。此外,李儒文一生不幸,妻子在生育时难产而死,唯一的儿子因先天不足,成婚后不久便一命呜呼,甚至没给李儒文留下一个孙子。
  这种资格老,资历惨的人物,作为传统派的代表,在大院内的话语权相当之重,他虽然不能强逼李靖夫妇做什么,却能让他们不胜其扰。
  李靖和周雯君都是顶怕麻烦的性子,被李儒文倚老卖老地找了几次麻烦后,干脆就将李婉晴交给李儒文代管去了。
  而从李靖写的观察日记来看,李婉晴的叛逆期大概也是由此而始,并在9岁那年达到了巅峰。
  2009年,借着平日可以自由出入李儒文家中的便利,李婉晴成功挑动了李儒文家里那个守寡多年的儿媳妇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与一位青云女散修双宿双飞去了。李儒文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提着剑便要去追儿媳妇回来,结果被李婉晴堵在半路,当着家中一众长老的面喷了个狗血淋头。
  李婉晴伶牙俐齿,这些年早把李儒文的弱点掌握了个精熟,一经爆发,顿时便如滔滔大河连绵不绝,只把李儒文喷得七窍生烟五内俱焚。可怜这位与李天涯几乎同岁的百岁老人,一生都是拙於言词,气血只在胸中翻涌,却不能诉诸于口。被李婉晴义正辞严地质问一番后,当场就吐血昏迷。
  然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当然,死是死不了的,一群仙家修士,怎么也不会让一个家族长老活活气死,只是李儒文的元神创伤太重,让他本人拒绝苏醒。所以老人目前就躺在他自己的小院子里,与屋外的小枣树一起茁壮成长。
  另一边,李婉晴经此一役,也是一鸣惊人,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这位惊世奇才的凌厉之处。而三天后,李婉晴便与父亲打赌,赢得了那份放弃管教权的合同。
  亲生父母不再管教,先前带头管教的被喷成了植物人,李家之大,却再无可战之兵。几个月后,由家族长老出面,请来了李靖的至交好友武清道人来作李婉晴的老师。
  事情到此,基本算是告一段落,然而在李靖亲手所写的记录中,王九却还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至此,李婉晴终于回到了原定的轨道,希望她能从此自由自在地发展她的天性。而我们作为父母的义务也能提前履行完毕。”
第136章
非常家庭
  2017年10月17日深夜
  针对李婉晴的家访还在继续,王九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书册,陷入沉思。
  通过先前的记录,王九大概能够理解李婉晴性格中藐视权威那一部分的来由,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却还得不到解释。
  简单来说,王九还不明白李婉晴为何这么乐于追逐同性。
  虽说同性之恋早在九州时代就已广泛存在,九仙尊中就有此道高手,但一般来说都是事出有因,很少有生来就排斥异性恋的。
  而从李婉晴的成长记录来看,虽然很早的时候就呈现出了异常征兆——例如四五岁的时候就喜欢用天地灵风去掀小姐姐的裙子,可要说那个时候已经觉醒了奇特的爱好,却也未必。
  那么,她究竟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变得现在这个样子呢?
  翻遍了堆积如山的书册后,王九始终也没有得到足够好的解答。
  关于李婉晴的记录是有不少,大部分都是一些细节内容,例如她每日修行的进度,服用丹药、一日三餐等。王九在翻遍全书后,已经基本确认了应当不是吃错了药导致性情大变。
  思考一番后,王九认为现在的问题应当是资料不足造成的。
  必须要进一步拓宽调查范围,更广泛地了解李婉晴的成长历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她进行管教。
  一边想着,王九一边在收藏室里随意行走起来。
  按照先前李靖说的,这屋子里的书随便他翻,只要别去打扰李靖本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而王九也的确对李靖的藏书很感兴趣。
  与李风云那沉迷学术的兄长不同,李靖的藏书大部分都是小说,而且是娱乐性质很强的商业小说,题材方面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神通、悬疑、恋爱……
  转了一圈后,王九越发感慨李靖的口味之广博,只可惜却唯独缺少了自己想要的,与李婉晴相关的资料……等等。
  除了李婉晴相关的资料外,似乎这些藏书里还缺了点什么。
  王九想到此处,回过头去将收藏室的成千上万册书再次粗略浏览了一遍——剑灵全力以赴地阅读时,效率异常惊人。
  然后他就确定了自己的猜想,这些书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耽美小说。
  这其实是很奇怪的一件事,虽说很多男性会非常抗拒耽美题材,但李靖本身已是全题材涉猎,以阅读为乐,那么又何必执着于耽美不耽美,只要故事足够精彩,何必在乎里面的人的性别?
  而另一方面,李靖的这些藏书,并不都是要看的,有一些是纯粹意义的收藏。既然是收藏,又何必刻意回避耽美题材?
  王九越想越觉得其中有蹊跷,再一打量收藏室内的展架布置,顿时看出名堂。
  在收藏室中,还藏着一个小小的法阵,这个法阵的设计非常隐蔽,本身的能量运转也很微弱,外泄的波动几近于无,若非他身为剑灵,对天地灵风、真元波动等感知异常敏锐,还真的难以发现这点异常之处。
  法阵藏在一个不起眼的展架上,架子上摆着满满当当的古典小说——都是情节套路过时几百年的才子佳人型,上面虽然没有落灰,却也看得出主人很久都不曾碰触过。
  考虑到这内层收藏室的展架其实经常更新,这些岿然不动的古典小说就显得更为特别。
  王九站在展架前,认真观察着隐藏其中的能量运转线路,在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成百上千的计算公式,反向推算起了这个机关的运转方式。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王九解出了答案。
  于是他一边摇头感慨自己的算力还是回复有限,不及当年万一,一边从展架最上层最左端取下第一本,第三本和第五本书。
  哗啦啦!
  一阵书页翻动的声音,三册书疯狂地自行翻动起来,上面的文字内容则随之飞速变化。
  片刻后,变化停止,书册自行合上,露出封面,上面只写着简简单单两个字:日记。
  再次翻开,王九便读到了李靖的人生。
  “1987年12月7日,晴
  今日是大哥结束闭关的日子,盼这一天盼得真是好苦,简直茶饭不思。然而细想的话,大哥闭关其实也只是三天之前,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外如是……”
  只看了第一段,王九就感到有种强烈的违和感,但却说不出问题在哪儿,只好继续看下去。
  “1987年12月8日,阴
  好久没有醉的这么厉害了,竟一觉睡到快中午……还好爹不在家,不然又要被他责骂。
  大哥真是厉害,昨晚的庆功宴上,我那么灌他,他却千杯不倒。醉仙楼的佳酿明明是真的能醉神仙,我含着解酒丹都难免醉倒,大哥却浑然无事……是因为我们的真元境界差的太多吗?看来要加紧努力了,不然永远也没法将他灌倒了。”
  王九简直看得莫名其妙,结合这两段文字来看,李靖似乎是很想将李风云灌醉,为此茶饭不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4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