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同居日记(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487


第136章
火龙烧盘
  历史上,很多理论上的突破,都源于某位大师的灵机一动。
  例如九州时代,第一个发明“仙道少女化身术”的大师周锐,就是在他100岁生日时,早起睡迷糊,不小心穿上了床边16岁情人的情趣服装,下身微妙的紧绷感刺激得他灵感泉涌勃发,一个划时代的点子油然而生。
  然后历经七天七夜的闭关冥思,一套震惊世人的化身大法便完成了雏形,从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九州人。可惜时至今日,那套化身大法已经完全失传,就连身为活化石的王九也只是记得有这回事,对其功法原理却莫名其妙。
  而同样的情况,则在沈城出版联盟上演,当各大出版机构为三生石的断更焦头烂额时,路过的大师王九一句话就点醒了他们。
  为什么不用枪手?
  在漫长的沉默之后,众多出版机构只感到眼前豁然开朗!
  是啊,可以用枪手来顶替啊!
  三生石这个笔名,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正式注册过,不过是书稿上会标有三生石著,然后背面留有一个稿费账户而已。然后大家一直以来都遵循着默契,没有滥用三生石这个笔名。
  如今三生石本人断更这么久,且完全失联,眼看就要造成无数人精神世界严重饥渴,从而引发社会不稳定……那就怪不得大家不择手段了。
  虽然创作质量方面,那些时常隐藏在名人背后的无名英雄们,自然是远不能和正版的三生石相比,但是在这个所有人都被三生石培养出阅读惯性的时代,质量的下降也并非关键问题。如今三生石这个招牌实在太响亮,哪怕是写出一坨排泄物,都会被人们视为现代艺术的卓越创新……
  何况质量的下降,也可以用高明的营销手法来弥补,这么多年来,三生石只专注于作品内容的创作,其余营销手段一概不予接触,这让无数出版机构都恨得咬牙切齿——放着赚更多钱的机会不要,只赚那点子稿费,你是钱多的花不完么!?
  而现在既然是启用枪手,那营销手段就多种多样了。
  最简单的是广告插入——以后书中砍下李家人狗头的,将是沈城东南刘记铁匠铺的寒铁菜刀,分解尸体的是张记的板斧,烹煮尸体的是蔡记的铸铁大锅,运输尸体的是芥子家的旅行箱,最终埋尸的则是风景秀丽偏僻无人的东山自然风景保护区。
  就这一个杀人分尸的情节,就能赚到大笔的广告金!
  此外还有改编联动,小说出版前,就可以将影视、画册、音乐、相声、舞台剧等诸多概念一股脑抛出来,再配几个当红炸子鸡作为代言人,报出一个天文数字的金额,就可以坐等资本大头前来收购整套方案。
  总之,这笔名一旦解放出来,大把的赚钱机会简直任意施展!
  以至于很多人在豁然开朗以后,都会疑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特么早干什么去了!?
  而这些精明的商人一旦打开脑洞,行动力就变得极其惊人,当天下午就已经各自抓了王牌枪手搭建班子,开始进行集体创作。第三天的时候,沈城最大的出版商就已经完成了一部二十万字的短篇初稿。第五天的时候,有一家小出版商居然逆天地赶出了八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这帮枪手工作室飚起手速来简直丧心病狂,至于质量当然可想而知。
  但无论如何,毕竟东西是做出来了,几家出版商拼凑了一下,这几天时间里,枪手工作室们总的创作量已经赶上了三生石两年以上的笔耕不辍。而出版联盟也想好了下一步的方案,将所有稿件都整合起来,做成一个大杂烩似的文学大礼包,以三生石三年磨一剑为名,暗示过去三年他在连载故事之余,始终在暗地筹划这个大礼包,如今倾情奉献,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这个商业推广方案一经拿出,就得到出版联盟诸位巨头的一致好评,仿佛在出版联盟的总部大楼头顶点亮了万丈财光,沈城乃至整个相州人的精神食粮危机,也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至于这个方案之后,三生石的笔名是否会恶评如潮……反正若是他从此再不进行创作,那么笔名就和死了一样,大家不过是发挥一下剩余价值。如果他日后还会继续创作,那么笔名总有洗白的一天。
  总而言之,指望商人们真的能够讲求良心,实在强人所难。
  方案已定,余下的就只是执行。4月12日晚,出版联盟便将记载有所有稿件的原始玉盘运到了沈城最大的军工印刷厂,第二天一早,出版巨头们将集体出席印刷厂的开工仪式,只要一天时间,就能从生产线上印刷出超过两万套文学大礼包,并在三天时间内通过各个渠道铺货到整个相州。
  然而4月13日上午,当巨头们云集在印刷厂门前,准备进行仪式庆典的时候,却见印刷厂的负责人一脸苍白,脚步蹒跚地走了过来,说出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盘,盘没了……”
  巨头们用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这个盘没了是什么意思。
  “原始玉盘不见了!?”
  “什么,失窃了!?”几个巨头顿时也一蹦三丈高,那原始玉盘里装着近千万字的三生石著作,若是在这个关口被人偷走抢先印刷发售……
  咕咚。
  一个年事已高的出版巨头二话不说晕倒在地。
  厂长见此情况,连忙用力摇了摇头:“没有失窃,而是……毁了。”
  “毁了?”
  厂长哭丧着脸,摊开手来,只见掌心里一块漆黑的焦炭,隐隐散发出一丝晦暗的光华。
  “这……玉盘?”
  厂长说道:“是啊,也不知怎的,保管玉盘的仓库忽然失火,听人说是有一道火光从天而降,如雷霆一般击中仓库,把所有东西都烧得一塌糊涂,我们工人费尽全力才灭了火,而玉盘已经……”
  看着厂长掌心里的玉盘残骸,一时间所有人都说不出话。
  半晌,才有一个博学多识的老者开口,颤颤问道:“莫非是火龙烧盘?”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火龙烧盘,在文学界可是个相当有名的典故。几百年前,相州有个大文豪名曰孔璋,著有大人气连载小说《太平记》半部,人气横扫相州。然而其人性情懒散恶劣,连载情节正到引人入胜处,戛然而止,从此再无下文。
  读者对此自是满腹怨言,当面辱骂的,邮寄刀片的,烧毁实体书和孔璋肖像的不一而足……孔璋对此自然是极度心虚,每每遇到读者声讨,都满口承诺要尽快完本。然而天长地久,《太平记》的下半部始终不曾问世,人们也从未见到孔璋奋笔疾书,只见他在家中痛饮名酒梦之蓝,终日醉生梦死,早早就被酒色掏空身子。
  如此一来,孔璋信誉自然破产,人们也不相信这种沦为酒囊饭袋的油腻中年还能写出什么鸿篇巨著。一时间昔日文豪便成了相州文学界的大笑话,而半部巨著积累下的财富,也很快就在一只又一只的空酒瓶中流失殆尽。
  再后来,当孔璋在饥寒落魄中死去的时候,交代了一番遗言。
  原来太平记的后半部连载早就已经写完,但书中内容有伤天和,每每成书的那一刻,便会从天而降一条火龙,将玉盘烧毁,使得书稿无法传播,而无论他如何变化手段,只要小说的内容核心不改,那条火龙就都会在成书时从天而降。几次三番下来,孔璋便终于放弃了与天相争的念头,也放弃了自己的文学梦想,在酒精的麻醉下放浪形骸。
  而从那以后,火龙烧盘就成为了一个流传于相州大陆的典故——那些有伤天和的书稿,将被火龙烧毁,不得见世。
  如今这三生石文学大礼包在即将印刷铺货的时候,忽然被火龙所烧,自然是让人想起了那个典故。
  仔细说来,他们找枪手,占用人家笔名创作的这一坨礼包,的确是有点伤了天和,若是被天火惩罚,也是合情合理。
  所以老人的火龙烧盘一出,就引得倒吸凉气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就在此时,却有人冷哼一声:“我看是有人装神弄鬼!哪有什么火龙烧盘,真有什么天道火龙,为什么不来烧我?整个商业计划都是我批准的,应该烧了我才对啊!给我查,用力地查,到底是谁在妨碍我们出版巨著,谁在损害整个相州人的精神乐园,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当天,出版联盟便将此事报了官府,然后请来了几位探案大师在现场寻找线索……只是忙活了一整晚,几位大师都面有惭色地表示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可疑痕迹,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仿佛真是天道如此。
  而第二天,出版联盟紧急赶制的第二块原始玉盘,也在仓库中被一道天火焚毁。
  一时间,火龙烧盘仿佛由神话典故化为现实,引得人心惶惶。
第137章
无题
  火龙烧盘的故事引得出版商们人心惶惶,生怕这发财大计就此断绝,但一时间却又束手无策——连沈城的官府都对此无可奈何,他们这些出版商人又能如何?他们就连旗下作者断更都毫无办法——三生石是笔名没有注册才能找枪手代为执笔——对于那些笔名注册过却又时常断更的作者们,就只能每天烧香拜天祈祷天道火龙早日烧死不按时更新的贱人。
  而当出版联盟第三份紧急赶制的原始玉盘被天火焚毁时,大部分出版商其实就都放弃了希望,但是随着事情越发流传广泛,当故事传入特定人的耳朵时,就顿时引起了不快。
  沈城城主沈若石的长子,如今的代理副城主,主管沈城内外七十二阵的沈子琼,就对火龙烧盘的典故嗤之以鼻,在公开场合就发表了驳斥言论。
  “笑话,真有什么天道火龙,这沈城的护城大阵岂能没有反应?!我这几天一直坐镇阵中,一丝一毫的细小变化都瞒不过我双眼。别说天道法则变化这种重大变故,就算是有人乔装易容成俞姓青年企图混入城中我都会第一时间察觉!所以你们说什么火龙烧盘根本是无稽之谈,甚至是在污蔑我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我看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商人故弄玄虚,制造话题炒作罢了。火龙烧盘,呵,等烧上七八次,都不知道那破小说能卖出什么天价了。”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出版联盟的极大反响,一方面,联盟的会长赵凯严肃声明所谓话题炒作才是无稽之谈,纯粹是某些公职人员推卸责任的借口,出版联盟有充足的理由和证据证明一切都非人为,这一点可以由官府的诸多探案大师提供证明。
  另一方面,赵凯则高度兴奋地连夜召开联盟机会,表示火龙烧盘绝对是个极好的炒作机会,借着和沈子琼的唇枪舌战,大可将话题炒到天上。之后若是能找到机会正式出版,收到的关注度至少翻上十倍。而若是一直都不能出版,玉盘始终被火龙烧毁……那也不是问题,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沈城奇景,只要安排工厂定期制造原始玉盘,定期召唤火龙降临,不知全相州会有多少人愿意前来观赏。
  一番安排之后,出版联盟便开始正式跟沈子琼打起了擂台。
  作为出版机构,这些出版商掌握的发声渠道就太多了,一时间沈城各大杂志报刊都开始发表文章,从各个方向渲染火龙烧盘的真实性,并列举了额大量实例,例如城东居住的方婆婆就表示起夜时候曾见天边火光闪烁。城南的洪老爷子则坚称自己某天晚上被火龙拐走,整整两天两夜人事不知。
  这些故事角度丰富,活灵活现,交叉渲染之下,火龙烧盘简直像是日出东方一般确凿无疑。
  但接下来沈子琼也非常爽快地拿出了沈城七十二阵的主要警讯记录图,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全城上下所有的风险点都和火龙烧盘挨不着边,倒是某些报刊杂志素有无事生非的不良记录。
  这一番回击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出版联盟如获至宝,连夜召开集会,组织笔杆子抱团反击。第二天就有大量文章新鲜出炉,内容大多是质疑如今的代理副城主是否有足够的资格镇守七十二阵。
  关于沈子琼的八卦传说,在沈城内也流传了不少时间,他身为前城主的长子,本该是子承父业,负责城内的重要事务。但其人天赋和性情都较为平庸,被沈若石判定为不堪大用,一直以来都碌碌无为,除了生了两个好儿子外,这一生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成就。在先前的工作岗位上也是终日游手好闲,工作日十有八九要旷工,被人问起来就厚颜无耻说去建设基层乡村,也不知到底建设的什么村……如今沈城上层权力更迭,他借机而上当了代理副城主,负责沈城七十二阵,却连天道火龙降临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察觉不了,事了还血口喷人推卸责任,这种人品简直堪比2018年以前的青云李家。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沈飞鸿沈飞鹄这对精英兄弟的。
  这些报刊杂志别的功夫不行,造谣生事乃至编造花边新闻的本事却一等一的犀利,在血口喷人之余,还编造了大量沈子琼的花边新闻,例如他私生活糜烂,在沈城周边某村养有情人若干,私生子女成群,沈飞鸿沈飞鹄不过是从几百个儿女中精挑细选出来罢了,就类似那些喜欢做极限影像的修仙者一般,将几百上千次的失败记录抹去,只保留一次成功的例子,看起来就格外华丽而不可思议。
  不得不说,报刊杂志提出的这个说法,虽然纯粹是造谣生事,却又非常好地解释了为何一个庸碌无为的人能生出两个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一时间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认可,传播速度非常之快。
  沈子琼对此自然是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就去将这出版联盟连根拔起,但消息流传太快,半日时间就传遍了全城。这个时候再下手反而落人口实,而且引起的舆论震荡可能持续很久。考虑到某个离家已久的人很可能近期会悄然伪装成俞姓青年返回沈城,沈子琼决定速战速决。
  “所以,事情就交给你们了,你爹的清誉,就要靠你们来守护了。”
  家中,沈子琼面对自己两个年少有为的儿子,语重心长道:“你们爹是个平庸之人,天赋资质乃至性情都比不过子瑜——当然这世上也少有人比得上他。他10岁那年就能驾驭尘沙剑,实在是家族历史上也不可多得的奇才,20岁那年,他便突破至翻云境,且稳扎稳打,没有依靠任何外物辅助,尤为难得……”
  兄弟俩站在大堂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听了大半夜的故事,终于当沈子琼嗟叹不已地讲完了沈子瑜离家出走,拜入圣宗的故事后,话题转到了他们两人身上。
  “爹这一生遗憾甚多,但好在有你们,你们兄弟俩一直都是我的骄傲。虽然成长至今,各自都有缺陷,但二人携手,却比之子瑜也相差无几,你们身上都有着一些子瑜的优点,例如飞鸿你的坚毅和强壮,飞鹄你的灵活机变,说到这里,我还有个故事要和你们讲……”
  兄弟俩终于忍不住了:“爹,这火龙烧盘的闹剧,我们一定帮你处理好!决不让子瑜叔叔回来的时候听到一丝半毫!”
  沈子琼咳嗽一声:“这件事,和子瑜没什么关系……不过你们考虑的也是周到,就这么办吧。”
  ……
  离开家后,两兄弟面面相觑,都感到一阵棘手。
  这真是亲爹啊,居然轻描淡写地就把一件如此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修为不过初窥门径的两个年轻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4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