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同居日记(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487

  沈惊海又说道:“而且李家也有作案动机,众所周知青云城的著名作者李经纶一向视三生石为死敌,而李经纶与李风云的妻子陆莘私交甚好,所以李风云为了李经纶而打击三生石,也大有可能。”
  沈飞鸿忍不住反驳道:“火龙烧盘,分明是在维护三生石的口碑声望。”
  “外人哪里知道沈城出版联盟的勾当?”沈惊海说道,“在一般人看来,这不正是三生石蓄势已久的一次营销?一旦成功,人气将攀升至近年来的最高峰,所以李家当然要不遗余力地打压。”
  “这,两城刚刚缔结友好关系……”
  沈惊海打断道:“所以沈城更不会为了区区一个三生石而大动干戈,所以李风云才有恃无恐。你们啊,还是再把调查功夫做足一点吧。”
  说完转身就走,两扇漆黑的大门在身后吱呀一声合拢,光亮的漆面映出了两张目瞪口呆的脸。
  的确有几分显蠢。
  兄弟二人心中实在是翻滚沸腾,沈惊海这副城主简直太厉害了!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要不是他们事先做足准备,而且各自智力指数都在4以上,还真要被他糊弄过去了!
  但正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判断,沈惊海这番言辞反而更加可疑。
  你一个化外隐居之人,怎么对沈城里的火龙烧盘一事如此了解?而且一开口就是好大一口黑锅直接扣给李风云,逻辑推理严丝合缝,让人硬是抓不到破绽……这要不是蓄谋已久,怕不是智力指数要突破天际。而他要是真的智力指数突破天际,怎么可能相亲10年都找不到对象?
  说辞太过完美,反应太过迅捷,反而是露了破绽。
  沈飞鸿叹了口气,从胸前取出一方符印,然后轻声说道:“爹,我们的对话你都听到了,这下还有什么疑问吗。”
  半晌,符印中传出沈子琼的声音,其中带着几分恼怒:“这还有什么可问的?好个李风云,我们把他当贵宾招待,他却在城中纵火!我这就派人和他理论!”
  听闻此言,沈飞鸿宽大的手掌下意识就是一用力,翠绿的符印喀喇一声绽出了裂纹……好在沈城的军工制品特别结实,哪怕出了裂纹依然能照常工作,只是声音变得略微失真。
  沈飞鹄抢过符印,无奈地说道:“爹,麻烦你别再看你和子瑜叔叔的相册了,多花点心思考虑现在的问题好不好?”
  过了一会儿,符印中传来沈子琼略微走调的声音:“抱歉,我刚刚在回忆和子瑜共度的幼年时光,头脑有些不灵光。总之,沈惊海这么说,基本也就坐实了他的作者身份,此事至此,已无需进一步调查取证,我今晚便拟个官方通报出来,宣布火龙烧盘系三生石本人所为,但其真实身份不宜公开。然后,就姑且将此事遮掩过去吧。”
  沈飞鹄闻言,点了点头。
  的确,这才是妥当的处置方式,面对满城风雨,官方总要拿出个说法,但沈惊海辛辛苦苦隐藏这些年的真相,也没必要在沈子琼手中曝光出去,所以官方通报中只提几个关键信息便可以,余下的部分,或许有心人能推测出真相,但大部分人应该是猜不透的。
  帮沈惊海做到这个地步,沈子琼也算仁至义尽了。
  ……
  与此同时,沈惊海回到卧室,看着重新梳妆过的妻子,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怎么了,笑得这么开心?”
  沈惊海说道:“因为扰人的不速之客终于走了,咱们,也可以继续方才的工作了。”
  彩儿顿时脸上一红:“不要啦,我要准备晚饭了。”
  “卿不闻秀色可餐?”
  ……
  夫妻二人旖旎至深夜,看着枕边沉沉睡去的妻子,沈惊海心中的确是有种志得意满的幸福感。
  一半来源于这位活儿好的妻子带给他的日常性福,另一半则是,火龙烧盘一事,正完美地按照他预设的轨迹在推演。
  有了今天那番话,考虑到沈子琼的智力水平,应该是已经断定了三生石的真实身份便是他沈惊海。而这个消息,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应该会沿着各个渠道传遍沈城。
  沈惊海当然不是什么三生石,他也从来都对言情小说兴趣缺缺,但是……只有这样做,才能帮助那个真正的作者,掩护好自己的身份。
  想到此处,沈惊海静静地走下床来,在书桌前提起笔来写信。
  “城主大人,三生石、火龙烧盘一事,目前已告一段落,具体经过如下:……”
  简单将事情总结之后,沈惊海将信以琉璃飞剑送入沈城,微微叹了口气,嘴角洋溢起笑容。
  看到这封信,城主大人应该相当开心吧,虽然如今他闭了死关,自己再也难以见到那冷峻的面容下偶尔泛起的笑脸,但只要在心中臆想,都会让沈惊海有种由衷的满足感。
  然而,正当沈惊海伸个懒腰准备重新上床休息的时候,忽然心有所感,目光随之向身后转去。
  卧室门口,一个高大的身影,安静地站在那里。
  哪怕只有轮廓,沈惊海也绝不会错认了这个身影,一时间,如狂涛一般的欣喜淹没了他。
  “城主大人!?”
第141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
  沈惊海真的是受宠若惊了,虽然早就料到城主大人看到信件以后会欣喜,却不料他竟欣喜地主动出关来到自己面前。
  但是,自己真的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啊,无论是家中布置还是自己的衣着打扮,都完全不是面见城主应有的样子,让他看到自己这么狼狈,实在是太难为情了!
  一时间,沈惊海手足无措,双手不由自主整理着略显凌乱的衣衫,面色有些苍白,五官眉目僵硬无比,明显是强撑出来的镇定。
  “城主大人,我……”
  沈若石却将食指摆在唇前,比了个安静的手势,然后伸手指了指身后,示意出来说话。
  沈惊海点点头,然后立刻驱动仙术,为自己清除秽气,换上衣服,一脸肃穆地走出了卧室。
  沈若石已在书房等候,见到沈惊海进来,开门见山道:“你已经知道了?”
  沈惊海愣了一下:“城主大人是指什么?”
  沈若石也不废话:“我就是三生石的事情。”
  沈惊海心中不由失笑:我当然早就知道了,毕竟是城主大人的左膀右臂啊。
  当然,沈惊海脸上却不敢露出丝毫笑意,认真解释道:“是的,属下早已知道城主大人业余时间笔耕不辍……”
  “你是怎么知道的?”沈若石冷冷地打断道。
  沈惊海又愣住了,心说难道我不该知道?
  沉吟了片刻后,沈惊海说道:“这……其实属下早就有所怀疑,三生石这个笔名出现在沈城多年,原作者的身份却始终成谜,对于一般人来说,一个身份不明的作者并不算什么稀奇事。但对城主府来说,一个拥有如此广泛影响力的作者,却连真实身份都不知道,这就很奇怪,也很危险了。虽然三生石先生一直都以小说创作为主,但谁也无法担保他不会利用个人影响力做些什么,毕竟我们连他的真实身份都不知道。所以,我曾经稍微调查过此人。”
  沈若石神色不动,轻轻哦了一声:“结果呢?”
  沈惊海说道:“没有结果,虽然当时我并没有全力调查,但也派出了相当精干的工作组,理论上沈城之中没有什么人能逃脱他们的调查。但一周以后工作组却无功而返,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怀疑此人的身份。”
  沈若石说道:“或许是因为他并非沈城人士。”
  “若非沈城人士,实在难以想象他是如何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沈城风土人情的,尤其对沈家女儿幼时的家教描写更是非内部人不能为。”
  “原来如此,写得太细了吗……然后呢?”
  沈惊海说道:“然后我就在想,三生石的真实身份,一定是沈家内部人,而且必定是居于高位,手掌重权的内部人,只有他们才能如此了解沈城乃至沈家的风情,也只有他们才能设置重重阻力让工作组调查不出真相。但一直以来,我的怀疑对象其实都是沈子琼,因为只有他平时看起来最是游手好闲,其他人本职工作尚且处理不完,怎么可能那么高产?但后来……城主大人,您还记得我和彩儿新婚的时候,您送了我一份礼物吗?”
  沈若石皱了下眉头,说道:“怎么?”
  “那是彩儿最喜欢的小说,三生石先生的最新力作。”
  “不错,女儿家通常都喜欢情和爱,我送她当时最畅销的言情小说也是合情合理,有什么问题?”
  沈惊海有些尴尬地说道:“那本小说,有您的亲笔签名。”
  沈若石冷笑道:“你当我是什么人?送人小说作礼物,难道还能送普通版的不成?当然是送签名版的,有亲笔签名又怎么了。”
  “上面墨迹还没干。”
  “……”
  书房里沉默了好一会儿,沈惊海几乎听到了城主大人心中的骂娘声音,但实话实说,在翻开小说看到墨痕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在骂娘啊。
  想不到平时无比威严的城主大人,私下里居然……而且瞒着其他人也就罢了,为什么连左膀右臂也要瞒啊?!难道自己会因为城主大人写言情小说就对他不恭敬吗?当然不会!早知道三生石就是城主大人,他早就第一时间去订购一万本在家收藏,日日诵读了!
  不过后来沈惊海又转念一想,以城主大人的性子,这未干的墨迹,也未必就不是故意为之,说不定城主大人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这是彼此的小秘密的意思。
  想到这一点,沈惊海才感到几分欣慰,把自己心目中崩坏的偶像人设重新粘合起来。然后这件事就成了他心底的重要秘密。
  “对了,城主大人……我之后,已经把那家涉嫌虚假宣传的速干墨汁厂依法查封了,负责人被关进天牢,由战象军人严加看管,二十年以内都不可能出得去。”
  沈若石一言不发,只是用冰冷的目光瞪视着沈惊海。
  沈惊海心中微微有些发毛,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那个,城主大人,接下来还有什么需要属下去做的,请您吩咐。”
  “还用吩咐什么?”沈若石说道,“惊海,你是个聪明人,当初将你提拔到这个位置上,不光是看中了你的性情,也是看中了你的聪明。纵然比不得那些真正的天纵奇才者,但你至少也比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女更聪明。只是,我没想到你居然聪明到这个地步,从一点破绽中就看穿了整个真相。”
  沈惊海心里简直五味陈杂,听沈若石说到这里,他就算不聪明,也知道事情恐怕要往悲剧的方向发展。心中不由悔恨,当初如果自己智障一点,少想那么一点该有多好。
  可惜世间终归没有后悔药,在沈惊海的悔恨中,沈若石轻叹一声:“惊海,聪明是好事,但你知道的太多了……”
  深夜,沉睡的彩儿忽而心头悸动,不由从疲惫中睁开睡眼。
  而她心爱的丈夫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4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