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学霸(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513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月之事
  考核小组,陈校长亲自任组长,秦元清和常务副校长任副组长,又定了几个人作为小组成员,这一学期小组的任务就是通过调研模式制定完整的考核制度,下一学期进行试用。
  制度的制定、运行就是这样,都得一步步来,急不得,无法一步就位、一步登天。
  陈校长此时看秦元清,那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秦元清从学术上,一项项学术成果给水木带来巨大的荣誉,也促进了校内专业的竞争,可以说水木大学能超越燕大排名全国第一、在国际名校排名不断上升,秦元清功不可没!
  这一份荣誉,作为水木校长,不管怎么样,陈校长都能分享到。
  从学校管理上看,秦元清的冲劲和年轻人的敢打敢拼,加快了学校的改革,减少了改革的力度,秦元清就像一个愤青一样,横冲直撞,撞破一张张僵化的网,完全不怕得罪人。
  改革就是这样,想要取得成效,就得有一把利剑,不断地撕破一个个口子,劈荆斩棘。不然的话,要是陈校长提出考核,那么肯定会遭到一个个反对,然后什么校长影响学术自由、什么行政干预学术……
  然后不用想,一定会在学校闹得沸沸扬扬,一场全国范围的口水战免不了。
  但是秦元清提出来就不一样了,秦元清是学者,是汽车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学者,在水木大学没有比秦元清更大牌的学者,也许论威望秦元清不是最大的,但是论学术和有钱的,秦元清认第二就没有人会认第一。
  秦元清提出的,你们这些教授、副教授、博士后总不会再说什么影响学术自由吧,看看人家汽车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考核制度不是执行的好好的,成果一个接着一个,成为水木大学璀璨的一颗明珠。
  要是考核真的是这样影响学术自由,那就让考核来吧!
  可是就算这样,水木大学里教职工也是议论纷纷,大部分的人则是更关心奖的问题,毕竟能在水木大学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对自己的学问还是有相当自信的,他们自己考核没有问题。
  春节前,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汽车研究院的考核,很多人可是探听了很详细了,考核合格多一个月工资,考核良一个半月工资,考核优秀两个月工资。有的人靠着考核的奖金,就比他们一年的工资还要多。
  至于非议声、批评声,基本上是整天浑水摸鱼、将精力放在外面搞副业的人,毕竟考核的话,那么他们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他们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
  知识分子都是好面子的,所以古代才有那么一句话,士可杀不可辱!
  要是考核不合格,被水木大学解聘,那么简直是比让他们去死还更加让他们难受。
  但是学生们可就高兴了,毕竟有些老师什么尿性,学生们心中一清二楚,他们巴不得将那些老师给踢了,尼玛,就那鸟样竟然也能当教授。
  进入3月份,秦元清也忙了起来,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大会开始了,这是一次完全不一样的一届。华夏迎来了一次时局的大变,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也是在第一次会议开幕这一天,查战士逝世,这位华夏熟悉的政坛人物,最终倒在了癌症这一绝症之上,而南美也少了一个敢于与鹰酱叫板的战士。
  谁都不会想到,这个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有着极好的社会福利的国家,这一个虽然国土面积只有91.2万平方公里,但是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单单铁金属储量位列世界第八(而且多为品味高、杂质少高品质矿石)、金矿石储量世界第13,还有铝土矿、镍矿、钒矿、钛矿、铜矿、锰矿、铬矿、铅矿等多种金属矿产。石油储量已被探明的就有3000亿桶,排名世界第一,比石油土豪沙特还要多300多亿桶。被誉为哪怕是靠着金属矿产、石油就可以富裕百年的国家,竟然会在今后短短几年社会就崩溃了,成为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物资匮乏粮食匮乏,每天都有人饿死。
  一卷厕所纸,甚至需要几十亿委币。这是多么夸张的数字,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
  所以说,什么担心单身汉问题,实际上都不算无解的难题,只要有钱可以娶个东瀛妹纸,东瀛妹纸可是以温顺著称的。稍微有点家底的,也可以去找乌克兰美女或者缅甸、南越的女人,要是再勤快一点,跑去南美一些国家,估计都有大量的少女主动献身。
  所以啊,还是单身的伙伴,就得努力多赚钱,想要赶紧脱单,跑得勤快点,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直到3月17日大会闭幕,亲眼见证了历史,秦元清才重新恢复自己的生活节奏。
  不过他还得亲自面试自己的研究生、博士生,虽然这一次招的研究生、博士生比去年少,但是却是每个人都争破头脑,想要获得名额。
  读研、读博选择导师,第一选择永远是院士,第二选择是杰青之类的大佬。因为这一类代表着你可以学到知识,得到系统性的培养,而且还会拥有着大量资源。
  如果研究生的导师只是一般教授,没有什么课题,那么就得吃土,天天打扫办公室,看看电影,玩玩游戏,然后研究生生涯就荒废了,什么也学不到,只是拿到一张毕业证书以及一张学位证书。
  ……
  秦元清进行面试,面试很简单,数学研究生、博士生就出一道数学题,然后看得分,挑选分数最高的两位。工程应用的则是采用问答形势,比如问研究生毕业或者博士毕业后,如果有机会国际巨头提供一份工作机会,你去或者不去。
  几个问题,基本可以判定思想和立场,让秦元清觉得不靠谱、培养了相当于培养一头白眼狼的,秦元清就绝不考虑。
  开玩笑,真当水木那么高大上,超越了国界,为全世界培养人类,成为外企的人才基地一样。
  他秦元清可没有那么崇高!
  最后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只各招了2名,工程物理方面只招了2名核物理的研究生以及照顾性的自己曾经的舍友张杰,至于刘峰决定去美利坚留学。而小胖子,已经是注定要回去继承亿万财产了。
  而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招了36位研究生、25位博士生,汽车研究院招了28名研究生、22名博士生。两个研究院除了搞研究外,还是有研究生、博士生培养任务的,就是本科生每年也都有几十个。
  汽车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是最难进去的,录取分数都是最高的,而且与其他地方严进宽出不一样,两个研究院采取的是严进严出的策略。本科生如果不认真,就会被劝说转专业,不转专业又不认真,则是会被辞退。研究生、博士生则是只有达到带的教授、室、所、院的考核要求,才能够毕业。
  当然虽然严格,但是能进入研究院的,都是能够得到系统的培养,有老师的定时讲课,这讲课的可不仅仅是副教授、教授,就是研究员也会参与讲课,就是院士每周都有讲课的任务。秦元清更是只要没有其他事,每周固定2节课,雷打不动那种。
  得到面试结果,知道自己成功的人,一个个都开心得不得了,比当初高考成了省状元还让他们激动。
  秦元清逐渐地将精力转移到杨·米尔斯理论,只是很明显,相比起哥德巴赫猜想这种纯粹的数学难题,杨·米尔斯理论涉及到了数学、物理的交叉,难度明显困难了不少,你不仅仅需要考虑数学,还得考虑物理,然后去解决他。
  本身去研究透他,就得花不少功夫。
  秦元清的研究,自己痛苦跳入坑中,他的几个学生也跟着痛苦,因为他们发现,秦元清上课的时候,讲的数学、物理比以往更难了,有时候他们听了一头雾水,课后都得看许多书,多看几遍视频,才能基本搞明白。
  比如在上物理课的时候忽然讲到核聚变,秦元清提出为什么强相互作用力只有在极短的距离才能发生?比如为何量子场论会说粒子间相互作用不是超距作用,而是通过某种玻色子作为介质展开的?这又与力的作用范围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研究生是听得怀疑人生,博士生都得皱着眉头听,不断摸着脑袋,思维会跟不上秦元清所讲的,有时候听课的时候,不得不准备一盒针,犯困的时候用针刺一下,让疼痛感使得自己一直保持清醒。
  也不知道古时候的悬梁刺股,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情况。
  反正秦元清的学生在想着,估计再怎么样也就是与自己目前的情况差不多。但是面对着秦元清这般情况,没有哪个人敢提出什么问题,没有人敢去招惹大佬。
第二百三十九章
喜当爹
  杨·米尔斯理论,能被列入千禧年世界七大数学难题,绝对是没有那么简单的,因为至今在这个问题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寥寥无几。
  不像哥德巴赫猜想,已经完成了“1+2”的证明,只差最后一人将它完成封顶。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杨·米尔斯理论,秦元清亲自找上了杨老,杨老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放弃了外国国籍,重新成为了华夏公民,其华夏科学院外籍院士也正式转为华夏科学院院士,比上一世提早了几年。
  杨老如同回忆一般,跟秦元清讲述了杨·米尔斯理论的诞生过程,作为提出者,杨老虽然老了,但是依旧记得很清楚,甚至他从柜子里翻找出了当年的一些草稿纸。
  “米尔斯已经去见上帝了,我也91岁了,也许什么时候也去见列祖列宗了,这一辈子估计是见不到你解决杨·米尔斯理论了!”杨老自嘲地说道。
  虽然杨·米尔斯理论成为了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物理成果,但是因为无人解决杨·米尔斯理论,所以杨老并非是以杨·米尔斯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而是与李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都说,华夏没有诞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际上并不正确,因为杨老是1964年加入美利坚国籍的,也就是说杨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57年还是华夏国籍,只是那国籍不是共和国国籍,而是民国国籍,大陆这边不认可而已。
  而现在,杨老正式放弃外国国籍重新加入华夏国籍,却是毫无疑问是华夏公民。
  也许有人觉得这又没什么用,杨老已经做不出什么伟大物理成果。可是就在杨老重新加入华夏国籍的一个礼拜,三位物理顶级教授带着自己的团队,加入了复旦、江陵大学和魔都交通大学,还有很多居住在国外、拿着绿卡的留学生回国了。
  这就是杨老的影响力,如同一根定海神针一般。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秦元清对于杨老,是充满着尊敬!
  外界对他的各种非议,他都是保持着沉默,不曾直接带着家人前往美利坚,躲避着世俗的纷纷扰扰,而是隐居在水木大学,过着二人平静的日子。
  谁看了杨老百年寿辰所说的话,回忆起自己与好友的一个片段,那句我可以跟稼先你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的‘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杨老明白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意思,那么那些一直盯着臭鸡蛋看的苍蝇又是否明白了。
  至于说杨老虚伪地讲这番话的人,也是没脑子,讲这话的时候杨老已经百岁高龄了,这么高岁数世间又有几人呢,还有什么看不开呢,哪里还需要说什么假话?
  这不是开玩笑么!?
  5月1日,秦元清不得不从研究中走出来,他的父母都来到了京城,因为景田的产期已经越来越近了,随时都有可能生。所谓的十月怀胎,其实也不是那么准确,都会有所偏差。
  自从知晓怀孕后,二人特别注意胎检,避免出现什么意外,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肚子里有两个小生命,也因此景田怀孕的肚子比一般孕妇要大得多。
  为了以防万一,5月1日的时候就直接住进医院待产,普通人会考虑钱的事,秦元清又不缺钱,所以早早住进去,而且还是高级病房,有专门的团队负责。
  秦元清的手机,也24小时开机着,白天正常工作时间在研究院,晚上也没回家直接住在医院,陪伴着自己妻子。
  景妈也难得的放下自己的生意,每天都过来看景田。
  5月17日,他接到了老爸打来的紧急电话,景田即将临盆生产,已经进入产房。
  秦元清顾不得工作,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医院距离并不远,也就五公里,但是秦元清却心急如焚,都忍不住想要闯红灯。
  他心知此时妻子最需要的事情就是自己能陪在身边,见证两人的爱情结晶出生。
  当秦元清终于赶到医院,听到产房里传出景田的痛苦叫声,秦元清心如刀割。
  秦元清换了一身衣服,消毒后进入产房,看到景田已经脸上都是白色,汗珠子不断冒出,秦元清连忙握紧她的手,给她力量。
  足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孩子才顺利的生下来,那婴儿的啼哭声,让秦元清有种要哭的感觉,他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从降生那一刻起,就注定着与众不同。
  他感受到,自己与两个新生命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那么强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