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学霸(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513

  从理论上讲,碳纳米管芯片的能量利用率有望超过现有芯片的能效比(60%至70%)。
  发热问题的解决也给芯片的散热降低了压力,硅晶体管的功耗很大,在小小的芯片空间内,发热极其严重,为了不使芯片过热无法工作,还需要分配部分的功耗用于芯片的散热,这使得硅晶体管功耗增大。
  而碳纳米管芯片本身产热就少,加上碳纳米管本身的热导率很高,有效地减少了用于散热的能耗,所以碳纳米管的能效会远远高于以硅为材料的晶体管。
  世界范围内,最早实现碳纳米管器件制备的是IBM,其在2014年成功制备出碳纳米管20nm栅长器件,不过,该器件性能比预期差很多。
  近年来,也有国外的各类实验室号称制备出1nm栅长的碳纳米管器件,但更多的只是噱头,实际使用性能很差。
  秦元清选中了碳基芯片这个方向后,开始带领碳纳米管器件的研究,然后一大批研究人员就体会到,有大佬亲自带路的便捷性和速度,研发快得一塌糊涂,一遇到瓶颈和难点,就有秦元清亲自上马解决,短短时间内就完成超高纯度电子级碳纳米管量产制备,随后团队便开始在高性能碳纳米管(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无掺杂制备、晶体管的极性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秦院士,好消息!”这一天,秦元清正在投入算法的工作中,潘教授喜气洋洋的过来说道。
  “哦?潘教授,有什么好消息?”秦元清好奇地问道。
  “成功了!碳基芯片成功了!”潘教授兴奋地差点都要跳起来,已经快48岁的潘教授,在这一刻一点也不显得稳重。
  他完全没有想到,秦元清才来了不到一个月,碳基芯片竟然就研发成功了,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太鼓舞人心了!
  有了碳基芯片,潘教授完全有把握,让量子计算机达到2个比特,大大提高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在哪里?”秦元清也颇为意外,他还想着,这碳基芯片估计得到明年才能问世,甚至是到后年问世都正常,结果没想到现在就问世了,这简直是他暂时离开前最好的消息。
  “走,就在实验室,大家都兴奋坏了!”潘教授说道,然后在前面带路,秦元清跟上。
  来到了不远处的实验室,就看到郭院士如同一个孩子一般,在那边又跳又叫着,眼中都是饱含泪水,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谁能想得到,碳基芯片竟然就诞生在他们这个实验室。
  “秦院士,谢谢你,谢谢你!”郭院士说话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郭院士,您看是不是让我看一下碳基芯片?”秦元清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看,我这个老头子,一高兴就忘记,小曹,把碳基芯片取出来,给秦院士看看。”郭院士说道,然后就看到一个中年人掏出钥匙解开了柜子的锁,然后带上手套,从样品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支巴掌大小的茶色玻璃器皿。
  “因为是碳材料,这种芯片对强光源比较敏感,我们就把它保存在里面了!”郭院士解释说道。
  盯着那个茶色的玻璃器皿端详了一会儿,看着安静躺在容器中央卡槽内的拇指甲大小的芯片,秦元清开口问道:“可进行测试了?”
  “还没来得及进行测试,接下来会展开测试阶段!”潘教授说道。
  秦元清微微点头,碳基芯片的样品诞生,意味着华夏从碳基晶体管到碳基芯片的飞越性突破!
  这说明,华夏在碳基芯片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从此以后不怕再被卡脖子了。也代表着,量子计算机迎来最适合它的芯片了。
  “郭院士,潘教授,算法方面我已经完成差不多了,接下来只剩下加密算法。”秦元清说道,“我明天就得返回京城,和其他人一起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等回来后再完成加密算法。”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诺贝尔颁奖时间,秦元清再来到中科大后,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一来是使得华夏在碳基晶体管迅速达到世界一流,现在碳基芯片样品诞生,意味着华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碳基芯片的国家,占据着先机,无疑在今后的碳基芯片领域将拥有先发优势,从而在标准的制定上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在碳基芯片的专利上也能占据先机,学习西方那些专利流氓一样,成为新时代的专利流氓。
  当然,现在碳基芯片样品属于实验室产品,接下来将进行一系列测试,去检验碳基芯片的性能,以及探索相关的碳基芯片制造工艺,从碳基芯片实验室产品走向商业化,没有三五年,估计有点悬。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这句话到现在也是没有过时!
  谁掌握先机,谁在标准制定上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为何3G时代,高通能够吃得满口肥油,不就是因为高通掌控了核心技术,在标准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使得后来者难以避开高通,只能老老实实交高通税。
  所以,在吃了很多亏,交了大量学费后,华夏也开始参与标准的制定,争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就是因为,标准代表着最大利益,其中的利益可还在品牌之上。
  当然,在算法方面,秦元清已经基本上自己一个人干完了,那一整套算法可比原本的算法强了十倍都不止。原本量子计算机算法团队,制定的那些算法,简直是又臭又长,被秦元清直接推翻掉。
  “行,那我们祝秦院士你捧杯归来!”郭院士笑着说道:“我们也要努力,重新制造一台量子计算机,并且检测碳基芯片的性能,争取新春之时给全国人民献礼!”
  秦元清笑了笑,新春献礼,国内科研机构特别流行这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个传统秦元清倒是没有特殊感情,但是国内科研机构总是希望在新春来临之际,公布最新成果,给全国人民献上新春大礼。
  潘教授亲自开车,送秦元清前往机场,临别之时,潘教授再三真挚地感谢秦元清对于量子计算机所作的贡献,他们项目组一定会如实地向上级汇报。
  秦元清淡笑不语,实际上报不报他的,他已经无所谓了,毕竟他已经站在华夏科学界最顶峰了,一览众山小,他已经不需要那些名气来加成了,来维持他的话语权。
第三百七十四章
离开前夕
  12月6日,京城机场
  秦元清从飞机上下来,机场已经有专车来接他,秦元清没有通过出口通道,直接在机场坐上专车,回到水木沙河校区。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零星一部分,沙河校区已经完工了,中间三个连体湖,给了沙河校区增添了三分美色。
  天空飘着雪花,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依旧可见学生在逛校园着,没有呆在教室的暖气中。
  进入实验室,立马就是暖气环境,暖烘烘的,秦元清都不由脱下外套,北方的冷与南方的冷是不一样的,北方的冷是干冷,是室外冷,室内就都是暖气,根本就不冷,在室内穿着衬衫的比比皆是。
  而南方不一样,南方是湿冷,特别是沿海地区,这种湿冷就更加明显了,而且也没有通暖气,那种冷是无所遁形的,真正冷的时候躲在被窝里也会冷。
  所以南方大学的男生,有时候也爱大冬天的,因为这样两个人就可以躲被窝里,互相取暖。
  秦元清了解了一下实验室的事,化学实验室、生命实验室两个实验室,经过新一轮的扩张后,人数已经达到了500人,可以说含金量丝毫不下于汽车发动机研究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与实验室不同,两个研究院想要获得诺贝尔奖,那难度不是一般大,因为两个研究院实际上是属于工程应用的,工程应用几乎是难以获得诺贝尔奖。
  两个研究院在过去一个月并没有诞生特别出色的实验成果,也就出产几篇论文,属于实验室的常态。
  实验室的成果,都是靠着积累,不断燃烧经费,然后不断试错,不断的碰运气,也许某一瞬间运气爆蓬,发现了成果。
  倒是远在陇省的研究院,在过去一年取得了非凡成就,总共种植了十万亩植树造林,使得来年将会有抗沙漠的植被覆盖那十万亩地。
  一年时间十万亩植树造林,要是都按照这个速度,不用八年时间就可以将整个媪围县给全部植树造林起来了。这可是75万亩的荒漠隔壁,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壮举。
  不过秦元清也知道,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越到后面效率就会降低,因为现在这十万亩都是靠近水源的,取水方便许多,而越远离水源取水就困难了,难度也会加大。
  哪怕是抗旱植被,可是也不意味着一点水都不需要,没有水照样也会枯萎死亡。
  秦元清联系了颜柠等人,结果却是颜柠他们请假了,他们邀请一同参加诺贝尔奖晚宴的亲朋好友都到京城了,正陪同他们一起逛逛京城。秦元清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目前诺贝尔奖是世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奖项,每个得主都希望自己的亲人、恩师能够一起参加分享这一荣光。
  今年秦元清就有些惨,因为他就一个人,父母妻子已经参加过,对此不热衷了。
  秦元清提醒他们,别忘记明天飞机时间,然后就去实验室各个组转了转,去了一趟高等研究院,见见自己的学生,他一离开就是接近一个月时间,对这些学生不闻不问,想想都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
  也正是基于如此,在学校招生办开始要招研究生、博士生的时候,秦元清只说招收一个数学研究生、一个数学博士生,相比以往名额再次降低了。
  “大佬好!”学生们看到秦元清过来,连忙都过来问好。
  因为以前都是呆在汽车研究院,这些学生们有样学样,和汽车研究院的人一样就称呼秦元清为‘大佬’。
  和学生们聊了聊天,发现这些学生进步还是有的,这帮家伙的自学能力都很强,自己不会的问题再三思索后还是碰壁,就会毫不客气地去找那些数学教授请教,那些数学教授也不会则是直接去请教佩雷尔曼和威腾。
  这也是秦元清一直跟他们强调的,脸皮薄吃不着,脸皮厚吃不够。
  做学问也是一样!
  “嘿,秦,你终于出现了,我还以为你从人间消失了!”威腾手拿着一杯咖啡,微笑地看着秦元清。
  秦元清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不曾出现了,也不知道去搞什么,不过威腾也没有问,他知道到了这个级别,参与的都是国家的机密,就是问了人家也不会说。
  “威腾,你这老家伙,还是没习惯喝茶,我跟你说,茶才是真正的人间之乐,走走,叫上佩雷尔曼,我请你们喝茶。”秦元清笑着说道:“也不知道佩雷尔曼解决黎曼猜想了没有!”
  “你这家伙,丢给佩雷尔曼几个公式,让佩雷尔曼沉浸其中,也就是佩雷尔曼,要是我早就发疯了。”威腾没好气地说道:“不过那几个公式确实漂亮,说不定真的能够解决黎曼猜想,黎曼猜想一旦被证明,那么整个数学界将真正的迎来黄金时期。”
  这些年,随着秦元清横空出世、强势崛起,就如同一条鲶鱼在一滩死水,引起了鲶鱼效应,使得这几年数学界空前的活跃,迎来一个黄金时代,每年出产的论文比上世纪90年代、21世纪头十年那每年的论文都多了一倍不止,而且其中不乏有着质量极高的论文。
  比如陶喆轩,年初的时候证明了克拉梅尔猜想,这克拉梅尔猜想是瑞典数学家哈拉尔德·克拉梅尔在1937年提出,至今已经有80年历史,在数学难题中难度是属于上等,与孪生素数猜想是同一个层级的。
  数学报告会在浙大举行,着实是让浙大在数学界好好的出了一大风头,也让人们愈加惊叹华夏数学在强势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数学界举足轻重的势力。
  更加让人无语的是,华夏的高校好像一个个不差钱的主,疯狂挥舞着钞票,去勾引那些世界最顶级的数学家,至少二十余位世界顶级数学家加盟华夏高校。
  “来,佩雷尔曼,威腾,这是我家乡的茶,大红袍!”秦元清拿出一包大红袍,当然这并非是母株大红袍,但是也是极品大红袍,一斤也是要近百万。
  “我们华夏,是茶叶之乡,我的家乡的茶,都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古代这等极品大红袍,可是只有皇帝、皇后才可以喝。”秦元清笑着说道。
  佩雷尔曼稍微喝了一口,露出舒服之色:“以前我很少到华夏,我只知道华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不过那时候华夏在我的印象中,是贫穷和落后的,是老大哥底下不听话的小老弟!”
  “来到华夏后,才知道华夏这三十年取得的堪称奇迹般发展,比起欧洲和北美丝毫不差,而且发展的速度不但没有减慢,还在加速中。”佩雷尔曼说道:“华夏除了经济发展外,文明气息也让人沉迷,美食、茶、陶瓷、丝绸等等,都散发着浓郁的文明气息,你们华夏对于教育的重视,我想没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比得上的。”
  威腾撇撇嘴说道:“我不否认,华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过你说的教育,我就不认同了,我认为这样的教育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我们都知道,社会的进步不是靠底层人的,而是靠中高层人去拉动的,人类的精英才是历史的弄潮儿,底层人民只是随波逐流,普及义务教育,建立那么多高中、培养那么多大学生,其实产生的效益并不大。”
  “要是集中力量,进行精英教育,那么华夏一些高校都可以进入世界名校前二十的。我想大学教育,就得像美利坚这样的精英教育,天才就应该获得最多资源的培养。”威腾更加推崇美利坚的教育。
  看看世界排名前百的名校,美利坚占据着绝对优势,排名前二十的,美利坚名校更是比例更高,十大名校美利坚独占五所!排名前四的毫无疑问都是美利坚的名校。
  也因此,培养出一位位社会精英,美利坚常青藤名校培养出的学生,不管在世界哪个地方,都会受到重视。
  秦元清不置可否,现在美利坚人还沉浸于自己过去的辉煌,殊不知社会已经变了,就在他们实行快乐教育、精英教育的时候,华夏的科技正在突飞猛进着,用不了多久就会赶上美利坚,而且华夏的体量更大,人口更多,不客气地说靠着工程师红利,美利坚是别想让制造业回流,因为跨国公司、国际资本是趋利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