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校对)第10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2/1776

  正在城外徘徊不愿离开的百姓看到身穿三品官服的林晧然出现,当即激动得泪水从眼眶中溢了出来,纷纷朝着林晧然进行跪拜起来。
  通州归属顺天府,而这里太多都是顺天百姓,想着昔日林晧然治下的种种行径,令到他们早已经视林晧然为林青天。
  林晧然对着面对黑乎乎的人群,看到这一张张朴素无华的脸,看到他们眼睛中的期盼,显得温和地抬手道:“诸位请起,还请稍安勿躁!”
  众百姓纷纷从地上起来,但是谁都没有再说一句话,主动给林晧然让出了一条二丈宽的大道。
  “老师离开京城已经大半年,声望不减啊!”
  蒙诏和王时举看着这里的近千名百姓的眼神和举止,深知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已然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心里不由得微微感慨道。
  林晧然走向道中央,仰头对着城头的那名将领喊话道:“马侍郎可在?”
  通州城的最高长官并不是通州知州,更不可能是通州参将,而是身兼仓场户部右侍郎马森。这里设有多个仓场存储漕粮,如此重地一直由朝廷三品要员在此坐镇。
第1556章
危临
  城头上的那名将军早已经注意到城下的林晧然,却是硬气地回应道:“我乃通州参将范健!现在通州已经戒严,不管您是哪一位大人,还是请先行南下暂避吧!”
  “本官礼部左侍郎林晧然!烦请通禀马侍郎,本官有事与之商榷!”林晧然的眉头微微蹙起,当即表明身份并进行重申道。
  虽然他跟马森并没有从属关系,但他这位礼部左侍郎的地位已然要在马森之上。何况马森这个事情做得并不妥,纵使他无权直接指令对方做什么,亦是可以向对方进行施压。
  弹劾从来都不局限于言官,若是他觉得这位户部右侍郎的那些行径不妥当,他亦是可能上疏挑起事端。
  通州参将范健犹豫了一下,探出一个圆滚滚的脑袋喊话道:“马侍郎已经高升回京了,现在由南京户部侍郎黄养蒙接任,但他至今未至!”
  在这一次人事调整中,京城六部的礼部、户部和刑部迎来了小小的人事变动。
  随着原户部左侍郎调往南京出任右都御史,原仓场总督户部右侍郎马森接任户部左侍郎,而其位置则是由南京户部右侍郎接任。
  只是南京北上比林晧然还要花费更多一些时间,若是黄养蒙没有摘掉官牌北上的话,或许在途中遭遇什么变故,怕是再过半个月亦未必到任。
  其实这亦是京官的地位为何要远高于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原因,吏部选官通常会就近选官,而不可能从万里外的雷州调个官职过来担任要职。
  林晧然微微一愣,却没想到事情这么凑巧,当即便又是喊话道:“敢问现在鞑子未见踪迹,究竟是何人下令封城?”
  “此乃我通州城的军机,恕卑职不能透露!若是大人执意要进城,末将这便令人放下绳篮,将大人迎进城中!”范健拱了拱手,做出巨大让步道。
  众百姓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得一紧,纷纷担忧地望向了林晧然,想知道这位大人会如此选择。
  林晧然一直抬头仰望着城头,此时微微眯起了眼睛,发现这个参将当真是不安好心。
  若是他今日选择这般进城避难了,那么他日必定成为顺天府的一个笑话。纵使他现在选择乘船回到运河中,亦不可能同意这种进城方式进城。
  他没有做过多的犹豫,当即沉声进行回应道:“百姓在哪,本官便在哪!如果你们真有这么多气力,那么便将百姓都吊进城。若是不然,趁着鞑子未见踪迹,现在便打开城门让百姓入城!”
  呜呜……
  很多百姓听到林晧然这番激昂陈词的话,当即是哭作了一团。
  在他们被无情地拒于城外,在他们最是惊恐之时,这位林青天来到了他们身旁。现在面对着入城避难的机会,毅然是站在他们这一边,执意让对方打开城门。
  蒙诏和王时举交换了一个眼色,亦是为着老师的情操所深深地折服。
  “打开城门!”
  “打开城门!”
  很多百姓高举着拳头,纷纷为着林晧然助长声势,让到对方将城门打开。
  城头上的通州参将范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过他的个人升迁在于兵部,而他身上毅然打着杨博的烙印,根本不用畏惧这位礼部左侍郎。
  他面对着下面群情激昂的百姓,面对着林晧然的要求,却是朗声进行回应道:“通州已经戒严,还请未将恕难从命!”
  百姓听到这番话,已然像是被泼了一盆泠水般,纷纷又是扭头望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亦是没有想到这位参将如此的强硬,而他确实无权强行下令对方打开城门,当即便是沉声道:“苏常远何在,让他即刻前来面见本官!”
  城头先是安静一会,旋即范健亦不得不前去通禀,他可以义正词严地拒绝林晧然打开城门的命令,但却不能拒绝这一个通禀的要求。
  没多会,一个肥胖的官员气喘吁吁地来到城头上。
  他探出圆滚滚的脑袋,定睛往下一瞧,结果看到站在冬日下的林晧然,当即便是欣喜万分地道:“哎呀,真是老大人,可将您给盼回来了!”
  通州归属顺天府管辖,现任通州知州苏常远是原来林晧然的下属官员,自然是认得林晧然这位老上司。
  苏常远看着林晧然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当即便是着急地下达命令道:“快,快,打开城门,将林大人给迎进来!”
  “苏知州,这通州事关数百万石漕粮的安危,此门不可轻易打开,还是将林大人吊进来吧!”范健的眉头微微蹙起,当即便是提醒道。
  身后的将士亦是纷纷点头,觉得此门确实不能轻易打开。如果这头打开,鞑子像长翅膀般飞来,那么他们恐怕是招架不住。
  “本官让你打开城门,一切由本知州担着!”苏常远自然是知晓这座城的重要性,但却是更加明白得罪林晧然的严重后果,当即便是沉着声音决然地道。
  不说林晧然是他的老上司,现如今已然高升到礼部左侍郎,背后还站着一个吏部尚书的岳父,这根本不是他得罪得起的大人物。
  通州参将范健先是微微一愣,却是没有想到这位通州知州突然如此强硬,而迎着通州知州罕见决然的目光,只好拱手回应道:“是!”
  他可以不惧怕于林晧然,但知道如果拂逆这位知州的命令,那么便是坏了“以文制武”的规矩。纵使他跟杨博的关系再密切,这个位置恐怕是坐不住了。
  与此同时,蒙古骑兵正在洗劫顺义、三河等地。
  他们都是骑术精湛的骑兵,发挥着机动灵活的特性。虽然没有进攻大明的城池,但却选择抢掳村镇,分成数股在广阔的京畿农村进行烧杀抢掠。
  其中一支数千的蒙古骑兵没有贪婪村镇的财物,在几名白莲教徒的带领下,已经径直来到了顺天府地界,如同露出獠牙的蒙古狼般奔向了北京城。
  领头的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他拥有着高大壮实的身躯,在蒙古军中以骁勇著称。他名为哈木把都儿台吉,是俺答汗的孙子,此次他跟随父亲辛爱黄台吉入关。
  在得知这支蒙古军队出现,北京城的大门当即紧闭,京军严守于城头之上。一时间,整个北京城人心惶惶,隐隐闻到了庚戌之变的味道。
  “杀!”
  哈木把都儿台吉跟着祖父有所不同,他渴望能够入主中原,恢复蒙古帝国的荣耀。在即将降临北京城之时,他突然选择分兵奔驰,带着大部分的骑兵高举着蒙古刀拐向了更近的通州城。
第155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西苑,万寿宫,伫立在寒风之中。
  随着一股股热气不断从暖道传递到宫殿地板上,令到这座宫殿内显得温暖如春,同时一股浓郁的檀香飘散在空气之中。
  一声轻微的咳嗽从那道厚厚的帷幔传来,令到外面的几位重臣的脸色当即一敛,旋即恭恭敬敬地对着帷幔进行大礼跪拜。
  在听到“平身”两个字后,他们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只是头显得低了几分。
  站在这里都是大明最有份量的臣子,他们分别是:内阁首辅徐阶,内阁次辅袁炜,吏部尚书吴山,礼部尚书李春芳,户部尚书严讷和兵部尚书杨博。
  这次军情来得太过于突然,致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俺答的势力主要是在西边,通常滋扰山西大同一带。但这一次,他们却是突然从东边的蓟镇杀入,现在已然杀到顺天府的三河。
  谁都不知道蒙古骑兵会不会杀到北京城下,会不会再度出现“庚戌之变”,更不知道皇上现在是什么样的情绪,令到几位重臣亦是惶恐不安。
  “说说吧!现在该当如何?”
  嘉靖刚刚结束修玄来到这里,语气平淡但隐隐间暗藏着杀机地询问道。
  如果说,这个世间谁才是嘉靖最为痛恨之人。却不是昔日在东南为祸的汪直,亦不是在广东称帝的张琏,而是这个令他后半生极不安宁的蒙古俺答汗。
  因为朝廷不批准俺答求贡的请愿,俺答于嘉靖二十九年亲率四万骑兵杀至北京城。迫于城外的压力,又希望俺答退兵,嘉靖接纳时任礼部尚书徐阶跟俺答通贡的意见。
  历来刚愎自用的嘉靖曾几何时受到过这等窝囊气,昔日初登大宝他便搞到以杨廷和为首的百官灰头土脸,结果却在一个土蛮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正是如此,在俺答退出关外后,他对第一个入关勤王的大同总兵咸宁侯仇鸾下诏道:“卿勿怠此戎务,必如皇祖时长驱胡虏三千里乃可!”
  当然,如同当年一时兴起想要收复河套般,这仅仅是气头上的话语。而后,别说“长驱胡虏三千里”,军费更是一减再减,仍然是沉迷于他的修道大业。
  只是如今,蒙古骑兵突然从东边而来并危及京城,宛如一巴掌打在这位大明君王脸上,毅然令到嘉靖似乎又恢复了几分励精图治的帝王形象。
  众官员都是精明人,心知这个时候能不吭声最好不吭声,便是纷纷扭头望向了首辅徐阶。
  “陛下,据蓟辽总督杨照的奏疏所言,鞑虏自磨刀峪,总数不过五千之数,而俺答主力还在关外,并不足为虑!”徐阶上前拱手,接着眼睛瞥向杨博道:“不过该如何清剿这股鞑虏,还是请兵部尚书拿出方略!”
  杨博听到“清剿”这个词,却是不由得翻了一个大白眼。如果明军真的这么强,亦或者蒙古骑兵这么弱,早就没有了北疆之患。
  不过他心里亦是明白,徐阶怕是对他这位兵部尚书让到蒙古骑兵来到顺天府区域产生不满的情绪,便是出列拱手道:“陛下,臣自从回本部,一直有意加强京城的防御工事建设,亦是对此种突发之事做过部署和演练。现各个城门设有精锐驻守,而今各地勤王之兵不日将至,定保京师无恙!”
  话语的遣词造句已然是经过多番深思熟虑,语气更是显得信心十足,给人一种相当可信的感觉。
  嘉靖听到这番话,心里顿时安定不少,他怕的正是蒙古骑兵会危及京师。而他之所以如此依重这位兵部尚书,正是看中杨博这种做事稳健的作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2/1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